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美国人一直增兵,秋天前在法国的美国军队就能达到两百万,这时候美国大量造的商船也下水了,而德军越封锁越虚弱,即便布尔什维克对其提供物资援助,但长途运输的损耗和不充足的运量,运到了德国也将难以为继。以现在美国增兵的情况看,冬天是德国的大限;如果夏天德国再遭受战役性的失利,失败可能会来得更早一些,也许秋天战争就结束了。”贝寿同道。
“美国人有那么多战车吗?现在这东西就我们和英国再造吧?”杨锐问。
“美国国内有一个大规模制造战车的计划,样车已通过了测试,是一种只有三吨左右的福特战车,它没有大炮,只有机枪,但是数量是惊人的,据闻福特公司承诺正式生产后,每天将下线一百辆此类战车……”贝寿同道,脸上露出极为吃惊的神色。
“这就是美国啊。”杨锐心中也是一叹,想着明年春后欧洲漫山遍野的福特战车默默不语。
辛卷第七十四章大限2
战争确实是要结束了,在神武八年的春天,当第一抹绿色从淤泥里、弹坑里、堑壕里冒出时,协约国军队似乎从来没有这么精神饱满过。在不断扩大的中日远洋船队以及美国船队的物资支援下,近半年没有动作的士兵几乎都有长胖的趋势;而对面的德军,虽然依旧在皇帝的荣光下恪守防线,但整个漫长冬季时不时的小规模突袭却暴露出德国人的窘迫和艰难——德军的进攻并不是为了占领土地,他们只想强夺协约国士兵的给养。
“德国人就要完蛋了!”这是所有士兵都在嘀咕的事情,不过他们以及军官们虽然乐观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装甲师还在等待装备。中国人的豺式战车和狼式战车是所有军队都希望拥有的,但遗憾的是中国人产能不足,每年只有四千辆的产量——这还是削减了部分拖拉机产量才达成的;真正能大规模提供的是三吨福特战车,这种小家伙每个月的产量能达到三千辆,只是这种战车太小,并且没有火炮。
真正被协约国看重的是地中海造船厂制造的1A重型战车,这种在1917年就定型的战车因为避免和雷诺轻型战车抢夺资源,所以一直被政府雪藏,但巴黎被德军占领后,这个轻重之争已经不存在了,是以法国军需部长路易斯。卢舍尔所提倡的五千万法郎制造一百辆重型战车的计划不仅被通过,计划还被放大到两亿法郎六百辆的规模。
面对一个长超过八米、宽近三米,重量接近四十吨的怪兽,尤其是面对这个怪兽前部装甲三十五毫米厚和炮塔上布置的那门105mm施耐德短榴弹炮,任何人都会产生不可战胜念头,这已经不是战车的概念了,这几乎是一艘陆地巡洋舰。
作为装甲部队的创始人之一,刚刚被提升为中将的王世谦此时在法军装甲兵少将埃蒂安纳少将的邀请下参观法国新组建的重型装甲部队,一同参观的人当中,自然有英国人富勒上校。另外还有一个举止骄傲的美国中校,在介绍中,此人叫做巴顿。
“我们也曾设想过这种思路,但是……”王世谦很遗憾的说道。“总后勤部考虑到我国正在制造大规模商船,钢铁有限,所以取消了这样的方案。最大的战车,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坦克,只有十六吨。在这个重量下,战车的前部装甲只有20mm,这只能抵御德国人的K型穿甲弹,无法抵御反战车炮,那怕是37mm炮也不能。”
轰隆隆的发动机鸣叫声中,眼前巡洋舰一般的重型战车在凹凸不平的地表前进,因为它有一个两百多马力的发动机,所以速度并不比其他英法战车的速度慢,并得益于其超长的车身和类似雷诺的大诱导轮,其越障能力完全高于英国的马克八型。对此王世谦中将不得不承认,这种重型战车将是德国人的噩梦。
“我们将以四百辆1A坦克为先锋,对德国人发动致命反击。”富勒上校的眼神飘过中国人的中将肩章,而后才将目光移到他的脸上。“阁下,我希望您作为此次进攻的顾问,如果您对此不反对的话。”
中国人在洛林高原上已经完成了他们可能完成的最大使命,同时也因为凡尔登要塞,他们并不具备发动反攻的可能,特别是战略性、能起决定性的进攻。现在大家都觉得战争何时结束的将取决于美国军队。
“当然,我怎么可能会反对呢。这也是一种学习。”王世谦谦虚的道。对于一个痴迷于装甲战的军官来说,只要是装甲进攻,不管是什么方式、什么武器,都让他很感兴趣。
“先生们。看到了吧,我不认为中国人像某些人猜测的那样,在暗中支持德国人。”王世谦告辞后,埃蒂安纳少将看着阴谋论的散布者英国人和他的跟班美国人道。
“他们也并不是希望德国人赢得战争,而是希望战争持续的越久越好。”英国人对此纠正道,这其实不是他传播的谣言。而是军情六处从德国内部探听到后传到英国国内的情报。
“那就让我们早一些打垮德国狗娘养的吧!”美国人巴顿中校对于阴谋论并不感兴趣,他认为讨论这个还不如将进攻提前一些时间,虽然时间即使不提前也已经很近了。
“是的,中校,我们会这样做的。”富勒上校看着跃跃欲试的美国人,脸上全是笑意。
巴黎占领后,整个巴黎就是一个巨大的突出部,虽然在德军的攻势下,英军撤退到塞纳河畔的鲁昂,但整个巴黎依然深深楔入了联军的防线中。在反攻计划中,从巴黎东西两侧突破德军防线,动摇整个突出部就成为联军总参谋部的共识,而最为犀利的突击武器自然是法国的重型战车——从去年德军使用战车突击占领巴黎开始,联军已经认定今后的战争将是装甲战争,所以重型战车什么时候就位,攻势就什么时候发动。
大致的计划是这样的:巴黎东面的普罗万,一直到其西侧四十公里外的塞扎讷,将是联军选定的进攻地段,而在巴黎东侧的德勒到塞纳河边的吉维尼,也将发起同样的攻势。这两处任何一处都有六十万美军和原本守在这条防线上的十多万英法部队,每一侧都布置两百辆法国1A重型战车、六百辆马克战车以及连美国人自己也难以完全确定数量的三吨福特战车。
进攻最先是由三千多门大炮开始,同时超过两千架斯巴德以及纽波特战机开始与对面的德国飞机争夺制空权,此时协约国飞机发动机功率都在两百马力以上,而德军主力飞机福克D7发动机只有一百八十五马力,虽然德军有着更好的飞行员,但依靠武器优势以及数量优势,协约国飞行大军对日渐衰弱的德军飞行部队开始了毁灭性打击。
装甲部队虽然还没有突击,但遥看远方天空上飞机大战,王世谦中将猛然觉得战争在几个月内就会结束,当下午时分,炮击结束后最前面两百辆钢铁怪兽发动冲锋时,这个想法更深植于他的内心。
在协约国这边看去攻势是无比壮观的。可正承受这种攻击的德国人简直就身处噩梦,虽然反战车77炮对重型坦克依旧有效,可怎么也耐不住敌人战车数量如此之剧的进攻。当一辆IA重型战车被击毁后,更多的战车。特别是那种快速的、小到远看去和火柴盒没有差别的福特战车几乎满战场都是。如果77炮可以变成机关炮那也许可以抵挡,但77炮只能单发射击,当命中一辆敌军战车后,它的空隙将迅速被其他战车填补。如同洪水一般,战车狂潮很快就将德军前线堑壕淹没。它们一直突破第二防御带才停下来短暂休整。
前线告急的电报一直穿到最高统帅部,但眼下面对协约国的同时进攻,德国人只能选择援助其中一面,可援助任何一面都无助于守住巴黎,而此时失去巴黎将沉重打击德军士气。在巴黎不能丢失的情况下,德军不得不与协约国打一场装甲消耗战,虽然这一直是鲁登道夫力求避免的,因为他此时正在策划一场进攻,进攻的力量绝不能用在防守上。
协约国全力进攻,德国拼死抵抗。然而防线还是崩溃了。应德国的请求,在奥匈前总参谋长康拉德元帅的请求下,奥匈帝国陆军于4月15日发动了派夫会战,以求减轻德军的压力使协约国将注意力转移到南欧方向,但此时的奥匈帝国早就山穷水尽,漫长的冬季耗尽了所有人的希望,进攻还没开始士兵就逃向敌阵,这一次进攻不但受挫还损失了三十万人——这些人大部分是故意投降的。
面对如此脆弱的奥匈陆军,意大利人乘势发动了反攻,他们本来就是要配合巴黎攻势的。
4月25日。百辆战车开道的意大利陆军在精锐英军的带领下发动了全面攻势,虽然对面的奥匈陆军有一百三十万人,但军队早就成了乌合之众,一百三十万人中只有三十万奥地利军队还在战斗。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南斯拉夫人全部放弃抵抗,于是防线全部崩溃、意军如入无人之境。
奥匈陆军垮如此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此时深陷巴黎攻势的德军根本没办法抽调出更多的力量前往救援,这不仅仅是一个方向上守军的崩溃,这是整个奥匈陆军的总崩溃。即使德军有足够的时间前往救援。那要派出的军队也不会低于五十万人,可此时正在协约国强力攻击下德军根本无法抽调出如此之多的部队支援奥匈,特别是得知南欧的战局后,联军更是不留余地的抽调所有预备队加入进攻序列。
德国救援无望,4月29日,奥匈帝国派遣韦布将军率领代表团前往前线和意大利谈判休战。在意大利人的威胁下,奥匈代表团于5月2日下午五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同一天,保加利亚宣布投降,5月5日,奥匈帝国皇帝卡尔宣布退位。
加入协约国的国家不少,但同盟国只有四个,现在保加利亚和奥匈都投降,只有东西两头德意志和奥斯曼还在强撑,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了。面对这一形势,德军元帅兴登堡宣告‘战争已无法获胜,也难以抵抗协约国进攻,’要求皇帝体面停战。威廉二世对此的应对是改组内阁,任命马克斯亲王担任第八任首相,并将一份停战建议书递交给美国总统威尔逊,因为该建议完全是以威尔逊所提出的‘十四条纲领’为出发点;同时,德国新内阁也向英法中三国发出停战照会,希望各国停战谈判。
战争进行到现在,协约国已不准备体面停战了,奥匈投降后德国已被孤立,此时他们需要的是实质性的投降而不是体面的停战。而并不属于协约国阵营的美国,对于德国人所提出的‘接受十四点纲领,并提议成立一个混合委员会监督德军撤出法国和比利时的’建议,威尔逊表示拒绝,他明确表示:‘如果美国必须与德国的军界头目和君主独裁者打交道,那么美国必须要求德国投降,而不是和谈’,换而言之,德国只能在解除武装的情况下和谈而不是手里还握着枪。
历史上因为德国内部的动乱,收到威尔逊回复后,虽然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致电马克斯亲王。表示‘除非实现体面的和平,否则,德军将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和最后一颗子弹’,可文官内阁的意见还是占了上风。马克斯亲王最终通知威尔逊,表示接受他的条件;但这一次,未遭受多少进攻损失的德军依旧有一定战力,求和只是因为失去南部屏障,和历史上相反。马克斯亲王在军方和皇帝压力下,最终拒绝了威尔逊的建议。
然后面对毫无胜利希望的战争,德国人终于失去所有耐心,此时的新内阁完全是一个漏斗,很快皇帝拒绝体面和谈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德国,特别是威尔逊‘不想和郡主独裁者打交道’的话语被广大反战民众认为——和谈的唯一障碍就是君主制,于是,德国国内反战的呼声立即变成打倒皇帝的口号。
六月,奥斯曼也宣布投降后,威廉港十二艘军舰上的水兵爆发起义。早有准备的德国政府随即前往镇压,然后和俄国革命类似的情况出现了,前往镇压的四个步兵连有三个倒向了起义水兵,另外一个也表示中立。起义领导者马克斯。莱西斯比奇当即号召全德意志人民打倒德皇,建立属于人民的共和国。为了防止基尔港发生同样的起义,最高统帅部立即命令海军收缴基尔水兵的武器,然后这使得原本正在筹备起义的水兵极为愤怒,在众多水兵的抗议声中,军舰上的机枪被拆了下来,凭借这些武器以及工人们的帮助。水兵们很快就占领了基尔。
接连两个城市发生起义,德国内部更加混乱,虽然社会民主党人卡尔。李卜克内未经内阁许可就对外宣称‘德皇已经退位,德意志社会主义共和国已经成立’。可国内的局势不但没有因此稳定,反而越来越混乱。为了避免内战,首相马克斯亲王将政权交给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德里希。艾伯特。
前方在作战,后方却接连出现暴乱和起义,最高统帅部的将军们无言以对。在他们看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