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
萧安听得连连点头,“本也是这个道理。”这些她也都知晓,不然在六关里那几年也白长了。
太孙在旁边看了萧安一眼,张公公的话再明白不过。
一是对待下属不要轻允不能履责的诺言,否则聚集起来的不是不得用的废物就是别有二心的小人;二是行军打仗并非逞匹夫之勇,重赏下的勇夫在打仗时并不顶用。
前者许是萧安还算是明白,后者……比起莽夫如魏侯一样的萧安,太孙觉得自己还是希望她能更聪明一些,自古能十战九胜的战神名将,多是智谋近妖,还没听说谁是只靠着蛮力就能名垂千古的。
既然如此,萧安还是别像魏侯了。
“故而不论是行事还是带兵打仗,最忌讳的无过于此。”张公公道。
萧安点头,“自然该是这样,空话谁都会说,然而要下面的人听你的,就得说话算话,君子重诺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能夸口,不然失信于人,下面的人自然也有异心。”
一扯上军中事;这立马就变得聪明了,只把太孙吴与张公公看得想笑。
张公公说得兴起,便想多说一些,抿了口茶后,继续道:“且这天下是陛下的,陛下自可做万事之主,除此之外,谁得此权?天下庸人碌碌,聪明人也从来都不少,并非以出身计。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统兵打仗自是劳心多于劳力。”
“如楚霸王在巨鹿以两万破秦章、王四十万大军;彭城一战,项羽以三万胜汉军五十万众。虽最后还是输与了汉高祖,然这两战皆是以少胜多彪炳史册,可见用脑子比用蛮力有用多了。就是项羽与其说是输给汉高祖,不如说是输给了韩信。”张公公说得感慨。
刘邦那名声,在有些人眼里,自来都不怎的好,但架不住这人运道强,身边尽是能人,所以也捞个江山坐,只亏了一代名将项羽跟战神韩信了,死不瞑目。
扯完淡,张公公继续说到魏氏的意图,“等着她们手里的铜钱越来越多,一开始与她们换的馒头,自然不能再满足她们,再令人以肉饼等交易,到最后她们便有新的意愿,想要买到更多的东西。当更多的东西不易买之后,她们便会开始想着出门之事。六关军令严明,在这之前,还用一面貌姣好不凶恶的小兵渐渐接触一二,让她们对特定的某一个男子报以好感与善意后,便可因不怕她们见得外男会惊恐而出门了。等着前几回出门时,着人一路护送,让她们出府见见外面的光景。随后她们就当习惯一道自行出府。这许要一个漫长的年岁,有的人能熬出来,有的人许一辈子也熬不出来,然而总有人是能得以新生。只是到了那之后,她们的人生如何,也与旁人无关了。魏娘子能救她们一时,能与她们居有定所,然而却不能让她们依赖一世,也算是仁至义尽。”
“若事事都要赖人方行,在这世道又如何活得下去?”张公公最后叹道。
其实就魏氏的这一份苦心,也让张公公心中敬佩。
不过是一些低贱女子,连自己父母都不愿意厚待的,若只是将她们救出来后丢在一旁不再搭手,旁人也不会说魏氏如何。
许有人抱怨不会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然而别人的闲事,且还事涉权势者,谁又愿意多这一嘴?
“你要跟魏娘子学的还有许多,莫要觉得魏娘子不如你利落,就是你再利落不也拿近亲无法?武力能解决的并不如用脑子解决来得圆满。”
“也要想想若是有人以此计接进于你,然后再最后一刻倒戈,你要如何来破?”张公公拍了拍萧安的肩头,又想起了一出来。
魏氏所为当然并不是张公公说的这个意思,不过是随口胡编来应付萧安的,她虽然觉得自己这些年对不起萧安这个女儿,心中难免有些偏心,但也不是那种恨不得把孩子绑在身边一个字一个字教的人,到底以后还有的是时间,教导萧安的事情并不急在一时,免得学得个四不像,反而日后坏事,对萧安的性情有影响。
也只张公公总是在替萧安解释出魏氏一举一动的目地后,要为萧安灌输些别的东西在里头,让他来看教萧安旁的都不如教她能不被人算计的有用,免得步魏侯后尘。
许柳客卿让萧安跟着魏氏转,有让她磨一磨性子,学会长谋远虑的意思,然而这两点要磨砺起人来也非几日几月之功。
可惜他能出宫的日子却只有这么多,私心里张公公还是愿意替看入了眼的萧安能多教导一些就多教导一些。
人一辈子活着,又哪能永远风光霁月的立于顺风之中,萧安要立志当将军的人,这并非是只用听命上战场的莽夫,该有的心机,该有的警醒也都必须得有,方才能在军中、朝堂中立足,处于不败之地。
萧安回头又去琢磨这个问题去了,剩下太孙吴坐在那,张公公道:“下臣献丑了。”
太孙吴回道:“张先生一席话,我亦有所悟,何必谦逊。”
张公公忙道:“公子,君有君道,臣有臣道。我与萧安所言之道,不该污公子耳。公子乃皇家血脉,日后许会更上层楼,凌驾于天下诸臣之上,一言如九鼎,并不用担忧言所不达。”
太孙吴却是笑道:“可我若说能令人长生不老,此话莫不是能信?就是身居高位,说话方才更要谨慎。就是后面先生与小安说的最后一句,我心也忐忑。”
到底还是皇孙,连太子都算不上,历来争储残酷,若是有一人如张公公说的那般潜伏在他身边,多少令人胆寒。
张公公想令萧安有防人之心,又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
此事暗示得晦暗,然而太孙却是听明白了,自然也不会挑开了来说,换了话道:“也不知凤阳里如何。”
钦差既到了八卦山,没道理不会嫌疑最大的凤阳城里的知府与知县掌控,刑部办案经验富足,不用张公公赘述。
太孙吴此话才说没多久,凤阳里的消息就传到了将军府。
“凤阳知府与县令已被拿下。”来报信的人道。
第085章 为统军萧安挑战(三更)
凤阳的知府与知县被拿下,钦差一行自当往谷阳里来,毕竟谷阳里的物证与人证俱在,刑部侍郎石奎不可能放过。
太孙担心的是,“此事恐怕也瞒不住六关,不说柳先生说秦泰会关注驿站,就是三六关之间用信鸽等传信,不过一日之间。”
此时柳客卿与魏氏也在正厅之中,柳贞道:“三关里有杨家三爷与南魏的人在,何惧秦泰等人会跑?”就是跑了,他们该传的信都传了,罪也不在他们这一边。
当然,要秦泰与刘希庭等六关里的谁要是带着一家子老小去投敌了就更好,许多事情都不需要再有证据,只用全推在那个人身上就好。
太孙吴点了点头,“等到钦差一行前来,我等便要一道前往三关。”
说这话时,他看了一眼柳客卿与魏氏。
魏氏明白太孙之意,柳贞便已经在一旁开口,“不如寻常将军借兵三千,护送前往?”
虽是京中来了钦差,让他们一行可避免了许多回京后可能遭遇的麻烦,然而对方的人马在八卦山定会分出一半,剩下一半前往三关与太孙带来的护卫集合,对上风吼城周边能最快速度结集的一万军马,到底还是底气不够。
但要有六关的三千兵马,再加上太孙的五百护卫及刑部尚书可能带来的三五百护军,便有四千人,以四千敌一万,若能利用战术优势,却未必不能赢。
太孙吴听着柳贞的计划,最后还是将本来要说的话问了出来,“小安一直想要上战场,不如这一回就让她领兵试一试身手,魏娘子以为如何?”
魏氏与柳贞在这一瞬间心有灵犀,想要将太孙祖上的坟墓翻一遍,然后再踏上几脚。
不过魏氏极快反应了过来,道:“四千军马,无事还好,若是有事,小安虽是自幼承家父庭训,却无多少领兵经验,如何担得此位?就是下面的千户百户们,恐也有不平。”
太孙要去三关,此行就是要亮明身份了,护送太孙这般的功绩,不说是百户,百户身份还太低,就是三千兵马里的三个千户,想来都想争一番谁来领这个头。
唯一能避免这起争端的手段,便是常家大郎率领。
然而常家大郎虽在军中,实职还只是百户,在战场上比拼不说比得过经验丰富的百户千户们,就是以将军之子的身份强权压住了三个千户的野心,但要真正遇到了三关的事,他是否能承担起这般的重任?
太孙吴看向魏氏,微微一笑,理直气壮道:“可是换上别人我不放心。”
除了萧安的任何人,于太孙而言就没有区别,若真遇上了意外,他心中唯一相信能护得他安危的人只有萧安。
太孙的身份,太子嫡长子,在没有意外之下,将是大庆王朝下一任的太子,再下一任的皇帝。这样的身份,只需要说一句他不放心,萧安身为大庆子民,就是个普通老百姓也得为他生,为他死。
这完完全全是以强权压人的耍流氓,且耍得正大光明,让人无法拒绝。
魏氏觉得她的确是一直小看了太孙,从这人之前朝着最好拿捏的他们伸手想要真正插手边关之事开始,对自己的本性一直有所隐瞒,一直到现在,总在恰当的时候又暴露出了一点来。
“常大哥以为呢?”魏氏偏头看向常乐。
常乐看了一眼太孙吴,又看了一眼魏氏,心中颇为为难,他虽是个直脾气,然而也是有儿女的人,自然明白父母对子女的爱护之情。
然而太孙身份贵重,就是他儿子那几刷子,他并不认为能强过萧安去,恰太孙又点了萧安,他似乎也提不出反对的意见。
“不过,小安并非军中人,只怕不能服众。”常乐是不想驳了魏氏的话的,就这般粗狂的人竟也说出了委婉话来,干脆两边谁都不靠了。
要魏侯还是六关里的大将军,萧安就算是个十四岁的姑娘,凭着她的身份,她的功绩,还有与魏侯的重视,下面的人也不得不服。
然而如今萧安连起码的士兵都不是,如何能得三千兵士信服,听她调令。
太孙吴道:“那就打。先与三个千户打,打赢了下面的人自然就信服了,还不信服的百户上也行。”
这里面也有技巧,先与千户打,输了萧安不过是个小姑娘,也不丢人,又不用与军中那般从低层打到上层的车轮法,只要能赢得一个千户,就能压得住一部分,打赢三个千户,下面敢挑战萧安权威的会更少。
如此来看,太孙反而替萧安日后上战场之前先扬了名声,是真真的在军中建立起威名,而不是他现在发觉的在三关六关老百姓里传的女杀神那般毫无用处的名声。
柳贞自然明白在这一场擂台里,萧安能得到的好处,萧安要上战场,他们要久居边关,从选择上来看,自然会选在六关,这笔买卖,做得并不亏。
“不如问小安她自己的意愿?”柳贞道。
魏氏自然是舍得自己女儿真上战场的,即便是心中有这样的准备,但也有能晚一日就晚一日的想法。
柳贞拍了拍魏氏的手,魏氏心中也有衡量,不得不点了头。
萧安听得打擂台之事,自然也不无不可,还跟太孙保证道:“他们打不过我!”
太孙这才道:“打得过就好。”
有萧安这一句他就放心了,至少萧安不会因魏氏与柳贞等人的影响故意输才是。
太孙垂眼想了想,试探着问道:“等你外祖父翻案之后,你可会与我一道回京?”
萧安不作他想,自然随口而出,“怎么可能?我来六关就为打仗来的,回京城去做甚?京里又不好玩。”
可京里有我……太孙将这一句压下了喉咙,才庆幸自己之前并没有做错,他自然是盼着萧安好的,然而也更想顺着她的意。
谷阳的驻军除了在城中巡防的,其他的在军营之中,而军营又在城郊一片空地处。
擂台是现成的,等着常乐定下了那几个千户带人护送太孙前往三关,萧安便有话说了,“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今天吧?这气候也正好,能打个痛快。”
常乐自然是没意见,魏氏与柳贞其实心里也想知道萧安跟真正上战场上打过的人比身手如何,也好看她能否现在这个年纪就可以上战场去拼命,或者到如今这个地步,还要许久才是上战场的时机。为父母的为儿女操碎了心,却最终还是得顺他们的意。
太孙吴也要跟着一道去的,他最近就喜欢上看萧安与人对阵之时的飒爽英姿,简直有些喜欢得想要刻进股子里了。
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