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驹谠兀挥伞捌诉凇币簧嵝α顺隼矗ね范ピ俨辉倩赝贰
等两人身影消失在众人之中,允文低头拾起那柄轻罗小扇,却见扇面上并无只言片语,只有一朵牡丹并与一只花蝶。
允文将小扇放在鼻边闻了一闻,一股幽香传来,不由低声喃语道:“不知是哪家的女子。 。 。 ”正在这时人群中不知发生了何事,突然一阵躁动,一股人流向着允文冲来。 。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有女如斯
第一百九十二章 有女如斯
允文此时尚在边走边回想刚才那名女子容貌,对身边之事全不知晓,被那人流一冲便转了方向,等再回过神时才发现不知不觉间竟来到了蔡国公杜如晦的府门前,回神时发现自己手中还握着那柄轻罗小扇,惊觉这时要是让人看到自己,只怕徒惹朝廷言官非议,连忙转身就要离开。 却不料那杜府门前的管事早已经注意到门前这拿着女人扇子的公子哥,细细分辨发觉竟是一年前离开京城最近听闻回来了的二皇子河南王允文,见他在自己府前迟疑不定,还以为允文有什么与自家老爷有关的大事,这时见他要走以为他改变了主意,急忙上前行礼将允文挡住。 允文此时再想躲避却已来不及,只得尴尬笑道:“本来是想来找杜公,不过刚才想来只怕太晚杜公已睡了,我这就不打扰了,告辞,告辞。 ”说罢就要转身离开。
那管事却道:“王爷慢走,小人已经命人禀告了老爷,马上就出来迎接王爷了。 ”
“不用,不用,我现在就回去了。 ”允文急忙道。 正在这时杜如晦却已经出来,见到允文,连忙上前行礼道:“见过殿下。 ”接着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请殿下进寒舍小坐。 ”
其时杜如晦为尚书右仆射,官居极品,封蔡国公,当朝中只在卫国公、太尉李靖与梁国公、尚书令房玄龄之下,与内史令、光禄大夫、郑国公魏征、尚书左仆射、江国公陈叔达等人并列。
允文见既无可避,若硬要待在这街上也是不妥。 无奈道:“那杜公请。 ”杜如晦道:“殿下请。 ”
两人让到府里大厅,有下人上茶,两人坐定,都是稍稍抿了一口,杜如晦轻笑道:“不知殿下来找我有何贵干?” 眼睛却扫了眼暂时被允文放在一边桌上的那柄轻罗小扇。
“杜公太客气了。 ”允文心中暗道一声谁想来找你了?面上却也轻笑道:“我只是前来拜望一下杜公,刚才在门口犹豫半晌,怕天色太晚打扰了杜公。 ”
“殿下说地哪里话。 ”杜如晦哈哈大笑。 两人又说了半天话,也没谈到什么实际的东西。 杜如晦眉头轻皱,又将眼睛回到那柄轻罗小扇,似乎不经意道:“殿下,你这柄扇子倒甚是别致,不知是哪位佳人所赠啊?”
虽然早有准备,允文心里还是一惊,连忙急声道:“杜公不要误会。 我这也是偶然所得,并非杜公所想的那样。 ”
杜如晦道:“殿下以为我会想到哪去?我只是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殿下今年已然二十,若有中意的姑娘,不妨向皇上提出来,我想皇上万无不准的。 ”允文急道:“杜公越发想岔了,其实并非是。 。 。 唉!”又道:“其实我与她也不过是一面之缘。 当时擦肩而过,连姓什么都不知道,这人海茫茫又能去哪里寻找?”
杜如晦站起身,走到允文放扇子的那张小桌旁,道:“殿下可愿借扇一观?”允文道:“杜公请随意观看。 ”说罢将小扇递了过去。 杜如晦将小扇拿在手中,翻转两面看了看。 见并无什么醒目的标记,又倒转了过来看了看扇柄,果然有一个小小地‘武’字,杜如晦将小扇伸到允文眼前,笑道:“殿下请看,这里的可是那女子地姓氏?”
允文将小扇抢在手中,仔细瞧了瞧道:“不错,十有**就是她的姓氏。 ”接着又叹气道:“这天下武姓之人不计其数,便是知道她姓武又能如何?”
杜如晦笑道:“殿下我猜殿下定是刚才在街上偶遇这名女子,不知可是?”允文对杜如晦猜到这点并无意外。 点头道:“不错。 ”杜如晦又道:“这扇子质地精良,再加上能被殿下看中的必定不是莆柳之姿。 所以这名女子必定是哪位官宦、或者富商人家的女子。 ”允文道:“不错。 ”杜如晦再一笑道:“既有这…,那只要把在京中武姓的官员、富商家中的女子一查,岂不就水落石出?”
允文刚才一直都在沉浸在那女子的容貌之中,人也是浑浑噩噩,这时得杜如晦提醒,顿时豁然开朗,击掌道:“对啊!这番查来岂不容易。 ”一顿又向杜如晦歉意道:“杜公,失态失态。 ”杜如晦笑道:“无妨。 ”
这番允文心中疑惑得解,便急急抓起小扇要起身告辞,杜如晦也不强留,将他送出了府门,等他走远了,这才忽而一笑,转身进了门中。
允文回到大兴城中自己地河南王府,带着一肚子相思过了一夜,第二日天明,允文带人去寻了京兆尹钱无白,说要寻一个京城中武姓的女子。 钱无白不敢怠慢,问明了年纪大小,便急急派人下去查找,隔日便将整个京城里大大小小三百户武姓人家的资料放到了河南王府桌上,其中年纪相似的女子中十之五六还备有画像。 允文从中仔细分辨,将许配了人家的都先放到一边,又想那女子衣裳打扮,将家贫的又放到一边,最后只剩下三人,正好皆有画像,允文一一抽出画像观看,虽然画中个个都是貌美如花,但身行体段却与自己所见大有出处。 正在哀叹有缘无份之际,那京兆尹钱无白急急地又拿了一人画像过来,允文观看果然是自己那日街上所见女子,问及人家,却是前几日刚从自己治下洛阳而来京城的大木材商武士彟之女,武媚娘。
(注:武则天原名常有人说是武照,但我想她这个名字很有可能是因为其后她给自己起的名字武曌而来,并不足信。 所以本书中地媚娘二字虽然也不过是唐太宗赐名,但既然本书里李世民已经。 。 。 便也就以此名当作她地原名了。 )
“这张画可画的象吗?”杜如晦在府中向一名家人问道。 手中却同样也握着一副那允文急急寻找的女子武媚娘的画像。
“象,便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那家丁道。
“真地?”虽然明知那家丁不可能欺骗自己,杜如晦却依旧小声似乎自言自语地问了一声,接着将那画卷好放到桌子上,又道:“你可认识去那武士彟家的路?”
“认识,就离这里三四条街,不是很远。 ”家丁道。
“那好。 你现在带我去,”杜如晦说着话便往外走。 轻声喃语道:“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地这么象!”
杜如晦出了府门,上了马车,那家丁在前一路小跑领着马车来到武府。 来到了目的地,门口杜如晦下了马车,自己暗暗打量四周,自古商居四名之末,那武士彟虽然木材生意做地甚大。 但只因为没有功名在身,虽然内里格局不小,但大门修建的只比一家平名稍大,门口也有个小门房,却虚掩着门,人都是躲在门里,不同一般官宦人家。 略略瞧罢,杜如晦点头示意叫那家丁上前说话。
宰相家人七品官。 那家丁哪看的起这等四名之末?上前“砰,砰”砸那虚虚掩着的大门,大声道:“里面有人没?出来一个!”
杜如晦微微皱眉,却并没有说话。 片刻,大门洞口,里面出来两个家丁。 眼睛瞟了眼台阶下站着的杜如晦,眼神里就是一惊,转过头向那砸门的家丁道:“不知几位找谁?”
那家丁大声道:“这是我家大人,快叫你们老爷出来迎接!”
那人连忙道:“好,请诸位稍等。 ”转身回去禀告去了。
这边杜如晦正在等待,却见远处几匹高头大马渐渐跑近,细细看去却是同样看了画像之后急不可耐河南王陈允文。
待马近前,杜如晦上前拱手行礼道:“拜见王爷。 ”
允文在马上跳下,上前“哈哈”大笑道:“杜公也找到这来了?”
杜如晦微微一笑,道:“那日听了王爷所说。 正好今日有了些线索。 便准备来查看一番,不想王爷也已知晓了。 ”允文笑道:“允文地一点小事竟劳动杜公。 真叫允文心下不安啊。 ”杜如晦道:“王爷过谦了。 ”
正说着话,大门里走一出一行人,为首人乃是一名五十余许地老者,出门看了众人一眼,见两个似是为首之人虽然是一身便服,却都是气宇不凡,当即眼中诧异更甚,下了台阶,近了两人身前道:“不知诸位是?”
允文到底年轻面嫩,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来找他的女儿地,便以目示意杜如晦。 杜如晦微微点头,向那老者道:“你就是那武士彟?”
“正是,小老儿便是武士彟。 ” 武士彟答道。
“恩,那我们先进去说吧。 ”杜如晦向允文使了个眼色,说罢便向里走,允文当即更上,之后许多侍从也都跟着进去,只留下武士彟被弄的摸不着头脑楞在当地,半晌方才回神跟着向里而去。
“你们几个就在这等着。 ”等到了大厅前面,杜如晦向身后人说道,又向允文道:“王爷请。 ”“杜公请。 ”允文也将自己侍卫安排在了厅外,进了里面与杜如晦一起坐在了主位上。 杜如晦道:“武士彟,这位便是当今二皇子、河南王。 ”
“啊!” 武士彟大吃一惊,刚要跪下,便听杜如晦又道:“你别跪,我还有话要说。 ”连忙保持住弯腰的状态,等待杜如晦说话。 至于他身后的几名家丁和原来厅中几个丫鬟却没有得到命令,依旧跪在了地上。
“武老丈快快请坐。 ”既然喜欢上了人家闺女,总不至于还要老丈人给自己磕头,允文等杜如晦喊停,方才松了口气,道:“武老丈先坐下,小王才好说话。 ”又向那些家人道:“你们也起来吧。 ”
“。 。 。 那谢王爷。 ” 武士彟见允文面色和善,料想不是坏事。 心神当下略定,在下首凳子上挨了半边屁股坐下。
等武士彟坐下,半晌无语,允文侧头看了眼杜如晦,见他此时又没了发话的意思,只得自己道:“不知武老丈可有一女儿叫媚娘地?”
“有啊。 ”武士彟一楞,连忙道:“媚娘是小老儿地二女儿。 ”
允文道:“不知可能请她出来看看?”
武士彟越加惊疑。 向身旁一个小丫鬟道:“你快去把媚娘叫来,便说有事。 ”那小丫鬟转身走了。 武士彟道:“不知王爷找小女何事?”
“这个。 。 。 ”允文犹豫道。 却是杜如晦淡淡道:“一会便知分晓。 ”
“是,是。 ” 武士彟畏畏诺诺。 之后三人各怀心事,无人说话,大厅中又是一片沉寂。
半晌,那刚才出去的小丫鬟领着两名女子进来,允文一见大喜,正是那日街上所见的一主一俾。 只见那女子目不斜视。 先来到武士彟身前行了一礼,道:“爹爹,不知你叫我来有何事?”
武士彟站起身,领着她转过身道:“快来拜见王爷千岁。 ”又向允文道:“王爷,这便是小女媚娘。 ”
“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允文立起身喜道。
“原来是公子。 ”武媚娘见是允文,不由面色一红,小声道。
“哎!什么公子。 要叫王爷千岁。 ” 武士彟道。
“不妨事,不妨事。 ”允文喜道,想了想又道:“那日与姑娘偶遇,仓促间不急问姑娘姓名,后来多方打听这才知晓,以至来的晚了。 今日。 今日我是特意来还姑娘扇子的。 ”在身上摸了摸,却记起那扇子放在自己书桌上面并未拿来,不由尴尬。
这时武士彟已然心中大喜,诚惶诚恐半天,原来不是自己有什么事得罪了这位千岁,反是这河南王被自己女儿勾了魂了,只要自己能够把握住,那日后飞黄腾达不在话下,看向武媚娘的眼神已经恨不得将她推到允文地怀中了。
杜如晦也是心中大喜,不过这份喜却是由惊转而为喜。 自武媚娘进来时。 杜如晦便如造雷击,“真有如此相象之人!”一句话冲到口中被他狠狠咽了下去。 接着便是一顿,最后才是猛然间地狂喜。
这时那丫鬟蝶儿已然是呆了,武媚娘却羞涩一笑,道:“那日小扇是媚娘丢失,被王爷偶然拾到,没未期盼王爷送还,王爷这句‘来的晚了’可要叫人误会了。 ”
“是,是,是我说错了话。 ”允文连忙道。
这边杜如晦已然知道允文被武媚娘彻底俘获了,心中地疑惑也得到了解答,便悄悄招呼武士彟出了大厅。 回身望了一眼,向武士彟道:“武兄,王爷千岁还有些事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