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得齐后面会不会出什么事?
也就是杭城现任知府是个胆子极大的,如果换个做事放不开的,什么小事都要去京城请示皇帝,那一件事恐怕也能拖延上个三五载了。
而杭城知府觉得,既然现在杭城是特别的,而上面又下放了权力,那么他自然要懂得运用。因此在六月里头就自己另外宣布下去杭城的许多律法加严,以前针对女子的几条从律法上的束缚也解除了些。这么一来,一些城里村里的混子二流子的都收敛了不少,毕竟现在官府那边可是有风声啊,连在路上见着大闺女大娘的,嘴巴上沾点便宜,如果被人告官,那是不蹲几天也要吃一顿板子的。
一开始几天还有不信这个的,结果没成想这还真是一告一个准。连占点嘴巴便宜都这样了,再往下那就更难说了不是,杭城治安一下好了不老少。
而杭城知府那边闲了没几天,又觉得这样似乎还有些不够。
以前杭城虽然是有钱吧,可也没有这两年一般闲钱多。这两年是明显从商人和普通百姓那儿都收得多了些,官府手上就宽裕了。
而手上一有钱,人的心思也就活了。杭城知府想到杭城里的新气象,又觉得现在难得手上有皇帝给的权,此时不干更待何时?
杭城里头书院不少,全国知名的更有。可是这些书院大多学费昂贵,且对入学条件也卡得十分严格,有钱都不一定能上的。
林若青家里之所以在杭城有名号,也是因为她父亲林远在杭城的明远书院授课,而这明远书院又是她祖父创建的。即便是她父亲林远经营得不怎样,可无法否认里头人才辈出,不乏能人的事实。
林家先不说富不富,书香美名却是杭城无二的,这也是一开始林家和陈家结亲会惊了那么些人的缘故。
不过那都是旁的事儿了,现任的杭城知府是地地道道的杭城本地人,且是乡下出身,最晓得普通农户的生活如何。即便杭城已经是宋国上下最出读书人的地方之一,可要说普通百姓识字的却并不那么多。
识字才能成材啊,就算不成材,那也是识字才能走得开不是。
针对这一点,知府想到庵堂和织布厂里给工人和小孩授课的事儿,就觉得林若青不愧是林家的女儿,晓得读书好啊。
既然读书好,他现在有权又有钱,那怎么不能建一个书院呢?不成,建一个还不够,杭城这么大的地方呢,一个哪里够,最好是每个镇上都有,村落之间也能有。建成以后,也不用请什么名师,乡里乡间总是有个别老秀才的,奔着教一教孩子识字就行了,以后省得两眼一抹黑不是。
知府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当下觉得想做就要去做,摩拳擦掌恨不得明天整个杭城就多了无数书院一般。
建立书院其实并不费钱,且除了真是穷到什么都拿不出来的地方,大多数村落之间大可以凑钱一起盖两间房子。唯一就是教书先生以及教书先生的工钱,这个要官府出面帮忙协调。反正也不是什么名师,工钱就简单了,每年两三百斤粮食,外加每月一些补贴,奔着教书去的老秀才就一抓一大把了。
第93章
陈李氏站在练武场外面,隔着造景的漏窗往里看; 就看见阿冕白面团子一个却马步稳当; 一旁的陈武已经是个小大人模样; 虽然收了以前也带着肉的模样; 但是眉宇之间到底是稚嫩的。
陈武指点着阿冕的动作,陪着他一块儿练基本功。
阿冕年纪到底小,定性要差一些,蹲了没一会儿就两条腿发颤,一个屁股就坐到了地上。
陈武居高看着他:“你这样不成,若是等兄长过来看见你这样,还不得打你屁股?”
阿冕原本抿着嘴觉得自己该休息一会儿了; 可听见陈武的话又觉得也是。且等他爹过来; 说不准还不仅仅只是打他屁股; 可能要罚呢。
陈李氏远远地看见这幅场景,脸上又是心疼又是露出笑意来,最后还是没有上去和孩子们说话,自己扭头回了松陵院里。
松陵院中; 春归正在指示下面的小丫头准备几个时辰后的午饭; 她见陈李氏回来了便笑道:“老夫人。”
这称谓具体是什么时候变的,大概是上一回陈李氏打算将管家的权力交给林若青的时候。虽然林若青没有接下,但是称谓却是改了,也是陈李氏往后退了一步的意思。
陈李氏一回来,春归也就不在外头站着了。她快步先进了屋里,帮陈李氏防好了软榻上的点子; 而后笑着问她:“老夫人怎么没带着阿冕少爷过来?”
早晨阿冕蹦跶过来请了安以后就说要去练武场,陈李氏觉得这么个小孩儿用不着去练武场,便想跟过去将人给带回来。不过等她看见了前面在练武场的那一幕以后便又歇了这个心思。
陈李氏笑着摇头道:“罢了,反正他父亲也差不多是这个年纪开始习武的,孩子多强身健体对以后也有好处,省得三五不时要生病,彦儿小时候可一点都不娇气。”
屋里静了一会儿。提起孩子,陈李氏就想起了前两年的事儿,转眼之间什么如意和吉祥都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儿了。
可林若青的肚子这么些年都没再有过动静。对于林若青的生育能力,陈李氏是不怀疑的,要不然也不能进门一年就给陈家生下了长孙。只可惜后来……
春归见她隐约似乎是叹了一口气的,一垂眸也就大概知道她在想什么了。
果然,等陈李氏一开口就是问的林若青的事情。
“把给林氏调理身子的大夫叫过来我问问话。”
“嗯。”春归应了一声,转头走出屋去,吩咐了站在屋外的一个小丫头。
来回也不多时,大夫就站在了屋中。
在陈李氏这边,差不多的问话常常是有的,大夫的回答也很稳妥:“夫人的身体是在渐渐好转的,比起前两年已经改善了许多,不过孕事这方面兴许还要接着往下调理才行。”
这样的话陈李氏听了快一年,这个时候再听见也只能叹一口气,“成了,你下去吧。”
大夫低着头退了下去。
陈李氏是发愁的,这府里头说起来其实就阿冕一个孩子,阿云她就算近来也看得顺眼了一些,可是嫡庶的差别摆在那里不得不正视,陈李氏最希望的还是林若青能再生一两个。
以前她觉得多子多福,可是现在想来又明明白白觉得其他孩子不凑数,这孩子自然还是要从正室的肚子里出来才体面尊重。
本着这样的想法,陈李氏原本说要过些年就给陈彦纳妾的心思都没了。反正一个两个的妾侍都不聪明就罢了,还不够庄重,摆在府里也颇为碍眼,怎么都是比不上她的儿媳的。
春归在她身边伺候这么些年,自然也晓得陈李氏的想法。不过她要比陈李氏看得清楚。陈李氏当自己是想开了,可春归却晓得自家老夫人其实是无能为力罢了。
别人家的少夫人,嫁进府里来便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没什么其他退路,可他们家里的少夫人可不一样。不说老夫人,就算是少爷自己那又能如何,想来也是日渐无法掌控少夫人,还反被人吃进嘴里去了。
一提起纳妾,少夫人还能笑盈盈地应下,他家大少爷可向来都是如临大敌一般黑着脸推的。
这是陈家的一点小事,放眼到整个杭城此时可是一派火热。
这官府要建立书院的消息一传出来,立刻惊着了不少人,不过惊过后就是喜悦。
虽然是乡里乡下的,可是想读书的人却不少。杭城说起来是整个宋国里有钱的地界了,可就这样还是不少人家里因为高昂的学费而念不起书的。
没有法子,这个时候念书,那都是小康之家做的事情。乡下人家就算是想念书那也有心无力,与其浪费那么一个劳动力,还不如早点下地做工再过几年就能娶个媳妇儿往下继续传宗接代了。
官府那边的风声一传出来,虽然还没有透露具体学费是多少,可那句“人人都念书”的夸海口的话下来,就已经足够让人觉得新潮澎湃了。
而杭城之外的州府听见消息的,也有不少牙酸的人。有些地界的官员本来就对皇帝这条政令不赞同,是准备看杭城笑话的,此时见着杭城这样大刀阔斧,便更加等着看杭城这边出事儿了。而有些官员则是觉得皇帝的政令也不乏试试的可能,因此对杭城这样的改革,心里还是羡慕居多。
羡慕什么?羡慕人家有钱有自由啊,这要是做出成绩来,可不是眼见着要往京城去的么。也就是可惜他们的州府实在穷得叮当响,每年等着京城救济,连官道都没修齐整,更别说拿出闲钱去办学堂了。
不管外面怎么想的,到了六月底这事儿就是真正定了下来。杭城下面的各个县都将自己县里的数据给统计了上来,林林总总整个杭城有能力在村镇之间自己凑钱盖学堂的有大半,剩下的则要杭城这边拨款下去。而另外的老师也找得差不多了,就等着学堂盖好学生找好就能开课。
官府这边已经算好了账目,结果发现建立学校的这一笔账目其实并不算多,若要真说起来,那大概是九牛一毛了。
林若青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也觉得好极了,同陈彦说起的时候还遗憾:“只可惜还是不开女学,要是开了,那我便能优先招念过书的工人了。”
她话一说完,看着陈彦若有所思。
陈彦被她看的有些懵:“怎么了?”
林若青笑了笑,然后神秘莫测的摇了摇头,一脸你自己体会的神色。
陈彦一体会,还真体会出来了。因此没多久官府那边又有消息传了出来,以后从官学里读书出来,成绩拔尖又不打算考取功名的,那能优先到陈家商行里任职。
不说别的地方,就杭城里头,那没人不知道陈家商行,林林总总从杭城里到县镇里哪里没有陈家的商铺?那里还真不是随便谁都能进去任职的。
好事成双,好消息也是一般。林若青那边又立刻用织布厂的名义传出消息来,以后以镇为单位,读书成绩头三名的学生都能收到一笔奖学金。
六月底,扶柳折腾了一天一夜才生下一对龙凤胎,一男一女猛然就凑成了一个好字,不仅仅是将翠竹给羡慕坏了,连林若青见了也觉得稀奇羡慕。
遭一份罪得两个宝贝,可真是太划算了啊。
林若青站在小床边上弯腰看两个紧紧闭着眼睛的奶娃娃,忍不住伸手在他们脸颊上轻轻碰了一下。
“转眼扶柳都生了孩子了,阿冕都三岁了。”林若青感叹,“时间过得可真快。”
扶柳靠着垫子坐着,蜜香正满脸笑容地端着汤碗给她吃。她听见林若青这么说,便回了一句:“小姐什么时候再生一个?”
林若青回头看她,摆摆手道:“再说吧,再说吧。”
她有些意动,不过又安逸惯了不太想遭罪。且她现在也不过才二十露头呢,往后还有大把的时间能够生,没什么可着急的。
而七月初,程明也从京城里赶了过来。他不是空手来的,他身边还带着不少脂膏。
林若青与刚当爹天天傻乐的元胡一起见了他。
“这些是我去年做的。”程明将自己带过来的东西都陈列开来,面上信心满满,“到如今已经有快八个月了,然而质地气味与效果均没有什么改变。”
林若青和元胡听了已经是眼睛放光。
如果真的像程明说得这样,那这脂膏起码有一年的保质期,甚至以后可能还要延长。这样的话,光是杭城一地设厂就能够满足宋国内外的需要了。
就目前一年来说,连边关那都已经足够了,毕竟粉黛的脂膏一盒子也就用两三个月罢了。
整个七月里,元胡和程明就闷头在别院里研究脂膏,最后出来时两人都是胡子拉碴,不过元胡的眼睛闪着狼光似的。
一见他这样,林若青都不用他开口多说什么,就马上晓得了最后的研究成果。
而杭城之外的官道上,离开了小半年的卡尔正亲自骑马往这边赶。
第94章
这大半年来,卡尔几乎没有干其他的事情; 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路上。而剩余不多的时间; 他一方面要应付生意上的事情; 他那些布料和衣物的生意因为这段时间的拖延; 市场被其他人占去了不少,另外又要拿千两白银出来,基本也就把他这两年和人搭伙做生意的本钱给掏出了大半了。
不过等卡尔看见杭城的界碑的时候,心里还是无比放松与雀跃的。生意没了可以再做,反正现在市场上生机勃勃,他接下去要展开的生活新篇章才是让人感到鼓舞的。
而来的路上,一些新的改变也在悄悄发生着。
首先卡尔注意到路途上所经过的官道比他在过年那段时间过来时明显要修整好了不少; 特别是越靠近杭城和一些发达城市的官道便越加齐整。而且他这次过来路上也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