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多得没地方投入,很可能会流入股市、房地产,造成热钱的现象。
    虽然这个问题还未暴露出来,但以华东政府的调查来看,虽然现在国内的投资项目很多,但跟不上钱增多的速度。
    如果说工业上有足够的人才那还说能够跟得上速度,但现在显然没有那样的增长条件。
    所以扩大农业上的资金投入,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农业是消耗产业,同样也是向工业领域提供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经济作物,第一年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能够为工业提供原材料方面的坚实基础。
    在经济作物上的投资,除了在国内可以投资以外。
    经过农业部和统计局的联合预估,在未来一年之内,中国可以在经济作物和特种养殖上投入大约五十亿元。
    这还不算是粮食作物以及普通的养殖业上的投入。
    ……
    夏钧平时的生活逐渐规律起来,政务上他基本上都放手给李诗婧以及下面的民主机构,此时的华东政府的政体很怪。
    即有很多民主机构,但又是一个**政体。
    这属于一种平衡,以及有限的**体,夏钧如果有想法,有决议,他可以不通过任何民主机构,这就是**。
    而在**的同时,夏钧又能接受民主,这些民主是下层的民主,这也更加反应了人民的意愿。
    李诗婧平时接管政务,也不是太忙碌,她依旧有很多时间陪着夏钧一起练练养生的吐纳功夫。
    夏钧平时除了抓紧军权以及抓大方向,并专心发展经济、文化以外,基本上都是在修身养性。
    随着吐纳的持续,修身方面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夏钧的双眼变得愈发明亮,显得炯炯有神,摄人心魄。
    若是胆小一些的陌生人被他盯上一会,绝对会全身寒毛竖立。
    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双眼明亮的人,但他们显然不像夏钧这样的明显。
    道家的理论是声动则精摇,目视则神驰,多言则气散,精气神三者一衰,未有不亡者。
    这就像是为什么农用机械要限定噪音一样,因为人在噪音过大的环境中没办法工作太久,这就是声动而精摇的缘故。
    学道着先要学聋哑,少听,少讲。
    夏钧自然没那么夸张,毕竟此时他作为华东政府的元首,如果真去学道而不问世事,那么后果很严重。
    道家所提倡的少听、少言,其实就像是花钱一样,属于那种极度吝啬鬼的做法,夏钧自然不会那般吝啬到连话都不说。
    而在这个时期,北洋三杰的王世珍已经陷入了道家之中,整日待在家里研究道家玄理及吐纳修练。
    王世珍被誉为北洋三杰之首,还排在段祺瑞、冯国璋之前,所谓龙、虎、狗,王世珍被象征为龙。
    此时王世珍已经是一心修道而不过问政事了,很多人认为王世珍被比喻为龙不合适,但实际上他正像龙一样不是平凡的层次,正在探索着神秘的道家世界,境界最高,修养最好的也就是王世珍。
    夏钧注定无法像王世珍那般,他只求养生便可,若是将来国家富强,到了功成身退之日,到那时才是他选择一心修道的时候。
    每天夏钧用在打坐和练太极拳的时间不过三个小时,就个人生命收支上,夏钧还是做到了收支平衡的程度。
    时间很快到了六月底,协约国在此时段发动了索姆河战役。
    如果说德国选择了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的地点是个错误的选择,那么协约国选择从索姆河进攻也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
    协约国依旧没有意识到堑壕战的无比残酷性,在从中国购买到的战车还未装备到部队的情况下就发动了进攻。
    德国早已在索姆河一带构筑了坚固的防线,这些防线有则很多地下通道和地下反弹工事,大炮基本上对这些堑壕内的德军没太大的作用。
    协约国炮击时,德军就躲进地下掩体当中,等协约国的炮击一结束,下面的德军马上就钻出来,把机枪抬到堑壕里,对进攻的协约国士兵进行猛烈的扫射。
    在对付战车方面德国人也有办法,华东政府已经卖给了德国足够的反坦克地雷以及反战车机枪。
    这些反战车机枪就是那种大口径的机枪,对付前期的战车是很好用的,就算是粉碎者Ⅱ型的装甲都能打穿。
    同时德国还对战车的弱点进行了研究,给士兵恶补了一些反战车知识,而且德国自己也有战车投入防御。
    协约国的进攻很快就遭到了遏制,双方在索姆河一带剧烈激战,头一天里英军就阵亡了六万人。
    这是进攻的阵亡
    在步兵冲上去后,由于通讯的原因,很难在收回来,头一天里死掉六万人并不奇怪,特别是在这样的作战环境之下。
    欧洲人在大打出手的时候,夏钧则是在发展着自己的工业和农业,而近期他将主要的投入放在了农业和医疗上。
    大量优秀的经济作物品种和养殖品种被夏钧兑换了出来,农业方面的优势再次明显加强。
    其中棉花被夏钧提升到了三极的程度。
    三极高产棉花:所需积分五亿点,最大产量800公斤,粗放种植产量500~600公斤,抗虫害强、抗旱力强。
    若是肯再花二十亿点积分,那么就是需要二十亿点积分的四级高产棉花,四级高产棉花的最高产量增加到了1000公斤,粗放种植产量达到700~800公斤,并且抗病虫害能力极强。
    这个产量的确很诱人,不过暂时也不太需要。毕竟当前世界的棉花产量也就那么大,你多种也没用,三极高产棉花已经很够用了。
    有了三极高产棉花,那么中国未来垄断全球棉花种植已经不成问题,而且棉花种植方面也不需要政府进行补贴了。
    在医学方面,夏钧购买了疫苗制造技术。
    疫苗是在鸡蛋胚胎里培育的,这个技术由于出现的不是那么早,因此夏钧付出了近一亿点积分。
    不过这一亿点积分砸出去,未来却能几十上百倍的赚回来。
    夏钧正在等着西班牙大流感的爆发也可以说是在等待横财。
    ——————
    从外地回家了,马上写了这一章传上来
    这个月小菜会努力码字的
第两百二十七章:保护大熊猫
    第两百二十七章:保护大熊猫
    中国西南,一些水电站的修建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第一批水电站在湖北宜昌地区修建。
    四川、云南、贵州两省的水电站则没有开始修建,不过修路却是开始了,道路一通便可开工。
    威廉站在宜昌的长江河畔,看着即将开始修建的‘玉龙水电站’,这是一个中型水电站,预计建成后可年发电二十亿千瓦时。
    威廉是一个德国工程师,早在一九一零年他便来到了中国,那时华东政府甚至还没有成立,只是地方上的一个武装势力,不过六年的时间,这个地方的武装势力便已经打败了日本,成为了亚洲最强的军事集团。
    作为一个早年就来到中国的德国工程师,威廉享受的待遇很高,而且还签订了保密协议,他就算是辞职也不能再离开中国,不过威廉并不打算离开中国,这几年下来几他基本上适应了中国的环境,并且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已经在中国成家立业,同时也获得了中国国籍,享有华东政府规定的公民权利。
    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快了,这就是威廉感觉万分吃惊的地方,此时这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国家,正在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向前发展,而且显现出了出奇的理智。
    威廉所在的宜昌是中国水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这里可以修许多座大型水电站,不过华东政府并不打算修大型的水电站,而是大力修建中型水电站。
    正如他们所修建的‘玉龙水电站’,年发电量设计在二十亿千瓦时,相当于是一座年产两百万吨煤炭的煤矿,同时还能节约两百万吨的铁路运力。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只要两年就可以完工。
    像这样的中型水电站在宜昌还将修建八座,有的还比这座水电站的发电量更大一些。
    在威廉看来,修建大型水电站并非是一个明智之举,虽然看上去工程很宏大,建设起来之后也很能振奋人心,但投入周期太长,而且还可能造成一些未知的生态问题。
    重视生态问题是最让威廉惊讶的一个地方,生态保护是一个十分超前的意识,就是世界上的主要强国都没有这样的意识。
    而在中国,华东政府却提出了完善的生态保护方案,有时候华东政府甚至愿意牺牲经济效益而去保护生态效益。
    在生态保护的理论方面,华东政府做出了体系的学科,威廉也去上过生态保护课,这才知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而且如果哪个官员违背了这个原则,那么最终的结果只有走上法庭,接受严厉的审判。
    这个国家切实让威廉感受到了他们的文化的底蕴之深厚,此时中国不仅在工业技术上甚至超越了世界,而且还在意识上超越了世界。
    以中国当前的发展轨迹,威廉甚至觉得未来世界的霸主将有可能是就是中国,因为此时中国具备成为世界霸主的任何条件,不论是人口、工业、农业,还是政治、军事、教育。
    留在这个国家是很有前途的,所以威廉才选择在中国扎根。此时越来越多的德国工程师及技工来到中国,威廉的选择成为了他们的榜样。
    威廉明白中国是一个民族意识高涨的国家,不过德国虽然在以前属于入侵过中国的国家,但并非是主要的凶犯,加上两国目前合作情况良好,两国之间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芥蒂,因此德国人在中国并无危险,倒是中国人在日本的情况很不好,日本的仇华情绪高涨到了一种很恐怖的程度。
    水电站的工程很快就要开工了,工地上的工人也已经准备好了,威廉正在做最后的理论验证工作,在几名中国学生的配合下,认真的做完之后他发现设计上并无错误。
    几个中国学生很好学,他们学习起来非常刻苦,这是当前中国学生身上能够普遍看到的学习风气。
    不仅这些学生学习起来刻苦,就是工地上的那些没有文化的工人,他们也在可苦的学习文化。
    这也是让威廉最为感觉到震惊的地方,此时整个中国都沉浸在这种学习热潮之中,这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整体水平正在快速提升。
    在工程开工前,生态保护局的人又来检查了一番,这才同意开工。
    生态保护局是一个成立很多年的部门,并且制定了诸多的生态保护措施,近期生态保护局又在四川划了一大片生态保护区,主要用于保护大熊猫。
    熊猫在这个年代不叫熊猫,而是叫猫熊,或者叫竹熊,还是一个世界所不知道的野生动物品种。
    虽然有西方人把熊猫带回去,但由于路上死了,结果人们不相信有这种动物,认为是作假。
    在戴维神甫发现大熊猫的67年之后,捕获活大熊猫的梦想终于被一位顽强的美国女人实现了。1936年,35岁的纽约女服装设计师露丝?哈克利斯新婚,丈夫威廉?哈克利斯是一个狂热的探险家,结婚后两周就奔赴中国寻找大熊猫。然而威廉还未到达大熊猫产区便病死在上海。露丝当初要求和丈夫同行,被丈夫认为是累赘而遭到拒绝,现在她决心完成丈夫的遗志,在丈夫去世的两个月的1936年4月启程前往中国。露丝的探险队仅有两个人——她和25岁的美籍贯华人杨昆廷。杨的哥哥曾经参加过罗斯福的儿子的中国探险队。他们从上海乘坐小木船逆水而上到达成都,然后进入汶川,在深山老林里寻觅大熊猫的踪迹,设置猎捕的陷阱。11月9日,当他们来到一片大雪覆盖的竹林时(专家考证为汶川县草坡乡),听到一个枯树洞里传出类似婴儿啼哭的声音。当杨廷昆从树洞里捉出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递到已经冻得麻木的露丝怀里时,她简直难以相信,这就是西方人半个多世纪以来梦寐以求的大熊猫活体露丝以为这只不到3磅的小家伙是雌性(后来证明是雄性),便用杨廷昆妻子的名字给她取名“苏琳”。幸运的露丝知道她得到的东西是何等的宝贵,带着苏琳迅速返回成都,随即乘飞机到上海。但在出境时遇到了麻烦。
    尽管西方人已寻求大熊猫半个多世纪,并且知道它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但直到那时,中国人对大熊猫的了解还几乎为零。猎人可以任意捕猎这种“熊”,政府也没有任何保护的规定和措施。露丝的麻烦并不在于她捕获了大熊猫,而是进入中国内地的手续不全,因此不能离境。最后她采取行贿的办法登上了到美国的轮船,她把苏琳装在一个大柳条筐里,在海关登记表上写上“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便混出了海关。
    露丝带着苏琳还在太平洋上航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