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军两百多艘战舰这个时候全都一窝蜂的向北开始涌去,中华军在台湾城里面的士兵自然是不会对他们客气什么的,一时间炮弹纷纷激射过来,海面上水柱冲天,战船互相争抢拥挤,左右两军的战舰为了争抢有利的位置甚至会互相之间出现争斗,不过这个时候不管是吴英还是汪明,都没有心思去制止手底下的这些人的行为了,在他们的心里面还巴不得这样的人再多一些才好,那样的话中华军的追击舰队就会先被这群人阻挡一阵子,自己就能够向前多跑一段距离,也就更加安全了。

清军的逃脱显然在中华军的预料之中,六艘铁甲舰没有选择尾随着清军的后面进行追击,而是沿着台湾的海岸线一路北上,他们的速度显然是比清军的帆船要快得多了,因此势必会在大多数清军战舰感到北部的出口的时候截住他们,这个时候多消灭一艘清军的舰船,日后中华军面临海上的威胁就会减轻一分,所以所有的中华军的士兵们都被教育不要对眼前的敌人心慈手软,即使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汉人,不是满人,但是他们依然是中华军的敌人,是敌人只要他们不投降,还有战斗力,那就应该被消灭掉。

第两百四十六章战后的巨大影响

当吴英和汪明两人率领着剩余的战船感到大海湾北部的出海口的时候,他们发现中华军的六艘铁甲舰已经严阵以待,二人这个时候难得的默契了一会,几乎都是想也没想就主动发起了进攻,两人心里都知道,要是不击溃这六艘敌舰,他们就要全部交代在这里了。

清军这个时候毫无阵型可言,整个舰队被拖成了长长的一个条索状,而且不同于之前中华军的那种单船纵队的编队,清军战舰彼此间距离有近有远,士兵们也都惶惶之如丧家之犬,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逃出去。

中华军的其他舰队这个时候已经追上了清军落在后面的舰船了,这些舰船大多是被岸基炮台击伤了,因此行动受损,他们的数量不是很多,因此在中华军整支舰队的围剿之下很快就被击沉或者投降了。

北部出海口这里的战斗则比较激烈,清军舰船源源不断的从海湾内赶来,所以六艘铁甲舰身上的压力比较大,但是清军并不是想要和他们硬拼,他们只是想要杀出一条生路,中华军的这六艘军舰在抵挡一阵子之后,主动的让出了一条道路,让给清军逃跑,这样做的目的吴英和汪明两人都是十分的清楚,对方不愿意跟自己这边硬拼,于是就像是攻打城池一样,三围缺一,放城中的守军出逃,然后在派出去骑兵在后面追赶,如果守军不出逃的话城池兴许还能够守得住,但是一带守军弃城逃跑,那么不仅是城池将会拱手送人,而且守军自己多半也是伤亡惨重,甚至是全军覆灭。

这个时候清军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局面,对方摆明了就是让清军先撤。然后自己在后面追赶,清军的船队数量虽然多,但是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军无斗志,军心涣散,谁也不想抵抗,只想着逃跑。所以就会落入一个不断被蚕食的局面。

可是两人虽然知道这样的结果,但是这个时候眼前已经有了一条生路了,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够逃脱,但是士兵们像刚才那样决一死战的心气已经没有了,人心思动,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想打下去了,于是两人只好各自叹了一口气,一马当先的率先突围出去了。

有了主将的带头,后面的舰船完全没有那个思想负担。这个时候鱼跃而出,士兵们放下手中的武器,丢掉舰船上面的火炮,然后跑到船舱底部去操起船桨就开始划起来,希望能够加快舰船的速度助他们早日返回他们的大本营。

六艘铁甲舰等到了后面的大军追上来之后才开始截断了出路,然后其中两艘留守堵住出口,另外的四艘军舰开始追击清军,算算时间。前面的清军大约已经跑出了三四海里了,其实也不算是很长的距离。依靠着铁甲舰的速度很容易就追上去。

只不过清军一带出了大海湾,势必就会将队形尽量散开,分散着逃跑,毕竟他们的数量更多,而中华军的舰船数量有限,只有六艘铁甲舰又有航速上面的优势。所以清军势必会有漏网之鱼。

最终的结果也确实如此,从大海湾突围的清军一共有一百零三艘军舰,而中华军的六艘铁甲舰在追击的过程中只是击沉和俘获了七十余艘军舰,不过双方的交战一直从台南打到了金门岛,甚至还追击进去厦门湾。清军沿海一带几乎是毫无海防的状态,岸基炮台都是老式火炮,射程太近,根本就够不着中华军的军舰,所以最后幸免于难的几十艘军舰都是深入到了马港以内,这才得以保全,马港外围有施琅之前修建的炮台,加上中华军毕竟孤军深入,加上这时候已经将对方的主力舰队消灭的干干净净,所以也就没有冒险强行硬攻。

发生在康熙元年的这一次海战,交战双方一共出动了五万多名士兵,以及多达七百余艘战舰,最终中华军凭借着秘密武器火油,加上一些列的布置最终大获全胜,成功的歼灭了清军的舰队,毙伤清军四万五千余人,俘虏了包括三十余艘战船在内的三千清军士兵,最终只有不到五百人逃脱。

清军主将施琅、副将陈莽阵亡,另外两人吴英和汪明则最终得以逃脱,成为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中华军这边在最终的交战之中只损失了两艘战舰,其中一艘还是触礁沉没的,另外一艘是被清军击沉的,此外受伤的军舰一共有三十六艘,舰员阵亡一百九十六人,受伤三百八十八人。如果算上整个战役的前后所有的损失,那么中华军的损失一共是十三艘军舰,一千零八十四人阵亡,其中台中一役伤亡最为惨重,而清军前后加起来的伤亡总数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五万人了。

台南海湾内的这场海战结束之后,整个清廷内部大为震动,他们是起于马背上的民族,对于海洋的认识和了解并不深刻,但是在之前中华军的安北舰威胁到天津甚至是北京城的安全之后,他们这才下了严令,要求施琅彻底剿灭这个隐患,但是谁曾想,五万大军竟然没于一役,四五百艘战舰葬生海底,清军自问从来也没有遭受过这样巨大的损失,而且海军还是一个贵族军种,其战舰打建造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财力,战舰打造完毕之后还要招募船员购置火炮等火器,这又是一笔更大的费用,施琅的这一支舰队前前后后几乎花去了六百万两白银,这个时候全军覆灭,就算是清廷想要再重新组建一支海军起来,这么大的开销显然也是一个新建立且国内局势刚刚安稳下来的帝国不愿意支付的,而且府库内也没有那么多的钱了。

这一场海战将清廷辛辛苦苦花费巨资建立起来的舰队彻底打干净了,使得中华帝国外部的安全环境大为改观,清廷在这之后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对台湾本土的进攻了,战略相持阶段就要来临了。

第两百四十七章巩固海权

实际上这一仗也几乎将中华军的家底给打空了,光是作战过程中所消耗掉的数万桶的火油就几乎将基隆的火油的库存全部耗尽,而战争之中出现的士兵伤亡抚恤以及弹药的消耗等也几乎将之前从萨摩藩那里获得的战争赔款消耗殆尽,不过好在之前从马尼拉的西班牙人那里还缴获了一笔不小的财富,所以这个时候中华帝国这边只是将物资消耗的七七八八,但是手里面还有一笔资金。

战后中华军并没有停下里调整,项玉明白和清朝这样一个坐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对手作战,中华军这边一定要不能有任何的懈怠,清军可以屡战屡败,他们能够承担下来这个损失,但是中华帝国国小家贫,不能有任何的失误,而这个时候清军新败,主力舰队已经全军覆灭,中华军这个时候就要乘胜追击,将清军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海上势力彻底的清剿一空,包括福建广东以及浙江一带的清军残存的水师战船,包括沿海一带的海岛等资源,中华军这个时候要全部接管过来,彻底的封堵住清军的沿海活动范围,项玉决不允许清军在短时间之内再冒出来一个强大的海军。

这个时候清军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海军力量了,不过广东的尚可喜这个时候倒是还有一支海军,这个是他用来和南洋一带的洋人做“生意”的护航舰队,南洋一带山高皇帝远,海盗势力十分活跃,尽管尚可喜的商队拥有强大的背景,但是在这里一样很难讨好,海盗们只管抢,才不管抢的是皇帝的贡品还是大臣的家私。

尚可喜这个人这个时候已经五十有八。接近六十岁的年纪了,他出生于关外,早年曾在毛文龙麾下从军,后来与崇祯六年投靠满清,被皇太极称为“天助兵”,尚可喜一生之中征战无数。跟随清军从南到北立下了汗马功劳,顺治年间和吴三桂等人一起被封为亲王,尚可喜是平南王,而吴三桂则是平西王。

尚可喜当年跟随耿继茂一起攻打广州城的时候就选中了这个好地方,广州的市舶司一年的收入光是关税就有一百多万两白银,这让尚可喜大为惊讶,也由此产生了占为己有的想法,后来广州城中明军残兵和城中百姓反清之争十分离开,两人围成近一年的时间逐渐将耐心消耗光了。这才有了后来的屠城事件。

广州经历了那一战之后元气大伤,商业地位严重下降,在加上整个南方的战火遍布,大大影响到了洋商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于是尚可喜虽然占据了广州,但是并没有因此富起来,相对于吴三桂等人他的优势也不明显。

但是广东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距离南洋比其他地方都要近。所以尚可喜变动起了和洋人做生意的念头,他将广东的生丝、瓷器、茶叶、香料等集中起来。用船队运到马尼拉或者巴达维亚,甚至还跑果阿到广州的这条航线,这些东西在广东省内就有大量的出产,尚可喜收购的价格也不高,但是一旦运到洋人的地盘,获利往往就会翻上几番。而中国的船队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吸引了外国商船的回流,广州城的税收也就慢慢的增加起来了。

尚可喜的船队去的时候往往装满了大量的货物,但是他们不需要从洋人那里进口什么,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尚可喜这个时候所稀缺的,那就是洋枪洋炮。无论是英国人的还是荷兰人的,就算是质量比较次的西班牙人的东西他都大量采购,尚可喜麾下拥有十余万军队,军队数量在南方仅次于吴三桂的平西王军,但是不同于吴三桂单纯的陆军,尚可喜麾下还有一支规模不小的水师。

中华军早在出征马尼拉的时候就曾经和尚可喜的商队打过交道,自然就对这一支海上的力量留心了,后来中华军的主要精力都被福建的施琅的威胁所牵制,也就没有在关注这一支海军了,不过这个时候想要彻底的肃清东南沿海的清军的海上势力,这一支海军绝对不能留下来。

尚可喜的船队规模在两百艘船只左右,但是其中有一半以上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商船,无论是建造的样式还是结构强度上面来说都不适合改装成战船,这主要是他从民间收购的,而民间的商船在建造的过程之中往往就为了省那么一些原材料费,所以选取了比较普通的木材,而这种木材打造的甲板是不能承受几千斤甚至是上万斤的火炮的重量的。

尚可喜后来的战船则完全选用了上好的木材,因此舰船的质量不错,船队清一色的都是广船,战船的数量在八十余艘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两百到三百吨的船只,这个吨位用于航海贸易已经是绰绰有余了,但是对于刚刚经历了台南海战的中华军海军来说,这个对手简直是太瘦了。

尚可喜的商队在广州城,但是水军的主要兵力却不在广州,而是在琼州府。

这个时候的广东省实际上还包括了后来的广西的一部分,也包括了整个海南岛,海南岛在这时被称为琼州府,首府是琼州,这里修建有一处水军码头,是原来明军水师遗留下来的,尚可喜在广州开府之后琼州府自然也归于他的名下。

尚可喜将原来明军的水军基地进行了一番扩建,原来的水军大寨比较小,明军在海南岛上的水军人数并不是很多,最多的时候只拥有不到三十艘战船人数也不超过两千人,这对于琼州府的防卫是足够的,但是对于尚可喜的水师来说,这个水寨显然就不够了。

尚可喜水军的大将是梁标,此人原来是明朝的广东水师主将,在顺治八年清军破城之前投降了尚可喜,于是被尚可喜留用。

梁标此人是明军的典型,畏敌如虎,畏战避战,不是一个能打之人,这些尚可喜也都知道,但是随着郑成功败走台湾,加上郑家军队四分五裂,连水军大将刘国轩都投降了清廷,其海防的压力大大减轻,加上尚可喜的部将之中也确实没人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