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思绾一升官,曾经严责他的齐藏珍有些坐不住了,他连忙跑到王景崇的船上,对他悄悄说道:“大将军,赵思绾这个人凶恶横暴,难以控制。您现在将他破格提拔,日后肯定会为您惹出祸事来,不如把他杀掉!”
虽然齐藏珍此番言语是出自私心,不过也有一定的道理。赵思绾为了迎合上官,不惜在自己脸上刺青,这样的阿谀小人,留下来只能成为祸患。不过王景崇觉得好不容易有人响应自己,岂能反而加以斥责甚至杀害?他不仅没有听从,反而对赵思绾更是信任,多次加以赏赐笼络!
这时王景崇得到消息:蜀国奉鸾肃卫都虞候李廷珪正率军挺进京兆府,不过他听说投靠蜀国的赵匡赞已经反悔并前往开封朝见,感觉自己失去了内应、胜利的把握不大,目前正在搜集粮草,准备撤军。王景崇敏锐地感觉到,他立功的机会来了!
第128章 西行平叛(4)
说起这李廷珪来,他可是蜀国国主孟昶的心腹,自七岁起就侍奉当时的后唐太原留守孟知祥,也就是孟昶的父亲。后唐同光三年,孟知祥出征西川,李廷珪随之入蜀,此后九年一直在孟知祥身边侍奉。后来孟知祥在蜀称帝,建立后蜀政权,李廷珪也被授予军职。孟知祥死后孟昶继位,李廷珪更被重用,累迁至奉銮肃卫都虞候。
这样的近臣,本适合用金银财宝来多加封赏,但是蜀国的两任国主却将他提拔为军职,未免有些任人不当。何况率领两万乌合之众,深入后汉境内作战,更超出了一名近侍的能力范围。
王景崇击鼓聚将,召集全军将领,对大家介绍细作打探到的李廷珪情况,然后指着舆图说道:“敌军前几日经子午谷深入我大汉腹地,大家也许听说过这子午谷,谷内道路崎岖不平,延伸六百里,很难运输大批的粮草物资。敌军有两万人,这就意味着他们有两万张要吃饭的嘴!这就是为什么李廷珪一听说赵匡赞归顺我大汉,就吓得仓皇征粮、准备逃窜的原因,没有粮食,光是饥饿也能打垮他们!大家说,咱们该如何打败他们?”
此时王景崇的麾下有来自开封禁军的四个营指挥使、以及齐藏珍、董遵诲等人,加上新提拔的赵思绾,也将帅帐中挤得满满当当。但是大家都没有说话,董遵诲刚要开口,就被一旁的刘庆义悄悄拉了一下。董遵诲若有所思,也不再说话。
这时赵思绾大声说道:“大人,您指到哪里俺们就打到哪里!反正有您的指挥,咱们一定能打胜仗,您就给俺们下命令吧!”
王景崇听了赵思绾的奉承话后哈哈大笑,心情极为愉悦。他对大家说道:“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几乎所有人都低头说道:“末将听候大人安排!”
王景崇志得意满地拍拍几案上的舆图,笑着说道:“好好好,只要咱们将士齐心,何愁破敌之事?!来来来,大家听我说!我准备将部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为千人左右,分成左右两部,散播我大军到来的消息,并攻击李廷珪的征粮部队,让李廷珪所部人心惶惶,仓皇撤离;另一部约为两千人,随我出发,前往子午谷附近埋伏,在李廷珪退入谷口之际发起突袭,将他一举击败!大家看我这个作战方案如何?”
赵思绾第一个拜倒在地:“标下叹服,万没想到如此完美的计策,愿为大人驱使,征战四方!”
众人对他很是鄙夷,有些人更是嫉妒羡慕恨,好不容易才有个拍马屁的机会怎么让你给抢先了。大家连忙跟在后面喊道:“愿为大人驱使!”
大家心知肚明,李廷珪所部虽然号称两万人,但根据情报,其中大多为老弱病残,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过两三千人而已,而且器械不全,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走子午道来避开汉朝守军。而王景崇军中有精锐禁军两千,就算是与李廷珪当面对阵,也有取胜的把握。
王景崇哈哈大笑,“就这么定了!董遵诲、赵思绾你们两人各带五百人马,前往终南山附近一带散播消息,打击敌人的小股征粮辎重部队。齐藏珍将军,赵祚、李维、齐晃、张勇四位营指挥,你们五人率部随我出击,前往子午谷附近埋伏!大家立即行动,让那李廷珪再也不敢与我大汉为敌!”
众人纷纷应诺,大踏步走出大帐,前去调兵出击。董遵诲与刘庆义等人也走出帐来,见左右都是自己亲卫,董遵诲对刘庆义说道:“多谢甘南(杜撰刘庆义之字)提醒,要不然我非得触霉头不可!”
刘庆义笑着说道:“大人不要客气,见外了不成?那王景崇出京的时候还非常谦卑有礼,现在变得如此刚愎自用,大人也是有些不习惯而已。人就是这样,顺耳的话听多了,还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呢!”
董遵诲轻轻点了点头,“以后你要多点醒我,免得日后我也变成这个模样。甘南(刘庆义之字),凌云(张逸之字)、道山(马德海之字)、沈景(刘大庆之字),咱们五人各带一都,立即出发,前往终南山。至于那赵思绾,刚刚在帅帐中已有分配,他负责杜陵以西地区,咱们负责杜陵以东地区。大家准备一下,立即出发!”
很快,部队集结完毕,董遵诲等人便离开大营,前往杜陵东侧。一路上大张旗帜,故意造出声势,并将蜀军的一支辎重小部队歼灭。
不久李廷珪便收到消息,他连忙召集众将说道:“汉军已经派出大军前来,赵匡赞也撕毁与咱们大蜀的协议离开京兆府,如今形势堪忧。现在汉军的前哨部队已经进入杜陵以东,甚至还消灭了一支咱们的征粮部队!如今敌军势大,咱们要不要立即撤退?”
随同李廷珪出击的蜀军上下将佐也没有经历过多少战事,这时也都慌了神,纷纷同意李廷珪撤退的提议。不过也有人说道:“大人,咱们从子午道行军至今,并没有与汉军发生大规模战斗。如今只因为一小股辎重部队被歼灭就仓皇撤离,回到朝中,一定会被闲着没事的言官所弹劾!反正汉军的前哨部队分为左右两部,每部又只有五百余人,咱们不如集中兵力,歼灭其中一部,日后也好对朝中上下有个交代!”
李廷珪还没有说话,就有人反对道:“此言甚缪,汉军主力正从京兆府往南开进,这两支前哨部队,说不定就是汉军的诱饵。如果咱们被他们黏住,汉军的主力说不定就会蹿出来将咱们一举包围!万万不可因小失大,必须慎重行事!”
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军帐中乱成一团。李廷珪烦不胜烦,他站起身来大声喊道:“别吵了,反正汉军的前哨部队又不多,咱们就集中兵力……”
他还没有说完,就有斥候跑进帐来,大声说道:“启禀大帅,不好了,张猛将军被汉将董遵诲一招斩杀!”
众人大惊,张猛也算是有名的悍将,怎么会被敌人一招斩杀?这汉将未免太厉害了吧!
李廷珪跌坐在座椅上,无力地说道:“撤军!”
所有人毫无异议……
第129章 西行平叛(5)
李廷珪撤军之后,董遵诲与赵思绾联手,交替骚扰蜀军。每当蜀军准备做饭的时候,董遵诲他们就快步赶来,不是掀翻他们的大锅,就是烧掉他们的柴禾。而一旦蜀军做出决战的姿态,董遵诲他们就立即撤退,毫不迟疑。
李廷珪很是无奈,数次筹划反击之事,可是董遵诲他们就像是泥鳅一般滑不溜秋,愣是让李廷珪无处下手,接连几次下来,无奈的蜀军只能拖着疲倦的身体缓缓撤军,耗尽了气力。
不久,蜀军就来到了子午谷,见子午谷周围并无异常,顿时松了一大口气。趁着骚扰的汉军还没有赶到,李廷珪连忙指挥前军进入谷中。等到轮到中军的时候,旁边树林里突然杀出千余汉军。而远处又有烟尘滚动,杀声震天,显然埋伏有汉军的大队人马。大事不好,中了汉军的埋伏!
李廷珪不敢恋战,带着亲兵营就往谷中蹿。他这一走不要紧,中军入谷的顺序大乱,狭窄的谷道根本容纳不了大队人马,不时有人被退下路基,或是摔死或是被踩死,哀嚎声震天。尤其是李廷珪又没有指定负责断后的将领,后军顿时大乱。
王景崇见此良机顿时大喜,立即下令全军出动,除了负责虚张声势的二百人外,剩下的一千八百人全部压上,围着蜀军的后营就是一顿猛杀!而此时董遵诲、赵思绾两人也率军赶到,二话不说,立即加入到攻击阵列当中。
这一通厮杀很是痛快,董遵诲所部五百人斩杀了两百蜀军,并生擒了三百老弱。而赵思绾的斩获更多,在他的指挥下,部队愣是斩杀了四百蜀军,不过,他没有抓到或者没有留下一名俘虏!
王景崇简单地整顿一下部队,下令将部队所擒获的蜀军营指挥使以上军官全部斩杀,得到了七个人头。他派出一队亲兵,拎着这七个人头连同他们的印信,一路大张旗鼓,快马赶往凤翔城。
不过汉军获胜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凤翔城,就被时在陈仓的张虔钊所探听,连忙与众将商议。
按照先前蜀帝孟昶的部署,山南西道节度使、兼中书令张虔钊为北面行营招讨安抚使,宣徽使韩保贞为都虞候,率领两万精锐自散关出击;雄武军节度使何重建为张虔钊的副手,率一万人从秦州出击,直驱陇州,准备与张虔钊夹击凤翔;而奉銮肃卫都虞候李廷珪则率军两万,从子午谷出击,遥遥呼应赵匡赞。
现在李廷珪所部战败,而主帅张虔钊与庞福诚、韩保贞三部已在陈仓会师,副帅何重建的主力却正在自秦州到陇州的路上,那部队究竟要不要继续东进,就成了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张虔钊一心想要东进,他今年已经有六十五岁高龄,往后领军出击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再没有机会立下战功,那就意味着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就要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毫无根基。而且现在的局势并不算悲观,不仅有侯益所部作为内应,更有前所未有的两万精锐形成泰山压顶之势。这两万大军可不是李廷珪的两万老弱能够比拟的,几乎全是青壮,乃是蜀国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啊!
在张虔钊看来,即便汉朝派来了援军,短期之内也不可能调集太多人马,按照黄河和渭水如今的运量计算,逆水而上的汉军顶多不超过三千。他们长途跋涉而来,也只能吓唬一下李廷珪这样的无胆鼠辈,却不能硬捍俺张虔钊的虎威!
不过,庞福诚、韩保贞两人却不这么看。庞福诚今年正与张虔钊同岁,在他看来,无罪就是福,好不容易才升到牙内指挥使,千万不要因为冒失而失去了这一职位。韩保贞虽然相对年轻,但他好不容易才从宫中脱颖而出,坐上了宣徽使的职位,在宦官、内侍之中也算是年轻有为,岂能因为冲动而丢掉自己这让宦官们百般艳羡的位置呢?!
三个人连续谈了几次,都不欢而散。张虔钊要行使主帅的权力下令全军东进,韩保贞就行使监军的职权进行阻止。一天之内,部队连续数次准备拔营出发,又接连被阻止,士气大跌。再这样下去,部队的军心可就散了。
张虔钊毕竟是征战多年的宿将,韩保贞虽然接连反对他的命令,但还是有些底气不足。思来想去,他招来新进投靠自己的赵廷枢,对他悄悄吩咐一番。
不久,赵廷枢就来到帅帐之中,向正在讨论事情的张虔钊、韩保贞等人进谏道:“启禀众位将军,我司天监发现云气有所不利,建议大家保守行事,不要冒进。”
张虔钊正要发火,韩保贞已经抢先问道:“你们司天监有什么好建议没有?如果妄谈军事,我作为监军可饶不了你们!”
赵廷枢连忙行礼说道:“属下不敢妄言军事,不过我司天监发现天象有些异常,按照古书推断,这分明显示合则不利、分则必胜!”
“合则不利、分则必胜?!”韩保贞重复了一句,向张虔钊大声问道:“安抚使以为如何?”
张虔钊正要反对司天监无端干涉军事,但他看到韩保贞的眼神后心中不由得一滞:这家伙毕竟是监军,与宫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深得皇帝信任,如果将他得罪狠了,万一他从背后给自己告些歪状,那自己即便再有理也难以得到皇帝的信任!不如就此分兵,反正有侯益做内应,自己就算只统帅万人东进,也能建立功勋。
张虔钊微微一笑,“司天监说的倒也有些道理,如今何重建将军所部还没有抵达陇州,亟需部队接应,不知监军可有兴趣?”
韩保贞连忙点头,这老儿也算是知趣,他笑着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辞!”
于是张虔钊与韩保贞等人就此分兵,张虔钊率领一万精锐士卒继续东进,直扑凤翔;而韩保贞、庞福诚则率领剩下的万余士卒就此北上,准备与何重建会师,共谋陇州,如果征战顺利日后也将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