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6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光火石,两个人瞬间分开,从俺答的肋骨,前胸,一直到软肋,都涌出了血浆,他的嘴角抽搐了两下,一头栽倒。

李成梁的胸前同样多了一道狰狞的伤口,皮肉往外面翻着,他眼前一黑,昏了过去,嘴角还挂着淡淡的笑容。

俺答死了,死在了我李成梁的手里!

他们拿到了俺答的人头,全歼了俺答的残部,四百多人,只剩下二百出头。活着的也几乎个个带伤,凄惨无比。

席慕云只能强撑着身体,指挥大家,立刻返回。

在回来的路上,还不太平,他们遇到了两次突袭,死伤了五十几名弟兄,又有四十多人在归途中死去。

幸好席慕云利用火马冲击对手,化解危局。

好不容易过了大青山,遇到了明军的夜不收,把他们安全护送回来。

五百人,三千匹战马,重新回到归化城,只剩下八十七人,一百三十五匹战马!

高达八成多的阵亡,说是九死一生,一点不为过。

“和汉武帝当年的漠北之战真像啊,虽然损失很大,可是我们赢了!”胡宗宪攥紧了拳头,望着归来的将士,眼中泪水涌动。

谭纶更是激动的挥舞起胳膊,“是啊,赢了,彻底赢了!”

席慕云和李成梁从马背上下来,李成梁身体一晃,旁边的士兵急忙搀扶,李成梁用力一推,他挺直了胸膛,伤口隐隐作痛,他努力撑着,怀里抱着俺答的人头,一步一步走了过来。席慕云则是捧着汗王的金印兵符,一起到了唐毅面前。

“末将李成梁(席慕云),幸不辱命,斩杀俺答,现将人头献上!”

唐毅用力点头,听马栋说是他们去追杀俺答,唐毅就涌起了很大的希望,席慕云这家伙是他的徒弟,胆大心细,敢打敢拼,而李成梁,更是名垂青史的大将,有他们在,估计俺答逃不掉。

只是真正看到了俺答的人头,唐毅才把心放下来。

“你们辛苦了,李将军,席中丞,你们的功勋堪比当年的霍去病,甚好,甚好啊!”

唐毅亲自搀扶起两个人,他凑到席慕云的耳边,低声说道:“身子骨还能撑得住吗?”

“师相放心,一点问题没有。”李成梁也点头示意没有问题。

“那好,我就让你们看一出好戏,看完了戏,再去治伤。”

唐毅大剌剌抓起俺答的人头,到了大成台吉,还有众多的王公面前。

“王爷,本阁没有见过俺答,是真是假也不清楚,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大成台吉的眼睛都直了。

他在俺答身边生活了十几年,就算是化成灰,也能认得出来,这正是如假包换的俺答。

死了,竟然死了!

大成台吉整个人都蒙了,傻了,痴呆了,疯癫了……

虽然一克哈屯的那一套说辞,让他十分气恼,可是他的心里深处,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和俺答比起来,简直就是苍鹰和家雀,差之天地。

谁能想到,刚刚说完,俺答就死了,斗大的脑袋就在自己的眼前,就好像一场噩梦啊!

“王爷,本阁听席中丞说过,在回来途中,有人试图截杀他们,另外马将军也提到过,有人帮着俺答逃窜。你说到底是什么人干的,王爷可能替本阁找出来?”

大成台吉不敢看唐毅,只觉得泰山压顶,双腿不自觉发抖,冷汗顺着鬓角就流了下来。

唐毅是什么意思,莫非他要秋后算账了?

是啊,俺答都死了,他还有什么顾忌!

大成台吉双膝一软,不自觉跪在了地上,浑身颤抖,“启禀唐阁老,我知道是谁干的。”

“谁?”

“俺答的汗后,一克哈屯!”

“哦,竟然是这个女人,真是辜负了朝廷的一片厚望啊!王爷,你觉得该怎么处置啊?”

大成台吉咬了咬牙,猛地站起,“小王这就去除了她!”大成台吉神色狰狞,小跑着往王宫里赶去,在他的耳边,传来唐毅冷冰冰的话语。

“你们都听着,大明天威,虽远必诛!你们别打错了算盘,断送了性命!”

第962章治理之策

虽远必诛!

没有实力,说出来只会让人笑话,而俺答的人头摆在面前,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没有人敢质疑。

一克哈屯得知俺答被杀之后,在寝宫点燃了纱幔,随着大火而去。等到大成台吉赶来,只剩下一具焦黑佝偻的尸体。

事情不会因为一克哈屯死了就结束,大成台吉将身边所有人都抓起来,严刑逼供,终于问了出来,原来是土蛮部的阿穆岱通过一克哈屯拿到了明军进军的计划。土蛮部被俺答打压了几十年,双方仇口很大,图门大汗自然愿意看到俺答倒霉。

但是唇亡齿寒,俺答彻底完蛋了,下一个目标就会落到他们的头上。故此图门大汗命令阿穆岱,派遣八百名士兵,攻击马芳父子,纵放俺答,想要给大明留下一个刺儿。

真相大白之后,大成台吉立刻向唐毅禀报了情况,并且下令,要求土默特、永邵、鄂尔多斯等部集中兵力,讨伐土蛮。

还真别说,三部居然集中了三万多名骑兵,颇有声势。

面对着大军压境,图门大汗并没有放在心上,俺答全盛之日,他还能保全性命,更何况是大成台吉,一个毛孩子,加上一群乌合之众。

他真正害怕的是背后强悍的大明,托克托一战,俺答身死,强烈震撼着图门大汗。

次辅唐毅更是喊出了虽远必诛,难道大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

图门汗思索了再三,他派出使者,表明愿意归顺大明,接受册封,同时将所有罪名推给了阿穆岱,说是他被一克哈屯收买,所作所为,图门一无所知,他还把阿穆岱绑了起来,送给大明。

“嘿嘿,这个图门大汗脑子不慢,知道断尾求生了。”胡宗宪搓着手,得意笑道:“干脆咱们派遣大军,把他给灭了算了。行之,据我所知,辽东可是一大块肥肉啊,那里的田肥的流油,比起河套还好哩。”

他这么一说,在场的诸将都跟着摩拳擦掌,一个个眼珠子冒光,就连稳重如戚继光,老成如汤克宽,都坐不住了,只要唐毅点头,他们就要领兵出战,把图门的脑袋也砍下来。

不怪他们积极,而是这次复套的赏赐真是太丰厚了,凡是有功将士,都拿到了田产土地,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只要再打几仗,侥幸不死,家业一下子就兴旺起来,至少能赶得上中等地主了。

谁不想发家致富,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可以说明军上下,求战心切,恨不得立刻就上战场。

唐毅看在眼里,是既高兴,又担忧。他需要一个锐意进取的军官团,可是他也清楚好战必亡。

眼下大明远远没有到想打谁就打谁的地步,而且有些事情完全可以不用打仗,就能实现,何必冒那个风险呢!

“大家伙知道,这一次出战草原,朝廷一共花了多少银子吗?”

听到唐毅的提问,大家伙都愣了一下。

戚继光皱着眉头,试探道:“阁老,此番出战,动用人马十万,民夫三十万,牲畜无数,规模空前,虽然只是大板升和托克托两战,但是消耗肯定不少,没有五百万两,恐怕是拿不下来。”

马芳挠了挠头,不敢置信道:“赶上一半的岁入了,没有那么多吧?”其他人七嘴八舌头,也说不清楚。

唐毅感叹了一声,“这一次朝廷拨了三百万两军费,加上九边一年开销,一百五十两,还发行了七百万两的战争债券,实不相瞒,眼下本阁手里只剩下三十万两银子。”

吸!

全场都是抽气的声音,他们知道花钱不少,可是谁也想不到,竟然如此之多,算起来都超过一千万两,把大明一年的岁入都打光了!

“这一千万两,还不包括抚恤死伤的弟兄,以及在草原筑城驻军,日后还要修建引水渠,挖深水井,修驰道……方方面面,全都完成,没有三千万两的投入,是断然没法成功的。”

这也就是唐毅主持内阁,有来钱的路子,又调兵有方,措施得当,只是两战,就灭了俺答的主力。

倘若当年真的按照曾铣和夏言的方略复套,一旦陷入旷日持久的苦战,大明单薄的家底儿肯定承受不住,财政崩溃是必然的。

构想和实际操作,完全是两个东西,就好像某位喜欢小女生的大叔,在地图上靠着拍脑门,就画出了二十万公里的铁路,结果穷其一生,一里也没有修出来。几十年后,有人辛辛苦苦修了十几万公里,还要被嘲笑,没有大叔的魄力。

人世间的事情啊,真的很无语……

诸位将领听完唐毅的账儿,都默默低下了头,打仗就是烧钱,他们真正明白了这一句话,再也不敢轻易喊打喊杀了。

“我告诉大家这些,并非是不想打仗,而是不要打没用的仗,比如俺答连续入寇几十年,根本不可能降服,也不能讲和,只有彻底抹杀,无论付出多少代价,本阁都愿意承担。有些可打可不打,就不要随便动手。眼下草原诸部,错综复杂,互相之间,倾轧争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从中四两拨千斤,分化瓦解,让他们互相牵制消耗,确保大明在草原的利益。鲸吞蚕食,你们要学会动脑子,学会用战争之外的手段,把功夫做足,最后再毕其功于一役。”

唐毅的谆谆教导,在场众将是能听得进去的,其实唐毅这一次能够大获全胜,也是把功夫用在了战争之外。

他先和晋商携手,接着鼓动朵颜三卫归附,制造声势,迫使俺答远遁青海避祸,接着才果断出兵大板升,扶持大成台吉,用最小的成本,断了俺答的后路。

大成台吉归顺,又促使卫拉特部和俺答解决。

等到明军和俺答决战的时候,已经是四面楚歌,风雨飘摇。这时候明军雷霆一击,才能果断奏效。

大家都是聪明人,仔细咂摸其中的味道,越发觉得唐毅的手段高明,没有局限在战场上的得失,而是心怀全局,看起来日后还要好好学着点。

接受了唐氏秘籍之后,大家伙分析土蛮部的情况。

相比俺答,土蛮部要老实很多,至少表面上如此,而且大成台吉和土蛮部之间矛盾重重,土蛮部希望恢复蒙古大汗的威严,而大成台吉则是想中兴土默特部,达到俺答的高度。

有了矛盾,就可以利用。

完全可以扶持大成台吉,去对付图门,何必亲自出手呢!

光是这样就够了吗,唐毅决定将鄂尔多斯部的一块草场,划给了奇喇古特部,奖励他们对付俺答的时候,做出的卓越贡献。

这下子情况就好玩了,东边土蛮部,中间土默特部,西边奇喇古特部,形成了互相牵制的局面。

三方角力,为了生存下去,他们都要争相巴结大明。

“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草原会相对和平,我们要做的是把到手的田产土地消化掉,建立起完备的防御体系,组织武装移民。建立货站,收购羊毛,纺织呢绒,把市场打开,改变草原的经济形态,对各部进行无害融合……”

所谓无害融合,是唐毅针对汉唐失败例子的反省,汉唐击败敌人之后,接受匈奴和突厥等部的内附,直接划给他们土地,没有改变生存方式和习俗,唐朝甚至雇佣胡人充当兵将,最终酿成千古遗憾。

唐毅认为杀戮解决不了问题,依旧要融合,只是融合必须以大明为主导。他和高仪畅谈之后,决定在归化城,以及各部中间,设立十所官学,吸纳蒙古少年,进入学堂,读书识字,念孔孟之道,学习经商买卖。

学成之后,进入各部落充当文官,负责管理工作,经商做生意,甚至可以参加科举,在会试之中,拨出三至五个名额,专门留给他们。

“老子圣人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起骨。唯有教化大兴,才能长治久安。”高仪感叹说道:“次辅大人高屋建瓴,这十所官学,恐怕日后要胜过十万雄兵啊!”

老头总是不忘踩武官两脚,唐毅也不怪罪,笑道:“高部堂觉得还有什么困难吗?”

“有,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员不够,再有礼部经费有限,内阁方面,能不能多拨一些银子?”

唐毅干笑了两声,“高部堂,实不相瞒,我现在是个彻头彻尾的穷鬼,还欠了一屁股债,教员的问题,我回头去国子监找一些人手过来,至于经费吗,就去找张允侠,让他们晋商出。打了一战下来,好处都让他们捞走了,这点小钱他们不能不出!”

唐毅可没有说假话,这一次晋商的确赚了个钵满盆满。

他们光是从河套就拿到了近千万亩的草场和田地,从其他各部手里,捞的更多,这些土地哪怕用最便宜的算法,也价值两千万两。此前借给朝廷的一千二百万两,还有战争债券全都填上了不说,还有赚头儿。

另外最让晋商上下欣慰的是所有借款全都用银元作价。

晋商合盛元票号趁机发行了一千万银元,采用银九铜一,每一元等同一两银子,正面是关公图案,背面山西常见的大榆树。

市场上称之为“关元”,由于做工精良,交易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