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通了这一点,董遵诲就自然了许多。老夫人冲他点了点头,“你明白过来就好!要不是害怕委屈了桂英,我恨不能现在就给你们办喜事!总要明媒正娶、风光大办才行,不能对不起人家。今天先说这些吧,你回你院子里去,跟桂英好好说说话。”
董遵诲点头离开,很快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就见画眉已经打了一个小小的包裹,见董遵诲回来,连忙行了一礼,闪了出去。院子里就剩下董遵诲、高桂英两人,倒是有些个尴尬。
“那个……”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董遵诲摸了下鼻子,诚恳地说道:“对不起!”
高桂英羞答答地说道,“姑妈说的是真的?你真的要出征?”见董遵诲点头,高桂英虽然红着脸,却也下定了决心,从脖子里摘下一块玉来:“这是我贴身带了多年的玉佩,还是我妈在世的时候特意为我求的,很灵的,你带着吧!”
董遵诲看着红着脸的高桂英,心想包办婚姻真好啊!他深情地看着高桂英,情不自禁地亲了下那玉佩,然后就被羞怒的高桂英轻轻踹了一脚……
第60章 告别与行军
董遵诲剩下的几天忙着整顿人马,筹备出征事宜,就没有再去内院见高桂英。虽然这次董遵诲只带领区区五百名士兵前往郢州,但是需要准备的事情却不少。
从随州到郢州虽然只有二百里路,不过道路年久失修,或者说两城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官道,只有商旅们走出来的羊肠小道,道路崎岖不平,五百人至少要走五天左右,才能抵达郢州。
五百人,每人一天要吃两斤粮食,一天的消耗量就是一千斤。五天就是五千斤粮食,何况在郢州军中也要有些个存粮,至少要多备齐五天之用,不能全指望郢州的补给。那郢州毕竟是个小城,突然涌入这么多军队,粮食很可能出现不足。
也就是说,此次前往郢州,军队要带一万斤粮食,一蒲包粮食约为一百斤,足足需要一百袋。以郢州到随州的道路情况,又走不得大车,只能靠士兵们推拉独轮手推车,而一辆手推车也就放五袋子粮食,光手推车就得需要二十辆。
四营有五百名士兵,其中有三百名战兵,一百名辅兵,外加一百名辎重兵。都头、队正每人一身铁甲,每名伍长发一身皮甲,士兵们也有防护措施。每人发一小张皮革,是由五层牛皮压制而成,可以绑在胸前,抵挡弓箭的攻击。
铁甲重量在三十斤左右,皮甲重量在二十斤左右,皮革的重量在八到九斤之间,也就是说,光甲具就有:铁甲三百斤,皮甲两千斤,皮革约为三千五百斤,总计五千八百斤,需要手推车十二辆左右。
军队中每十人一顶小帐,一顶帐篷约合三十斤左右,五十顶帐篷就得一千五百斤,也得需要手推车三辆。还有做饭用的铁锅、夜间巡视用的火把、各种油脂以及其他零碎事物,也需要五辆手推车。这样加起来,此次行军,营中至少需要四十辆手推车。
这次出兵,王政忠、杨光义等人留守随州,董遵诲抽调刘庆义、杨伟和王政义等人随同前往。董遵诲筹备了几天,实在是被这些零碎事务给打败了,就将营中的辎重事宜交给做事仔细的杨伟来处理,这才轻松了不少。
初七,大吉,易出行。
天还没亮,趁着街上还没有行人的时候,早就收拾好的四营就走出军营,向南行进。
在城门口,董遵诲见到了匆匆赶来的高桂英,在士兵们善意的笑声中,董遵诲红着脸跟落落大方的高桂英走到一边。士兵们也都非常知趣,全部扭过脸来,不往那边看去。
高桂英其实早就红了脸,不过今天一早她就起来涂脂抹粉,将脸色遮挡了起来。
她有些忸怩,但还是张开口,对董遵诲低声说道:“别人告诉我,我刚出生的时候,辽人犯边,我爷爷、我父亲率军出征。结果他们在戚城被辽军重重包围,苦战三天,援兵不至,十分危急!加上突围失败,有人提议坚守下去,为朝廷尽忠,我爷爷非常赞同。可是我父亲却不愿意等死,他精选士卒,愣是在万军丛中护送我爷爷突出重围!我父亲本以为自己抛下部队,会被重责,可是却被任命为罗州刺史,而且他见到了出生后不久的我。我想说,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如果那郢州城保不住,你也不要犯傻,马上突围!随州有父母在等着你……还有我……”
董遵诲上前一步,贴近高桂英,双手一搂,将高桂英揽在怀里。高桂英有些个紧张,不过她还是没有反抗,董遵诲亲了亲她的额头:“放心好了,你也保重!”他接着松开了手,就要离开。
高桂英羞涩地问道:“我会不会怀孕啊?”
董遵诲一个踉跄,差点栽倒在地,他转过身来,低声说道:“拜托大姐,你听说过亲一下额头就能怀孕的嘛?唉,没有母亲的小女孩,实在是可怜啊,等我回来后给你补习下生理知识!嘿嘿……”
高桂英见他一脸贱笑,知道他不是说的好话,啐了他一口,捂着脸离开。
董遵诲笑着走回队伍,发现士兵们个个聚精会神地看着他,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董遵诲笑骂道:“看什么看,抓紧时间行军!”得意洋洋地牵着自己的战马,走到了队伍的最前方。
临近中午,四营抵达了涢水营地,在那里稍事休整,排队吃午饭。辎重兵们推着手推车,在王老实等人的协助下,乘船陆续渡过涢水。
董遵诲在那里会见了从襄州、安州赶过来的密探。据他们禀告:襄州安审琦得到尹实的求援后非常重视,特意命令自己的长子安守忠亲率一营兵力,前往郢州救援,随行尚有百余大车,皆是支援郢州的物资。而安州王令温收到尹实的求救信后,本打算随便派些辅兵前去应付一下,直到他听说安守忠亲自领军增援,这才命令王西昌率领一千士兵出发,前往郢州救援。
董遵诲本想知道些复州的消息,不过王政忠刚刚开始铺设情报网,派往复州的细作刚刚立足,并没有打探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何况复州距离此地甚远,两倍于其他细作,就算得到消息也来不及传达。
董遵诲在这里忙碌了一个多时辰,这才率领部队顺利渡过涢水。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他命令王政义率领五十名士兵轻装前行,侦察道路情况,并提前抵达在今天的宿营地,在那里砍伐柴禾,做好准备工作。
等到部队到达规划的宿营地后,立即卸下铁锅,开始烧水。根据董遵诲的命令,行军过程中一律喝开水。虽然古代河流并不像现在那样遭受化工厂的污染,但是郢州临近血吸虫病的高发地,董遵诲不得不多加重视。
虽然是简单的宿营,可是按照条例规定,还是划定夜间巡逻路线,安排好夜间巡防士卒。董遵诲等到士兵们全都睡下,还要领着刘庆义等人巡视营地,检查疏漏的地方,规划明天的行军路线。直到半夜,这才放心睡去。
第61章 郢州内争
郢州城里,已然十分热闹,先是襄州安守忠率领五百名精兵来此,随行足有一百多辆大车,不仅自给自足,还能提供给郢州不少物资支援。尤其是那安守忠还亲口许诺,未来可能还有大批守城物资运到,让郢州城上下都高兴不已。接着,安州王西昌又率领一千名士兵入城,他们虽然没有携带多少物资,但是士兵们全是久经训练的精锐士卒,战斗力很强。
尹实看到两家的援兵十分高兴,兴致勃勃地将两家将官们都请到了一起,乐呵呵地举行酒宴。不过,他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襄州和安州素来不和,两家没事的时候还吵来吵去,何况是喝多了酒呢!
酒宴一开始,先是安守忠讽刺王西昌带来一群乞丐士兵,专门来郢州骗吃骗喝;接着是王西昌挖苦安守忠带来一群少爷兵,除了吃喝玩乐,根本就不会打仗。
刚开始两个人还顾及尹实的面子,虽然嘴上吵来吵去,可是还是保持着秩序。但是一会酒一喝多,两个人就站在大厅上骂大街,接着他们的下属也加入进来,如果不是尹实及时拦阻下来,宴会就会变成全武行!
从那一夜开始,郢州城就开始实行戒严,戒严的第一天,郢州守军就在大街上驱散了一身酒气要打架的王西昌、安守忠一伙人,接着又阻止了双方人马的械斗。看着两军全副武装要群殴的样子,尹实当即吓出一身冷汗来,当天晚上更是没敢睡觉,老老实实地待在大堂之中。
三两天下来,尹实泪流满面:苍天啊,我这是找来的援兵呢?还是找来的两个大麻烦!整天吵来吵去,闹腾极了!我对他们打又打不得,说又说不得,该怎么办呢?尹实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让安守忠率部驻守城北,让王西昌率部驻守城南,这才勉强将他们分开。
不过,今天安守忠的士兵就跑到王西昌营门口集体小便,明天王西昌手下的士兵就在街上围攻安守忠的落单人马,整个郢州城总是不得安宁。连出求援主意的那个幕僚都觉得自己出了一个超级烂的馊主意,躲在家里不敢见人。
这一天,尹实得到消息,虽然朝廷拖延了不少时间,可是高从诲还是得知皇帝拒绝交付郢州的消息。高从诲大怒,命令自己的长子高保勋、次子高保正率领两万人马向郢州城进攻。等到尹实得到消息的时候,敌军的大军已经出发,距离郢州不过一日路程。
尹实连忙召集众将商议,安守忠、王西昌也来到了刺史府。三方坐定以后,尹实通报了消息,安守忠笑嘻嘻地说道:“刺史大人不必惊慌,按照父亲的安排,今天就会抽调三十辆大车从襄州启程,每车上面都满载守城用的箭矢,足够我们守城之用。”
尹实连连道谢,王西昌酸溜溜地说道:“不就是物资充沛点嘛,炫耀什么啊?!等你那些箭矢到了的时候,郢州城早就被攻击三四天了!也许那时候城北早就被敌军攻破了,就剩我们城南还固若金汤!”
城北正是安守忠镇守的地方,安守忠一听王西昌的话就有些不耐烦,他冷笑着说道:“物资充沛总比叫花子强,不像某些人的部队,什么东西也没有,来了就去搜刮郢州军械,要不然就得拿着木棍打仗啊!”
王西昌冷哼一声:“拿着木棍打仗也能打赢,不像是某些部队,衣装倒是整齐,不过是投降的命!”
眼看着两个人又要吵起来,尹实的头又开始疼了,这个时候传令兵跑了进来,大声向他禀报道:“报告刺史大人,随州城的援兵到了,正在城东等候进城!”
总算是有个转移话题的机会,尹实连忙问道:“是吗?不知是何人领军啊?”
传令兵回答道:“是随州刺史大人的二子董遵诲,他正在城外整理军队,希望能立即入城休整,准备战斗。”
尹实看了看安守忠,又看了看王西昌:“两位将军,我去迎接下那董遵诲,你们是跟着去还是在这里……?”
安守忠站了起来,“刺史大人,我当然是跟着您去了。在这个大厅里,我害怕被野蛮人传染,脑筋也变得二起来!”
王西昌冷笑一声,“野蛮人?!啧啧……,刺史大人,我也跟着您出去,再带着这里,就被染成娘娘腔了!”
尹实很无辜,他皱着眉头听着安守忠和王西昌吵来吵去,一直走到城门口,两个人还没有住嘴,就像是脑海里窜进去几千只发情的苍蝇,把尹实脑袋乱的嗡嗡直响!
董遵诲看到城里走出来一大批人,听到守城卫士们恭敬的问候声,他知道是随州刺史一行,连忙快步走上前来,抱拳行礼,恭敬地问道:“在下随州董遵诲,不知那位是咱们郢州的刺史大人?”
尹实笑着走上前来,“贤侄,我就是郢州刺史尹实,你父亲身体一向可好?几年没见,你都这么大了,唉,岁月催人老啊!”
其实尹实和董宗本也就是一面之缘,不过人家派出爱子领军前来,尹实很是高兴,也就顺嘴说些客套话而已。
董遵诲连忙见礼,恭敬地说道:“叔父正当壮年,哪里老了,倒是我年纪尚轻,还要请叔父多多指点啊!父亲特意嘱咐我向叔父多加学习,说我年轻气盛,日后有什么不到之处,还请叔父多多见谅!”
尹实很是高兴,董遵诲领军前来帮忙,却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这才是援兵应有的样子,哪像安守忠、王西昌两个人,一个年轻气盛,另一个锋芒毕露,都不是省心的主啊!
尹实向董遵诲一一介绍了郢州各营指挥,又对董遵诲介绍了安守忠、王西昌两人。
董遵诲连忙上前见礼,安守忠得到父亲的叮嘱,对董遵诲非常客气。而王西昌上次与董遵诲打过交道,对董遵诲印象倒是不错,也和董遵诲客套起来。有董遵诲在此,安守忠和王西昌也不好意思吵嘴,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