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衙内新传-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马扩也拉住了刘琦,不让他这一箭射出去,堂上乱作一团,忽听有人厉声道:“初到我府,就敢持弓箭向人,敢是欺我青州无人乎?”
    高强一听,立时头大,这声音再熟悉不过,正是麾下头一员猛将,现任青州兵马都监韩世忠。要知道文官们固然是官官相护,武将们的敌忾之意也不见得差到哪里去,韩世忠年来与曹正又相处的很是融洽,见到刘琦如此横法,真犹如心头卡了根横骨,一百个不痛快,趁着高强还在和稀泥,立刻出声示威。
    刘琦见说话的是韩世忠,俩人一般的年轻,对方却顶着本州兵马都监的官职。心中本已不服,这时更是冲冲大怒。他适才被马扩拉了一下,心头一股急火稍稍歇了下来,顾着高强的面子,本不想大闹,但被韩世忠这么一说,却非得显显手段,否则今后在高强这里恐怕就要夹着尾巴做人了。以他的年轻傲性,哪里受得了?
    想到这里,刘琦反定了心,将弓箭交给马扩,向高强叉手道:“高知府,论公事,末将是来你青州府军前听用,论私谊,高刘两家通家之好。你我算得兄弟之情,小弟当敬你为兄,自然不能伤了兄长的部属,适才持弓箭在手,本是想一试箭技,不料为韩都监误会,却是小弟孟浪了。如今小弟要求兄长恩准。就在堂前以弓箭献丑,兄长一言可决!”说罢,俩眼死死盯着高强。
    “嘿,做人难,作军人更难,作伪军人难上加难!”高强心说我这么个半路出家地货色,要指挥这些骄兵悍将还真不容易。这事怎么办?一边是自己的老部下,总不成胳膊肘往外拐,一边是父亲面上荐来的未来良将。偏偏三言两语就弄得名副其实的“剑拔弩张”,这是怎么话说的?
    他一时无计,眼睛就瞄宗泽,心说这里你官和我平级,年纪你最长。其余人几乎都比你小一辈,你老是不是说句话出来?
    宗泽可谓“善解人意”。当即朗声一笑,道:“于路多曾听闻,刘观察家传神箭,可惜不曾有机会开开眼界,今日难得刘观察有此雅兴,高知府,你我何不把酒观射?”宋时对下级军官往往尊称为“观察”,倒不是说刘琦真个就封了观察使,近代人称呼当兵的都叫老总,也是一个意思。
    高强一听,暗地里挑大拇指:要说姜还是老的辣,这几句话下来,将双方的争执绝口不提,反而变成刘琦献技,明争化为暗斗,面子上大家都好下台。赶忙顺坡下驴:“妙极!刘世叔西北名将,刘贤弟这箭想必是好地,大家且坐,把酒观射,诚为美事!”把酒观“射”?说起来怎么这么别扭!
    他这么说了,韩世忠和曹正也不好驳他的面子,便各还原位,冷眼看刘琦射箭。
    马扩将弓箭还了给刘琦,他了解好友的身手,信心十足,用力握的握刘琦的肩膀,示意给他鼓劲。
    刘琦心气百倍,心说这次出京来到青州,说起来还是我第一次有机会独立任事,不就此显显身手的话,往后如何做事?岂不要被这些高强的老部下看扁了!他是自小生长军中,深悉其中奥妙,好的军人的脾气大多桀骜不驯,你若是没点真本事,压根就指挥不动,眼看高强府衙内外地这些军士,虽然人数不多,却个个都傲气十足,而且还不是京城禁军常见的那种骄横跋扈的傲气,那是一种优秀军人特有的骄傲,若不是经过战阵、饮过敌血的军队,练不出这种气势来。
    高强有这样的部下,刘琦看着也是眼热,可见青州煞是用武之地,今日正好显威。他提着弓箭,大步走到堂前,举目望了望四下,忽然见一物,心中转念已经有了计较,扬声道:“高世兄,想必日前有雨,牙门水斛已满,待小弟为兄泻之!”说话间,拈弓搭箭,飕的一箭射出,正中高强堂前牙门上水斛,那箭后面却带着一根细绳,刘琦抖手便将箭拔了下来,水斛中的水一泻而出。
    “这个……”高强心说这么大的水斛,不过二十步的距离,你射中了又算得了什么?别说二十步,二百步外韩世忠也射的中啊!想要护着刘琦的面子叫几声好应景,却怕伤了自己的部下,正为难处,那水斛中水已泻了大半,刘琦又扬声道:“水已将尽,小弟请为兄长塞之!”
    这话就叫人有些听不懂了,那玩意是你射破地,难道你这么无聊,再去弄团泥塞住了?却见刘琦,依旧用原来那只箭,一箭射去,水势立止——这一箭正中原先的破口所在,竟将那破口堵的严严实实!
    这一下准头力道都是恰到好处,更有一桩难处,那破口地水直泻而出,阳光下光芒闪烁,本有些看不清楚,这一箭半靠眼力,半凭记忆和感觉,越发难能。高强一声好已经在肚子里转了半天,这下可逮着机会叫出来了,喊得格外痛快。
                  第二十九章 刘琦(上)
    刘琦这一箭显了真功夫,且不论在战场上是否实用,单就箭法而言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表现,在强调弓箭的大宋军中,其水准堪称高干,即便是历来在这上头自信不输于人的韩世忠,也要承认他并不只是个军中纨绔。
    军人的交往其实较为单纯,曹正很大方地跳上牙门将那支箭拔了下来,双手递还刘琦,而刘琦一箭立威之后,也乐得摆出大度姿态,与韩世忠和曹正等人把酒言欢。当然了,这也是看在坐在首位的高强面上。
    于是席间又是一片融融气氛,大家把酒言欢,谈些武艺人物,那宗泽宦海沉浮半生,足迹遍及大宋南北,胸中所学颇有所观,随便捡出几件来说说,便足以解颐开怀。谈及后起人物时,宗泽更是兴致勃勃:“去年一科着实有几位良才,高知府乃是我大宋立国以来最年轻的知府,这不必说了,还有一位张所,祖籍就是这青州人,登第后供职吏部,老夫在京城等候除官时数与交谈,此人年不过三十,胸中饶有胆略,他日必为我大宋柱石之才。”
    张所?熟读岳飞传的高强,自然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只是其生平并不熟悉,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与他有了交集。眼下一个在京城作小官,一个外放知府,彼此间是不大会有什么联络,然而身为青州父母官的高强,对本州登第的才俊加以关怀,或者派人去其府上送点礼物,乃是正大光明的事,更可显示高知府劝学力行的厚德,又能和张所搭上关系,有名声又有实惠,何乐而不为?盘算已定,高强便暗自记下了这事。随口说些自己的见闻,尤其是说到出使塞外,有幸见识了辽国各族军队,契丹、奚人、渤海、女真等北地代表性的异族军队都从他眼前过了一遍。大宋军中还真没多少人有这种机缘——当然,公平的说,高强这样的机缘也是用小命换回来的。
    年轻地军官对这样的话题更加感兴趣,很快不但是刘琦和韩世忠等在这上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连马扩也加入进来。一旦涉及到专业性较强的领域,高强就开始插不上话了,索性闭上嘴巴。看着韩世忠和刘琦在那里争论大宋地制式弓弩与北边各族的军备相比有何优劣,心中一阵欣慰。
    是日尽欢而散,次日一早。宗泽一行就启程赶赴登州任上,杨志跟着辞行,刘琦则站在高强身边一同送走了好友马扩等人,从此便在青州城住了下来。挂了个高强幕僚的名字,与韩世忠一同打理青州军务。
    倏忽已进九月,这日许贯忠挥着邸报快步进来,前脚刚进衙门就嚷了起来:“衙内。江淮下雨了!”
    这场南方的旱灾持续了四个月之久,高强的精神早已被整的疲乏不堪,还幸好青州不是灾区,但通过大通调剂物资、赈济灾情已经令他心力交瘁,两淮涌入的灾民也给青州增加了不少压力,好歹盼到了大旱地结束。想来随着灾民们开始返乡,他这青州也该消停些时了。
    许贯忠看他讪讪的。也不如何起劲,问道:“江淮降雨,本该是好事,衙内怎的并不如何高兴?”
    高强嘿嘿干笑:“下这场雨,其实最高兴地人当数京中的老太师吧?熬到这时候终于下雨,他老人家也可脱了这天罚的重压,相位得保,实可喜可贺!”当时的政治气候,如果天时有变,多半都认为是人力地作为上感天心,降下征兆,例如星变灾异,皇帝要避居偏殿,斟减膳食,当朝的宰执则要担负起施政不善的责任,多半要上辞呈的。此次大灾不亚于熙宁时,而蔡京一是仗着自己的权势,二是凭着各处救灾还算得力,民间没闹起大的乱子来,一直霸着位子不走,还好御史台的谏官没多少是他的党羽,上疏弹劾蔡京恋栈不去的奏折不多,否则他的日子还要难过。
    许贯忠闻言道:“此番大旱,太师得以保全相位,衙内预先存粮和及时调运粮秣居功厥伟,论功行赏之下,好处想来不少。”果然,南方下雨的消息传到京城,徽宗赵佶兴高采烈,手书“京霖”二字赠给蔡京,蔡京拜谢,率百官道贺,大家同唱赞歌,升官发财,高强因为保证了西北大军的军粮,更在多处赈济有功,超转两阶官,又加授直秘阁的馆职,可谓风头出尽,此乃后话。
    此刻高强听说,也不过淡淡道:“升官而已,没甚打紧。其实今年到这时候才下雨,收成已经注定大减,小乙根据各地钱庄分号送上来的消息估算,今年的收成只有丰年的三分之一还不到,到明年夏粮收割还有大半年,这中间青黄不接,日子可怎么过法?眼见两年之中,大宋全国都得忙着应付灾荒了,宰执们一场秋雨就弹冠相庆,未免太早。”
    这道理其实甚是简明,即便是田间老农也能周知,但往往朝中大臣由于切身利益的缘故,总是报喜不报忧,好似一场雨下来就上上大吉一样,而皇帝高高在上,又好大喜功,又有几个臣子能冒着惹恼皇帝的危险说实话?
    老百姓日子难过也得过,高强这官还是照样作,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出头鸟,高衙内是绝对不干的。但是这么一场大旱下来,虽然蔡京仗着前几年积下的权势,加上钱引发行两年来币值稳定,朝用宽松不少,这次赈灾他各地党羽又多用命,居然安然渡过了。
    高强回想了一下历史,原本大观三年一场大旱,加上之前蔡京钱法施行不当,推行新法又太过苛急,终于来了个危机总爆发,于是年落相位,何执中、张商英继为宰臣。然而高强来了之后,蔡京的官运又再度加旺,大观三年这次罢相的命运竟被他躲过了。这么一来,朝中政局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就连高强这个后世的人也说不清了。
    最令他无奈的是,随着自己官位的日渐攀升,很快就会面临着进入中枢的问题,到那时,自己将会时刻面临一个问题:要不要在各种问题上与蔡京保持一致?之前高强多方帮助蔡京,本意是为了大树底下好乘凉,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但随着几年来的成绩,高强忽然发现,蔡京对自己已经是越来越重视了。加上高俅本身的政治地位,以及高强在赵佶心中留下的良好印象,可想而知,高强直上宰执恐怕只是数年间事。
                  第二十九章 刘琦(下)
    在这种情况下,高强就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蔡京的政策了,总不成作了宰执还要跟在蔡京后面亦步亦趋,作其党羽罢?倘若真是如此,对于未来的大事毫无半点裨益,多半还得跟着蔡京一起倒台。
    然而,要摆开独树一帜的局面,又绝非简单可致。前年高强随童贯出使辽国,只是稍微表现出了与童贯较为亲近的态度,立刻引来了蔡京的猜忌,随即就是当朝枢密使张康国暴毙,不但是蔡京对付政敌残酷手段的又一个体现,更对潜在的政敌发出了一个极为强烈的信号。这警告的对象中,正包括了高俅父子在内。
    须知,高俅的地位并不一般,他是徽宗皇帝还没登基之前的老人,堪称嫡系,在历史上终徽宗一朝都是赵佶的亲信,恩宠有加,可以说,只要高俅自己不掉链子,其殿前太尉的地位就无人可以撼动,当朝武将头一把交椅非他莫属。
    此外,宫中内侍梁师成因为与高俅同出苏轼一系,相互间已经结成了牢固的同盟,这个同盟要说起受宠的程度来,连蔡京也比不上。此外,得宠的嫔妃们虽然各有各的靠山,然而总的来说,与宦官佞幸还是走的更近一些。
    如今在外戚之中,说起最有权势的,莫过于执掌枢密院的郑居中了,而此人的妹妹郑贵妃宠冠后宫,在王皇后于去年病逝之后,最有可能登上国母宝座,可以说,这又是一个蔡京也动不了的人。由于蔡京前次复相一事以来,郑居中与高俅一系日渐亲密,这么几个人结合起来,足以撼动蔡京那看似稳如泰山的地位。
    至于高强自己,他虽然年轻。在朝中政局上没有什么发言权,然而凭借着在徽宗赵佶面前一贯的出色表现,加上其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