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忍的。”
很快便有人已经反应过来了,报社中说话的氛围还算是比较自由的,不会像印在报纸上的铅字一样严谨。有人道:“主编,这是要打仗了吗”
还没等主编回答,有一名记者道:“不奇怪啊,这些年军队都扩了好几轮了,而且还搞来了那么多外籍水手充实运输队伍,说是没有一个终极目的,怎么可能。”
主编道:“这种话你们自己说说好了。”
记者赶忙道:“我们明白,这次是我们针对清国的不义行为,做出的应激回应,我们是正义的,是迫于无奈而做出的自保和自卫行动。”
主编笑了,他们日报社作为大唐第一官媒,记者们的水平还是都不错的,他点点头道:“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好了,我来具体安排一下,现在已经有点晚了,改版面来不及了,我们今天赶一个加刊,把版面全留给这件事。一组你们负责阐述事件具体经过,把来龙去脉都搞清楚,这事儿你们得去找外交部和国贸公司的人做采访,一定要第一手的材料。不用怕没人伺候,现在这个时候什么单位都在连轴转呢,他们上级肯定都有交代过让他们配合我们了。”
主编想了想,又道:“二组的,你们应该提出一些见解,比如我们大唐的商品进入清国之后,对当地人的生活产生了怎么样的有利影响,对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而且有多少清国人是需求我们的商品的。同时,你们也要讲清楚,我国政府、国贸公司等单位,为了这个贸易,做出了多少努力。现在却被皇帝一句话给否了。讲明白贸易中断对于国家和社会带来多少损失,使我们如何被动。”
“我需要三组的同志们,集中报道我们的政府如何应对这些事情,我在部里挺副部长讲了,为了应对贸易中断,国家一方面需要拓宽欧洲市场,另一方面将会进行国内产业的计划转型,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各个公司的正常运营和我们劳动者的日常收入。”
主编最后道:“今天的加刊,我不要你们提任何一个关于战争的字眼,我们的人民需要酝酿这个情绪,哪怕战争已经是确凿的事情了,但是我们不能现在讲出来。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人回答完之后,不用主编再交代,一哄而散,各自去忙各自的那一摊了。
主编看着众人,颇为满意,这会儿他看到旁边站着一个年轻人,一脸震惊还没回过神来,此人名叫郑堂山,跟报社中大部分主力成员是穿越众不一样,他是一名来自福建的新移民。因为读过书,而且文笔尚可,更精通很多古文,被吸收进入报社,专门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现在在报社工作还不满两个月。
郑堂山刚只不过是个落魄书生,科举屡试不中,反而将家中钱财都耗尽,加上父母都染病去世,也没有人养活他了,全靠在乡间教授一点文字、替人歇歇书信为生。后来他遇上了蛇头,听说出洋有钱拿,他便大着胆子上了船。作为一个书生,他在移民船上并未得到什么更好的待遇,倒是上船之后因为帮助扫盲班教授新移民识文断字,而被推荐了。
原本郑堂山是要被推荐去小学校的,不过郑堂山对于教小孩读书实在没兴趣,后来日报社需要一个类似人才,将他举荐了去。在日报社,郑堂山还是挺满足的,比起大多数新移民,他不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每天是在自己一个小版块上,讲上一两则古文经典里的小文章,传播一下传统文化,教养仁义道德之类的。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很高尚,而且他的收入也不少,月薪一百元出头。
对于大唐这种富足的生活方式,他是由衷满足的。虽然报社里条条框框很多,不过踏实下来搞些文字工作他也不觉得劳累,而且报酬可观,郑堂山现在基本每日有肉,想买酒喝买酒喝,宿舍里宽敞明亮,晚上还有电灯,能找到的书籍很多。郑堂山觉得这日子恐怕是清国一些大官富商也过不得。
尽管郑堂山满足于自己的现在,可是他仍旧认自己是清人。他也觉得大唐卖货物到清国去,能够方便清人生活,还能创造些业和利润什么的,乾隆皇帝贸然中断,无疑是昏聩的。可是为什么这么一点事儿,他平素还算和善的同僚们,居然众口一词,要发兵去教训清国
“堂山啊,你怎么回事啊”主编和蔼地问。
郑堂山还是很习惯地拱了拱手,道:“主编,卑职觉得大家还有些不冷静吧,大清毕竟是宇内第一大国,大唐虽然富庶,但是对抗大清,无异以卵击石。”
与郑堂山颇为亲熟的一个记者朱嘉义拍了他肩膀一下,道:“我说堂山啊,你刚来咱们大唐,生活还不满一年,见得东西也没多少。没错,清国虽然是大,国土面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三万万,但是从国家结构和国力上来说,都不行了。我们大唐军队拥有更强的武器,更严格系统的训练,更精妙的战术,算乾隆集合百万军队,我们也是不怕的,而且这种事情是上面人操心的,你何必担心。”
主编也宽慰他道:“我知道你可能在感情上有些过不去这个坎,没关系,慢慢你知道了,满清是一个腐朽的国家,作为异族的满人正在让我们的故乡陈腐衰败,只有我们大唐才掌握着让我们这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你看吧,这次的战争,可不是单纯的一次惩戒和愤怒的表达,它将会是一次启蒙,一次剧变,之后的中国,都将从这次剧变中获得新生,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可以见证这一切。”
郑堂山并不理解,他一向觉得唐人很睿智,可是他自己看起来必败的一个战争,唐人却都充满了信心。
主编笑道:“这样吧,如果你有胆量,我推荐你做这一次的随军记者,你和小朱一起跟着我们的部队到东亚去,你去走走看看,说不定会了解更多。”~搜搜篮色,即可全文阅读后面章节
第222章216舆情(中)
晚间时分,刘征泰约了张锦等老哥们一起吃饭,本为了简单的聊天打屁,谁知道一份大唐日报的加刊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百度&搜索巫神纪阅读本书#最新章节
餐桌上,已经上了七八菜,服务员也已经把水酒斟满,结果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男人们,每个人捧着一份报纸,看个没完。服务员是越南妹子,刚能将汉语说利索,汉字还不认识几个,她只知道,能让这些老爷们如此上心的,肯定是大事。
年纪最大的张锦看完一个豆腐块大的报道,揉了揉眼睛,看到一桌子人都看报呢,他不由打趣道:“这局面不由让我想起从前了,大伙吃个饭都拿着手机玩,好一会儿才开始吃。”
大家听了这话,不觉莞尔,刘征泰更警惕一些,他对那越南妹子服务员道:“不用你在这里帮忙了,谢谢。”
毕竟桌上都是穿越众,难免会聊一些更私密的话题,而这么多年来,一些事情不能当着外人说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了。
眼镜儿道:“没必要太紧张,这个服务员小妹估计连汉语都不怎么熟悉。”
刘征泰则道:“小心无大错。”
张锦叹了口气,将话题转移到大家的报纸上,道:“看这样子,真是要打了。”
后来才跟这群人熟悉,在一汽供职的工程师江铭道:“这种事,应该丝毫不意外才是,白南这些年鼓捣了这么多事情,怕都是围着对清朝作战转呢。”
刘征泰道:“上面有上面的打算,最起码这些年国家干得还是不错的。”
黑子笑道:“那是啊,你刘老板现在可是标准的既得利益者。”
张锦笑骂道:“好像你没跟着挣钱一样。”
黑子道:“大家都赚,大家都赚。倒是,张哥的眼光好啊,前几年开拆船厂,现在拆完了船,长滩船厂那边产能不足了,把给法国人造军舰的订单都给了你。”
张锦苦笑道:“都是辛苦钱,这是个转包合同,一大部分利润都让长滩的人给扣了。”
江铭则道:“可是张哥你也借着这个机会跻身军工合作单位了,本身军工品质是一个很好的口碑和广告了,再说这要真的打起来了,海军肯定还会加订军舰的,现在长滩那边玩不过来,自然由张哥西海岸船厂来接了。”
张锦嘿嘿一笑,他也是看好了为军方供货的优势,所以早几年开始布局了,他的船台现在是除了长滩船厂之外最大的,虽然在造军舰的技术上肯定还有短缺,但是为了供应订单,军方肯定会想办法扶植的,技术和资源倾斜都不在话下,那么张锦占了好大一个便宜了。
“倒是,你们通用和一汽给军方供的那个新装甲车,能跟上供应吗”张锦好奇问道。
刘征泰和江铭对视一眼,都看到一点担忧,刘征泰道:“说实在话,半履带车这个项目,是军方迈步子迈得大了,虽说还不至于扯到蛋,但是麻烦还是不少的。本身这个东西不简单,结果军方还一个劲儿跟我们强调勤务性、可靠性,这不是完人呢吗,要知道二战时期德国的251型半履带车,算是整个二战时期最出色的半履带装甲车之一了,能够保证连续无故障行驶,也是二三百公里作用。”
张锦问:“你们现在能做到多少”
江铭丝毫不怕揭丑,道:“能达到1公里无故障行驶烧高香了,这跟我们之前做的桶车根本不是一个技术难度级别的。这车皮实倒是很皮实,但是可靠性上,我们实在是没有太好办法,工业基础是这个样,要是完全达到军方的要求,呵呵,我们最起码得拥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工业水平。”
张锦道:“可是军方还是订货了啊。”
刘征泰道:“看这个样子,军方是一支密谋要打仗啊,这东西的需求很大,现在第一旅三个团全都改为机械化部队了,即便可靠性差一些,他们也需要,毕竟比起之前做的闪电快马,半履带装甲车的作用大得多了。”
一汽和通用联合研制的半履带车,已经交付部队一段时间了。其正式型号为sz77,也称为七七式装甲车。尽管刘征泰而江铭二位技术达人没有太好的办法改变七七式的可靠性问题,从漏油漏水到发动机抛锚,七七式小毛病不少。但是,这款车一旦投入战场,作用是毋庸置疑的。12的车组设计,使得一整个步兵班可以乘坐战车进行作战。半履带的形式使得这款车既能通过一些比较差的路况环境,而且行驶速度还不算慢。它的基础武器是一挺12。7重机枪,车内还有射击孔,这款车还有改装型,近期刘征泰他们在忙这些。
原本他们是想把军方的15毫米榴弹炮安上去,使其具备突击炮的能力,但是问题太多没有解决。最后他们成功试验出了,在车体上安装一门37小口径火炮,以及一门双联装的12火箭筒发射器。他们发射的火箭弹,是普通的单兵火箭弹,虽然射程有限,但是火力也可堪一用了。
江铭道:“估计用不了几天,又该接到新订单了,这玩意可靠性实在不好意思提,军方只能以大量订货,来弥补可能的战场损耗,倒是便宜我们了。”
张锦道:“会不会咱们对这次的战争太过乐观毕竟这次我们要打的是正在鼎盛时期的清国啊,可不是劳师远征、跨海作战的英国人。虽然清军实力更差,但是纵深也大,我们尚不知道上面究竟是怎么一个战略意图,万一不小心,咱们也陷入一个战争泥潭,可麻烦了。”
刘征泰道:“怀疑这东西大家可能多少都有一些,但是我觉得打赢至少没有问题,内阁里的那些个大佬,还是很有本事的,问题是打完了我们得什么好处。”
“恢复贸易是肯定的了,真像是鸦片战争的翻版啊。”
“只是,以乾隆的性格,会答应一个南京条约吗”
江铭道:“谁知道呢,我觉得我们这场仗要是打起来,不可能跟鸦片战争一样的,我们在满清身上需索的更多,而以白南这人的性格,乾隆如果挡了他,八成乾隆也要完。”
众人沉默了一阵儿,张锦道:“我觉得还真有可能啊,白南做事儿,哪个不是胆子包了天”
作为普通的穿越众,大家对于上头的一些人物,并不会格外畏惧,而且他们都跟白南有过接触。男人们也都喜欢聊一些政局上的事情,来彰显自己的眼界。
眼镜儿叹息道:“那可是乾隆诶。”
江铭道:“乾隆怎么了,对于咱们,也不比那些茹毛饮血的野猴子强多少。”
黑子笑了,他道:“要是真的把乾隆给绑了来,我觉得光做展览恐怕也能赚不少钱,大家都去跟乾隆皇帝合影,多有意思。”
张锦无奈摇头:“你们还真把人家当成马戏团里的猴子了啊。”
刘征泰道:“要我说,直接去清国,打下一个省来,现在哪个沿海省份没个千万人口的,有了人口,咱们的国家才有发展。而且我觉得,其实这事儿也可能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虽说现在清国国力不弱,而且很是富有,但是糜烂气息已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