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虞家小姐-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秋芸低下头来.默然不语。

小陶氏又道:“刚进京城没几天.东西还没有收拾出来.我还有许多要收拾的。我就不留姑奶奶了.姑奶奶也早些回去吧。”

“嫂子.我……”虞秋芸本以为还跟小陶氏说几句.没想到小陶氏直接下逐客令了。

小陶氏却是给管事招招手.让他们把席家的车马调过来.不再理会虞秋芸.小陶氏转身回去。

201

虞秋元带着儿子下考场.虞秋荻则是忙碌着八月中秋.热热闹闹一个大节日过下来.虞秋荻也累得直不起腰了。罗欣继续跟着虞秋荻旁听.已经跟了一段时间.一些琐碎小事.虞秋荻也让罗欣自己试着料理看看.她自己也多少能喘口气。

这一年到头的忙碌不休.连寻死的时候都没有。她现在也就只顾着旭哥儿快些长大.把文姐儿早点娶到家里.她也学学罗老太太和罗大太太.好好的享受一下生活.听听曲.看看歌舞.而不是每天被家务繁琐着。

九月初秋闱放榜.不止虞秋荻盯着.罗老太太.罗二太太都紧盯着.主要是欣姐儿的婚事.依罗老太太的意思要寻个读书人。从罗家来说.孙子.出嫁姑娘一家.连大媳妇的娘家弟弟也在战场上.罗慕白又订下了贺家姑娘.全若是再跟勋贵联姻显得有点没必要。就是欣姐儿自己.庶出的庶出.在勋贵人家里头.要么去当填房.要么嫁个一般庶子。

算来算去不如找个潜力股.就是开头会有些苦头.但若是看准了.以后总是能熬出来。更重的是不用在高中大户里各种受气.以后也能自家当家作主。

唐氏早从父亲那里拿了个名单出来.唐老爷是庶吉士.熬了这些年也开始慢慢出头.这回秋闱.他也是协助官员之一.手里不少青年才俊的名单。现在就看哪个能考中.然后再商议着亲事。

虞秋元名字高挂前几名.虞庆怡落第.消息传过来时.虞秋荻高兴坏了。虞庆怡年龄还小.这回下场本来就是试试.若是能中那是虞家祖上积德.未中却是理所当然.虞秋元中不中才是重点。虞秋荻备下贺礼.与罗慕远一起.又把三个孩子都带上.亲自去给虞秋元道喜。

虞秋元与罗慕远本来就不熟.再加上一别数年.基本上就是不认识了。就是虞秋荻也是许多年不见虞秋元.此时再见多少有几分惊讶。虞秋元三十岁出头.容貌上并未有丝毫的老态.倒是显得成熟稳重了许多.也可能是心静平和的原故.气质上也越发显得仙风道骨了。

两厢斯见.旭哥儿领着弟弟妹妹拜见虞秋元和小陶氏.虞秋元和小陶氏也是十分欢喜。尤其是虞秋元.虞秋荻当年在京城孤苦无依.十来年后能如此.是她的本事也是她的造化。

“明年春闱我不打算下场。”虞秋元说着.其实就是这回他也只是想想试试手.按他的打算.若是中了那明年也下场试试。结果贺子章告诉他.三年后是好时机。虞秋元自己也觉得三年后更合适些.也就于脆不下场了。

罗慕远听得多少有些意外.不过虞秋元既然自己有打算.他也不好再说。只是笑着道:“舅兄盘算明白自然是最好的。”

“其实还是全靠妹夫和妹妹.尤其是妹妹能够不计往事.我是感激不尽。”虞秋元说着.这是他的真心话.虽然已经十几年过去了.等当年往事是他的软肋.现在虞秋荻生活圆满.表示原谅他了.这事也就彻底掀过去了。

虞秋荻笑着道:“看兄长说的.我们都是一家人.也不用再提当年往事。”看看现在的齐家.若是她嫁过去了.只怕更是劳心劳力。

中午留在虞家吃饭.虞秋荻与小陶氏在里间说些家常.还有就是虞庆怡的婚事.此时肯定要在京城找了。小陶氏是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只能请虞秋荻帮着看看.虞庆怡是嫡长子.他的媳妇要当家理事的.至于家世.不嫌弃虞家的就行。

当然以虞秋荻的交际面.这样人家的姑娘也未必认得。怡哥儿的婚事也没那么急.只让她帮忙留心看着.若是有合适的那就慢慢挑吧。

罗慕远则与虞秋元在前头书房说朝廷形势.虞家几个大儿子.连带着旭哥儿和安哥儿都在旁听。罗家儿子有男性长辈抚养.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从懂事就开始灌输报效朝廷的思想.自然比长与女眷之手好的多。

饭完休闲一会罗慕远和虞秋荻也要回去了.两个都是大忙人.罗慕远还是趁着周休过来的.就这家里还怕有事。虞秋元和小陶氏送他们到二门.虞秋荻笑着道:“嫂子闲了只管过去寻我。”她未必能抽出空来出门去.要是小陶氏来.她倒是能招呼招呼。

小陶氏笑着点头.道:“等我空闲了去找你。”

罗家大部队出门.虞秋元和小陶氏相视一笑转身回屋.虞秋元中举本来该摆酒的.只是实在想不出要请谁好。虞家人口单薄.单传了几代.至于亲友们.也早就不来往了。

“老爷辛苦这些年.也算是要熬出来了。”小陶氏说着.这十来年虞秋元读书的拼命劲她是看在眼里的.总算不枉这些年来的用功。从京城繁华之地到直隶乡间.只是适应就要许久.然后现在终于回来了。

虞秋元也是长吁口气.看向小陶氏道:“这些年来也是辛苦你了。”

“看老爷说的。”小陶氏笑着说.想想又道:“我听三姑奶奶说.箫家一直都是闭门谢客.但想想我们与箫家认识与旧时.箫太太又是原本乔家姑娘.我想上门时.箫太太未必会把我赶出门。”

当年虞家与箫家都在直隶.虞秋元与箫凌云还有几分交情.后来箫家上京来.箫清和中探花.也是送了消息与虞家的。现在虞秋元上京了.已经中举.按小陶氏想的该跟箫家续起旧情才是.就是箫清和不与其他臣子相交.自己这个旧识也未必能拒之门外。

虞秋元想想道:“这话也对.初来之时你不是给箫太太送贴了.箫太太也回贴了。那就不如再送一张拜帖去.箫家不愿行走.我们先去看看也好。”

贺子章重点给他提过箫清和.此人的才华能力不容小觑.走孤臣路线.又有本事讨得天熙皇帝欢心。与此人合作之类不太可能.那至少不要交恶。摸不清箫清和的态度.那就先从女眷交际开始.夫人外交有时候也能派上用场。

“那我一会让管事写了贴.明早送过去。”小陶氏说着。

“嗯.让你辛苦一趟了。”虞秋元笑着说。

虞秋元去前头书房念书.小陶氏则回屋收拾.虞家的家务说不上多.不过家里孩子多.又是从直隶上京不久。分派房舍.裁制新衣.只是这些就够她忙的了。现在虞秋元又中了举.摆脱了白身更上一步.孩子们一直养与乡间.许多事情也要慢慢教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小陶氏想跟虞秋荻开口.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虞庆怡已经是秀才了.肯定要把他送到国子监读书.这个并不用担心。有点麻烦的是下面几个小的.京城并没有很好的私塾.因为好老师都被高门大户请走了.按小陶氏想的.想把下头几个送到罗家的私塾里。

除了念书之外.也与京城这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哥们接触一下.去跟他们说.这里是京城.只怕他们感觉不到。去接触去交际了.真实的感受到了.比用嘴巴说要有用的多。

“太太.外头一位自称是这府大奶奶的人到门外吵闹。”婆子突然进门说着.脸上也是满心的疑惑.来人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妇人.衣服非常破旧.满脸皱眉.本以为她是闹事骗钱的。谁想到她却把虞家上下人口说得清楚.还说是二爷的嫡母。管事的搞不清楚状况.便过来回小陶氏了。

小陶氏也有些愣神.却是起身道:“我去看看。”虞秋元此时正在读书.要不是什么大事就不去打扰他了。

小陶氏带着丫头婆子到二门处.外头天将黑.却还不到点灯笼的时候.光线多少有些暗。门口妇人已经被管事带到二门处.却没有请她到厅里坐下.就是她是虞家以前的亲戚.也是打秋风的穷亲戚。现在就等小陶氏过来.看是给几两银子打发走.还是直接赶出去。

“你是?”小陶氏看看来人.也有几分愣神.似乎是在哪里见过.但真想不起来了。

妇人看到小陶氏却是立时扑了上来.一副要厮打小陶氏的模样。小陶氏不禁后退一步.几个婆子上前把妇人按住了。那妇人还叫骂着道:“贱人.贱人.你抢我夫婿.抢我的家.现在倒是大模大样的充起太太奶奶了……”

妇人如此一喊.小陶氏不禁细看妇人.顿时惊呆了.竟然是大陶氏。她与大陶氏年龄相仿.大陶氏虽然容貌不如她.当年也算是个美人.只是十来年的时间.哪里想到大陶氏竟然变成如此模样.她根本就认不出来了。

前尘往事涌上心头.大陶氏是从小欺负到她大.不过此事看着大陶氏这样.她也没有那么多幸灾乐祸.倒是有一番感慨。下午才送走的虞秋荻.现在再见的大陶氏.真让她有种物事人非之感.当年的陶家早就不行了.大陶氏又是和离二嫁.如何能生活的如意。以陶太太的行事风格.此刻陶家只怕早就败落完毕了。

“若不是因为你.大爷为什么要跟我和离.你个贱人.抢了我这么多东西.你倒是心安理得的很。”大陶氏嘶声叫着.她与虞秋元和离之后再嫁入商户中.初时还算富裕.后来却是一天不如一天.陶家早就不行了.后来陶太太去世.她就失去最大的依靠.家中兄弟们分家之后.更是没人再管她。

虞家去了直隶.她自然没有消息.虞家回归也不晓的.直到虞秋元中举.消息发散出去.她才晓的.虞家不但回来了.还如此风光。再想想她现在的苦难生活.她就越发的痛恨.脑子一热便冲到虞家门上。

此时她看到小陶氏依然如往昔般的美丽.并不见丝毫老态.穿金戴银前呼后拥.这更让她恨到极点.那一瞬间她都想去抓花小陶氏的脸。那些都是她的.她才是虞家的正经太太.都是这个贱人挑唆着虞秋元不要她的.这样这贱人就能成为名正言顺的正室了。

“去屋里拿五十两银子来。”小陶氏对身边的丫头说.从账房拿钱那就是公中的钱.从自己屋里拿钱.那就是自己的私房钱。都是陶家的姑娘.恩恩怨怨她也不想再去计算.其实也是她自己不知道要跟大陶氏说什么.真是无话可说。

大陶氏听说有钱.顿时怔了一下.五十两银子对与现在的她来说.是一笔很大很大的数目。但越是这样.她心中越是窝火的很.她为什么要小陶氏施舍.虞家的这些东西本该就是她的.她该跟小陶氏换个位置才对.该是小陶氏过成穷婆子.四处打秋风过日子.然后自己富贵荣华.可怜她.同情她.赏她几两银子吃饭。

丫头腿脚利落.没一会拿了一包银子过来。小陶氏对押着大陶氏的婆子道:“放开她吧。”

婆子们这才放开大陶氏.却仍然提防着她再像刚才那样冲上来.小陶氏也没上前.只是把银子交给婆子.又看向大陶氏道:“你与老爷已经和离.你与虞家再无关系.我与你总是姐妹一场.看你过成这样……这些银子你拿上吧。”

婆子把银包递给大陶氏.大陶氏立时抢了去.打开看看是白白花花的银子.不禁双手抱住。却是看向小陶氏道:“这些本来就是我的。”

小陶氏只是淡然听着.也不并去反驳大陶氏.只是对管事挥挥手。管事的会意立时劝大陶氏出门去.小陶氏则转身回屋里.又对身边的婆子道:“以后她若是再上门来.给她几两银子打发她走就是了。”

202

罗欣的亲事在罗老太太,罗大太太,罗二太太的挑挑拣拣之后终于订下来了。新科举子姓朱,京城人士,刚二十岁,父母己亡故,家中有千田良田,虽然不能说是大富,但也是小康之家。据罗慕清所说,这位朱公子人品样貌都不错。又是京城人士,上头没有婆婆,嫁过去日子倒也舒服。

朱罗两家定亲事宜倒不用虞秋荻操劳,罗二太太身为嫡母自然该她张罗,朱大爷的大伯母帮着张罗的,朱家上下高兴坏了,先是中举,又娶到侯府的小姐,那真是喜上加喜,只是聘礼嫁妆方面只怕要委屈姑娘了。

朱家已经分家,大伯母可以帮着操办婚事,但不太好拿钱出来给侄子下聘,毕竟自家还有几个儿子。两方协商之后,朱家下了三千银子聘礼,就这样朱家还是几厢凑了的,朱家大房借了钱与朱大爷才拿出来的。

罗二太太也觉得面子上能过去了,罗欣的出身在这里摆着,嫁的也不是高门大户,罗家公中出六千银子嫁妆也就差不多了,自己添点,罗老太太可能再添点,七八千银子嫁妆也就差不多了。

罗二太太与罗老太太商议,也觉得可以了,来年朱大爷还要春闱。再者姑娘出阁总要十五**礼之后,朱大爷才二十岁,还能再等上一两年,若是罗欣有造化,朱大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