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首富-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楚元决定大规模抄底上海地产,狠狠的赚一笔,为此,他亲自返回杭州,通过四叔胡月乔联系了十多名杭州商人,让他们做为中间商购买具有升值潜力的上海地皮。
    当然,重点是白菜价的杨浦区。
    就在胡楚元不动声色的抄底上海地产时,徐润那一边的情况却愈发危急,高额负债和低价地产已经让他变成了负资产的人。
    被债主逼的走投无路,徐润只能继续来找胡楚元,或者说,他又要借钱。
    这些天,墉园的正墉馆、南园都在紧张的施工。
    胡楚元就在英华馆办公,也在这里接待徐润。
    刚踏入这栋别墅的法式客厅,徐润就迫不及待的和胡楚元道:“胡少啊,你可一定要救救我,这一次啊,我算是真倒了霉!”
    “坐吧,坐下来再说!”胡楚元让徐润安静的坐下来,又安慰道:“有我在,你有什么好急的?”
    听到这话,徐润整个人就像是要升仙了。
    他道:“胡少,有你这话就太好了。你也是知道的,两个月前,我全部的身价还能有一千万两银子,等我再吃下唐廷枢和顾寿松在租界的地产,总市值更能高达一千八百万之多,虽然也欠了巨额的债务,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能有七百万两银子的资产吧?现在倒好,负资产几百万两银子啦。十几家钱庄在和我要钱,香港汇理银行也在要,我不还不行,可一旦还出去,我也只能破产啊!”
    胡楚元叹道:“徐老板,自打我认识你,你来找我三次,里面就肯定有一次是要借钱!”
    徐润无解,他自己想一想,似乎也差不多就是这个频率。
    胡楚元续道:“你还是一次想清楚吧,究竟还缺多少钱!”
    徐润苦笑一声,道:“说真话,我眼下真有270万两银子的债务必须立刻还,我不还,别人就要倒闭了。另外还有香港汇理银行的150万两银子的债务,杂七杂八的债务240万两。两个月前,我倒是有能力还,可现在呢,就算将我手上持有的两千四百多亩地皮全卖掉,也不过就是500万两银子的市值。我现在几乎是白辛苦了二十年,身无分文。”
    胡楚元问道:“前些天不是刚给了你85万白银吗?”
    徐润微微叹息,道:“哪里够用?”
    胡楚元又是一声感叹,道:“我最近也有大动作,需要大笔的资金运作,可也不能不帮你。这样吧,你想个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免得我一次次的借给你大笔资金,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填满这个无底洞。”
    徐润微微一怔,道:“我这一次来找你的时候之前就想好了,我要将名下所有地产都集中在一家公司,总市值约有630万两白银,你出270万两白银买下42。85%的股份。只要有你入股,香港汇理银行和其他商人就不会急着和我要债,大家都知道你的资本最充裕。等一年之后,熬过这场风波,租界的地产肯定能回升到原先的价位,到时候,你至少能赚四百万两银子。”
    胡楚元道:“也行,但我不会直接以我的名义入股这家公司,表面上还是你独资持有的公司,可你的债务会由我来担保。另外,我已经决定抄底上海地产,但你不要对外说,只用你的那些空壳地产公司帮我买地皮,也继续用你的名义。每买一笔,我给你3%的管理费。”
    徐润高兴极了,赞道:“胡少啊,你这个时候进入上海地产真是找对了时机,过了这个村,那就没有这个店了。可惜啊,我的资金都被套牢了,要是我还有个二百万两银子,我指定立刻抄底。”
    听他的意思还是想借钱一起抄底,胡楚元道:“很快就要收购夏丝了,我肯定要准备一大笔资金,所以,暂时也不可能继续借钱给你。”
    徐润匆忙解释道:“胡少,你能帮我保住现在的身家,我就已经是感激不尽了。说实话,今年确实是你重新杀回生丝市场的最佳时机,一边是抄底地产,一边是重掌生丝,两边都要巨额的运转资金,还真是不好选择。”
    胡楚元苦笑。
    他只是做个为难的样子给徐润看看,对于有阜康钱庄和公济当铺可以调动资金的他,完全是能两边一起做的。
    送徐润离开,他就继续加大力度在杨浦收购地皮,同时也开始谋划着今夏的生丝收购战……这一次,他不会再继续做一个旁观者了。
    几天后。
    预感盐案风波即将达到谷底,胡楚元联系了南浔富绅庞云鏳、陆熙元,为他们提供债务担保,暂时避免了两人的破产,并和他们达成了一个长期有利的合作协议。
    他终究还是要在南浔做生意的,不能得罪光所有人。
    公元纪年,1897年5月6日。
    光绪五年,闰三月十六日,立夏。
    美国驻华特命全权公使George-F-西华德正式向上海道台杨昌浚提交了一份关于新增租界的申请,这种申请,每隔几年就回出现一次,真正要想达成协议,怕是要等上几年的时间。
    可是,这一次的谈判速度非常快,双方在洽谈了半个月后就签订了《租界新增及清美贸易补充协定》,在杨浦新增租界面积3720亩,而美方给予中国为期十年的生丝和茶叶的最惠国待遇。
    在这个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上海经济立刻以惊人的速度回暖!!!
    就在这时候,一年一度的收丝大战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以沙逊、怡和两大洋行为首的洋人们摩拳擦掌,雅各布-伊利亚斯-沙逊先生和詹姆士-约翰斯顿-凯瑟克爵士召开了上海丝业会议,很高调的一致表示,他们将会派自己的买办深入到南浔、苏州购买生丝。
    总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胡雪岩的儿子掌握江浙生丝霸权。
    这是所有洋人的一致决议,做为新任的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官菲斯特-德拉诺先生,还在会议上被列为贵宾。
    会议结束后,以郑观应、唐瑞芝为首的广东买办们就像是拿到了圣旨,欣喜不已,因为这意味着洋行将会给予他们更多资金和权力,用洋人的钱和胡楚元过招,正合他们的心意。
    以镇海方氏家族为首的宁波商帮笑了。
    胡楚元不是说要让江南商行踏足盐、丝、茶、棉、糖五大产业吗?不是说每个产业都要做到最好最大吗?那就来看看吧,看看他能否先闯过生丝这一关。
    胡楚元不是说,要将阜康钱庄建成江南第一钱庄,超越上海九大钱庄吗?
    要知道,上海九大钱庄,宁波人就占了六个。
    这六大钱庄中,新方家和老方家各占三个,不凑巧,他们和胡楚元就同住在宁波路上,大家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还好胡楚元通常也不出门。
    已经够乱了,盛宣怀却悄悄抵达了上海,住在郑观应的公馆里,手里捏着三百万两的银票,另外还有上海轮船局的两百余万两公款。
    胡楚元不是说要拿下山东盐业统销权吗?
    好啊,那就先让你自顾不暇吧!
    当然,这些人都明白,胡楚元恢复他老子胡雪岩当年的霸气,夺走江浙丝业半壁江山已成定局,财力、关系、政治……这些因素决定了他是很难被阻止的。
    可代价总是要让他付出的,而且会是很多的代价,稍不留神就能让他损失惨重,大伤元气。
    所有人都想起了唐廷枢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胡楚元这个小子太独,要是让他成了气候,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
    不能让“胡匪”独霸江浙丝业,绝对不可以,否则……大家的以后靠什么来赚钱呢?
    布局啦!
    就在哄闹的局面中,紧缩了几个月的资金开始松盘,大量的资金伴随着洋人买办和宁波商帮的步伐涌向江浙,都想要抢在生丝全面上市之前就拿下尽可能多的份额。
    可是,很快……所有持着大笔资金冲进江浙的商人却突然发现市场已经变了,今年的生丝收购大战……似乎打不了,有钱无处花。
    半个月过去了,生丝开始全面上市,冲在最前的怡和洋行首先吃了一个闷亏,第一个撤退。
    沙逊洋行、万宝洋行……紧随其后。
    终于发现今年的局势异常怪异,洋行们纷纷退出收购战,将原先交给买办们的资金悉数抽回,转而由旗昌洋行牵头,首先和胡楚元达成协议,根据胡楚元制定的市场规则支付不同的购价。
    洋人一撤,宁波商帮孤掌难鸣,手里捏着大把的钱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抬价吧……不敢抬,不抬价吧,一斤好丝都收不到。
    怪异的一幕发生了,就在这一年的生丝收购战中,往年的各大主角纷纷只能坐在旁边看戏,眼睁睁的看着江南商行和江南丝业合作社将绝大多数的生丝卷走。
    太可怕了?
    所有的丝商都想不透,所有的丝贩们都糊涂了……难道就从今年开始,江浙的丝业将由他胡楚元一个人说了算。
    怎么会这样?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了,今年的生丝市场也太可怕了吧,有钱居然买不到生丝?
    或许很多年后,今年的江浙生丝收购会成为一个经典的案例,永远留在哈佛等等著名商学院的教材中。
    胡楚元极其经典的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制定规则才能操控市场。
    仅仅是半个月的时间,胡楚元就通过江南商行和江南丝业合作社收购了特级生丝63万斤,一级生丝237万斤,二级生丝72万斤,三级生丝5万斤,总计377万斤,占据今年江浙两省春丝产量的74%。
    怎么可以这样?
    所有人都不明白,糊涂啊!
    有咩搞错?
    还好,胡楚元给洋行联盟的生丝出口价并不高,大体维持往年的标准,特级生丝每斤6。8两,一级生丝每斤5。2两,二级生丝每斤4。5两。
    因为只有中国才可能出现真正的特级丝,胡楚元将特级生丝的定价拉的比较高,一级丝主要是太湖丝,数量较大,价位定在5。2两。
    通过巨大的价格落差,他有意要刺激丝农更积极的抓质量。
    三级生丝没有出口定价,因为洋人不要,在机器缫丝的过程中,三级丝的质量很不稳定,不能依据特点进行细密加工一直都是机器工业的弱点。
    好吧,认你狠。
    几乎所有人都只能这么感叹。
    都知道胡楚元会彪悍一下,可彪悍到这种程度,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大家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莫名其妙就集体败给他了,他不就是一个人吗?
    洋行们都是心有余悸,暗中喘了一口粗气,原先都以为会吃大亏,可没有想到——胡楚元还挺卖国的,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就将生丝卖给他们,他们转手卖到国外就能谋取每斤3两银子以上的暴利,在上海缫丝的话,转手一卖都是近10两银子的国际价位。
    他们只是担心……明年,胡楚元会这么便宜的卖丝吗,江浙丝业可已经都落到他的手里!
第八十一章 这样的结果
    等了一个月……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在天津北洋衙门的花厅里,李鸿章有点坐立不安,捏着手里的这份信,在花厅里左右踱步。
    年近花甲的他是一个有着深厚福相的人,双眼下有着令人羡慕的卧蚕,身体也不胖不瘦,保养的很好,辫发也多黑少白。
    和江浙的商人一样,他也想不明白今年的江浙丝业发生了什么事情,郑观应虽然写了封信,给他做了详细的解释,他还是有点难以摸清。
    一名下官挑起帘子,和他禀告道:“中堂大人,盛大人已经到了!”
    “让他进来!”
    李鸿章微微的吩咐一声,心里还在琢磨着这个谜题。
    隐约之间,他觉得胡楚元不仅给他出了一个难题,也给了他一种启示。
    很快,一名三十四五岁的富态男子走了进来,身穿着三品大员的官服,白白胖胖的人,个头不高,眼睛细小有神,显得很精明。
    他走上前,谨慎的给李鸿章跪拜道:“中堂大人,下官盛宣怀给您请安了!”
    李鸿章点着头,让他起来,问道:“宣怀,你能不能和我细细的说一说,为什么今年的江浙丝业会如此平静,各位富绅手中既然有钱,为何不炒卖生丝,反而皆将利润让给胡家?莫非,其中都是怕了那些个湖南人的官威?”
    “这……!”盛宣怀稍显为难,又道:“中堂,这是商战,商人各有本事,各安天命,更何况还有洋商,他们可不怕那些湖南匪子。大家之所以纷纷给胡匪让路,实在是这小子的招数太怪,谁都摸不清深浅,也有几个商人胆子比较大,可最终的下场都不太好。”
    李鸿章啧啧的感叹一声,道:“这可不好,国家之利,江浙之利,焉能俱为一人所控?”
    盛宣怀叹道:“中堂,下官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江浙丝业关系朝廷赋税,肯定不能让胡匪全权控制。否则,那岂不是连朝廷都得听他的使唤?下官职位虽轻,却也是心系国家社稷安危之人,当然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