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卖盐为生,这里的党项部落开采出盐来,一般就卖给汉人,再由这些人贩卖到内地去。因为已经交过税钱、加上数额不大,官府对此一直默认。
不过后周庆州刺史郭彦钦,使了不少的银钱,这才从王峻手里买到了庆州刺史的位子,囊中羞涩的他就将目光钉在了这盐税之上,很快郭彦钦便下令增加税钱。
当地党项野鸡族因为贩盐得到的钱财,蓄养羊马无数,郭彦钦故意派人假扮盗贼袭扰他们,以求贿赂。可是郭彦钦忘了一点,这些党项族人可不像内地人那般逆来顺受,居无定所的他们敢于揭竿而起。不久,野鸡族公开造反。等到中原朝廷得知消息的时候,庆州已经乱成一团。
在这个确立储君的关键时候,郭威岂能容许他人造反。于是郭威一方面任命保义军节度使折从阮为静难节度使,与宁州刺史张建武、环州刺史皇甫进等人封锁边疆,控制叛乱规模,防备域外党项族介入;一方面命令壮武将军董遵诲立即率领两千骑兵火速西进,平定叛乱!
董遵诲接到命令,立即去侍卫亲军马军都接收人马,随后迅速出征。
……
第301章 楼观道(上)
卷三'第301章楼观道(上)——
第301章楼观道(上)
董遵诲觉得自己与西部地区很是有缘,每次西部出现叛乱,总是能排到自己去平乱。而每次虽有坎坷,可平乱之后,自己总能升个一官半职。不过,这缘分是建立在奔波数千里的基础上,现在又不是有高铁和动车组的年代,每次远征都让大家疲惫不堪。
其实董遵诲自己也很理解郭威,每次西部叛乱,当地节度使完全有力量在第一时间将它平息,但是大家却总是严守边境大声求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如果没有这叛乱,西部哪里来的这些粮草补给,哪里来的这优惠政策?又哪里可以蓄养这么多兵丁,拿着朝廷的俸禄趾高气扬地与朝廷讨价还价!
所以朝廷也学精了,与其再支出大量的物资、落进当地节度使的手中,还不如派遣一支精锐的部队,对敌人主力展开突袭。这样一来,花费也不算太大,也树立了中央的威信。可问题是对策很好,但当地的节度使哪里会愿意主动配合中央的部队?他们总是敷衍了事,让朝廷军队打起仗来分外费劲。
比如说现在,董遵诲所部人马沿着水路赶赴邠州,可是下船之后,却根本没有静难军的人员前来接纳。董遵诲只能率领部队在邠州城外扎下营盘,自己拿着名刺前往静难节度使的府邸求见。约莫等了三个多时辰,那门房才施施然告诉董遵诲:明日再来吧,节度使大人外出看地形去了!
众人愤愤不平,暗地里发着牢骚。老成的刘庆义便低声劝诫道:“大家不要发怒,也许那折从阮真得去看地形了,只是那门房见咱们没掏门包,故意为难咱们而已!只是咱们毕竟奉旨而来,哪能再向门房行贿,抹了朝廷的脸面!”
董遵诲轻轻点头,“不过是给咱们一个下马威而已,让咱们明白强龙难压地头蛇的道理!”
张逸怒声说道:“咱们可是朝廷派来平乱的人马,他怎么敢这么怠慢咱们?”
董遵诲苦笑着说道:“人家折从阮有这个资格,他从后唐时就加入军队,先为牙将,后升为府州刺史。曾攻破契丹城堡十余处,每战必胜。后汉时,在府州建立永安军,擢升为本州团练使、兼领朔州刺史,位高权重。咱大周成立以来,折从阮镇守宣义、保义两镇,多次击退契丹军、党项人的袭扰,建立了不少功勋。现在咱们平定野鸡族的叛乱,也少不了人家的帮忙。不晾凉咱们,怎么能确定他的主导地位?!”
众人苦笑,很是无语。虽然大家也携带了不少物资,可是没有当地军队的支持,这两千人马还真是个摆设,就算是突袭野鸡族,也找不到居无定所的野鸡族现驻地!
董遵诲笑着说道:“不过大家也要放心,折从阮不是无识之辈,肯定知道平定这叛乱的重要性。王政忠,采办军需物资的任务就交给你了,豆饼之类的咱们虽然带了不少,可也不能坐吃山空;刘庆义,驻地防务就交给你了,我估计折从阮肯定会偷窥咱们的营地、观察咱们的实力,万万不可让他小觑咱们。张逸,我给你放个大假,你去城中探听下消息,看看有没有野鸡族的消息;对了,马德海,你不是说能听懂党项话吗,你就去集市上探看一番吧。”
大家全都点头应允,只有马德海有些个为难,等到大家离开之后,马德海啃啃哧哧地低声说道:“将军,其实俺就只能听到几句像抱歉之类的话,其余的俺根本就听不懂。当初害怕你嫌俺文化水平低,这才胡说了几句,还请将军见谅。”
董遵诲哑然失笑,“这样吧,你我同去集市上一行,我也去看看当地的马市,看看能不能从那里了解到党项人的一些情况。”
两人很快换下衣甲,改成普通人的穿着,悄悄溜出营门,带着十余同样改装的卫士,混入了邠州城。
邠州不愧为静难军的驻扎地,走到城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几名兵士。大多衣着整洁、礼貌待人,偶尔也会警惕地看着左右,手下意识地扶着刀柄,显然还没从紧张的战争状态舒缓过来。
静难军负责弹压党项部族,最近野鸡族作乱,从郭彦钦帐下抢到了不少物资,周围的几个党项部落蠢蠢欲动,全靠静难军折从阮他们苦心维系。士兵们更是频繁出动,以武力震慑各部落,这才将叛乱的区域严密封锁,没让这叛变之势蔓延起来。
董遵诲和马德海两人走走看看,发现当地的物价倒是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盐价飙升,让百姓们多有不便,许多百姓更是在排队买盐。
董遵诲也曾排队等候,与百姓们闲聊。大家都对朝廷平定野鸡族的叛乱充满信心,不过却也都相信要耗费不少时间,家里还是存上些盐比较保险。反正都是官盐,纵然价格上涨,也不会出现囤积居奇的现象。
两人走得累了,便挑了一家素雅点的酒楼,在二楼上要了个凭窗的位置,点了四碟时令小菜,又要了两壶浊酒,闲聊起来。
不多时,有两个道人翩然而至,坐在了董遵诲旁边。就见这两个道人,一个约有七八十岁年纪,头发、胡须已然全白,挽着一个很是简单的发髻,颇有一种得道之人的感觉。而另一个小道士不过是十**岁光景,卖相颇佳,好一幅出尘脱俗的相貌。
就见那老道士要了几碟素菜,又要了一壶清酒,自酌自饮起来。小道士低声说道:“师叔祖,你怎么又喝上了?今天都是第三壶了,咱们不是要去折府拜见吗?你要是喝多了,岂不是误了师门的大事!”
老道士微微一笑:“误不了,误不了,只是一壶酒而已,讷生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酒量,怎么可能误事呢?”
见小道士继续撇着嘴,一副回山之后告状的模样,老道士连忙笑道:“咱们去折府拜见,也不过是走走过场,毕竟是来到了人家的地盘,不去拜见一番也实在是不给折从阮面子。这都是例行公事,讷生你不要太看重!想当年我楼观道兴旺的时候,节度使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咱们宗圣宫朝见,垂询咱们祖师爷的意见。如今可好,小小的一个静难军节度使,居然也得让咱们去拜见,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小道士听到这里,很是紧张,连忙环顾左右。见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言行,这才松了一口气。不过小道士的功底尚浅,却没有发现董遵诲、马德海两人已经停止吃菜、竖起耳朵偷听。
小道士张逸叹了口气,“师叔祖,你每次喝了酒就开始唠叨,总是说些咱们楼观道过去的辉煌,烦不烦啊!现在咱们可没有这么多辉煌之事可以炫耀,我见中原好多人开始求神拜佛呢,寺庙里的金佛(铜佛)更是闪耀夺目!”
老道士微微一笑,“讷生你还是修行不够,看不破这世间万物。佛教虽然一时盛行,却已经注定了要遭受劫难的命运。我看不出三五年,这佛教一定会有祸事降临!”
董遵诲心中一惊,这老道士倒是有些个门道,他怎么知道柴荣上台以后采取了抑制佛教的举措,拆毁寺庙数千所,勒令数十万僧人蓄发还俗?!
就见小道士笑着说道:“师叔祖,咱们楼观道破落了,你也不用诅咒人家吧?你倒是说说理由,要是再说是打卦问卜得来的,今天这顿饭我张毅绝对不请客!”
小道士张逸(字讷生)由书友“等更耗青春”友情提供
老道士又是一笑,一边喝酒一边低声说道:“如今佛教广为流传,许多人为了逃避徭役和赋税纷纷出家,献出自家的铜器、金钱来打造佛像,导致铜价上涨、钱币奇缺。更有人献上自家数百顷土地,导致寺庙庙产剧增。现在中原战乱纷纷,皇帝家也没有余粮,眼看着寺庙里有这么多的土地和金钱,还有这么多的铜佛可以融了铸钱,皇帝难道不心动?郭威是个厚道人,可是那郭荣心比天高,一定会动手的!”
小道士好奇地问道:“师叔祖,前不久你去开封府观察新朝气数,据说见到了皇帝一行,不知这大周能绵延几年?”
老道士轻捋胡须,也不开口。小道士无奈,又叫了一壶酒,老道士这才笑着说道:“如今天机混乱,尤其是前年紫微星突发变故,天机大变。我虽然修行了一段时间,却也不敢说能洞察天机。本来周朝至多不超过三代,可是现在看来,却大有可期,并不像前些年掌教对郭威的批示那般短命,实在是让人称奇!你们张家要想重现当年的辉煌,倒也可以辅佐这周朝一试。”
小道士还要发问,老道士却笑着对董遵诲说道:“这位将军,听了这么久了,是不是准备请老道我喝壶酒?”
……
第302章 楼观道(下)
卷三'第302章楼观道(下)——
第302章楼观道(下)
被老道士一口叫破偷听一事,董遵诲多少有些尴尬,但更多的乃是诧异。自己明明穿得便装,他怎么知道自己乃是军中之人,更位列将军之位?
尤其是刚刚老道士所说后周三代而亡,这和历史上的记载一模一样,简直就是匪夷所思!而且老道士也说天机混乱、甚至大变,导致后周福祚延续。董遵诲心中暗道:自己转世古代之后,与赵匡胤多次冲突,最后赵匡胤身死族灭。既然建立宋朝的赵匡胤都死了,后周肯定能继续延续下去。
董遵诲走到老道士的面前,冲他稽首说道:“壮武将军董遵诲,见过道长!”
老道士轻轻点头,随即从座位上猛地跳了起来,心中大惊:眼前这人怎么会有这样的面相,分明有高手为他逆天改命,不过这高手的水平实在是太高太高,居然让这老道士有一种不敢窥探的警觉。
老道士也回了一礼:“楼观道张志坚见过将军!这是我师兄的一个小徒孙张逸,口没遮拦,希望没有打扰将军的雅兴。”
董遵诲笑着说道:“分明是我打扰了道长的雅兴,道山,你去向那店家买几坛上好的美酒,今日我愿与道长一醉方休!”
老道士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下来,只有张毅苦着脸坐在一旁:完了完了,师叔祖喝醉了又要开始唠叨。
果不出张毅的预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志坚便笑着对董遵诲问道:“将军可知楼观道的由来?”
董遵诲哪里知道这楼观道是什么,他倒是知道一个全真教,可那已经是许多年后的事情了,连忙摇头。
张志坚很是诧异,不过他接着更加热心地解说起来:“我楼观道自古就有,开创人乃是周代函谷关令尹喜,因为他老人家在此修道,结草为楼以观星望气,故名为楼观。后来老子西行途径楼观,在此特意为尹喜传授《道德经》,从此之后,便开始在终南山一代修行。自魏晋时期开始兴盛,如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千余年历史?董遵诲很是吃了一惊,这千年来战乱不断,他们是怎么流传下来的?不过董遵诲接着又想起来转世前看到的一篇报道,据说终南山附近,现在仍有数千名隐士在此修行。他们能够抵御现代社会的诱惑,又有什么理由不继承古代的传统呢?
老道士继续介绍楼观道的历史,估计他也很长时间没当过这解说人,说的格外详细。
董遵诲这才知道,原来这楼观道果然不简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兴盛,由严达、苏道标、程法明等田谷十老将其发扬光大。在北魏末年,以梁谌得道处为中心,至长安京城的广大地区,都成为了楼观道的布道区。而隋唐时期,楼观道的道士更是利用楼观台聚集的粮草支援李渊起兵,成为了大唐背后的支撑者。唐朝建立以后,李渊特意赐地拨款,改建宫观,并将其赐名为“宗圣宫”,予以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