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人哪一个是没有脾气的人?孤傲清高,等等的态度,肯定会惹得某些人不高兴。即便主考官是个真君子,但是他也不可能每一份试卷都过一遍。
考官一看,乖乖,这货清高啊,你没当官的时候都清高,当了还了得?
虽然清高是好事,可是置其他人于何地?要知清高也是在别人衬托之下,才会显现出来的。两个字:不中。
骄傲就更不用说了,不中。看似轻飘飘的不中两个字,累得多少人来往奔波蹉跎年华。历史上杜甫,孟浩然等等的都是。
看了看题目,杨钊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笔墨砚台等等,先将姓名,按照规定写在卷子的开头等等地方。
然后等着国子监的长官宣布开始的时候,这场关乎的到很多人一声的会试才会正式开始。
填好姓名,放下笔,杨钊开始思索到底写什么好。自荐诗,要想写的,别人不管抱着哪种心思都没话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儿。
人有千张嘴,众口难调。讽刺同性恋的句子保不准都可能犯某个考官的忌讳。
想要所有人都没有话说。首先诗必须简单,不管是四句二十个字,还是七律都要简单,要简单到某些人借题发挥,都找不着地方。当然谁要是能写出千儿八百字的万古经典诗也成,这个不抬杠。
其次是文采好,让人一看就是好诗,才能脱颖而出。这时玩深沉,写那种意境深奥,需要细品的诗就是找死。那么多考官,谁也不可能在一张试卷上墨迹半天。等人家在几十年后才品出味儿来,黄花菜都凉的结冰了。
再次要内容好,让人一读之下就拍案叫绝。讽刺映射等等的手法,可以直接排除,标新立异迥然与众不同也可以排除。健康向上的内容才是王道。
想到这里,杨钊难为了,这么多要求,而且是不能打折扣的那种。想要一天之内写出来都难,何况后面还有两首。
写不出来只好偷,但偷谁的就是问题了。做人,志向,态度等等综合起来,这样的好诗似乎很少,要是讽刺科举的,那就多了去了。
杨钊咬着笔杆子,看着一片空白的试卷,思绪开始跟飞机的涡轮似的,飞快旋转。
历史上有名的诗人走马观花似的,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杨钊的脑子里,李杜之前的全部排除,开元之后的可以考虑。孟浩然王昌龄,杜牧李商隐……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杨钊还在咬笔杆子,这样的诗本来在科考之前就应该想好的,可惜杨钊都将心思用到了后面的策论上去了,忘了大唐是一个诗文至上的朝代。
最后杨钊还真想到了一首这样的好诗,条件上全部符合。而且超级经典,和孟浩然的春晓,一样,经典到下至一岁,上至一百岁都能倒背如流的好诗。题目就一个字:草。
提起笔,杨钊用自创的杨氏书体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的《赋得古城草送别》堪称经典。虽然原诗一共八句,为送别之意,但是后四句砍掉以后,丝毫没有影响。换个换个题目,杨钊很无耻的将之占为己有。
这首诗将自身放倒了一个低的无以复加的程度,把自身比喻成一颗小草,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四句二十个字,简单。
其次文采好,四句分开来看,平实无奇。但是凑在一起就显得匠心独具了。越是能把简单的东西玩出花儿来,越是水平高。
再次内容上也好,根本挑不出刺儿来,不但表示出了顽强拼搏的态度,还透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一旦春风化雨,又是一朝拼搏。
巧合的是,当年白居易谒见大名士顾况,就是用这首诗当的敲门砖。而后无论科举还是仕途都轻轻松松,没有辜负“居易”二字……
第117章:会试结束
第一场轻松搞定,除了第一首之外,第二首第三首都有了些要求,但并没有限定必须写什么样的题目。一首要求雄浑壮美,一首要求细腻温婉。
两种不同的风格,实际上只要写好一首就能合格了。属于三选二的那种。
但杨钊并不知道这些,雄浑壮美的好找,李白这个时候肯定没有写那首脍炙人口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拿过来,谁的风格有它雄浑壮美?至于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句子,直接删了。等回头不考试了,再补上。
至于婉约的更简单了,一首忆江南就能解决。有些人就会问了,忆江南好像不是婉约诗吧?不是没关系,有前面两首诗垫底,谁敢说不经典?
心情愉悦之下的杨钊,很快将之搞定。卷面上面骨骼瘦硬,筋骨天生,又不乏刚正的字体,再加上人们传唱了千多年的超级经典诗,要是不中还有天理吗?
铺好自己的硬板床,杨钊这试院的第一夜睡的那叫一个踏实。跟隔壁的那个脸色蜡白,黑眼圈直逼熊猫的仁兄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第二天一早,试卷被收走以后,第二场便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默写经文,解释一部分经文的意思。这个也不难,考的都是硬功夫。
三道题,一道出自论语,道出自孝经注,还有一道是出自大学。四书五经翻来覆去就那么点字数,每次考试抽两句,考到后来什么样的题没见过,一些心灵手巧的老夫子收集一下,便是纵横科场的独门秘籍。
而这些独门秘籍,最后往往都是转换成了金钱。
杨钊手里就至少有三本之多。早研究的滚瓜烂熟了。
第一题,默写论语尔雅篇,并且解释尔雅篇到底说了些什么,对于杨钊而言,这题目跟吃豆芽似的简单,要知道他可是论语正义的作者,保不准那本论语正义也为成为答案的标准之一。
第二题是默写孝经注的庶人之孝,这个也简单,老男人当初注释孝经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将孝的重点给放在了对家国的孝上面。这个只要摸着老男人的脉搏,就不会有大问题。
第三题是大学的一段,按道理讲,在唐代大学并没有其他的几部经典招人待见。
因为这个时候的大学仅仅是礼记中的一篇而已,远没有后来将之单成一书的荣耀。但是两题都出在热门上了,来一题大冷门也在情理之中。
大学这本书的主旨只有一句话,正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要把握好这个意思,基本上无往而不利。当然,如果解释的时候顺便拍拍老男人的马屁就更好了。
开元年间的老男人确实值得拍马屁,社会空前繁荣,政治安定,开元年间的大唐帝国确实无愧于开元二字。这个时候确实不服不行,至于后来老男人不争气的问题……
他就长成那样了,谁有办法?
杨钊提起笔,寸许大的小楷工工整整的将打好草稿给誊写道卷面上,这三题并不难,能同样搞定的学子大概占百分之八十左右。
第三天考两道策论。策论就是对策议论。两点缺一不可。先议论找出问题,然后有对策解决,是策论的最基本写法。
两道策论,一道是关于民生的,一道是关于如何对待异族的。这两道题都是老生常谈,前世干过公务员的杨钊在这方面自然是行家里手。
关于民生的,杨钊在藏富于民这一点上立论,分析一些生活水平处于中低下县城的百姓生活,然后分析他们为什么会处于贫困的状态。然后将解决的办法给提出来。
中间再穿插着一些唐朝以前的名人名言,以及后世的一些地方规章,检不重要的写出来,写这些的时候,杨钊格外小心,一来不能跟封建王朝的社会基础起冲突;二来又要合乎实际。
所以能带上的规章也不多。涉及到具体的地方偶尔说上两句,真正的细枝末节一概不提。
因为有些地方一提,就可能涉及到既得利益者,在考试的文章中跟人家放对,纯粹是没有脑子的行为。
关于对待异族的就更简单了,杨钊立足于和平共处,然后议论怎么获得和平共处这四个字。
其解决办法无外乎两点,一是武力征服,二是用经济手段和平演变,必要的时候两者结合。只有征服以后,再加上合适的政策才能和平共处。
杨钊恬着脸说什么已经统治的异族就是自己人,恨不得把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言论给飚出来,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尽管李唐皇家的人往上追几辈,搞不好就是胡人来着。
至于一些真正不受王化的蛮夷该怎么办?杨钊提都没提。那种民族矛盾并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彻底杀光这种狠招,想都不用想。
就这样杨钊三天的会试就过完了,第四天的中午,在考官正式宣布收卷的时候,考场中一片轰动,有的没写完,还想再写,有的写是写完了想再要一点时间的。
结果在手持单刀的兵丁们注视下,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将试卷放在桌子上,然后跟在满面严肃的丙丁身后,缓慢但十分有持续的离场。
出来的时候就没必要检查了,杨钊在门口不远处便找到了同样考完的杜甫。
只不过杜甫的脸色不是很好。看到这是,杨钊的心里咯噔了一下,老杜当年可就是屡试不第的典型人物之一。这一次别霉运发作,考砸了。
“子美兄脸色不渝,可是有甚子问题?”杨钊立刻凑上去问道。
按道理讲,诗圣能写不出好诗来吗?但是不是好诗,却是由那些考官们所决定的。杜甫要是真的点子背,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王维是吏部尚书,他不管这一块,虽说有点关系,但有关系的人海了去了。他,明显指望不上。
但是王维指望不上,还能指望谁?诺大的京城,杨钊谁也不认识。要不是杨钊火炽火燎的出门找了好几天,保不准连韶华诗会都参加不了。
杜甫要是落榜了,这事儿就难办了……
第118章:突然出现的余达
“杜兄刚出试院就愁眉苦脸,莫非是……”
见杜甫一声不吭,杨钊只好再次问道。
“没什么。”杜甫兴趣缺缺的道:“还是回客栈再说吧。”
回到了两人下榻的地方,杨钊也没了顾虑:“我说老杜,你吞吞吐吐的,到底怎么会事?是不是会试上出了什么纰漏,要落榜了?”
“去,你个乌鸦嘴千万不要乱说。哥哥我不知道考的多好呢。只有些失望。”
杜甫坐在椅子上端着茶碗道:“我看见了孟浩然,他一脸灰暗的离开了。兔死狐悲之下有些黯然罢了。”
杜甫这样说,杨钊倒是不稀奇了,那老大也是一个倒霉透顶的主儿,据说有次因缘巧合之下见了老男人,老男人也听过孟浩然的诗名,于是当即让他念几首诗听听。
这本来是一步登天的好机会,可是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孟浩然不知道哪根筋搭错线了,愣是在紧张之下,把讽刺朝廷的诗给念了出来。
老男人当即火了,来了一句:“朕不曾负卿,卿何故污朕?”说完老男人拂袖而去,可怜的老孟从那以后彻底断了科举的念想,直至郁郁而终。
杜甫在历史上也属于那种倒霉到家的班子之一,先是屡试不第,老爹驾鹤西去之后,家道中落。四十来岁才被人推举成一个小官,没干多长时间又一次回归白丁。后来孩子饿死,老婆饿死,史书上关于杜甫的死法有五种解释,却没有一个是得善终的。
这样的人用倒霉二字已经不能形容了,应该说是悲剧才对。
回到客栈的两人,随便聊了几句便休息了。正当杨钊睡的正爽的时候,小二来报。说是有人宴请他。杨钊只好起来尾随而去。
来请人的是一位书童,十三四岁的年纪,穿着一身宝蓝长衫。
杨钊问了好几遍都没有问出来到底是哪位请他过去。
穿街过巷走了好一会,才来到一处很不起眼的小屋门口。在门口的两名大汉,五大三粗,属于那种胳臂能跑马的主儿,一看就知道很厉害,两个字,彪悍。
杨钊打量了两眼,虽然这两人很牛,但是抽出双截棍来,杨钊又十足十的把握在一分钟之内放倒他们。
走进屋里,当先坐着一位眉宇间似曾相识的人,此人四十多岁,进五十的样子,下颚一缕长须。面容温文尔雅,气质不凡,很像那种位高权重似的人物。
来人一见杨钊便笑了:“杨家大郎,不知还记得某家这个大叔否?”
“大叔?”杨钊疑惑了,能被他成为大叔的人不多,但都认识,眼前的这位却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了,又仔细的观察一番,杨钊福至心灵的明白了:“你是关内道节度使,余达余大同?不对,现在根本不是述职的时间,你怎么可能在长安的?”
八年没露面,第一次露面竟然在这种奇怪的氛围之下,杨钊不得不多留几个心眼。
“某家在长安却是为了一人而来。”余达笑眯眯的解释道。
“不要说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