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同用汽车的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当初我们在那件被袭击的事情之后,我们为了刺激销量,做出了向消费者提供五年零息贷款的销售方式,并且在之后几年,不断扩大这种销售方式的车型和品牌,还提出了更多的优惠措施。”
“在最初的几年,我们的销售额暴涨,牢牢占据着世界产销量第一的宝座,是公认的世界第一汽车集团。而那时候,我们的同用金融信贷公司,也能通过信贷和投资,为我们公司提供高额的利润。”
“但是当初我们决定进入房地产信贷领域,并且做的太大了。我们跟其他一些房地产金融公司一样,发放了太多的次级贷款,这给我们留下了太大的风险。”
“这跟汽车不同,汽车的售价,远没有房子这么高,虽然汽车贷款中,也出现了不少的无力偿还贷款情况,但是损失并不大,我们的金融信贷公司利润,完全可以承担这部分损失。”
“可是房地产不同,房地产的贷款额度更高,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从去年开始,就愈发的严重,坏账的比例逐渐增高,我们最为强大的同用金融信贷公司,也出现了亏损。那些抵押的房子,也因为房子贬值,让我们根本收不回投资。”
“当初我不同意进入房地产贷款领域,但是董事会没有一个人支持我。过去的事情,我不想再提了,我们现在要度过眼下的难关,就必须出售一些资产或者股份才行。我个人的意见,倾向于卖给风雨控股集团。具体卖哪些资产,还要大家商量。”
马尔福说了公司的一些困难,同时指出这些困难不是因为他的经营管理不当造成的,而是这些董事决定的结果,他只是总裁,是个高级打工仔而已。
他也没有说自己的最终决定,而是将包袱丢给了董事会。至于最终的决定是什么,他最多只有一个建议权,董事会决定了,他去执行就好了。
听完马尔福的话,一些董事脸上有不愉的神色,这个马尔福,是在指责他们吗?一个总裁而已,居然敢指责他们这些董事。
不过听说董事长索尔所有意提名马尔福进入董事会,担任执行董事,或许这才是马尔福的底气吧。
他们这些董事,没有人认为同用汽车会度不过这个难关。就因为他们是同用汽车,世界第一的汽车集团!
当然,他们也知道一些品牌确实不赚钱,而且亏的钱还不少。当初扩张的脚步太快,现在发现似乎有些过度了。
甩掉一些不良资产,进行一番重组,这是许多大公司都经历过的事情,包括许多并不亏损的公司也做过这些决定,同用汽车,也一直有这个想法。
不过谁都不是傻子,那些不良资产,有谁愿意接手?他们只能想办法搭售,就是用一些优质资产,与不良资产合在一起,这样才有可能卖掉。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资产重组的时候,将不良资产弄到一家公司,直接破产,甩掉这个包袱。
但是这样的话,不但操作很复杂,还需要一大笔钱周转,并且至少需要一名股东作出牺牲,这里面谁愿意牺牲?而且这样也会对同用汽车的品牌造成不良影响,世界第一的汽车企业,竟然会有业务破产?
那些董事看了马尔福列出来的一些计划出售的资产,脸上就有些不高兴了,这优质资产列出来的也太多了吧?
可是他们看了风雨控股集团计划收购的资产后,才真的是怒不可遏!
欺人太甚!
这上面罗列的都是同用汽车的优质资产,且都是目前还在盈利的业务。我们要资金渡过难关,但是将盈利的业务都卖掉了,那不是脑残么!
“马尔福,这样的企业,你也推荐我们合作?!”有董事忍不住怒斥道。
马尔福平静地说道:“这只是对方的目标而已,谁都知道,这绝对不可能,风雨控股集团也一定知道。谈判而已,双方条件怎么可能是一样的?”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做生意很多时候都是如此。
索尔所看到其他董事也要说话,他直接开口道:“我们的情况,马尔福也都告诉大家了,现在风雨控股集团,是想要收购我们业务的企业中,唯一能够在最短时间拿出来充足现金的。”
“而且对方也只是说有意收购,并没有说什么条件,我们可以开出一些条件,比如想要购买某些品牌业务,就必须将某些品牌、工厂等一起收购。”
“这是关乎我们所有股东利益的事儿,召集大家来开这个董事会,也是商量这件事。大家都仔细想一想,到底我们应该如何跟对方谈判。”
所有董事都不吭声,他们谁也不愿做出头鸟。万一以后被人知道,说当初XX品牌被卖掉,就是某某董事提议的,那到时候那些企业的员工不满,不是直接来找他了?
看到没人吭声,索尔所强制下令:“每个人都回去都做一份出售方案,明天会议继续。拖得时间越长,对我们越不利!”
……
第1674章 一个人也不要
第二天,同用汽车董事会再次召开,所有董事都提出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案,但有趣的是,其中几个人的方案是如此的相似。
很明显,虽然索尔所强调,要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要照顾每个股东的利益,要照顾公司的利益就行,但是这些人肯定是私下里商量了。
“这份方案,大家是否同意?”索尔所环视其他董事,这份方案,他们已经讨论了两个小时!
马尔福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这份方案,在他看来,属于饮鸩止渴。虽然能够获得一些现金,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的困境。
甩掉的那些包袱,也不足以让公司脱困。可这个方案,就是这些董事商量出来的结果,马尔福非常的失望。
所有董事都表示同意之后,索尔所继续说道:“马尔福,你代表公司去跟风雨控股集团谈,这一次,务必要为公司拿到一百亿美元以上的现金,这件事谈成了之后,我提名你进入董事会。”
马尔福惊喜的望着索尔所,他看了看其他的董事,没人出声反对。
这些资产,如果是两年前,一百亿美元同用根本不会卖。但是现在嘛,算上亏损的那部分,一百亿美元现金,可没多少人会接受。
重要的是,同用汽车可以甩掉许多不良资产,这才是关键的地方。
……
拉尔夫看着马尔福拿过来的资料,上面有他们最想买的上海同用的所有股权,有悍马这个北美最好的越野车品牌,还有瑞典的萨博汽车,十多年前,同用购买的时候就花了三十多亿美元。
还有几家工厂,全部都是很老的厂子了,里面的设备,也严重老化。最让拉尔夫不满意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要全部接受这些企业的员工,并且要按照同用的标准执行雇工合同。
“马尔福,这就是你们的诚意?这些资产,你们作价一百五十亿美元美金?是不是你认为我们风雨控股集团的钱多的花不完,所以你们打算帮我们花掉?”拉尔夫将资料扔在桌子上。
这个价格拉尔夫要是答应了,那他肯定就不再是风雨控股集团的CEO了。
“拉尔夫先生,不要着急,这个报价是给其他企业看的,对风雨控股集团的报价,是一百三十亿美元,全额现金。”马尔福赶紧解释道。
“一百三十亿美元?还要全额现金?这些现金,我们风雨控股集团当然能拿得出来,但是你觉得,这些资产值这么多钱吗?”拉尔夫冷笑道。
“为什么不值?萨博汽车,接近二十年前,我们同用汽车购买的时候,就花费了三十多亿美元,哪怕只计算通货膨胀,现在就要值多少钱?”
“悍马,全世界最著名的越野车品牌,不止一次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越野车,也是咱们美国军队大量采购的汽车。”
“上海同用的股份,虽然我们只有百分之三十三,但那确实是在华夏市场,仅次于哈尔滨机械制造集团的车企对吧?而且所有的生产线设备,都是全新的,还包括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我们这些年陆续投资了三十多亿美元,并且这部分股份,这几年一直在盈利。”
“至于北美和欧洲这几家工厂,都有着大量的熟练工人和管理人才,单只这些就价值多少,更不要说工厂的设备和厂房等。”
“一百三十亿美元,你们赚大了。如果不是我们急需现金,一百五十亿美元以下,我们都不会考虑!”
马尔福说这些话的时候,给拉尔夫一种你占了大便宜的感觉。
可是拉尔夫很清楚,这些产业究竟价值几何。尤其是那些所谓的熟练工人和管理人才,是老板明令禁止,绝对不要的。
“马尔福,如果是两年前,这些资产一百三十亿美元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但是现在,我们绝对不会同意。”
“诚然,悍马曾经是世界上最好的越野车,记住,是曾经。悍马的排量太大了,而现在的油价并不便宜。曾经悍马有着军队的海量订单,但是阿富汗战场上已经证明,悍马现在只能作为支援使用,防弹效果太差了。”
“悍马已经失去了军队的订单,民用款的销量,也逐渐下滑。而且随着环保概念的普及,我们美国也要控制大排量汽车了。为什么日本汽车在北美的销量逐渐上涨,就是因为他们在节能上做的非常棒。”
“我们是表示过对悍马的品牌有兴趣,但也仅仅是有兴趣而已,现在悍马就是亏损的对不对?”
“还有那个萨博汽车,当初同用收购的时候,就被许多人嘲笑,而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记昏招。萨博汽车连年亏损,在欧洲销量逐年下滑,就连着在瑞典,也变成了同用其他品牌的代工厂而已,这样的企业,有什么价值可言?甚至是萨博汽车这个品牌,都严重贬值了!”
“至于上海同用的股份,我也跟你说过,只要我老板想,那么就能让上海同用的销量节节下滑。如果不是松江汽车这些年注重海外市场的开发,你以为上海同用能够发展的这么快吗?”
“还有那些欧美的工厂,你真以为我们没有调查过吗?这些工厂,全部都是设备严重老化的工厂,或许其中有的工厂里没有一台两千年以后的设备,全部是两千年以前的老旧设备,这就是你说的优质工厂?”
“还有我要说明一点,我们购买同用的品牌,股份还有其他资产的时候,绝对不要同用的任何一个员工,是任何一个,包括了打扫卫生的人!”
开玩笑,同用汽车的员工薪水,是丰田等车企的三倍,而且各种保险、津贴等,都是所有车企中最高的。
同用这几年开始亏损,跟这些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许多保险,尤其是医保等,还包括了职工的家属,这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这个包袱,冯宇可绝对不背!
马尔福愣住了,他没想到,风雨控股集团对他们同用汽车竟然如此的了解,拉尔夫没有看任何资料,就找出了这些资产的缺点,看来这次谈判,很难让双方满意了。
他们最想甩掉的一些包袱,貌似让对方识破了,同用汽车该怎么办?
……
第1675章 富特也来了
风雨控股集团不要一名员工,这个条件,同用之前根本就没想过。马尔福之前准备了不少谈判的事项,此时全部被打乱了。
回到公司,马尔福将这件事跟董事会汇报了,拉尔夫态度强硬,这条不答应,其他的谈都不谈。
同用现在最麻烦的,就是这些人员的薪资问题。九八年的时候,同用的员工来了一次大罢工,七八万人联合起来,整个底特律都受到严重影响。
而这一次罢工,也让同用汽车损失了超过二十二亿美元。最终同用的管理层选择妥协,重新跟员工签订了新的劳资协议,让他们的员工平均薪酬,再一次上涨。
丰田等车企在美国雇工的平均时薪在二十五美元左右,同用超过了七十美元。汽车本身对劳动力、资金和技术要求都比较高,这一下,就让同用的生产成本高出了不少。
而且同用的员工不到十五万,但是退休人员却超过了三十万,而他们要支付的医保等费用的人数算上职工家属,超过了一百万!
每年光是医保的费用,就让同用的资金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其他福利待遇还不能减少了。
同用想过减少人工成本,将工厂搬到巴西、墨西哥,最好是亚洲。但是马上工人就来了一次大罢工,让他们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同用汽车还有一点让当初看资料的冯宇觉得非常好笑,那就是同用的员工子女,可优先进入同用汽车工作,这点看起来,就像是华夏当初的国企接班制度一样。
华夏都废除了这条制度,因为这会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竞争力,还要增加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