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宗-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这下方才知道不带奴仆的坏处,青牛没有高头大马贵重,却也价值不菲不能随意放跑,否则风重楼回家必定会遭受训斥。

张林道:“小易,我留在此处照看牛车,你们三人赶快上山去吧。”

“这怎么行。”乔居正连忙否决,他看得出来张易张林亲如兄弟,若是让张林留下照看牛车,必然会引来张易不快。

风重楼脸色自然有些尴尬,他性子虽放荡不羁,一般人却根本入不了他眼,自然没有几个交好的朋友。眼下这种情况,就找不到熟人帮忙咯。

正在这时,张易看向人群当中,眼前一亮,笑道:“这件事便交予我解决吧。”

……

陈亮今日穿的颇为华贵,崭新的蓝色举人衣袍,玉簪束发,高冠拢起,腰带上更是挂着一块卖相不错玉佩。东山文会,许多人为文名而来,而他陈亮,只为谢姑娘展颜一笑。

陈亮身边站着一名书童,面相老实,他低声道:“老爷,这谢姑娘眼光颇高,你此番为参加东山文会置办行头典卖了半亩好田。太爷要是知道的话,说不得会揍你一顿呢。”

“你不说我不说,他哪里会知道。”陈亮脸色急变,老太爷虽然只是个秀才,但脾气可是很大的,这件事千万不能让他知道。

书童闷声道:“老爷,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追求谢姑娘已经有七年了,但连人家身前三米都没走近过,大牛只是劝你早些放弃。”

“就你话多……”陈亮闻言一滞,一股落寞的神色浮上脸庞,书童大牛说的话他何尝不知。

这谢姑娘芳名远播,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只是能跟她促膝长谈。陈亮虽姓陈,却跟长弓城内名门陈府没有半点关系,祖上五代,也只有老爹是个秀才。

看到陈亮这般模样,书童大牛摇摇头,没有再说话。

正当陈亮有些黯然神伤之时,一道声音从他身后传来:“陈兄,许久不见,你也是来参加东山文会么?”

陈亮连忙回头,瞧见张易正与自己说话,连忙笑道:“原来是张易兄弟,的确是有一月未见了。我听说你正在修建府邸,没想到竟然也有时间前来参加东山文会。”

“张易一介书生,修缮房屋的事情并不拿手,都是张林一手操办,自然能够闲的下心来修行。”张易坦然回答,与陈亮交谈几句,便说出自己几人的事情。

陈亮还没来得及回答,书童大牛闷声答道:“秀才老爷你好,一头青牛而已,请牵来我一同照看,你们尽快上山去吧。”

“这……”张易看向陈亮,这件事还得陈亮做主。

“大牛跟我一起长大,是我的好兄弟,如同你跟张林一般。”陈亮没有丝毫在意,笑着道,“只是这家伙不会读书,没法跟张林比,他心肠好,你们便将青牛拉来吧。咱们即刻上山。”

“那便多谢了。”

张易朝着大牛拱拱手,大牛连忙还礼,秀才老爷行礼他可受不起。

……

这件事情搞定,几人心情大好,随着陈亮一同上山。

桃山颇大,东山文会举办地址在桃山一侧山腰,跟张易知晓的那座破庙方向相反。山间有溪流曲折流下,溪水叮咚,洗去众人一身疲倦,不由得心情大好。

风重楼欲张口作诗,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颇为尴尬,他连忙道:“此刻我还在酝酿,待文会之时,我必定一鸣惊人。”

“哈哈哈哈……”

众人笑声回荡在山间,很快就来到了山腰。

山腰平坦,能够容纳数千人同时玩耍,大多数读书人都在此处休息。

再往上去数十米,还有一块平地,上面建有一亭。陈亮领着四人前往上边,见张易有些疑惑,他连忙解释道:“上方才是真正的文会举办地,一般来说,只有举人文位才来上前。但文名出众之人,也可上前。”

风重楼骄傲点头:“我和阿乔虽是秀才,文名却远胜一般举人,有才子美誉。阿易,你是天降秀才,地位更是远超举人,自然是有资格坐在最好的位置。”

“原来如此。”张易点了点头,一般文会应当都是这样排位。

山腰到上边平地,约有十来米,小路是用青石铺就的台阶,两旁摆满的花盆,显然文会的主人心思缜密,连这些小细节都办的极好。顺着石阶小路向上,从亭中穿过,方能达到平地。

走到亭中,张易才发现山间小溪竟然从亭中流过。亭中竖着一块石碑,上面书写着三个大字。

流觞亭。

见到五人走入亭中,就有侍女上前伺候,风重楼与侍女调笑几句,问清自己应该坐在哪边,便抢了侍女的工作,领着四人翩然而去。

平地紧靠山体的一侧,搭建了一座戏台。

戏台两侧,数十个案几排列整齐,上面摆放着各色应季瓜果。案几一下方是厚实的毯子,供来宾跪坐;一侧则摆满了美酒,更有侍女侍立一旁,不时添酒。

此刻,平地上几乎坐满了人,看见张易五人,都开口跟风重楼乔居正两位才子打招呼。

第二十章东山有树名青竹

这些人当中只有少许长弓城人氏,而且这些长弓人氏,也只有极少数认识张易。要不是两人身着白衣秀才服,他们说不定还把两人当做容貌俊秀的书童。

张易没有在意,这十分正常,风重楼乔居正两人在东山文会上露脸了几次,大家印象深刻嘛。风重楼倒有些看不下去,站起身来要介绍张易的身份,被张易拉着坐下。

不多久,东山文会便正式开始了。

“诸君安坐,谢姑娘有事耽搁,恐怕迟些才会来。”一位侍女从戏台后的帷幕中走出,欠身向在场的读书人道歉。

“不妨事不妨事。”

“我等静候谢姑娘便是。”

“此等良辰美景,独缺谢姑娘一人呀。”

诸多读书人唏嘘长叹,好在谢姑娘只是晚到一会,不至于不来,否则他们来参加东山文会,定然少了不少乐趣。

风重楼嗤笑一声,低声对张易四人道:“陈兄,传闻这位谢姑娘可是来自东晋谢府,不知是真是假?”

陈亮对谢雨十分关心,对这个传闻自然也听过,微笑摇头道:“谢姑娘天姿国色,一看便是出身高贵之人。只不过,是否跟传说中那座谢府有关,却是不知。”

“东晋谢府?”张易有些好奇,他不曾听过。

陈亮连忙解释道:“你年纪还小,许多事情自是不知。东晋乃我大周皇朝排名第一的强国。而其能够雄踞诸侯国鳌头数百年,跟王谢两家脱不了关系。”

“王谢两家?”张易被陈亮越说越糊涂。

风重楼急忙接过话头,咧嘴道:“阿易,你连这都不知道?大周皇朝下辖百国,可整个皇朝旗下,只有十余世家。王谢两家便是大陆顶尖世家,东晋坐拥两大世家,自然无可匹敌。”

“原来如此。”

张易轻轻点头,如今这片大陆与他所知的截然不同。上古时代,王谢两姓几乎没有人才出世,现在却如此闪耀辉煌。等自己学业有成,定要学夫子驾牛车周游百国。

“王谢两府跟其他世家争锋相对不同,王府是东晋王族,谢府则跟王府世代通婚,永修旧好。王谢两府圣地在百年前被两族大儒合而为一,起名乌衣巷。”

很少说话的乔居正突然开口道:“传闻乌衣巷内,读书声震撼乾坤,浩然正气长存,能使枯木逢春,花开不败,若有机会前去看看,虽死无憾啊。”

张易等人随意闲聊,兴趣相投,相谈甚欢。

待聊到将来若得中进士,是要仗剑游历天下行侠仗义;还是到县府就职慢慢攀登,将来做个经世能臣。

风重楼自然选择仗剑天下行。

陈亮和乔居正,则对做治国平天下情有独钟。

而张林,他一直很少说话,当风重楼开口问起,张易等人又好奇看向他,他低声道:“我没有那么大的梦想,若是能考上进士的话,那便再说。”

“这个不能算数。”陈亮对张易这个书童颇为好奇,得中童生后,三天积蓄文气,就能够考中秀才,这天赋比他都强得多。虽然张林在县试时名次不佳,但足以说明实力。

张林只好道:“我对做官和游历天下都没有兴趣,将来若是小易要做什么,我便陪着他去好了。”

众人将目光瞧向张易。

张易笑着拍拍张林的肩膀,道:“张林,你如今已经是秀才了,不再是那个文弱书童。许多事情,不要只为了我着想,得多为自己想想。”

张林听张易这话有些不对,连忙道:“小易,老爷当初待我不薄,无论是将来走到哪里,我都是张府的人,你千万别赶我出去。”

“你我亲如兄弟,我怎会赶你离开。”张易苦笑摇头,张林哪里都好,就是脑子有些迂腐,转不过弯来,“我的意思是,你得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努力,读书修行,得有所求。无欲无求,必然难成大器。”

“有所求?”

张林摇了摇头,他现今真是不知道想干什么。就算是乡试县试,都是张易让他陪着一同考试,他方才去应试的。

……

“谢姑娘来了。”

正当大家开导张林的时候,站在流觞亭迎候贵宾的侍女高声喊话,在场大多数读书人激动的站了起来,纷纷探头看去。

张易虽没有站起来,却也好奇看向流觞亭。

谢雨一袭素衣长裙,上面绣着几株青竹,头上插着一根银簪,就这样款款踏上流觞亭,出现在众人面前,张易眼里。坦白讲,谢雨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比起张易前些日子遇见的秋伊水逊色不少。

张易发现,这个女子身上有一股气息,能够吸引所有人的眼光,就连他都有一刹那的失神。果不其然,他转头看去,在场所有读书人的眼光,都聚集在谢雨身上。

万千宠爱于一身。

谢雨盈盈一笑,欠身道:“真是对不起大家,谢雨迟到了。为表歉意,先自罚一杯。”

话音刚落,谢雨从侍女手中接过一杯美酒,一口吞下,动作潇洒无比,面容看起来更加绝美。

“谢姑娘真乃巾帼英雄。”

“不输男儿。”

“谢姑娘,这可怪不得你,若不是我非要拉着你谈那首《青萝》,你怎么迟到?要罚也应当罚我,我自罚三杯。”一道响亮的声音从石阶下传来。

众人定睛看去,发现一名高高瘦瘦的年轻人正踏上,他身着蓝色举人袍,面容虽一般,气质却颇为高洁出众,站在谢雨身后,也没有被夺去多少光彩。

没等谢雨开口,他从侍女手里夺过酒壶,扬手抬起,哗啦啦的美酒顺流而下,落入他的嘴里,转眼间酒壶就空了,笑着道:“好酒好酒。”

“夏公子倒真是个妙人。”谢雨轻笑一声,伸手向众人介绍身旁的年轻人,“这位是从白马书院而来的举人夏乘风,在音律方面颇为厉害,之前我们便是在研究一首新的琵琶曲,方才怠慢了各位。”

我从白马来,请君骑白马。

在座有不少举人,甚至还有贡士在座。但他们听到白马书院四个字,看向夏乘风的眼神就变得尊敬起来。

除却高高在上的道一书院,白马书院是白马郡乃至伏流国的荣耀,伏流国读书人莫不以能够进入白马书院读书为荣。

“夏公子天赋异禀,谢姑娘更是音律大家,痴情音律,自是应该。”一名蓝衣举人开口道,众人齐齐应和,让开道路迎接两人入场。

谢雨款款而来,夏乘风紧随其后,两人在首席落座,与张易陈亮等人的座位相隔不远。

一名侍女侍奉在两人身边,谢雨低头说了几句,那侍女转身上了高台,盈盈笑道:“我家姑娘说了,今日本就耽搁了不少时间,闲话少说,直接开始斗诗便好。”

斗诗,是大周皇朝文会最重要的一项。参加文会之人,皆应按照题目作诗,经由众人品评,评出名次。若是能在东山文会这等大型文会夺魁,文名很快便能传遍伏流国。

所谓斗诗,无论诗词歌赋,皆可!

“那今日文会,当以何物为题?”

陈亮眼见谢雨从身前走过,想要伸出手去,却一动也不敢动,甚至连正眼都不敢去瞧。待谢雨走过,与夏乘风在不远处谈笑风生,这才后悔莫及,心中暗暗鄙夷自己没有志气。

听闻侍女说出斗诗二字,陈亮便立即站了起来,首先发问,今日他一定要做出一首好诗。

“回举人老爷的话,小姐说了,前年以青山为题,去年以流觞亭溪水为题,今年春季,便以这漫山遍野的桃花为题。”侍女见一名蓝衣举人站了起来,十分恭敬的应答。

陈亮自始至终不敢看向谢雨,高声道:“既然如此,那我先来一首《忆江南·青竹桃花》。”

“春去也,共醉艳阳天。东山有树名青竹,宛若桃花水中流。惟愿花枝俏。”

自古以来,竹是品格坚贞刚毅、不屈向上、谦逊有节的象征。陈亮这等寒门子弟,对青竹喜爱有加。

谢雨喜青竹,更是给自己起了一个“青竹居士”的名号。

陈亮喜青竹,更喜青竹居士。今日他终是鼓起勇气,做了这首词,他将青竹的树叶比作桃花,顺水流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