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胜慨叹道:“这事得从一百多年,不,三百年前说起……”
    琉球孤悬海外,自三百年前中山国一统琉球后,虽朝贡大明,为华夏藩属,政治上受到华夏的深刻影响,但经济上却跟日本联系更紧密。先是充当中日贸易的重要桥梁,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兰等欧洲列强进入亚洲后,又成为这些国家与日本贸易的中转地。
    经济之外,琉球的主权,也就是“法统”,一直跟日本岛津家撕掳不清。丰臣秀吉攻朝鲜,以及德川家康建江户城,琉球都因跟岛津家的关系,而被日本当作附从,摊派了若干义务。
    岛津家数百年来,一直主张琉球是自己领地。日本平安时代的保元之乱里,跟平清盛和哥哥源义朝作对的源为朝,据说逃到了琉球,儿子就是琉球王国第一代国王舜天。岛津家的祖先是源义朝之子,镰仓幕府开创者源赖朝的儿子岛津忠久。源赖朝将九州的萨摩、日向等地封给岛津忠久,其中就包括琉球。
    舜天是源为朝的儿子,琉球早就为岛津家所有,这两条论据无比荒谬。源为朝是谁?日本切腹自杀礼的发明者,他不仅没自杀,反而跑到琉球去生儿子,去建琉球王国,这事就跟小说似的,堂而皇之出现在日本人替琉球编纂的官史《中山世鉴》上。
    再说琉球被封给岛津家,凭什么认定琉球就是日本之地?这说法压根没有逻辑基础。
    主张虽然荒谬,但事实基础却有,那就是岛津家跟琉球来往比华夏跟琉球来往密切,不管在文化还是政治体制上,琉球都深受日本影响。琉球虽有大量华夏移民,但主体民族却跟日本“大和民族”关系更近,书迷们还喜欢看:。琉球王国上层用汉语华文,但民间的琉球语,跟汉语不是一系,跟日语更近。
    因为日本长期处于封建状态,岛津家,乃至日本,都无吞并琉球的需求。夹在中日之间的琉球,一直还能保持独立地位,但随着中日关系的变化,琉球主权也随之遭到侵夺,此事根源就来自中日朝鲜战争。
    日本被打败后,丧失了跟大明的政治往来和贸易关系。德川家康建幕府,希望稳定周边环境,先跟朝鲜恢复了正常邦交,接着谋求中日关系正常化,但遭到巨大阻碍。
    此时岛津家已变为萨摩藩,被德川幕府压住了在国内争利的管道后,把控对外贸易的**日益上升,而将琉球完全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方针就浮出水面。琉球虽对萨摩藩恭谨,却仗着向大明称臣,国中政务多受“亲华派”把控,总是桀骜不驯,甚至还占了萨摩藩宣称领有的奄美群岛,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1609年,萨摩藩派出以桦山久高为主帅的3000人登陆琉球,击败琉球军队,掠走琉球王室和朝堂重臣,逼迫王室和朝堂签署《掟十五条》,承认“琉球自古以来,世代均为萨摩藩之属,并将世代忠于萨摩藩”。亲华派三司官(相当于宰相),福建人后裔郑迥因拒绝签约而被杀。正是这个郑迥,拒绝丰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两度要求琉球自居岛津家附从,为侵朝战争和建江户城而承担义务。
    萨摩藩出兵获得了江户幕府的认可,幕府希望通过琉球中介,跟大明实现关系正常化。大明政fu从琉球来使身上看出了日本已经侵吞琉球的迹象,拒绝跟琉球谈日本之事,而只是保留朝贡关系,这个目标并没实现。
    出于琉球王国直面华夏的特殊性,江户幕府没有许可萨摩藩单独吞并琉球,而是保留主权,因此萨摩藩只能通过扶立亲日王室来间接控制琉球,实际政务依旧得靠亲华派照管,比如此时琉球首辅还是华人后裔,名叫蔡温。
    这些事并不是秘闻,找经常来往琉球的商人一问便知。海防司北曹以及海军情报司所得的资料,都以这些内容为历史背景,其他书友正常看:。萧胜领着海军去琉球时,脑子里的印象都还跟大多数华夏人一样,觉得琉球不管是民间还是庙堂,都心向华夏,只是被日人所压。加之其军力羸弱,要把控琉球,不管军事人心,都是易如反掌。
    可他们都忽略了一些细节,正是这些细节,让实际的琉球,跟他们心目中的琉球,有着极大的偏差。
    不管是亲华还是亲日,都是出于利益。琉球在华夏周边各国是朝贡最频繁的一个,每两年一贡,许贡船两艘,中方次年回一艘船去琉球。琉球人以手工野物,换取金银绸缎,利益颇丰。
    除开朝贡,琉球与福建的民间贸易往来也非常兴盛,原本琉球就处于日本长崎…福建月港…吕宋马尼拉这条贸易路线的中转点,跟中国保持密切关系,自然是基本国策。
    因此当大明覆灭,琉球贡使滞留福建时,满清征南大将军博洛伸手一招,琉球贡使就屁颠屁颠去了北京,奉顺治皇帝为主,还将明朝的册封金印交了上去,什么“大明为父”的节操,那是一分没有,当琉球人心向华夏,不过是一厢情愿。
    萧胜的战列舰驶入那霸,的确震慑了琉球一国,加之福建已入英华,英华商船在琉球来往频繁,还惹出诸多贸易纷争,琉球对英华已有很深印象。
    尚敬王干脆利落地献上贡表,奉英华为华夏正朔,自居为英华藩属,萧胜和海军众将都觉目的已实现,就连塞防司冯敬尧都没注意到,尚敬王害怕得过了头,首辅蔡温眼中还带着疑虑,而尚敬王身边那些剃着日本头的家伙,眼中更是恨。
    当冯敬尧向琉球提出了《那霸条约》后,这三方的眼神,全都变成了恨,可萧胜和冯敬尧依旧没太注意。
    《那霸条约》的本质是确保英华海商的利益,在英华的整体贸易布局里,琉球是通向日本的跳板。因此条约要求琉球服从英华的贸易主导权,包括交出海关权,商事裁判权以及允许英华驻军。
    这已是萧胜和冯敬尧商议之后的温和条件,毕竟琉球是独立一国,历来对华夏恭顺,得注意吃相,小口小口地来,其他书友正常看:。为此条约还大肆渲染英华的“亚洲共荣”政策,希望琉球秉承“事华夏为父”的忠诚传统,搭上英华这趟快车。
    两人都没想到,当然,对琉球并不知根底的李肆也没有想到,英华北进,除了损害日本,主要是萨摩藩的利益外,同时也破坏了日本加琉球的共同利益。
    英华如此深地介入琉球主权,琉球原本因介于中日之间而独立存在的地位也失去了,换句话说,对日本来说,琉球再没了隔开中日而单独存在的价值。
    对琉球本身而言,朝贡华夏不过是利益所需,尽管因尚敬王和蔡温的推动,琉球正在广兴儒学,可琉球跟交趾、广南等国不同,琉球的社会根基是在日本一面。英华如此强力介入,国家必然大分裂,这是尚敬王和蔡温这样的官员所不愿看到,也不能接受的。
    《那霸条约》被琉球拒绝,提出的反建议包括“称陛下为伯祖”、“行圣道年号”、“官制服色以英华为尊”等等条目,萧胜和冯敬尧没从中看出对方的真正心意,还以为对方依旧沉浸在“老传统”里而不能自拔,只是花力气劝说。
    萧胜和冯敬尧有耐心,尚敬王和蔡温在英华的巨舰大炮面前,不得不保持耐心,可萨摩藩安排在琉球王室身边的人,以及琉球本地人没了耐心。“英华要废王室,将琉球设为一县”、“萨摩藩要与英华在琉球血战”等传言在琉球喧嚣传开。
    英华一方还以为这只是萨摩藩的手脚,为切断萨摩藩对琉球政务的影响,萧胜断然逮捕了萨摩藩的人,并拖到那霸港,将其当众斩首。
    在萧胜和冯敬尧看来,萨摩藩的人压迫了琉球一百多年,今日他们是替琉球人除害,应该能赢得琉球民心,推动琉球王室和政fu尽快投向英华。
    可没想到,这一举却是捅了马蜂窝,当晚,不仅萧胜和冯敬尧等人在首里城的宅邸遭到民人围攻,那霸港的英华舰队也遭到民人冲击,书迷们还喜欢看:。为阻止民人登舰,舰队被迫发炮,形势一发不可收拾,那霸港彻夜充斥着枪炮声。
    到了第二天,英华舰队方面担忧萧胜和冯敬尧的安全,派出伏波军向首里城挺进,而琉球方面则已视舰队为敌,激进派官兵控制了炮台,向舰队轰击,大战就此爆发。
    在英华军面前,琉球军就是豆腐渣,一百多年前,琉球军在萨摩藩的三千军队方面一触即溃,原因是萨摩军中有七百火绳枪兵,今日英华军有两艘战列舰和十多艘海鲤舰,伏波军人数虽少,可双方的战力差距却是巨大的。
    那霸港炮台很快就被攻陷,同时萧胜和冯敬尧在亲卫伏波军的掩护下也很快打散了乱民,跟前来接应的那霸伏波军会合。退回那霸之后,考虑到敌我态势混杂,伏波军人数有限,难以在那霸立足,萧胜痛苦地决定,退出那霸,占领那霸西面的久米岛,等待援军。
    “怪不得那段时间,伏波军紧急集结,连我手下的驻船伏波军都被调去了……”
    鹰扬港,胡汉山这么感慨着。
    “唔,原来是这样,那一年,连定海伏波军都被调走,为了稳住定海,还从江南行营调来陆军,都统啊,咱们居然也丢过这么大的脸面,难怪大家都从来不提琉球事,连冯一定……咦?冯一定不是那时才去增援的吗?难道……”
    那霸港,白正理正在感慨,却猛然发现自己似乎又即将揭开更大一块伤疤。
    “没错,这还不算丢脸的,我跟着冯一定率伏波军主力到达后,更丢脸的事发生了。”
    伏波军都统制,昔日的香港海盗郑永,说起这事时,脑袋也耷拉下来,不愿跟白正理正视。
    ……

第六百三十九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
    第六百三十九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
    郑永指着那霸港外暗礁区的那条海鳌船道:“你只看到了那艘船,当年在这里沉掉的可不止一艘船,其他书友正常看:。
    白正理再次以瞪眼表达了自己的难以置信,琉球有这么厉害?'搜索最新更新尽在。。本站'
    琉球人当然没这么厉害,问题是萧胜和冯敬尧还没看清形势。尚敬王将责任推卸给萨摩藩,谢罪认错,同时委婉地求告说,萨摩藩在民间蛊惑人心已久,琉球对华妻亲来抱有极大误会,因此不宜签署任何有损于琉球独立完整的协议,其他书友正常看:。
    萧冯二人哪里明白,萨摩藩何须“蛊惑”琉球人心呢?在琉球人心里,日本和萨摩藩跟自己就算不是一家人,也有血缘关系,跟萨摩藩的争斗,不过是不愿居于萨摩藩之下而已,而琉球跟华夏可不是一家人。
    当年萨摩藩入侵琉球,军队虽有抵抗,可民间却只视为政权更迭,并不视为外族入主。在李肆前世,到萨摩藩正式吞并琉球,乃至后续琉球被并入日本领土,以及二战后美国将琉球转交日本,出声反对的都是一些华人后裔,琉球社会风平浪静。
    新到的郑永和冯一定,以及伏波军官兵,更是搞不清状况,心中那股天朝上国情结还没丢掉,总认为“琉球人与华夏一衣带水,是忠诚的藩国子民”,跟英华为敌的只是忠于萨摩藩的“一小撮亲日分子”。
    援兵到了,计划也更新了。严格说,萧胜和冯敬尧也不算太过自大,新计划还是分化瓦解的路子。拉拢华裔琉球人,将打击面缩小到表面上的亲日派。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握住琉球王室。
    圣道五年八月以海军一力担纲的琉球之战爆发,英华方面出动了两艘战列舰、四艘巡洋舰和二十来艘护卫舰,加上伏波军左师三千人,以泰山压顶之势,重攻琉球,主攻方向还在那霸港。
    琉球军爆发了极大的爱国热情,他们用从首里城搬来的老式火炮英勇抗击,几条英华海军运输船不熟悉那霸水文为避让炮火,在暗礁区搁浅。当然,这都算成了琉球军的战果。
    琉球军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炮火很快被压制、摧毁,伏波军自久米岛进入那霸港,控制了整座港口,而对上民人惊惧而愤恨的目光,大家都没有足够的认识。
    就单纯的军事而言直到攻陷首里城时,对伏波军还只是强度不超过演习的热身运动。琉球王室和政府逃到北面今归仁要塞,汇聚军队,负隅顽抗,在萧胜和冯敬尧看来,也不过是穷途末路的挣扎。他们已在等待琉球王的谢罪表同时准备好了条件更为苛刻的新条约,书迷们还喜欢看:。
    今归仁要塞地形险要,但在一百多年前抗击萨摩藩入侵时没发挥出应有作用,不仅因为守军士气低靡,逃散了大半,还因为防御设施落后,比如没有枪眼,抵抗不了萨摩藩的火枪兵。
    当英华商船来往琉球频繁时,萨摩藩就已视英华为威胁,早早通过琉球王室开始加强要塞防务。萧胜在久米岛汇聚援兵的同时今归仁要塞的防御也有了进一步增强,足以抵御火枪和小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