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由于李云天当时并不想就筹建水师一事闹出什么波澜,及时介入了进去,主动包揽了筹建水师的费用,这才使得内阁与六部之间的一次冲突得以幸免,使得外界看起来是军阁在与六部争夺经费。
“哪位大人在衙门里?”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李云天立刻就意识到都察院现在所面临局势的错综复杂,里面不仅有内阁和六部的较量,还有新旧御史们的恩怨,因此他沉吟了一下,问向了谢恒,准备找人商量一下该如何应对。
虽说李云天现在是宣德帝眼前的红人,又有着镇武候之尊,但他毕竟只是左佥都御史,上面还有左右都御史和左右副都御使四位都察院的堂官,他要是表现强势的话可就属于越俎代庖了。
“右都御史王大人和左副都御史陈大人今天在衙门里当值,左都御史顾大人进宫候旨,右副都御史张大人外出公务。”谢恒想了想,有条不紊地回答。
都察院现在的四位堂官分别是左都御史顾佐、右都御史王宇诚、左副都御史陈天勋和右副都御史张云海。
其中,右都御史王宇诚和左副都御史陈天勋是李云天的老熟人,也是他在都察院的老上级。
王宇诚是都察院有名的中间派,与内阁和六部都没有什么瓜葛,性情温和,韬光养晦,是人们眼中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好人。
去年,宣德帝为了让顾佐调入都察院,把王宇诚调去了南京担任南京都察院的左都御史。
在外界看来,南京都察院是养老的地方,可就在人们以为王宇诚要失宠的时候,今年年初宣德帝又把他调回京城继续担任京师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希望他能缓和以都察院那些对顾佐不满的监察御史的情绪。
至于陈天勋,李云天与他打交道的时间就更早了,当年李云天被巡按江西的崔辉陷害时,就是身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陈天勋领着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前去三堂会审,进而还了李云天一个清白。
陈天勋两年前被宣德帝擢升为左副都御史,他与杨士奇私交甚密,可谓是内阁阵营中最重要的一员朝廷重臣。
对李云天来说,陈天勋对都察院现在局势的态度至关重要,毕竟他可以影响到内阁在此事上的立场。
由于顾佐和张云海都是从外地调回的京城,因此李云天以前所没有打过交道,李云天来都察院任职的时候顾佐在贵州担任按察使,等顾佐调回京城担任通政使时他又去了交趾。
张云海两年前在浙江布政使司担任左参政,陈天勋升任左副都御使后他接任了右副都御史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张云海在担任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以前是吏部的郎中,与吏部的官员私交甚密,他此次能脱颖而出将右副都御史一职揽入怀中也与他吏部出身的背景有关,可谓是六部在都察院的一员干将。
正是因为张云海与吏部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故而他才会被宣德帝调出了京城,以免其在都察院里掣肘顾佐行事,这使得六部几乎失去了在都察院的话语权,对顾佐在都察院整顿吏治无能为力。
第521章 借茶喻事
李云天来到右都御史王宇诚的公房时,王宇诚正慢条斯理地在那里品着茶,对于都察院里的这场风暴他明智地选择了置身事外。
宣德帝其实早就猜到了王宇诚会置身事外,但他这样做也实属无奈,除了王宇诚外,适合担任右都御史一职的官员不是属于内阁阵营就是属于六部阵营,他手里并没有其他的人选。
至少,王宇诚的存在将维持都察院里内阁与六部势力的平衡,很显然现在已经不适宜再调入内阁阵营的官员进入都察院当堂官,那样的话内阁将在都察院里对六部有压倒性的优势。
本来在宣德帝心中,内阁阵营和六部阵营的官员各有两人担任都察院的堂官为好,这样一来就能维持都察院中两大势力的平衡。
可现在顾佐正在整顿都察院的吏治,如果将六部阵营的官员调来担任右都御史的话无疑是自寻烦恼,届时还要像张云海那样想办法将其调出京城,那样一来的话无疑会引发六部堂官的严重不满。
故而,经过左右权衡后,宣德帝将王宇诚调了回来,毕竟现在都察院绝大多数的御史都是六部堂官的门人,内阁阵营在都察院的堂官人数上多一个的话能弥补这种劣势,使得双方的势力实现均衡。
不过从目前都察院的情形来看,由于顾佐行事的手段过于刚硬,事态的发展很显然已经超过了宣德帝的意料,正处于失控的边缘。
这也是李云天回京后为何率先来都察院的原因,宣德帝需要一个人来收拾都察院现在的烂摊子,以避免内阁与六部之间爆发更为激烈的冲突。
在宣德帝看来,论资历、谋虑以及处事的沉稳,满朝文武中也只有李云天是最合适去都察院收拾残局的人选,以他的才智和稳重绝对能妥善平息都察院里的事端。
“复生呀,你来的正是时候,上个月江南的人给本官送了几斤上好的大红袍,你尝尝看如何。”见李云天来了,王宇诚放下手里端着的茶杯,笑着招呼他落座,然后吩咐下人给李云天沏茶。
“多谢大人。”李云天闻言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不动声色地坐在了一旁的座位上。
王宇诚虽然喜欢喝茶,可行事向来低调,绝对不会当众喝大红袍这种市面上价格不菲的顶级茶叶。
之所以要说王宇诚现在喝的大红袍是顶级茶叶,原因很简单,王宇诚是堂堂的都察院右都御史,江南的人既然给他送茶那么绝对是市面上最好的茶叶,十有八九与进贡给宫里的贡品茶叶一样。
这使得李云天感到非常奇怪,以王宇诚的老练沉稳绝对不会在自己面前展露出这种顶级贡茶来,里面一定有什么深意。
“复生,味道如何?”等李云天品了一口下人送来的香茗后,王宇诚笑着问道。
“下官不善茶道,故而再好的茶喝在嘴里也是苦的。”李云天吧唧了一下嘴巴,故作无奈地向回答。
“苦就对了。”王宇诚闻言顿时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说道,“这茶虽然闻起来芬香扑鼻,但其根源却是一个苦字,只不过现在喝茶的人都被它的芬香所迷惑,而忘了它的本源。”
“大人所言极是,下官受教了。”由于王宇诚冷不丁地冒出了这些话,李云天一时间有些不明白他在说些什么,但又不方便打探,故而笑着回答。
“复生,你可知道这几斤大红袍市价是多少?”王宇诚知道李云天现在猜不透他的用意,于是慢条斯理地品了一口茶,看似随意地问道。
“据下官所知,现在市面上的顶级大红袍一百两一斤。”这倒瞒不过李云天,九州商会的生意里就有茶,于是他想也不想,微笑着回答。
“是呀,一百两一斤,几斤茶叶就是几百两银子,本官喝了后觉得直烫嘴,可那些人眼睛眨都不眨就送了出去,着实财大气粗呀!”王宇诚闻言点了点头,放下茶杯后微笑着望着李云天,话里有话地说道。
“大人的意思是釜底抽薪?”李云天这下终于回过味儿来,不由得试探性地问道。
“皇上一心为民,可惜皇上并非太祖和太宗,否则岂有今日之事?”王宇诚笑了笑,他并没有回答李云天,而是语峰一转岔开了话题,不无感慨地说道。
李云天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他听出了王宇诚言语中有着诸多无奈,也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是在暗指宣德帝无法驾驭朝中的那些文武大员,遇事时往往受到诸多掣肘。
如果搁在洪武帝和永乐帝时期都察院绝对不会有如此的乱局,内阁和六部的关系更不会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以至于文官集团逐渐分为了内阁阵营和六部阵营。
“请大人明示,下官从何处下手为好?”此时此刻,李云天不由得对王宇诚刮目相看,恭声问道。
原本,李云天还以为明哲保身的王宇诚已经远离了官场的是非漩涡,如今看来置身事外的王宇诚比常人更清晰地了解当前朝中的形势,一针见血地点了宣德帝现在所面临的困局,并且点出了解决官场上贪墨风气的最有效手段,那就是釜底抽薪,断了那些贿赂者的财路。
只不过,李云天现在还没有想好从哪里下手来杀杀这股贪墨之风,以震慑官场上的官员。
“大明最富庶之地莫过于江南,而江南最富足之人莫过于盐商。”王宇诚闻言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望着李云天,“本官听说江南盐商一个个富得流油,财可敌国,想必这里面有不少龌龊,倘若能查清此事,不仅能震慑百官,同时也能给大明挽回不少流失的税银!”
“盐商?”李云天闻言不由得吃了一惊,他自然知道位于扬州城的两淮盐运使司衙门里有许多见不人的东西,不过两淮盐道可是一个大马蜂窝,轻易触碰不得,否则必被其所伤。
王宇诚见李云天面有难色,心中知道他有所顾忌,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淮盐道一事必定牵连甚广而且他将承受来自六部的巨大压力,搞不好还会栽在上面,因此动两淮盐道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两淮盐道由六部把持,其油水之丰厚令人垂涎,是六部在江南所掌控的最重要衙门,如果能将其从六部手中夺走杨阁老定会大力支持。”
不过,在王宇诚看来以李云天能力完全能查清两淮盐道事务的那些龌龊事,而且李云天也不是没有帮手,因此沉吟了一下后语重心长地说道,“两淮盐道的弊端不除,我大明贪腐之风就会不止,只有敲山震虎才能使得他们收手,皇上与民休息的圣意也才能真正得以施行。”
“本官老了,倘若能再年轻二十岁,一定会查明两淮盐道的黑幕,使得那些贪赃枉法之徒被绳之以法。”
说着,王宇诚的神色不由得一黯,神情严肃地望着李云天,“也只有将两淮盐道拿下了,那么内阁才能与六部相抗衡,而只有双方力量均衡后朝廷才会得以安宁。”
“大人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下官知道该如何做了。”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冲着王宇诚一拱手,恭声说道。
王宇诚说的没错,只有让内阁和六部之间形成均势,那么双方才能老实下来,不至于再爆发像都察院这样激烈的争斗,而两淮盐道一案必定对六部形成重创,进而使得内阁得以扩张势力,趁机与六部形成均势。
而且,李云天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讲武堂下属的六大学院近几年来已经培养了两批学员,是该让那些学员施展所学来涉足地方政务中去,而两淮盐道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契机。
如果能将两淮盐道拿下,那么两淮盐道的大小官员将会被捉拿问罪,届时李云天就能趁机将讲武堂六大学院的学员安插在两淮盐道衙门历练,进而一举打入大明文官仕场。
至于说捅了两淮盐道这个马蜂窝后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进而招致对方群起攻之,李云天虽然有些忌惮但是却并不畏惧,先不说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足以与对方一较高下,单单内阁杨士奇和杨荣等人的支持就会令对方顾此失彼,狼狈应对,即使他所承受的压力无疑小了许多。
况且,李云天并不会大张旗鼓地彻查两淮盐道。
他需要一个契机来介入两淮盐道的事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揭开两淮盐道的种种黑幕,以打乱各方利益势力的阵脚,届时恐怕他们不是想着如何对付自己,而是更关心如何善后以免将其牵连进去。
因此,解决两淮盐道关键在一个“快”字,揭开两淮盐道黑幕的速度越快,那么那些牵涉其中的利益势力就越被动,他也就越加安全。
等到了那个时候,双方所关心的事情将不是案子的审理,而是如何善后才能皆大欢喜。
所谓破后而立,在李云天看来对积弊已久的两淮盐道必须要施以雷霆手段,这样才能扬清去浊,保证大明朝廷最重要税赋来源的收取,同时也是对江南官场乃至天下官场的一种震慑。
可是,两淮盐道的弊端存在已久,所牵涉的利益关系利益更是错综复杂,历任两淮巡盐御史都没能窥其一斑,或者不敢轻易沾惹,李云天要想在短时间内将其查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522章 心怀不满
离开王宇诚那里后,李云天又去拜见了左副都御史陈天勋,作为新上任的左佥都御史,拜访都察院堂官是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云天是新晋的镇武候,但是都察院的人中却无人喊他“侯爷”,原因很简单,镇武候是武臣的封爵,从品级上来说属于超品。
按照永乐初年的定制,伯之禄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阶勋皆与侯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超品。
公、侯、伯入则可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