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酒徒-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一下子被擢升为礼部侍郎。贺知章已经告老准备返乡。而李林甫又主抓相权。这礼部地政务事实上就落在了他地手里。可谓是青云直上地当朝新贵。
    因为他地突然崛起。世家大族地人又看到了某种翻身地家出身官员都向他“示好”。他隐隐成为世家大族在朝中地新一代官场领袖。赞誉马屁纷然响起。一时间。青年崔涣志得意满。多少就冲淡了一些李腾空被萧睿娶了地郁闷。
    萧睿下了马车。见那刃正在跟崔家地护卫交涉。就站在马车下。观赏着渐渐纷飞密集起来地雪花舞蹈。
    “我家大人是上官。你家主人不过是五品翰林学士。哪里有上官为下官让道地规矩。”崔家地下人得意地瞥着那刃。大声道。
    那刃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回身飞奔过来,“大人……”
    萧睿摆了摆手,淡淡道,“你且退下。”
    萧睿缓缓迎风上前,向从马车中露出头来地崔涣冷笑一声,“崔涣,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起事端,当真以为我怕了你、怕了你们崔家不成?”
    崔涣冷哼道,“本官乃上官,难道你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还要让本官为你让道不成?”
    萧睿嘴角浮起一丝冷晒,转身而去,呼道,“那刃,前进,我倒是要看看,谁敢阻拦!”
    那刃和十几个人护卫面色肃然地护着车马缓缓(本书转载1⑹K文学网  ⑴6k。cN)前进,这些人护卫都是雄壮的人战士,个个彪悍有力,崔家那几个下人随从焉敢招惹,忍不住都往后退缩了开去。于一幕诡异的奇景:萧睿的车马缓缓前进,崔涣地车马缓缓后退,两群随从怒目而视,冲突一触即发。
    崔涣气急败坏地下车吼道,“反了,给本官停下!”
    那刃冷冷看了他一眼,使了个眼色。两个人汉子冲上前去,从崔家车夫手里夺过车马的缰绳,奋力将车马拖到了官道一侧,然后顺手狠狠地在马背上拍了一下,拉车地两匹枣红马受惊长嘶一声,拖拽着马车向官道侧的狂野草地上狂奔而去。
    “萧睿……”崔涣在几个随从地护卫中愤怒地咆哮着,斥骂着,居然爆了粗口,“萧睿你个无礼的小畜生……”
    那刃愤怒转身就要上前去,却被萧睿拉住了。萧睿回头一瞥,见李琦已经怒气冲冲地蹿下了马车,嘴角浮起一丝淡笑,“盛王,你下车作甚?”
    李琦哼了一声,一把从车夫手中夺过马鞭,挥在手里,气狠狠地奔了过去。
    “崔涣,你可认得本王?”李琦阴沉着脸,一步步逼近着。
    崔涣大吃一惊,急急躬身道,“臣崔涣拜见盛王殿下,臣不知盛王殿下在此……”
    崔家地侍从听说是当今皇上的皇子,盛王殿下,早就惶然跪倒在一侧。李琦径自走到崔涣身前不足一尺的地面,冷笑道,“崔涣,你好大的威夫出城拜望玉真皇姑归来,你却要本王的车马给你让道?”
    “臣不知是盛王殿下……”
    “就算是萧家的车马就要给你让道吗?你可知道,咸宜公主就是如今的萧夫人,萧睿还是本王的姐夫,而你,又算个什么东西?”李琦怒斥道,“你算个什么东西!”
    崔涣的面色苍白如土,他没有料到这车马中竟然坐着李琦。而在李琦丝毫不留情面的斥骂声中,他哑口无言半句话也不敢反驳,正如李琦所言,在皇族面前,他的确是“不算个什么东西”。
    “本王早就看你不顺眼了,小人得志吗?”李琦越说越气,竟然挥舞起手中的马鞭,啪的一声狠狠地抽打在了崔涣的身上。崔涣身子一颤,惨呼一声,但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李琦的下一鞭子又抽打在了他的脊背之上。
    崔涣惨叫着栽倒在地,他一个文弱书生哪里吃过如此鞭打的苦楚。而幸亏是李琦年少气力尚小,马鞭抽打的力量还不算太大,这要是让那刃来抽打,崔涣恐怕早就痛晕厥过去了。
    堂堂的礼部侍郎在冰冷的地上惨叫着打滚,而李琦挥舞着马鞭便打边怒斥着,“看你还嚣张!看你还嚣张!”
    李琦抽打了十几鞭子,这才恨恨地跺了跺脚,扔下手中来。看着他涨红的脸,萧睿微微一笑,“盛王,出气也出够了吧,我们走。”
    萧睿的车马扬长而去,只留下崔家的下人搀扶起狼狈不堪的崔涣呻吟着站在道旁。
    李琦鞭打当朝礼部侍郎的消息很快便悄悄地在长安城里传播开去,之前籍籍无名毫不起眼的盛王李琦因为这一场风波而闯入了大唐朝野的视线之中。朝野上下皆暗暗思量着,盛王啊,终于还是登台亮相了。
    至于崔涣,只能羞愤地咽下了这口恶气,吃了一个哑巴亏。他不会愚蠢到将此事闹大,而即便是闹大了,皇子鞭打大臣顶多是挨皇帝一顿教训,更何况引起盛王发飙起因在他。而他,却要颜面尽失沦为大唐官场的笑柄了。
    崔家根本不敢与皇子为敌。而正是因为这场风波,世家大族的人这才醒过神来,萧睿目前虽然失宠,但在这长安城里,仍然还是翻云覆雨的人物。





    第三卷长安风 第196章安禄山献舞
     更新时间:2009…9…13 14:22:36 本章字数:3603

    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声双袖举,T7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这是白居易写下的关于“胡旋舞”的著名篇章。李隆基善音律喜歌舞,尤其是对这来自西域的胡旋舞情有独衷。据说这胡旋舞,舞者要在圆球上起舞,在鼓乐声中急速起舞,象雪花空中飘摇,象蓬草迎风飞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倦,千圈万周转个不停。
    武惠妃为讨李隆基欢心,当然也学了这风靡一时的胡旋舞,多年习练舞蹈起来比胡女还要流畅自如,舞衣轻盈,如朵朵浮云,艳丽容貌,如盛开牡丹,回眸一笑干娇百媚……
    李隆基看惯了武惠妃的胡旋舞,倒也不觉得惊艳,就算是李宜和李琦以及李瑁,也习以为常。可萧睿却是初次而见,急促的鼓乐声中,见武惠妃丰腴的身子在狭小的羊毛毯子上舞动旋转如飞,腰间的金银佩饰叮当作响,令他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见萧睿如此情态,李宜忍不住小声笑道,“子长,母妃胡旋舞技极高,比那些胡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儿个你算是开了眼界了。”
    萧睿惊叹一声。,“太美了。”
    今儿个是武惠妃设下的。家宴,参加宴会的只有她的几个子女和李隆基。也正是在这种场合,武惠妃这才换上了舞衣,亲自上阵跳了这一曲胡旋。
    李隆基看得。兴起,又见萧睿惊艳无比,心中更加得意忘形,不由走过去抢过乐工手里的鼓槌,忘乎所以地为武惠妃击鼓,用力过猛竟把鼓都击破了。
    。鼓声停顿,武惠妃汗津津地停了下来,笑道,“皇上,臣妾舞不动了。”
    ……
    …。…。
    宫廷地酒宴歌舞。。自然是比民间地一般宴会更加奢华繁复。萧睿跟李宜趺坐在那里。一边饮酒一边观赏宫廷教坊司排练地优美歌舞。一边说着悄悄话。而在他们地旁边就是李琦。李琦对这些歌舞不怎么感兴趣。但为了在父皇面前表现自己。他还是耐着性子笑吟吟地看着。偶尔还点点头。
    李瑁孤零零地坐在另一侧。他地身边是深色冷漠地太华公主。自打萧睿成为李琦地先生之后。李瑁便有意无意间跟李宜和李琦疏远了距离。一种无形地隔阂和裂痕已经产生。想要弥补怕是也弥补不了了。
    一场歌舞听罢。李瑁突然起身躬身道。“父皇。母妃。儿臣斗胆向父皇推荐一个舞者。他地胡旋舞……”
    李隆基呃了一声。“传进来看看。”
    但当那身材肥胖臃肿地舞者穿着滑稽地舞衣进来后。太华公主不由惊呼了一声。“安禄山?”
    而李琦和李宜也惊讶地张了张嘴。只有萧睿心里暗暗咬了咬牙。这历史上地安禄山善胡旋舞。而他就是因为胡旋舞而得到了李隆基地宠幸。因舞而发迹。安禄山也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安禄山什么时候又跟李瑁勾搭在了一起?难道这历史的宿命又要重回到原点之上去?萧睿心里心念电闪,思绪如潮。
    李隆基嘴角浮起一丝古怪的笑容,摆了摆手,“安禄山?你便是那平卢将军安禄山?你还会胡旋舞?”
    安禄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回皇上的话,臣正是安禄山。这胡旋舞,臣略知一二,愿意为皇上和贵妃娘娘舞蹈。”
    李隆基哈哈大笑起来,武惠妃也面上一片惊奇。李隆基虽然看了多年的胡旋舞,宫中圈养的胡女舞者无数,但他手下的臣子能做胡旋舞者,他还是头一次听说,尤其是这安禄山,全身肥胖臃肿,这样的体型还能胡旋而舞?
    不过,当明快清脆的鼓乐声再次响起,当安禄山专业性地两脚足尖交叉、左手叉腰、右手擎起,摆出了职业舞者的动作时,无论是李隆基还是武惠妃,都明白,这安禄山善胡旋大抵不是虚假的了。就算是萧睿这种舞林的外行,也能看得出,安禄山在这胡旋舞上,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
    也不知道这臃肿如猪的安禄山,是怎么做到的。这种难度,在萧睿看来,不亚于某些杂技动作。
    ……
    ……
    历史的轨迹果然有了某种“回流”的迹象。在上元节来临之前,安禄山被李隆基任命为范阳节度副使,免去了他前番的剑南道节度副使的职务。而章仇兼琼,也被免去了剑南道节度使的职务,即刻回京接替张九龄。
    与其同时,李隆基还任命金州刺史郑拢为剑南道节度使。
    如此一来,大唐朝廷的权力结构表面上看去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李林甫一系,章仇兼琼一系,以
    崔涣为代表的世家大族一系。但实际上,李林甫也T3琼也罢,都可以归入一系,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萧睿。
    而正因如此,大唐皇子的夺嫡之争就变得形势更加复杂化:盛王后来居上,隐隐有压过庆王和寿王之态势;但庆王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想必也不会那么容易放弃;而李瑁虽然看似已经没有了参与竞争的实力,但却也不会放弃,结果难料。
    或许正因如此,作为这场权力游戏的设局者,大唐皇帝李隆基这才不计成本地开始大量扶植世家大族,以希望长期受到李林甫打压的世家一系能够重新崛起,对李林甫的强权重新展开制衡,同时也为李瑁“起死回生”奠定了某种基础。
    李隆基的这种近乎疯狂一般的权力游戏,让萧睿感到异样的憎恶和愤懑。因为这样,只是满足了皇帝一个人的权力**,但无论是对于大唐百姓和大唐天下,都不会是一件好事。
    他在玩火,搞不好要玩火**。萧睿在心里默默地腹诽李隆基。
    ******。********************
    距离开元二十四年的上。元节还有两日。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这今年的上元节与往年没有什么不同,照样是花灯照看、歌舞照跳、酒宴照饮;但对于大唐朝廷来说,今年的上元节却有着别样的意义,大唐朝廷要在上元节的第二日,举行盛大的上元四夷宴,招待那些赶到长安来朝拜天可汗的四方蛮夷的使者甚至是王者。譬如什么西域诸国,新罗,南诏,等等。
    连日以来,。长安城数十个城门洞开,鸿胪寺的官员们频繁地出入于城里城外,引着一队队异族使臣队伍进入长安的驿馆。
    。同时,宫里还流传出这样一个消息:说是在上元节四夷宴上,李隆基将会让某一皇子代替自己,赐宴蛮夷使臣。这意味着什么?对于政治敏感性极强的大唐臣民们来说,这意味着储君的人选,还意味着代替大唐天可汗宣化四夷的无上荣耀。
    这消息不知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是怎么就传出来的。萧睿甚至是觉得,这又是李隆基暗中捣的鬼。或许,正是为了“验证”这则传言,李隆基旋即又下诏,让各皇子、诸公主在上元节头夜的宴会上“献礼”助兴。
    或许,。这不过是李隆基的一时兴起。
    但即便是这种虚无。缥缈的跟稻草一样无力的“机会”,也极(本书转载1⑹K文学网  ⑴6k。cN)大地调动起了皇子公主们的热情。当然,于多数皇子公主而言,这不过是讨皇帝开心为自己谋取更大富贵荣华的渠道;但对于庆王李琮、寿王李瑁,以及心思越来越重的少年李琦来说,却是一种向上攀登的机会,他们不能也不愿意放过。
    见李琦在府里缠了自己一天,就连李宜也在他的“说服”下倾向了他的一边,萧睿不禁苦笑,心道:你们这些做子女的,怎么还不如我这个外人了解你们的父皇?如果李隆基会这么轻易地就放权立储君,现在的三王夺嫡局面又怎么会形成?
    “子长,你还是帮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