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耳-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了,等回去找个机会联合埃及一起挖掘吧,我也不太想干挖人家祖坟的缺德事。”

一行人离开埃及,原本想着能早点宝箱,谁知道是无功而返。不过等以后有机会再利用这个消息,跟埃及政府做笔交易。

“不能空手而归,东边不亮西边亮,去黄金湖!”

在古代,有一个以南美秘鲁为中心的印加帝国,十分强盛,京城内所有的宫殿都是用大量金银装饰而成,金碧辉煌,灿烂无比。

16世纪初,西班牙人推翻了印加帝国,16世纪初,掠夺了所有黄金宝石。西班牙统帅庇萨罗听说印加帝国的黄金全是从一个叫帕蒂的酋长统治的玛诺阿国运来,而且那里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庇萨罗立即组织探险队,开赴位于亚马逊密林深处的黄金城。

然而在这个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里,每前进一步都意味着恐惧和死亡,这里有猛兽毒蛇,有野蛮的食人部落,有迷失道路和威胁,一支支探险队或失望而归,或下落不明,使庇萨罗遥望这片森林只有能想象。

随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荷兰人和德国人风闻黄金城的消息,谁都想一攫千金,于是蜂拥而至,深入亚马逊密林。

其中,有位叫凯萨达的西班牙人率领约716名探险队员向黄金城进发,在付出550条性命的惨重代价后,终于在康迪那玛尔加平原发现了黄金城和传说中的黄金湖,找到了价值300万美元的翡翠宝石,然而这仅是黄金城难以估价的财宝中的微小部分。

吴天缘的目标是位于哥伦比亚境内,亚马逊丛林深处的黄金湖,传说中的黄金湖就是哥伦比亚的瓜达维达湖。

在17世纪初时,一位印第安族最后一位国王的侄儿向人们描述了在黄金湖畔所举行的传统加冕仪式:当时王位继承人全身被涂上金粉,如同黄金塑就,然后在湖中畅游,洗去金粉,他的臣民纷纷献上黄金、翡翠,堆在他的脚旁,这位新国王将所有黄金丢进湖中,作为对上帝的奉献,这种传统仪式举行过无数次,可见黄金湖的蕴藏量对人们的诱惑。

从16世纪以来,对黄金湖的打捞一直没有停止过,1545年一支由西班牙人组织的寻宝队,在3个月时间内就从较浅的湖底捞起几百件黄金用品。

1911年英国一家公司挖了一条地道,将湖抽干,但太阳很快地把厚厚的泥浆晒成干硬的泥板,当英国人再从英国运来钻探设备时,湖中再度充满湖水,这次代价巨昂的打捞归于失败。

很多人相信在黄金湖底仍然埋藏着价值惊人的财宝,成百上千吨黄金,5000件黄金制品。

相比沉在大海里的宝藏,搜寻难度极高,犹如大海捞针,寻宝人或寻宝公司为了在海底找到宝藏,要花费几年时间甚至十几年时间来搜寻。

而黄金湖只是一座湖泊,面积只有十几平方公里,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乘车只需40分钟,就可以来到传说中的黄金湖,目标非常明确。

黄金湖并不只是一个纯粹的宝藏传说,而是有非常多的确凿证据能够证明瓜达维达湖底确确实实有成百上千吨的黄金制品。

比如有记载瓜达维达国的印第安人称得上是制作金器的高级工匠,居住在‘黄金湖’湖畔的工匠是穆斯卡帝国的佼佼者。

瓜达维达黄金湖附近盛产金矿。在哥伦比亚,几乎每个家庭都收藏几件自家世代相传的古老金器,有些人家还自称知道一些秘密金矿。1913年英国探险家沃克利用潜水器械从较浅的湖底开始挖掘,挖掘出几百件黄金制品,金杯、金碗、金罐和大小各异的金制法器。

一行人偷偷来到黄金湖附近,这里已经被政府管制,严禁任何私人打捞,吴天缘目标不是湖底,而是历史上记载的周边的原始部落遗址。

他之所以有把握是因为手里的一件黄金器皿,一个刻有蟾蜍的图案的文物。

这正是古印第人的器件,古印第安人认蟾蜍是吉祥和智慧的化身,它象征着五谷丰登,子孙满堂,当时的古印第安人家家都供奉蟾蜍。

按照记载这个部落的图腾就是蟾蜍,每年族长都要打造一艘黄金船,在一个长近20厘米的金制竹筏上,站着11个金闪闪的金人,还有姿态各异的金蟾蜍,精美绝伦,制作工艺非常精湛。

黄金船在哥伦比亚黄金博物馆有一件,被称为镇馆之宝,无价之宝。相传印第安人首领全身涂上金粉,带着各种黄金祭品带着黄金船去神圣的瓜达维达湖朝拜神灵。

穆斯卡文化最崇拜的就是水,穆斯卡人的始祖女神巴楚埃就是从湖里走出来的,齐布查人相信湖里住着神灵,生命正是在那里开始和终结。

“就在这一片区域,大家分头找,金属探测仪应该有反应。”

所有人开始寻找埋藏在野外遗迹中的宝藏,果然有不少发现,在附近又发现了数十件黄金制品,有反映宗教仪式的各种姿态的善男信女,还有祭天时盛供品的器皿,各种器皿上刻有鹿、鹰和蟾蜍等图案。

还有一些头胸和腹部的装饰品,上面刻有人头像和飞禽走兽的图纹,还有古印第安人的日用品,有壶、杯、碗、盆、假面具、神龛、鱼钓等。这些器件多用金箔、金丝制作,式样丰富多彩,技艺高超,制工精湛,件件是非常宝贵的艺术品。

吴天缘满载而归的把这一批最能代表古印第安文明的上百件金银器带回博物馆,正式成为古文明博物馆除了班清宝藏的第二批珍贵藏品。

“老板,这里我收集的全世界著名探险家的日志,其中有一个叫弗雷德的很有意思。”

吴天缘接过日志,经过翻译竟然是有关亚马逊黄金城?(未完待续。)

第351章阿卡遗迹

“格里历1647年2月4日,为了在南美大陆寻找到新的黄金产地,我带领25人的探险队伍从太平洋沿岸厄瓜多尔境内登陆。”

“格里历1647年4月7日,经过2个多月的攀爬,我们翻过雄伟的安第斯山脉,到达纳波河附近,因疾病以及毒蛇的攻击,队伍损失了三人。”

“格里历1647年4月12日,我们在纳波河河畔建立了营地,经过一个星期的休整,队伍重新上路了,沿着纳波河河畔往下游走。”

“格里历1647年4月21日,情况非常遭,纳波河两岸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沼泽地带,沼泽后面就是莽莽无际充满瘴气与凶险的热带雨林,没有人烟,只有凶猛的野生动物时常出没。我们忍饥挨饿,许多人染上了黄热病,人员开始大量死亡,队伍土气非常低落。”

“格里历1647年5月1日,我们乘坐一艘在当地建造起来的二桅帆船沿纳波河向下游航行。”

“格里历1647年11月1日,我们队伍只剩下12个人,我们迷失在亚马逊雨林中,我们正在寻找通向河流的方向,我坚信,河流会指引我们通向海洋,我们会得救。一种使人难以忍受而又是不可抗拒的灾难,蚊虫以及雨林中潮湿的环境,经常折磨着我们。”

“格里历1647年,11月5日,我们迷失在一座山谷里,天啊,我们发现了什么,一座城池,城池内所有的宫殿和神殿都是用大量金银装饰而成,金碧辉煌,灿烂无比,金银财宝堆积如山,这是一笔巨大到难以用任何语言来形容的财富。

“由于财宝太多,我们队伍只剩下12个人,我们只带了一小部分财宝。尽管如此,这也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财富,为了以后能够再找到这里,我在日记上标记下了这里的位置。”

“格里历1647年11月7日,我们带着金银财宝离开了宝藏谷。”

“格里历1647年11月11日,我们重新发现了马拉尼翁河,顺着马拉尼翁河往下飘流,在马拉尼翁河河口,一条更大的河流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知道这是亚马逊河,我命令全速向这条大河的下游行驶,时间一天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过去了,终于我们看到了海洋,到达海洋的这天是格里历1648年1月24日,我永远无法忘记这个希望日。”

“从太平洋的厄瓜多尔出发,到看到大西洋,在亚马逊雨林中穿行了一年多时间,简直噩梦般,我再也不敢想起。”

“格里历1648年1月28日,我们建造了一艘更大的帆船,满载金银财宝驶向海洋,该死的,我们碰到了海盗!!!”

日记写到这里没有了,吴天缘已经知道了弗雷德的结局。他日记后来落在了一个英国海盗手里,英国海盗不认识西班牙文,错过了一个巨大的宝藏。

日记的最后一页画了一幅地图,

在地图上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马拉尼翁河,在马拉尼翁河中下游左岸地图上大概2厘米处,做了一个‘x’的标记,表示这是宝藏谷的位置,又用一此表示山、河、山谷、沼泽等一些符号描述宝藏谷周围的环境。

“出发去黄金城!”

两天后一行人穿过沼泽后,来到一片高山。吴天缘从背包里拿出地图,用手指指了地图上现在所处的高山位置。然后手指在地图上划动,在一片延绵很长的群山中一个位置一点,自语道:“宝藏谷应该就在这里。”

“就是这个山谷了。”

所有人发现一个山谷,很大,树木茂密,长满了枝条藤蔓。地上积满了一层厚厚的枯枝树叶,阴暗潮湿,空气中散发出腐败的气味。

“大家快看!”

王红突然有发现,大叫起来,谷底竟然是一座古城,就是弗雷德探险日记上所写到的堆满黄金宝石的古城。

吴天缘抬头往上看,眼睛里都是绿色,绿色的树叶和缠绕牵连的藤蔓遮住了视线,只有几缕阳光从密密麻麻的树叶跟藤蔓留出来的缝隙里漏了出来,照进山谷。

山谷底部被大树跟藤蔓完全遮住,从上面看看不到下面有座古城。要是古城没有被树木、藤蔓盖住,以下面这座古城的规模,早就在地图上显露得一览无遗。

古城很大,但历经岁月、风雨的摧残,已变得非常沧桑,斑驳的墙壁,布满青苔的台阶,大树将根扎在墙缝里。从古城高大华丽的宫殿,神庙,由一块块打磨平整的大青石彻成的城墙,以及城中心立着的那个的巨大的雕琢非常精致的人像雕塑,还有高大的金字塔建筑等等,可以看出很久以前有一个非常先进的古代文明居住在这里,他们建筑了这座城池。

“这是阿卡人的陶器,竟然在这里!”

在古城里,吴天缘发现了一些陶器,陶器表面非常光滑,造型优美,雅致的装饰,优美的几何图案和绚丽的色彩。说明阿卡人在陶器制造方面有有引人注目的磨光技术,精湛的制作技术和以及丰富多样装饰式样。

阿卡人还长于金属冶炼和加工,这从吴天缘在阿卡城中发现的青铜刀、剑、矛尖、斧等武器以及如镰、斧等生产工具可以看出。

吴天缘在阿卡城中发现了各种加工作坊的房屋以及加工工具,以及金、银、铜、宝石、皮革、纺织、羽毛、陶器等各种工艺品。除此之外阿卡人还有一套相当完善的统治阶级体系以及宗教体系。

古城城内街道、广场设置整齐,城内有神殿、王宫、行政官署、贵族邸宅、游戏场、学校等建筑,城北还有一个很大的市场可以推断出。城周围还有10公里长的防水长堤,并有两条石槽从陆地引淡水入城。

吴天缘兴奋道:“咱们发现了一个不逊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美洲三大古文明的第四大古文明,阿卡文明!”

大家走到城市中心,这里有一个金字塔,阿卡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不同,倒与玛雅金字塔有些相似之处。外型是平顶的,塔体呈方形,底大顶小,层层叠叠,塔顶的台上竖了一块方形的石碑。

吴天缘登上阿卡金字塔塔顶,发现石碑上刻满了各种图案以及文字。十几个大大小小就像靶子的同心圆的图案,下面是一幅由点和线条组成的好像星座图一样的图案。

他在这个图案前研究了半天,才最终确认由点和线条组成的好像星座一样的图案就是星座图。它们代表的是室女星座,圆环代表的太阳系,其中一个环代表的是地球。

“竟然是阿卡人绘制的太阳系星相图!”

“这幅壁画难道是亚特兰蒂斯?”(未完待续。)

第352章亚特兰蒂斯

吴天缘发现很多墙上的壁画,一脸震撼研究着,第一幅描述的好像是天上巨大陨石掉落地球。

一万多年前一颗直径为60多米,质量超过100万吨的小行星拖着长长的烟火尾巴,降落在大西洋中部。

重达100万吨的小行星以15倍子弹速度呈一个很大角度撞击地球,携带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作威力的4000倍的能量在大西洋中心靠近一块大陆的边缘引发了大规模的地震和惊天海啸,海啸淹没了这块大陆,随之而来的大地震将大陆沉入海底。

这块大陆叫大西洲,也就是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大陆。

有关于亚特兰蒂斯的传说,最早始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录》,在《对话录》中,柏拉图以对话的形式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