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替明-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到了崇祯四年冬,将近过年的时候。平素默不作声的温体仁忽然上本,只列举事项,言结党之实。

朝廷上吵成那么激烈,对立的两派很是明显。经过温体仁一点拨,当即让崇祯皇帝大为忌惮,也让这场党争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首辅周延儒黯然离职,回江南去休养;首辅的位置,出乎意料地落到了之前不声不响的温体仁手中。而勤王军统帅孙承宗的告老还乡奏章,也因为疑是周党一员而准奏。不过崇祯皇帝对于兵事还是比较在心。最终是准了孙承宗在奏章中保荐的洪承畴接替勤王军统帅一职。

温体仁上台之后,因为觉察到了复社的能量,便想着法子要对付。不过复社受官宦子弟追捧,几乎是官场关系网络中的巨无霸,就算是首辅,也不是说对付就能对付的。

为此,他授意其弟温育仁和吴炳写了本《绿牡丹传奇》,让人四下演出,揭露讽刺了假名士的欺骗行径,揭露了科场考试的种种弊端。

不过张溥等人自然也马上还击,指使地方官员封禁《绿牡丹传奇》,甚至还将温育仁的家人逮捕入狱。当然了,这些有关温体仁和张溥之间的斗争都是后话,并不只是发生在崇祯四年底。

大年三十,大明周皇后略微皱着细眉,有点不高兴地对正往门外走去的崇祯皇帝道:“这可是大年三十,就休息一下吧,龙体要紧!就算陛下不愿见臣妾,去田贵妃那也是好的。”

因为之前周皇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带头闹事,对抗捐银一事,让崇祯皇帝顺带着对周皇后也没好脸色。因此,周皇后才有此一说。

崇祯皇帝听到后停下了脚步,缓缓转身看着一脸担心的周皇后这个结发之妻,叹了口气道:“朕哪都不去,只去御书房批阅奏章!天下未定,百姓受苦,朕想着列祖列宗在天看着,又哪能松懈?”

“陛下,建虏不是服软,中原流贼也以平定?”周皇后听了马上辩驳道,“再说了,天下事那么多,又何必在乎大年三十这一个晚上

?”

崇祯皇帝听了,眉头不自觉地皱了下,随即想起周皇后是为了自己好,便松开了眉头,只是语气有点冷地说道:“朕要的是收复辽东,平定四海,万国来朝,重现大明开国之鼎盛!”

说完之后,一转身便向外走去。到了门口时,忽然身子又顿时,没有回头,只是再次冷声说道:“朝中之事,后宫不得过问,不要有下次!”

扔下这冷冰冰的话语之后,崇祯皇帝也不管周皇后如何回答,在内侍“起驾,御书房”的喊声中离去。

相对于崇祯皇帝这边的没年味,远在草原上的叫天军根据地,胡广的办公房内却是热闹地很。

除了胡宽镇守榆林城没有回来之外,叫天军的许多老兄弟都聚集在这里,开心地说着话,逗弄着胡广的儿子。

三个月前塔娜生产的时候,可把胡广给担心坏了。这小子重六斤九两,十足的大胖小子,幸亏塔娜的身体素质好,才母子平安。

如今满了三个月,老伙计们都在讨论着,这小家伙该取个什么正式的名字?

PS:感谢断更期间还在投推荐票的朋友,请放心,后续情节已想好,会写完的。

597胡为民

“你们说,这小子叫胡羽,字云长如何?”王黑子喝了几两烧刀子,满脸通红,大声地嚷嚷道。

代表东南野战军从关内赶回来的胡汉三一听,当即大声反对道:“去去去,你这起得什么名,那关云长有好下场不?再说了,这可是首长的儿子,怎么得也不能是一武夫吧?”

顿了顿,他兴奋地大声宣布道:“我觉得吧,应该叫胡丕,字子恒……”

他这话还没说完,丫丫也参合进来反对道:“不行不行,曹丕心太黑……”

胡广就坐在边上,笑看着偌大的办公房内,一众老兄弟在吃过年夜饭,喝过一点小酒后兴高采烈地替自己操心。这么无拘无束、热闹的气氛,已经好久不见了。

不过这些老兄弟们文化水平到底有限,虽然在读书识字,可那些都是实用的适合他们目前职业的知识,对于文化典故、传统文学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接触。他们所能依据的,也只有以前听过的《三国演义》之类的评书。

塔娜就坐在胡广的身份,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她的性子又沉稳了一分,也变得更温柔了。

这要是换了以前,按她的性子,恐怕也笑着参合进去了。可如今,她只是坐着,笑看着一切而已。

忽然,睁大眼睛看着一群老少爷们的大胖小子张开嘴巴“啊啊”地哭了起来,声音洪亮,一下让围着的人都闭嘴了。

塔娜赶紧起身,抱着儿子进里面的房间去了。老少爷们没了谈论的对象,便都围在了胡广的身边,纷纷嚷嚷着,让胡广快点决定名字。

说实话,这取名字好难。胡广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也都是第一次当爹,为儿子取名字这种事情,实在没经验。也因此,才拖到了今日。

如今看着老伙计们一个个围着自己,兴奋地互相争论着表达自己的意见。想起自己这些人的经历,忽然心有所感,当即一拍手道:“我想到一个,就这么定了!”

“首长快说说,是什么名字?”胡汉三首先双手乱摆,让别人收声,同时好奇地看着胡广道。

其他人听到,自然不用胡汉三来示意,也都停止了争论,听着正主说话。

只听胡广微笑着说道:“我们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起来反抗,只是为了求一条活路。而后慢慢壮大,也找到了我们的奋斗目标,也就是革命党党纲。因此,我决定了,这小子要继承我的志向,就叫胡为民,字太平,为万世开太平!”

他的话音落了之后,房子里沉默了一会。大家伙们被首长的话勾起回忆,虽然才经过短短差不多四年时间,却好像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如今的他们,在胡广的带领下,一直在拼杀。虽然也时刻记得革命党党纲,可在脑中却下意识地有了开创新的王朝,当开国功臣的意识。

虽然他们努力下去的目标,确实是如此。可思想的重心,其实已经慢慢地在改变了。这一点,就算胡广再有权威,再有影响力,对于他们的改造,也抵不过几千年来的正统影响力。

不过他们毕竟是朴实的农民出身,一直受胡广影响,并没有染上其他农民军在得势后的陋习,保持着本性。

经过胡广这么一说,回忆起当初起事前,作为普通老百姓的种种苦难,感同身受之下思想又回归了正途,当即纷纷表态,胡为民,字太平这个名字取得好!

当然了,有不同想法的人也还是有的,比如说赵月雅。她陪着塔娜在里屋听到了胡广的拍板后,脑中第一反应便是不行。不过转念一想,想起大唐太宗,那还是世民呢,这么想想,好像为民也没什么不好。再说了,儒家不一直提倡为万世开太平,这字太平也说得过去。

这么想着,原本就有点沉默的她,就没表现出来她有过不同想法。在陪了塔娜一会后,就和塔娜、乌兰她们告辞,想着要回去了。

看着她要走,塔娜忽然想起一事,当即笑着对她说道:“忘记说了,云轩刚来情报,说明他没事。等我们打败了建虏,云轩回来后就能风风光光地娶你。到时候也生个大胖小子啊!”

赵月雅一听孙云轩没事,心中一喜。说实话,原本只是迫于无奈才来这里,对于孙云轩,说夸张点,爱恨情仇都有那么一点。

可后来她看到孙云轩为了她,没了名声,到了根据地后又苦苦追求她。最后更是为了她,为了将来,为了能风光地娶自己,只身入虎穴,她的感觉就慢慢地只剩下了孙云轩的好。

一个女人,有如此爱自己的一个男人,还是长得很帅的男人,这辈子也算是无憾了。

当她听到塔娜后面的话时,当即又羞红了脸,应付了几句后就匆匆回家想她的云轩去了。

而塔娜想起这事,当即把不哭的孩子交给乌兰,自己去档案房内取了情报,走向外间的办公房。

在满月之后,情报归档这种最重要的活,塔娜重新从胡广手中接了回来。在前几天收到这情报后,觉得不是最重要的情报,又见临近过年这几天胡广太忙,就一时忘记汇报了。

当然了,她的这些做法也都在胡广之前定的原则范围内。因此,胡广拿到情报后也没什么意见,只是看着这封等级不高的情报。

等他看完,来自东方面野战军,代表拉克申来的莫大叔,关心地问道:“首长,是不是建虏有什么行动了?”

东方面野战军的主要假想敌,就是辽东的建虏。因此他最为关心,就最先问了。

胡广放下情报,重新递给塔娜后,才转回头说道:“是有行动,不过不是针对我们叫天军的。”

不是针对叫天军,那自然是要对付明国了。莫大叔听了,心中松口气,便没再问。

这过去的一年,叫天军发展得很快。只要再这么发展下去,怕不要太久,东方面野战军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独自和建虏野战的能力。只要有时间,怕他建虏个鸟!

598新制度

在这种乱世,军队的建设自然是第一位的。因此,叫天军在这没有战事的一年中,把原本的预备役、地方部队、野战部队三级体系进行了完善。军队的素质严格把关,层层筛选,加上野战部队的福利最高,作战能力自然就不会弱。

另外叫天军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军中的骑兵中有大量的牧民。这些人,天生就是骑手,还懂得作战技能,缺的只是作战纪律和作战意志,以及一个好的领袖。

如今,叫天军把他们所缺少的补上,这优秀的骑兵等于不用花多少工夫就能获得。而这一点,也是莫大叔所认为不怕建虏的原因之一。至于另外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叫天军击败过建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心里优势。

这一边,胡广扬了扬手中的情报,给在座的这些叫天军高级领导讲道:“奴酋皇太极派了很多汉人细作潜往明国,规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多。”

一听这事,大家都不以为然。这种事情,又不是个新鲜事。就算规模大一点,那也没什么可以让叫天军这边来重点关注的。更何况,眼下叫天军自己也将有重大的事情要实施。

“这一次,这些细作的行动不再由那几个汉奸负责,要做的事情,恐怕很大。其中有人的任务是携带金银去京师跑关系,让明国的官员能为建虏美言,多给一些粮食和其他物资等等……”

胡广的介绍中,并没有详细说。这里这人其实是范狗子,他在沈阳,也就是如今的盛京结交各路人马的能力被皇太极所赏识,才分配了这个任务。

不过范狗子背后的孙云轩考虑到离开盛京后就不能探听到建虏本部的情报,就使手段让范狗子得病没能成行。

另外,这次派往明国的细作,多是有家小在盛京的原东江镇军士。三五个人一伙离开,各自之间并没有联系。如果不是孙云轩,或者说范狗子的人脉很广。还真不知道这些细作数量是积少成多,规模远超之前。

从孙云轩探听到的情况,他们这些人的任务差不多都一样,只是去明国京师定居而已。并无其他。

这让孙云轩有点想不明白,不过他猜到这些细作后续肯定还有新的任务,因此打算等皇太极下达新的任务后再详细汇报,这一次,就只是一笔略过了。

原本的情报等级被降低。大家伙都没怎么重视这个情报,包括胡广也一样。此时的他,心思都在叫天军内部。

他在说完这个情报后,看在座的这些老伙计们脸色,便知道他们的心思也不在这情报上,都关注着自己即将发布的重大措施。

胡广稍微一想,便决定再提一提道:“大家都知道,我们叫天军的人口增长很快,特别是关内的灾民、难民。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以后规模再大。我们的掌控力将不可避免地减弱。因此,从明年开始,我们叫天军要实施一项新的政策,也是以后叫天军立国之基础。”

在座的这些高级领导,在之前或多或少都已知道一点,胡广也找他们中的某些人讨论过。对于这项前所未有的措施,每个人都很兴奋,个个盯着胡广,认真地听着。

只听胡广声音略微提高,在那宣布道:“以后。每位在籍的人,不管身份地位如何,都将享受官府的养老保障。也就是到了五十岁年龄或者丧失了劳动能力之后,可以从官府这里每个月领一笔钱用于生活开销。”

养老制度。其实历朝历代多少都有些。到了明朝之时,更是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真正出身于贫苦农民,其养老制度算得上是历朝翘楚。

朱元璋立国之初就规定,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除一个儿子的劳役;八十岁以上,要求品行上佳。且在官府有记录,则每月能领大米一百斤,猪肉五斤,酒六十斤。九十岁以上,则还有丝绸棉絮等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