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战神-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所好转,,各行省才安稳下来,百废待兴,才刚刚有一点起色,这场百年一遇的霜降莫让所有人全部猝不及防。

帝国大陆历史上曾经记载过一百二十多年前曾经发生过一次类似的霜降,波及了当时整个帝国大陆,各帝国农作物达到减产一半以上,甚至更多,直接导致了帝国大陆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没有挨到第二年的春天,很多地区饿殍满地,易子而食,据不完全统计,那次霜降造成了整个帝国大陆的人口锐减到三分之二,而那一年也正是盘踞在帝国大陆东部兽人军队再次向德玛帝国东部要塞发动大规模反攻的那一年,东部要塞体系七座要塞主城,粮草几乎全部告罄,德玛军队的士兵每天都在勒紧裤腰带和那些强壮的兽人作战,东部防线岌岌可危,以至于到了后来,大量的兽人尸体被从要塞守军从城墙下拖了回来,然后神秘的消失,当天,那些每天喝着见不到米粒稀粥的要塞士兵,终于在夜晚来临前,在餐桌上发现了大块的烤肉。

凭借着这些“烤肉”,人类的要塞终于抵挡住了兽人军队如潮水般的进攻,坚持到了当年的秋天。

这一段并不光彩的历史被人刻意的掩盖起来,只有从少数的野史外传中才能发现描述当时情况的只言片语。

大商境内,各行省请求调拨粮草的信函如雪花般飞向了帝都,信函内的语气一封比一封的急促。

“陛下,粮仓库存已经所剩无几,如果帝国不及时调拨粮食的话,这里的民众恐怕很难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啊——来自库邦行省总督莫德克”

“十万火急,本行省大部分地区颗粒无收,所有粮行全部缺货货源,导致各局部地区出现骚乱,请立即调拨粮食,否则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骚乱,会更加难以控制——尼布斯顿行省总督塔吉斯”

“莫古西行省再次出现家族余孽,这些人数众多,持刀蒙面,已经有多个主城运粮的商队被抢,请帝国派大军进行镇压,防止家族余孽死灰复燃——莫古西行省总督阿力椰”

……

就连在克伦要塞防守的大统领川北冥,也派人过来问询——听闻帝国境内遭遇霜降,不知粮草等军需供给是否出现困难,目前要塞尚有余粮可供一年,若有困难可先解决其他地区为先,请勿挂念。

据说,当大帝杨基从书案厚厚几摞要求紧急拨粮的信件中打开这封来自克伦要塞的信件时,感动得差一点当场掉下了眼泪。

“看看,这才是帝国真正的栋梁,这才是朕的真正臣子,你在看看你们,每天就知道催着管朕要粮食,朕也是人,不是神,帝国全境遭遇霜降,你以为朕就能凭空变出粮食来吗?朕要你们这群废物有什么用……”

大殿上,大帝杨基对着刚刚从比内亚行省风尘仆仆赶来求援的总督海默森大骂着,而后者低着头,一言不发。

他是原乌卡拉行省总督黄飞的前任海安的儿子,海家在大商帝国属于介于中阶贵族和低阶贵族的那种,家族成员都以个性耿直,刚正不阿闻名,不过缺点也都很明显,固执,思想守旧,是所有同朝为官的人对他们的评价,不过不管怎样,海家出身的官员,还都是比较能干实事的官员,也正因为如此,杨基在除了兰卡行省以外,其他帝国十二个行省总督任命名单中,填上了海默森这个名字。

大帝杨基大骂了几句,见底下的海默森毫无反应,也觉得索然无味,叹了口气,“好吧,海默森,你说的事情朕已经知晓了,你身为堂堂一行省总督,为比内亚行省民众考虑也是对的,能够这么远跑过来为民请愿,光凭这一点就是其他行省总督不能做到的,但是……”

他的话锋突然一转,“朕希望你能够从更高的角度,从帝国利益的角度上去考虑一下,学一学人家大统领川北冥,不要光想着自己这一块儿,也要想一想帝国,好了,你先回去吧,这件事朕会考虑一下的,不过朕要告诉你,千万不要过多的指望帝都能为你们做些什么,以现在的情势,只有各行省自己靠自己了,你身为比内亚行省的总督,我相信你一定不会令朕失望的。”

一直低着头不敢抬起来的海默森感觉头皮发麻,后脊背不由冒出一股寒气,他能够感觉得到大殿上大帝杨基那种充满威严的目光,正在注视着他,等待他的回复。

他明白大帝杨基最后一句话中所蕴含着的深意,如果你连自己行省的事情都做不了的话,那么你也就不要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陛下,臣知道怎么做了,臣这次回去,就下令将比内亚行省所有粮行的粮食全部集中起来,严禁囤积居奇,同时,发动全行省的民众,寻找可以暂时替代果腹的食物……”

杨基点了点头,“海默森,你能这么想,朕觉得很欣慰,作为一个行省的总督,朕赋予你们的权利,不是用来遇到困难就向朕求援的,而是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重视民生,维持地方的安稳,防止发生民变,对于这次霜降之灾,朕已经有了对策了,但是在这之前,帝国行省的所有一切,还都要靠你们啊。”

说到这里,大帝杨基还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在大臣行列中的另外几个人,他们都是从莫古西行省、尼布斯顿行省、清羽行省等地赶过来的官员,他的话表面上是说给比内亚行省的海默森听,实际上也是说给所有的人听。

在这种时候,你们与其把精力放在等待帝都支援上,还不如趁早的滚回去扒树皮去,小心连树皮都被抢没了。

第390。第390章粮食危机

大殿朝会结束之后,丞相图坦和副丞相荣曦被大帝杨基单独留了下来。

荣曦刚刚上任副丞相不到半年,这段时间一直兢兢业业,与图坦一起协助大帝杨基处理朝政,他为人清廉,一心为公,却又不结党营私,基本从事的就是皇宫——府邸,两点一线的生活,他最近的表现深得大帝杨基的信任。

在一位宣读官的带领下,两人来到了杨基的书房在门外等候,不多时便被叫了屋子。

他们看到,此时大帝杨基身上披着一件厚厚的衣袍,正和往常一样坐在书案前处理着奏折,不过,一直和他在一起的文祥这时候却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他见两人来了以后,便放下了手中的折子,微笑着让他们坐下,见他们坐下以后,他才开口问道,

“现在帝国内粮食紧缺,依你们看应该如何应对?”

“回陛下,据臣所知,此次霜降虽然波及范围较广,但大部分还是在蒙哥帝国和我大商帝国境内,而蒙哥帝国以放牧为主,损失最严重的其实只有我大商帝国,因此,老臣建议,我们不妨向其他帝国寻求支援,购买他们的粮食即可。”

图坦极为恭敬的站起来回来,而在一旁的荣曦,则老实的坐在椅子上没有发言,他心里很清楚,虽然大帝杨基并没有指出谁先回答,但很明显,图坦为丞相,他为副丞相,哪有副手去抢正手说话的道理。

“荣丞相,你是怎么认为的?”

荣曦还在沉思着,这时大帝杨基已经叫了他的名字,他立刻慌忙的站了起来,习惯性的朝着旁边刚落座的图坦看了一眼,见图坦朝着他点了一下头,他才放心的一拱手,对着杨基说道,

“回陛下,为臣赞成图丞相说的话,如今帝国内作物大规模减产已成定局,根据这段时间统计的结果来看,除了帝国东西部两大要塞铁盾要塞和克伦要塞,和以种植业和放牧为主的乌卡拉行省、卡瓦斯行省和德林克斯行省还能够勉强维持下去外,包括帝都所在的兰卡行省其余八个行省,并没有多少余粮,所以只能向其他帝国购买一些粮食这唯一的一个办法了。”

杨基皱了下眉头,“荣曦,各行省的总督府没有存粮吗?”

荣曦摇了摇头,“帝国今年家族叛乱才刚刚平定,加上这几年各行省的存粮早就被消耗一空了,粮仓里连一粒老鼠屎都没有,原本计划在今年秋天能够为帝国存下一些余粮,但没想到……”

他的话没有说下去,大商帝国这十多年来频繁战乱,本来就没有存下什么底子,才刚刚恢复了一些元气,又碰到这种人力无法抵抗的天灾。

而他的表情也被一直注视着他的杨基看在了眼里,几十年帝国的风风雨雨,无数次绝地之中的力挽狂澜,让这位被后世称为大商最勤勉的大帝始终对摆在他面前的突发事件都抱着一种极为坦然的态度去面对。

书房中显得极为安静,只有壁炉内里燃烧的通红的木炭,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图坦和荣曦坐在一旁注视着在书案前紧锁眉头的大帝杨基,他们在等杨基拿定主意。

对于到其他帝国采购粮食这件事,也许在平时并不算什么,帝国大陆五大国家之间各商队往来频繁,商品自由流通,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物资禁运和封锁。

但这次不太一样,粮食对于任何帝国来讲,都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如果说只是在各主城之间的往来交易,并不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这次大商帝国因为霜降带来的危害,急缺巨量的粮食来满足帝国内部民众的需求,这些多数量的粮食其他帝国肯定不会轻易拿出来,尤其是前几年与大商帝国交战失利的西蒙共和国,不出兵不趁火打劫,就已经算是非常对得起大商帝国了。

更何况,需求若是这么大,那么,就算其他帝国真的肯定,价格也肯定比平时要翻好几倍,如今几年前西商罗会战中的战争赔款已经大部分被帝国用在各行省恢复建设上来,国库已然空虚,再拿出这样一笔巨额资金,确实是极为困难的。

“国库现在还有多少金币。”杨基突然问了一句。

图坦立刻站起来回答,“还有五亿四千七百万,不过这部分资金有一部分是陛下您计划用在修缮帝国的道路的,还有一部分是各行省大臣和军营的军饷,实际可以用的……”他略微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回陛下,应该不足五百万金币了。”

“图坦,你立刻多派一些人手,尽快去其他帝国采购粮食,越来越好。”

“可是陛下,这五百万金币?恐怕是不够啊!”

杨基摇了摇头,“谁说我们只有五百万金币,只要能够采购回来粮食,钱并不是问题。”

图坦不由一愣。

“路可以晚一年修,军饷也可以拖一拖,但是如果民众们都饿死了,谁给帝国修路,谁来养活帝国的军队,从今天起,帝国的唯一目标,就是粮食,你们这些大臣所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收集粮食,为朕去弄回来更多的粮食,谁能给朕弄回来粮食,谁就是大商的功臣,明白吗?”

此时的杨基目光如炬,脸色坚定,在他的身上隐约散发出一股不容质疑的皇者之气。

“是,陛下。”

见此情景,荣曦赶紧也起身和图坦一起毕恭毕敬的回答,然后互相看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神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无奈。

说的简单,此时其他四个国家恐怕早就得到消息了吧?

……

两人离去后

杨基又坐在书案前翻阅起了奏章,堆在他的面前的那些从各行省发送来的公文和奏章,从来没有因为他的勤勉而有过任何的减少,反而越是处理,越是感觉堆积如山。

“咳,咳,咳……”

书房内突然传出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此时的杨基脸色被憋得通红,他用手帕捂住嘴试图将声音压得低一些,但从咳嗽声中仍然能够分辨出气管里隐约的哮喘声。

而当他将手帕拿开的时候,那洁白的手帕上竟然沾染了殷红的血迹,如雪天盛开的梅花般醒目。

第391。第391章回归

德林克斯行省北部

一支数目庞大的由马车组成的车队如长蛇一般蜿蜒的在荒野中缓缓的行进着,在车队的两翼,两支整齐的骑兵队列不急不缓的跟随着马车,这些骑兵身材魁梧,长相彪悍,手中的长枪把柄已经被长期手握磨得光滑发亮,早失去了最开始的那种玄铁特有的乌黑之色。

这些骑兵都是原属于巴纳行省的佣兵,也有一部分是来自于索隆家族,每个人经验都极为丰富,野外生存,单兵作战,团体作战,也都极为在行,像护卫商队这种事,本来就是他们的老本行。

他们现在的身份是“黄记”名下的佣兵公会的佣兵,而这种生活,是他们以前根本不敢去想象的生活。

相比以前那种站在破烂的佣兵馆面前等生意的曰子,他们现在过得极为惬意,只需要每天在佣兵公会报名,便可以知晓什么时候可以接到新的佣兵任务,而且每次完成任务的待遇也要比之前的翻上好几番,无论他们走到哪里,胸前的黄色三角旗帜标志都像别人表明,他们是“黄记”佣兵,如果这其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都会有人为他们出面摆平,这和过去那种地位低下,还得忍气吞声,甚至有时候都拿不到雇主工钱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地云泥之别。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心怀感激的同时,对于“黄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