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老夫人阴沉着脸,“二媳妇,我这个婆婆自认为还算开明,可你当媳妇就这样招呼都不打,二十几日不归家,这是哪家的规矩?你娘家就是这样教导你的?”
徐老夫人越说越生气。
“儿媳犯错,惹母亲生气,请母亲责罚。”
魏昭要跪下,被徐曜拉住,“母亲,从辽阳返回时,魏昭跟儿子说了,儿子答应她回魏家老宅一趟,魏家老宅她未出阁时有些东西要处理,耽搁了些时日,母亲要怪罪,就怪罪儿子,是儿子没跟您老人家说清楚。”
徐老夫人还有什么看不出来,儿子这是护着媳妇,当着儿子面不好为难儿媳道;“二媳妇,你自己回房反省,这次曜儿给你讲清,我就不追究了,下不为例。”
“谢母亲。”
“你先回去,我跟曜儿说几句话。”
魏昭蹲身,“儿媳告退。”
魏昭往外走,吐了一口气,幸亏有徐曜,婆母才放过她,其实想想,徐曜在婆母面前,处处护着她,怕她受委屈,如果换一个愚孝的男人,惹婆母生气,不分是非清白,一律责怪妻子对母亲不孝。
她站在积善堂门口等徐曜。
第62章
“曜儿,我听说朝廷特使又来了?”徐老夫人问。
徐曜扫了一眼母亲身边的两个贴身大丫鬟,徐老夫人对二人道;“你们下去吧!”
两个丫鬟退了出去。
徐曜方道:“朝廷派欧阳锦来萱阳城,欧阳锦带来皇帝密诏。”
“皇帝密诏里说什么了?”徐老夫人问。
徐曜压低声音说;“皇帝秘传旨意,命我发兵辽东,朝廷大军一月后征讨辽东张俊反贼。”
徐老夫人精神一震,“曜儿,我们就等这一日,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下一步是该我们有所动作的时候。”
“母亲,现在还不是时候,尚有一个隐患未除,鲜卑居住大漠深处,如果我们举兵,鲜卑将乘虚而入,断我后路,所以儿子想……”
门口有细微的声响,徐曜突然停住话头,竖耳细听,大喝一声,“谁在门外?”
门扇被推开,慕容蕙端着茶盘走了进来,把一茶盅端给徐曜,“侯爷请用茶。”
徐曜接过,瞅了她一眼。
谈话被中途打断,母子俩不在继续方才的话题。
徐曜啜了一口茶水,放下茶盅,站起来,“母亲,儿子告退。”
“去吧!”
徐曜从积善堂走出来,意外看见魏昭站在门口,“等我?”
魏昭点头。
徐曜遂牵起她的手,两人一起回房。
徐曜走到东院门口,站住,“你回去,我还有事去外书房。”
魏昭看着他,“我耽误你的正事了?”
这种非常时期他离开几日,一定积压许多公务,而且要发兵之前的准备,事无巨细徐曜要亲自过问。
“去大漠前,我做了安排,我如果不能及时赶回来,三弟带我主持军务,我没想到这么快找到你,还以为来回至少要半个月。”
徐曜为了救她,连军务都放下了,魏昭心里一热,看着徐曜转身,大步朝二门走去。
书香和杏雨正在屋里跟萱草和金橘说话,萱草和金橘得了魏昭吩咐,去大漠的事情不能让侯府的人知道,杏雨在跟前,萱草也没跟书香说别的。
杏雨从珠帘缝隙里看见魏昭穿过院子,走上了台阶,急忙走到门旁,打起珠帘,喜悦地道:“夫人回来了。”
书香叫了一声,“夫人。”欢喜得哽咽了。
这一次夫人出门不比往常,书香每晚看见侯爷不虞,隐约知道夫人出事了,又不敢问,暗地里提心吊胆。
这里正说着,徐玉嫣撞进门,“二嫂。”
徐玉嫣高兴得拉着魏昭,“二嫂,我跟章先生一路追你,以为你回新北镇了,马不停蹄赶到新北镇,也没看见你,你这二十几日去哪里了?”
魏昭总要给徐家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按照徐曜编的一套说辞,“我回魏家老宅了,我出阁前有些东西放在老宅,我留下处理利落了才回来。”
徐玉嫣人单纯,信以为真,“原来是这样,把我吓得够呛,以为二嫂路上出事了。”
刚说,赶紧捂住自己的嘴,“我乱说,二嫂吉人自有天相。”
徐曜把什么事都替她想到了,连撒谎的说辞都替她想好了,不用她操一点心。
院子里一个才留头的小丫鬟端着一个铜盆,里面放着一双新刷的绣鞋,前日下雨,踩到泥水里,她把绣鞋晾在倒座窗台上。
魏昭从敞开的窗子里望见,看这个小丫鬟不熟悉,问书香,“那个丫鬟是谁?”
书香解释说;“咱们二房里一个小丫鬟生病了,病不太好,大夫人说不能侍候主子,就把她挪到外院,另派了这个叫锦儿的小丫鬟过来。”
一个粗使的小丫鬟,魏昭也没再问。
徐玉嫣问书香,“我画瓷画的工具都还在吧?没给我弄丢了?”
书香赶紧说:“奴婢给姑娘收着,哪里敢乱丢。”
徐玉嫣说;“二嫂不回来,我都没心思画了。”
魏昭说;“你上次画的盘子,我听兴伯说开窑拿出来一看挺不错,我叫常兴去时给你拿回来,送你做个纪念。”
徐玉嫣又跃跃欲试,“二嫂,我接着学瓷画。”
“二姑娘一画趴在桌上几个时辰,我们看着头都晕了。”
杏雨笑着道。
“这屋里这么热闹?”
大夫人赵氏走了进来,“大嫂。”
魏昭跟徐玉嫣都站起来,给赵氏让座,魏昭扯过一个长条绣花青缎褥子,铺在炕上,赵氏推到一边,“天热,我可不坐这劳什子。”
赵氏坐下,道;“弟妹,你可回来了,你不回家,看把二弟想的,整日神不守舍的,你们小俩口才成亲多久,正是蜜里调油,你就把二弟一个人丢在家里,不是嫂子说你。”
小声耳语,“便宜了高姨娘。”
魏昭笑而不答,夫妻分离二十几日,徐曜在新北镇大院的那晚,哄着她,要得很凶,难道高姨娘出工不出力。
赵氏看见徐玉嫣又想起,“玉嫣妹妹,你这次出门带的贴身大丫鬟玉环死了,你看屋里的小丫鬟中意那个,提了一等大丫鬟,补玉环的缺。”
徐玉嫣想想,“那就把雪婵提一等。”
“行,你屋里的事你说了算,我再派一个小丫鬟给你。”
赵氏家事忙,说了几句话,告辞走了。
徐玉嫣也走了。
晚膳时,徐曜没回房,魏昭命杏雨,“你去书房问侯爷回后宅吃还是在前院吃。”
杏雨一会回转,“侯爷说在外院吃。”
“那你去告诉大厨房被侯爷的份例饭菜送去书房。”
外院,庆泊堂里,三爷徐霈、汤向臣、章言、余勇、许渭、周翼,一屋子人。
徐曜坐在桌案后,靠在椅子里,对徐霈说;“十日后,你挑三千人,送亲到辽阳,到辽阳后留在那里,等仗打起来,你可做个里应外合。”
汤向臣胸有成竹,“侯爷此次去辽阳已经跟黄太守达成默契,到时黄太守投诚,三爷在内接应,何愁此仗不胜。”
徐曜道:“朝廷跟辽东开战后,我们先坐山观虎斗,二弟你等我消息动手。”
徐曜起身,走到军事地图跟前,众人围拢过来,进兵计划和路线已经研究很多次了,徐曜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
门外小厮留白进来,“回侯爷,夫人问侯爷是否回内宅在吃晚膳?”
徐曜抬起头,“告诉夫人,我不回去吃了。”
留白出去告诉杏雨。
许渭说;“幸亏夫人及时的找到了,不然,把侯爷绊住,赶不回来,这可就耽误大事了。”
“啥事也没有这个事大,不管夫人救没救出来,侯爷也要在发兵之前赶回来。”汤向臣说。
徐霈皱眉,不赞同,“仗打败了,可以再打,人没了,岂能死而复生。”
汤向臣摇摇头,“三爷还是年轻,自古战场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能意气用事。”
章言瞅瞅徐曜,徐曜面色平静,不知道心里想什么。
吃过晚膳,魏昭还有一桩心事,就是徐玉娇的婚事,黄彦把丫鬟搞大了肚子,事出从权,她做主跟黄家谈成条件,徐玉娇婚姻大事,她擅自做主,不知道婆母可愿意,毕竟是亲生女,婆母如果同意把女儿嫁到黄家,愿意受这个气,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与她魏昭相干。
思来想去,回府时,婆母在气头上,要说起这事,无异于火上浇油,婚事又迫在眉睫,她没带丫鬟,一个人走去积善堂。
魏昭进了积善堂,给徐老夫人请安,徐老夫人是事过去了就过了,不再没完没了,对魏昭态度和气,“二媳妇,你吃过饭了?”
“吃过了。”魏昭恭敬地答道。
“坐吧!”
魏昭谢座,在下首一张椅子上坐了。
屋里徐老夫人的大丫鬟春兰正给徐老夫人捶腿,慕容蕙坐在炕上做针线。
魏昭侧身对徐老夫人说;“母亲,儿媳有一件事要回禀母亲。”
“什么事?”徐老夫人问。
魏昭扫一眼春兰和慕容蕙,大丫鬟春兰跟慕容蕙是一路的。
徐老夫人道;“你二人下去吧!”
春兰和慕容蕙看了魏昭一眼,退出去了。
待二人出门后,魏昭就把在黄府里黄家二公子跟那丫鬟灵儿的事原原本本说了。
徐老夫人听儿子徐曜提了两句,徐曜说黄家二公子喜欢屋里一个丫鬟,徐老夫人犯膈应,但一个丫鬟也没什么大碍,成不了什么气候,何况黄公子年轻,猫没有不偷腥的,徐老夫人没太介意。
听完,徐老夫人像吃了个苍蝇似的, “我说黄家娶媳妇舍近求远,原来还有这么一档子事。”
魏昭试探着问;“母亲,现在玉娇妹妹还没过门,母亲的意思是……”
徐老夫人沉默不语,半晌长叹一声,“这件事你办的对,二媳妇,如果不是你,你玉娇妹妹嫁过去,还不知道要吃多少亏,受多少暗气。”
这就是两亲家照做,徐玉娇必须要嫁入黄家,徐老夫人的态度有点出乎魏昭意料,她以为徐老夫人做不了儿子徐曜的主,怎么也要反对一下,而不是明知是个火坑,还把女儿往里送。
“母亲,把玉娇妹妹嫁进黄家,儿媳怕毁了玉娇妹妹的一生。”
如果徐玉娇的婚事跟她没一点关系,她不能管这闲事,婆母委派她去黄家,这件事让她赶上了,她不凭着良心做事,徐玉娇以后不幸福,她自责内疚。
徐老夫人阖目,良久,方说道:“二媳妇,你也知道,徐家这个时候悔婚,势必影响曜儿的整个计划。”
魏昭微微诧异,徐玉娇是徐老夫人的亲生女儿,徐老夫人真狠得下心肠,这让魏昭对徐老夫人有了新的认识。
徐老夫人也看出她的心思,“二媳妇,不说别的,你玉娇妹妹年纪也不小了,蹉跎下去,就只能给人做填房,当继母有前房嫡出子女,自己以后生出子女,还比前房嫡出子女矮一头,这黄家公子宠丫鬟,生出子女也是庶出,再说黄家保证了,你玉娇妹妹成亲后,少了麻烦,屋里不过多个小妾和庶子女。”
嫡妻也好,继妻也好,总得看男人的人品,黄二的人品差,既然婆母已经打定主意,人家女儿和人家妹妹,人家都愿意,魏昭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婆媳正说话,大夫人赵氏来了,赵氏请安落座后,徐老夫人道;“你玉娇妹妹的喜期定了,十日后送亲到辽阳,跟黄家公子成亲。”
赵氏问;“母亲,四弟的婚事不是先办吗?”
“你玉娇妹妹出阁,然后咱们家娶媳妇。”
“母亲,玉娇妹妹的嫁妆一早已经准备好的了,喜期有点仓促了。”赵氏道。
“黄家查了黄历,找人算的喜期,说农历八月宜嫁娶,为上吉,农历九月重公,不宜办喜事。”徐老夫人道。
魏昭在心里算了下,十日后送亲到辽阳,路上耽搁五六日,二十日后定可到达辽阳城,一支送亲队伍,名正言顺,不能引人怀疑,发兵日期就是二十日后,这样推算,朝廷已在调集兵马,大军十日后出京。
赵氏说;“玉娇妹妹陪嫁的丫鬟,她两个贴身丫鬟是要跟了去的,另外两个母亲看谁跟着去黄家,我问了其她的丫鬟,没人主动跟去,都说凭主子指派。”
徐老夫人道;“玉娇的几个丫鬟都是家生子,一家子亲人都在侯府,自然不愿意跟去。”
“母亲,玉娇妹妹远嫁,跟前没有娘家人,一帮小丫鬟也不晓事,依儿媳说,母亲把身边的大丫鬟派一个跟着玉娇妹妹,遇事也能有个商量,侯府陪嫁两房家人,都是母亲亲信之人,不过玉娇妹妹的房里都是丫鬟侍候,年纪大的仆妇,就是黄家姑爷也厌烦,跟在玉娇妹妹身边侍候还是这几个贴身大丫鬟。”
徐老夫人思谋,派身边的那个丫鬟跟去合适,魏昭进言道;“媳妇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