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瑶瞳孔清冷,威仪而道:“赢易若立得显赫军功,本宫,自会酌情考虑让他回京。但今日之功,着实,不可说服本宫让他回京。”
她言道得极为干脆,语气森冷铁硬。
说完,她微微转眸,沉寂冷冽的目光径直朝国师落去,继续而道:“赢易乃国舅侄儿,本宫自是体恤国舅思念侄儿之意,如此,既是国舅如此想念于他,但又军法不可废,本宫此际,倒也想了个折中之法,不知,国舅可愿听听?”
国舅眼角一挑,恼道:“长公主想的何法?”
凤瑶瞳孔一缩,漫不经心的道:“赢易既是无法回京探亲,但国舅,倒是可出城探亲。不若,本宫给国舅半月之假,让国师去边关探亲如何?顺便,国舅还可以为赢易带些衣食之物,好生去招待与他,也可,为本宫给赢易带些东西过去,毕竟,冬日即将而来,边关定是酷寒,本宫,也愿准备些御寒之物与宫中御厨腌制的一切肉制,由国师一并带去给赢易。”
说着,眼见国舅眉头一皱,愕然恼怒的观她,凤瑶嗓音一挑,继续道:“对了,本宫还想起,想必惠妃也极为思念赢易,不若,国舅探亲之行,便也将惠妃一并带去边关探亲。本宫言尽于此,国舅且好生考虑,倘若国舅觉得此法可行,本宫,可当场下旨,差数十精卫,专程护送你与惠妃齐入边关。”
森冷幽远的话,清冷而又淡漠。
待得这话一落,国舅满面起伏,眉头也紧皱到了一起,整个人,着实憋屈难耐,却又恼怒四溢。
“长公主倒是打的一番好算盘。此番将微臣与惠妃齐齐支走,意欲何为?”大抵是太过恼怒,国舅这话,说得倒是直白。
凤瑶眼角一挑,心底淬了声无脑之辈,随即逐渐将目光挪开,阴沉而道:“本宫不过是好心之为罢了,怎么,国舅如此言道,是因贪念京中繁荣,不愿为了至亲去奔波探望?又或者,国舅本就不关心赢易,是以无心为他吃苦奔波?”
这话,算是将国舅绕了进来。
国舅目光越发起伏,恼道:“长公主你莫要妄加揣度!微臣对三皇子,自是叔侄之亲……”
凤瑶淡道:“既是叔侄之亲,如此,国舅便领着惠妃,一道去边关探望吧。”
说着,嗓音一挑,“来人,备墨,本宫此际,要亲自写好懿旨,交由国舅。也望国舅到了边关,也替本宫好生慰问慰问三皇弟。”
这话一落,当即有宫奴急忙备了笔墨纸砚而来。
眼见凤瑶极是淡定的握了墨笔,正要书写,国舅终归是强硬按捺心神,紧咬牙关,当即屈膝跪了下来,僵硬而道:“此事着实是微臣思之不全,望长公主见谅。三皇子的确军功不够显赫,加之军法不可乱,是以,长公主不允他回京探亲,也是情有可原。”
突然之间,她姑苏凤瑶皆从不近人情变为了情有可原了?
凤瑶指尖的墨笔稍稍一顿,抬眼观他,漫不经心的道:“国舅此际,是想通了?”
国舅满面森硬,点点头,“长公主不允三皇子回京,的确是因军法严厉,也是在为大局着想。微臣方才略微短思,望长公主莫要见怪。”
凤瑶淡道:“见怪倒是不会。只不过,经得国师方才那些话,本宫如今倒是突然觉得,三皇子好歹也是皇家子嗣,如今漂流在外,终归是有些心酸孤苦,是以,本宫也着实有让国舅与惠妃离京……”
漫不经心的嗓音,缓慢至极。
奈何后话未出,国舅已急忙出声打断,“长公主,微臣以为,这探望之事许是不妥。毕竟,三皇子入军刚刚立功,正直大好年华与晋升的好时机,是以,便望三皇子在边关好生为国效力便是,倘若微臣与惠妃娘娘过去了,许是会乱了三皇子的心,如此一来,倒对三皇子并无好处。是以,微臣斗胆,请长公主莫要再让微臣与惠妃娘娘出京,还三皇子一个安心拼斗的环境。”
是吗?
方才还义正言辞的要她允赢易回京,而今,竟突然改口示软,站到了她姑苏凤瑶这边。
不得不说,这国舅着实是小人之辈,但还不曾太过不可一世。
只不过,即便这国舅翻不了天,但时常在朝堂之上肆意找茬,如此之人,留在朝堂之中,并无用处不说,许是还会,时常令她闹心。
如此看来,这大旭朝堂,着实,已然容不下这国舅了。
思绪翻腾摇曳,凤瑶满目清冷的观他,并不言话。
眼见凤瑶许久不言,目光也一直凝在自己身上,国舅眉头皱得厉害,心底之中,也略微增了几许发紧。
待得周遭气氛也蓦的跟着沉寂了半晌后,凤瑶终归是将目光从国舅身上挪开,幽远而道:“不让国舅与惠妃出城探亲,倒也,未尝不可。”
这话一出,国舅顿时如释重负。
凤瑶则眼角一挑,继续而道:“只不过,国舅今日公然顶撞本宫,肆意怀疑本宫对三皇子的居心,将凭这点,也是以下犯上,不可饶恕。”
国舅刚松下的眉头再度皱了起来,面色也逐渐发紧,“微臣不过是情急之下言道得罢了,并非真正有意对长公主不恭,望长公主见谅。”
他再度无可奈何的服了软。
凤瑶淡道:“虽是情急之下而言,但国舅以下犯上的顶撞本宫是真。本宫念国舅也是大旭老臣,不愿多做追究,但也不可目无大旭律法,肆意饶过国舅。免得这天下之人,称本宫包庇国舅,是以,这惩罚之意,定当执行,如此,本宫令国舅在府中,闭门思过七日,不知国舅,可要领命?”
国舅眉头皱得厉害,着实未料到头来竟成了自己有罪。
一时之间,心底的恼怒又是再度高涨,待得抬眸恶狠狠的朝凤瑶望来时,眼见凤瑶眼角微挑,森冷煞气的凝他,刹那,心底的怒意又莫名的减却了下来,待得强行按捺心绪沉默片刻后,他终归是咬牙低沉而道:“微臣,领命。”
凤瑶冷眼观他,满目森然。
本还以为这国舅仍要跳起来反抗一番,却是不料,危及之时,这国舅也非太蠢。
如此一来,他诚服命令,她自然也不能再度恶对于他,本也想让这国舅趁怒而起,肆意对她顶撞谩骂,她再新罪旧罪的一起判,奈何,这国舅竟突然收心敛性,强行诚服。
思绪翻腾摇曳,凤瑶凝他片刻,随即便按捺心神,淡漠出声,“国舅领命便好。今日之事,本宫也不再追究。只不过,有时候夜路行得太多,肆意妄为得太多,总有阴沟翻船之际,再者,这大旭之中,仍有本宫坐镇,是以,谁人都莫要想翻了这大旭江山。本宫这席话,国舅可明进去了?”
国舅僵然点头。
凤瑶瞳孔一缩,目光朝周遭群臣一扫,“尔等可是也记在心上了?”
这话一落,群臣不敢耽搁,急忙点头。
凤瑶森然煞气的瞳孔这才稍稍放缓半许,随即再度将目光朝刘太傅落去,沉寂无波而道:“三皇子回京之求,太傅差人去专程为本宫回绝。再者,三皇子平息边关反叛,终是有功,责令他强行晋升一职,赏千金。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只要三皇子行军有功,本宫,自按照军规论功行赏。”
刘太傅恭敬垂眸,低低而道:“微臣领命。”
凤瑶淡然点头,“皇傅方才说,今日大旭发生了两事,其一是三皇子军功之事,其二,是何事?”
这话一出,刘太傅眉头顿时一皱,整个人也顿时有些为难,并未立即言话。
凤瑶静静观他,目光也稍稍起伏开来,待得默了片刻后,她神色微动,唇瓣一启,继续道:“可是棘手之事?”
说着,嗓音一挑,“太傅但说无妨。”
刘太傅这才按捺心神一番,抬眸朝凤瑶望来,低低而道:“昨日,突然有文书从大楚而来,邀长公主入得楚国,参与楚王大寿。甚至文书上还有言道,说是楚王要趁此机会,与长公主共商国是。长公主,那大楚之人,大多狡诈,楚王更是心狠手辣,不值信任,是以,就不知楚王突然邀长公主入楚,是否有诈。”
楚王有邀?
凤瑶猝不及防的怔了一下,思绪翻转升腾,一时之间,并未即刻回神。
太傅朝她凝了几眼,继续缓道:“此事,摄政王也知,但却执意不让微臣先告诉长公主,也自请以摄政王的身份代替长公主入楚。只是此事,还无定论,也不知大楚那边,是否同意摄政王代长公主出席。”
第225章 可要饮酒
这话入耳,心底之中的复杂之意,越发的升腾蔓延。
这等大事,颜墨白竟让刘太傅隐瞒于她,甚至还决定亲自出访大楚?
不得不说,而今大旭与大盛关系极是紧张,大楚对大盛也存有野心,是以,大盛若邀大旭一道抗衡大盛,倒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大旭而今终归是大盛的附属之国,且刚刚经历战乱,不曾真正恢复与国强,是以,纵是大楚相邀,大旭也不可全遵从才是,毕竟,大楚国力强势,岂是大旭能比的,一旦大楚大旭对大盛开战,大楚兴许并非太过损伤,但大旭再经战乱,稍有差池,便是狼藉遍野,一败涂地。
如此,即便大楚相邀共商国是,她大旭,又岂敢与之为盟。
甚至于,若与楚王相商不好,且又反过来令楚王不满,那时大楚若将矛头对准了大旭,她这大旭,定也是风雨飘摇撄。
思绪翻转摇曳,层层蔓延,想得极多极远,但最终得出的结论便是,无论大旭是否与大楚连盟,对大旭都并无好处。
是以,那楚王的寿宴,自也是重头之戏,她姑苏凤瑶,又如何放心颜墨白独自去参与?依照颜墨白那强势之性,说不准便会与楚王一拍即合,攻打大盛,又说不准,他会看不惯楚王,抵触拒绝,从而惹怒楚王,那时,大楚若对大旭兴战,大旭,又该何去何从偿。
越想,凤瑶面色越发沉寂幽远。
待得许久,刘太傅再度恭敬而道:“长公主对摄政王出使大楚之事,可有意见?”
这话入耳,凤瑶才稍稍回神过来。
她并未言话,仅是清冷的目光朝刘太傅静静落着,待得再度沉默片刻后,她才低沉而道:“大楚国力强盛,非大旭能相提并论。而大楚想邀大旭对付大盛,不过是想有个帮手罢了,而一旦连盟攻打大盛,大楚有着大旭帮衬,许是并无太大损伤,但我大旭,定会生灵涂炭。是以,本宫如今,并不赞成与楚王连盟。只不过,若是大旭表明不连盟的态度,也势必令楚王不满,到时楚王再将矛头对准大旭,我大旭一样并无出路。是以,连盟之事,无论连与不连,对我大旭都无好处,而出席那楚王之宴,便也成重中之重,需好生委婉与楚王言谈。是以,倘若摄政王一人前去大楚,本宫,并不放心。”
这话一出,满殿沉寂。
刘太傅眉头紧蹙,低低而道:“长公主言之有理。只是,楚王差人送文书而来,想必自是要长公主参与寿宴,但楚王此人绝非可信,是以,长公主若亲自冒然而去,恐其中有诈,于长公主不利。”
凤瑶神色幽远,眼角微挑,待默了片刻后,低沉而道:“楚王寿宴,是何日?”
刘太傅默了片刻,恭敬而道:“八日之后。”
是吗?
如此说来,去掉路途中耗费的三四日,倒也还剩余分四五日的时间来考虑才是。
思绪至此,凤瑶清冷无波的道:“既是还有八日之久,此事,便不必着急而定,待得本宫定夺好后,再与大楚回信也不迟。”
这话一出,刘太傅微微一怔,随即急忙而道:“话虽如此,但时间也并非太过宽裕。是以,让摄政王单独出访之事,可要微臣书信于大楚,先行交涉?”
凤瑶神色微动,“不必了。”
说完,眼见刘太傅越发一怔,她瞳孔微缩,继续道:“出访大楚之事,非同小可,自是不能让摄政王单独替本宫出访。太傅先莫要着急,今日之内,本宫,定当想好对策。”
这话一出,刘太傅眉头紧蹙,满面担忧,但却并不曾再言话。
一时,周遭气氛也沉寂清冷,无声无息之中,透着几许掩饰不住的压抑之气。
凤瑶端然而坐,目光朝在场之人一扫,继续而问:“今日早朝,诸位可还有要事要奏?”
这话一落,众人纷纷摇头,无人能应。
意料之中的反应,凤瑶面色也无太大变化,仅是转眸朝一旁的宦官一扫,待得宦官会意并宣称退朝后,她才按捺心神一番,缓缓起身,逐步朝殿门处踏去。
一路往前,凤瑶满目幽远,步伐平缓。
待抵达御书房后,便开始端然而坐,兀自批阅奏折。
因着前两日有刘太傅帮着处理奏折,是以,此番御书房的奏折并不多,甚至奏折上的事,也大多老生常谈之事,并未太过新鲜。
待得午时之际,奏折便已全数批阅完毕,而待正准备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