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天缘苦笑看着围成一圈的老爷子们,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胡建民把领导送走,留下的都是行里人,看完天缘的展品,都自惭形秽,这是什么级别?随便一件都是帝王收藏,瓷器都是官窑极品,字画最少都是册页,屏风人家都看不上!
玩文房杂项都是乾隆御宝,帝王玉玺,还有扳指龙袍?
人比人死,你丫让别人活不?
翟建民拉着白桦偷偷嘀嘀咕咕:“看见没?以后好好拉关系吧!马运那些展品都是一亿五买这个小子的,今天专门在主题展厅一起展出。你看马运兴奋自豪的样子,以后少不了关照。”
白桦摇摇头,可惜道:“我老板没来,一直不相信我说的话,这次录了视频,让他赶紧重视吴天缘,现在还来得及!”
“老马、老张、老于,江山只有人才出!我们真的老喽!”
欧阳老爷子感叹着,看见才二十多的吴天缘,真不敢想象再过十年博物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马定祥欣慰道:“你们我不管,我死后所有的古币都要放在这里展出!”
“还有我,下一次宝印斋的镇店之宝也要来这里展一次!”
几个老爷子兴奋着,能把自己的藏品放在如此高端的博物馆展览,也是一种成就感。特别是吴天缘手下还有自己的节目团队,到时候一播出,多有面子。
“小丫头,拍的好看点!”
马运和李彦明一直跟着周文燕几个,生怕自己的主题展览不好看,全程跟随,弄得几个人很是紧张。
“好好剪切一下,尽快发给我们,网络平台和视频平台同时上线,再给聚焦艺术一个专有频道,以后重点推荐。”
周文燕兴奋着,新节目有了马运和李彦明这两个IT大土豪支持,不火都难!以后博物馆每月定期都有主题展览,加上琉璃厂和日本的外景资源,不比拍卖艺术差。
“明天上午紧接着就是冈村宁次资料捐赠仪式,我找了国家档案馆副馆长和你交接,最少有五六家主流媒体关注。今天只是朋友行家来参观,明天过后京城都会知道这里有家私人博物馆。”
牛峰看着所有人震撼的表情,笑道:“上面对你的态度很满意,你也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真诚,以后天缘博物馆会有各种优惠和扶植政策。你越有能力,前途越光明。”
吴天缘点点头,今天可以松口气,听着展柜里宝贝们欢心雀跃的声音,能被更多人欣赏才是古玩最大的荣幸。
“中正拍卖已经走上正轨,博物馆也正式运行,下一步我就要全世界寻宝!按照你给的线索去转转,不断充实博物馆。”
吴天缘已经定好行程,第一站是香港,正好翟建民和张宗宪在,过几天一起去转转。那里是亚洲艺术品中心,拍卖的重地,大藏家云集的天堂。
山下藏宝图最后一个地方就在香港,以后寻宝后,值得收藏的放博物馆,可以拍卖的上拍,等积累足够后,正式对公众开放。
“好了,我们也见识到你小子的真正实力,前途无量。”
欧阳老爷子满意道:“下一步就是充实博物馆,这是个奋斗终生的目标,我对你有信心,希望天缘能成为世界一流的私人博物馆!”
所有人鼓掌,吴天缘虽然在这里最年轻,可是已经走到所有人前面。建立博物馆是所有藏家的终极梦想,能让别人欣赏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让藏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才是正道。
第二天上午十点,天缘博物馆正式捐赠冈村宁次的资料,好几家媒体争相报道,今年是抗战胜利纪念,这次的发现填补了很多历史空白,有绝对重大的史料研究价值。
没有几天全京城都知道这里出现一个私人博物馆,很大气豪华,但暂时不对外营业,更是增加了一份神秘感。
“老板,吴天缘都开博物馆了,咱们?”
匡国强看完报纸,脸色铁青道:“咱们能怎么办?找人去砸场子?我早就知道吴天缘背景不简单,肯定有官方在身后撑腰!”
“陈老大说的对,最近风声太紧,所有事情暂时停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们以后多去海外征集藏品,那里天高皇帝远,记住了吗?”
第133章十二花神杯
“你是第一次来香港?”
吴天缘跟着翟建民一起出机场,来到心仪已久的香港。张宗宪有事先去台湾,过两天回来。
“没事多玩几天,跟着老哥好好转转!”
翟建民笑道:“正好我组织的香港古玩展过几天开幕,全世界不少行家云集,你算国内的贵宾,多交流交流。”
吴天缘很兴奋,出来寻宝加旅行,人轻松很多。家里有孙雨瑶操心,博物馆有胡建民和老任,自己终于可以放松的享受生活。
有钱不花有什么乐趣?他现在也是小土豪,难得享受一下挥金如土的生活!
在五星级饭店定好总统套房,翟建民先带着他吃了一顿最正宗的香港本地菜,大快朵颐,很是爽快。
“明天你自由活动一天,我要去办点事,后天带你去古玩展,王大刚也那时候到,你们一起转转。”
吴天缘点点头,正好他准备去寻宝,看看山下藏宝图最后一个在那里?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出发去寻宝,一路上看着人来人往,感叹果然是大都市,生活节奏就是快,连走路和红绿灯都快!
“这里是仓库?”
吴天缘一路担心,害怕寸土寸金的香港宝藏会不会已经被发现?或是上面盖了大楼,那就太麻烦!
按照藏宝图的指引来到很偏僻的西九龙边上,眼前是一大片仓库,旁边是码头,应该是囤放进出口货物的地方。
“六十八号!”
吴天缘终于找到这次的目的地,一个巨大的货仓,门上有锁,进不去。
“又要买货仓?”
吴天缘犹豫着,自己已经买了一个破作坊和倒闭的酒场,虽然赚了不少,但它们也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还不如是房产或是土地,以后说不定能用的上。
“先问问情况,货仓也比酒厂强,可能用的上。”
吴天缘找管理处一打听,原来这里是政府产权,不能买卖但可以长期租赁,正好六十八号那一排租期刚到,每年五十万港币。
吴天缘赶紧先签了三年的合同,香港回归内地人办事也方便,交了钱拿到钥匙。
“挖!”
这次费了不少劲,仓库地面都是水泥,他只能花钱雇了一个工人,先用冲击钻打碎上面的水泥,然后自己开始挖。
“妈的,这次累死人,要是没宝贝真亏!”
一直干到晚上,吴天缘终于把不是太大的宝箱弄出来,缓口气,慢慢打开。
“康熙十二青花五彩花神杯!”
最上面的是一套紫檀盒装青花五彩小酒杯,釉色晶莹剔透,青花淡雅,很是漂亮。
真正的学名是十二月花卉纹杯,12件为一套,胎体轻薄,器型精巧绝伦,造型规整优美,器薄如纸。其外壁分别用一年十二个月中不同的花卉来装饰,并配以相应的诗句。
康熙对历代的瓷器很有研究十分欣赏,康熙十九年下令景德镇恢复御窑厂,研制新风格的各种瓷器。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制一套生活用瓷——十二花卉纹杯。第一次把“诗、书、画、印”在同一器皿上并用,每只杯上绘一种应时花卉,指代历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题上相应的诗句,惯称“十二月花神杯”。
康熙皇帝十分喜爱,几次南巡都带在身边,他不仅喜欢花神杯瓷器的工艺,更喜欢花卉配唐诗的文化意境。
近几年民窑和后世仿制的单品有10次拍卖纪录,单品价格几十万至几百万不等;康熙朝官窑原品无拍卖纪录,开封博物馆收藏了一整套五彩十二花神杯,故宫博物馆收藏了几只单品不成套。
根据牛峰的研究,二战时的日本天皇就是一位超级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迷,早在1926年日本政府就成立了搜罗亚洲国家珍贵文物的东方史馆,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东方史馆就曾经特意的在华夏收集过十二月花神杯。
日本把收集到的花神杯按照每一月的杯子分批藏在各个物资据点。1945年日本战败,日军大部队仓促撤退,有的物资地点直接被销毁,有的掩埋了下来,有的仓促运走,这里有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有八只?”
吴天缘爱不释手的把玩着花神杯,他最喜欢这种成套系的藏品,花神杯成套百年难得一见,可以说是代表康熙青花工艺的最高水平,这次真是捡到宝。
“牛峰查过日军退走的这些船只,其中在关于阿波丸号的档案中,有这样一这张于1977年分发的内部油印资料记载着:据确实报告反映,阿波丸号里面装有元青花,花神杯,铜鼎,玉器珠宝等工艺品、艺术制品和贵重物品,这些都是在战争期间,日本占领中国之后,从华夏偷运出去。”
吴天缘回忆着,根据对种种情报的考证与推测,日本人把从华夏收集而来的康熙朝青花五彩十二月花神杯中的八月桂花杯,有可能就在这艘叫做阿波丸号的船上!
只是该船行至华夏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皇后鱼号发现,遭到数枚鱼雷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
除1人外,2009名乘客、船员以及船上装载的40吨黄金、12吨白金、40箱左右的珠宝和文物、3000吨锡锭、3000吨橡胶以及数千吨大米,全部沉入海底。
康熙朝的花神杯近代百年时间,都未出现过十二只全套原品,为此业界内曾经在不同历史时期组成过不少花神杯研究协会。协会的主要成员是收藏专家和爱好者,他们收集所有历史资料、地方志以及文物档案,研究花神杯的真伪、不同时期仿制花神杯的区别,尤其是寻找遗失的花神杯,走遍了世界各地花巨资从国外购回。
但直到现在大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都未聚齐12只花神杯。因此收藏界没少拿出这事说事,每次说起这事的时候,都吵得沸沸扬扬的,众说纷坛,一百个人有一百个说法,谁也拿不出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说法。
但不管怎么样,大家都知道康熙朝的花神杯根本凑不出成套的,因为八月桂花杯已经绝迹!至于为何绝迹,那就是一个谜团。反而越是这样,无疑就越是把康熙朝五彩的花神杯价格吵得越高,吵来吵去的,到了现在,成套的康熙五彩花神杯已经被吵出一个天价,但天价是天价,迄今为止,却依然没有出现过成套的,让这个天价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这里是八只,差三月桃花杯、六月荷花杯、八月桂花杯,九月菊花杯,剩下的绝对是康熙官窑御制,你们有其他兄弟的线索没?”
吴天缘交流一番,还是没有线索,当年埋在这里就是八个,剩下的一直没有消息,只能慢慢寻找。
第134章香港古玩展
“这是雍正十二单色釉菊瓣盘?还是柠檬黄!”
吴天缘把花神杯放回紫檀盒子,发现下面又是一套瓷器,没有包裹,直接落在一起,吴天缘拿起一个,交流起来。
“雍正皇帝最爱我们单色釉瓷,主要是恬静之釉质、素净之风格,更爱我们娇美之形体,所以雍正瓷器素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
吴天缘最欣赏雍正皇帝的审美,无论是佛法和仿古都是历代巅峰。单色釉也称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
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
“这真是极品一套十二件柠檬黄雍正菊瓣纹盘!
雍正时期是清代制瓷的鼎盛时期,以造型丰富,品种多样而著称。雍正时期较短,相对于乾隆、康熙时期,瓷器的存世量也更稀少。
但是雍正黄釉在釉色上有所创新,烧制出了多种新釉色。雍正一朝的黄釉瓷以柠檬黄釉瓷最为出名,淡黄釉瓶、柠檬黄釉杯子、菊瓣盘等品种颇受欢迎。
“还有我,乾隆御笔兰亭序!”
吴天缘赶紧拿起最后包裹很严实的手卷,打开竟然是乾隆书法,仿王羲之的兰亭序!
历代大书法家都临摹过千古第一帖兰亭序,而到乾隆这里,他收藏了八种名家版本,被称为兰亭八柱!
唐虞世南摹兰亭序、唐褚遂良摹兰亭序、唐冯承素摹兰亭序、唐柳公权书兰亭诗、宋定武版兰亭序、元赵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