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王叔总算体味到新政的精华了,可惜有人总是抓住‘以农为本’不放,不过,福王叔挣钱,也别忘了朝廷,这所有的工商企业,都是要纳税的,连朕的厂子,也不例外!”

“那时自然,陛下可以随时派人前来监督。”

“监督到不需要朕,户部自然会派人查账,你是向朝廷纳税,不是向朕纳税。”

“奥,臣明白了。”

“两位叔王爷,可还反对朕的新政?反对征收农业税与工商税?”

朱常洵看了眼朱常浩,“陛下,臣等是不反对,只是其他的王爷们……”

“那就需要两位叔王爷,多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其实,朕虽然无法照应每一位王爷,但王爷们可以寻找能赚钱的机会,朕在解散宗人府、向所有农田征收农业税的同时,也给他们解禁了身份,他们完全可以自食其力。”

“陛下,这些挣钱的项目,一时不好找呀!”朱常浩还有些意兴阑珊。

“这就需要科学知识,能挣钱的机会,都是在科学技术上领先的,要想挣钱,必须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陛下,臣回封地之后,一定派子弟入大明科学院,争取学习到更多科学技术。”

“嗯!”朱由检头,“朕最后说句,两位叔王爷在兴办工商业、挣取银子的同时,千万不要触犯大明的律法,更不要仗势欺人,否则,朕也帮不了你们,要挣钱,有的是合法的机会。”

“是,陛下,臣等谨记在心!”朱常浩向朱由检行了一礼。

朱常洵却是哆啰着:“陛下,宗人府即将解散了,那宗人府的资产……”

“宗人府的资产,除了京师的少量房产,其余的按照原来的股份,发放到所有的宗族弟子手中。”

“陛下,如此,大家应该无话可说了。”

送走两位王爷,朱由检心中轻松了一大半,最为棘手的宗族问题,已经出现了松动,有了两位叔王爷的宣传与支持,他看到了不用武力解决的曙光。

新元过后,朱由检一方面监督新政的实施,另一方面,他亲自主抓,在北五省大规模修筑水泥大道,他要给北五省的工商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他的目标,是让北五省所有的州府,都有直通的主干道。

朱由检盘算过,陕西的道路,最为密集,除了第二大道从潼关至凤翔,横贯陕西全省外,还有一个“u”字型的水泥大道,将陕西中北部的所有州府,包括新设的延绥府,全部贯通起来,现在除了汉中府,陕西的州府,全部通上了水泥大道。

汉中府在秦岭以南,暂时根本没法与北部的西安连接起来,朱由检暂时不考虑陕西了。

河南八府,由于福王朱常洵与朱由检私人出资,已经完全通行了水泥路,暂时不用修筑了,将来与附近其它省份的大道,连接起来就行。

山东六府,除兖州府外,东昌府、济南府、青州府、登州府、莱州府,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李元主政山东,一条横贯山东半岛水泥大道,已经将这五府连接起来,水泥路还从登州向南拐弯,连到胶州湾。

朱由检将北海舰队的母港胶奥,更名青岛,这里未来将设立府县。

山东的道路已经成型,只要在济南府与兖州府之间,修筑一条大道连接起来,山东各府的道路,就全部完毕。

但朱由检不希望山东的道路是半独立的状况,他预备将山东的道路,与京师连接起来。

一条斜向的大道,从京师向南,经天津卫、河间府,连接山东的济南府,这样京师与山东,就连接为一个整齐,现在山东的道路建设,主要就是这条。

朱由检将这条道路,命名为第四大道,也叫京莱大道,他估计,第四大道将是第一条全面完工的国道。

北五省需要修筑的大道,主要是北直隶山西。

北直隶虽然在天子脚下,是许多大道的起,但它的府县通行水泥大道的却是不多,到现在为止,北直隶八府二州中,只有东北的永平府是在第一大道上,是第一大道的重要中转站。

河间府在未来的第四大道上,算是通行了水泥大道,京师顺天府就不用说了。

还有保定、真定、顺德、大名、广平五府,几乎在京师南部的一条直线上,只要一条大道,就可以将他们与京师连在一起,将来越过黄河,又可以与河南的大道连成一线。

京师西北部的延庆州、保安州,朱由检打算合并成一个延庆府,府治就在延庆,大约是后世的张家口,从京师向延庆,修筑一条水泥大道,再稍稍向前,又可以将军事重镇宣府紧密联系起来。

北直隶的道路,比较清晰,一共需要修筑三条,东南经天津卫、河间府与山东连接,南部经保定、真定、顺德、大名、广平五府,与河南省连接,西北则是修筑到宣府。

北五省最缺通行道路,就是山西。

山西有六府二州,第二大道从太行山的井陉古道进入山西后,沿着汾河通行到西南,大道经过太原府、平阳府,汾州府在汾河西岸,与第二大道隔着汾河,只要修建一座汾河大桥,就可以连接到第二大道上。

辽州、潞安府、沁州、泽州府都在太原府的西南,太行山以西,只要从太原府向西南修筑一条近似直线的大道,就可以将辽州、潞州府、泽州府连成一线,至于沁州,与这条大道很近,修条岔道,就能连接上。

但太原府以北,广阔的地区完全没有主干道,这里靠近长城的地方,有一个军事和民事重镇————大同。

如果直接修筑一条水泥大道,将太原府有大同府连接起来,最是省事,但朱由检没有这样做,他计划将这条道路,先从太原府修筑到塑州县,再拐向东北,延伸到大同。

朱由检这样做的理由,主要有两:一是太原府与大同府之间,有五台山、恒山等山峰的阻挡,修筑道路极为不易;二是朱由检看到了长城以外,在塑州的更北方,是察哈尔蒙古现在统治中心————归化城,也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归化、塑州、太原,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朱由检想到了将来,所以,他将这条水泥大道,直接从太原府修筑到塑州,而不是大同。

大道还没修筑多少,朱由检感到特别疲劳,看来,繁忙的政务,不是朱由检能够承受的,他要加快大明的政治改革。

第285章三院十部制(上)

现在还不是北五省的农忙季节,本来农民们都是无所事事,他们不是走亲访友,就是闲逛赶集,但朝廷正在大规模修路,他们也没闲着,他们组成了各省主要的筑路大军。

这些穷怕了的大明百姓,为了挣到一份筑路的酬劳,硬是选择了在农忙之前,改掉了游手好闲的习惯,筑路工地上,到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

朱由检更加忙碌,他既要为各省划定修筑的路线,又要睁大眼睛,盯着所有反对改革的人,尤其是宗族和京师的百官。

现在没有内阁,还有许多政务需要他处理,所以,即使为了勘探路线,他离开京师的时间,也不能太长。

大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三月十五日,是朝会的日子,这一天,朱由检终于抛出他的政改计划。

这次改革,对大明影响深远,甚至能改变的大明的国家走向。

但是,对大多数官员来说,政改只是职务上的变动,甚至只是称呼上的变化,与普通的老百姓,更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所以朱由检事先并没有与六部的尚书们商量,他根本就是打算乾坤独断。

在朝会上,户部尚书毕自严启奏:“陛下,眼下北五省大规模修筑道路,户部的银子,花得就像是流水,长期下去,户部怕是再次入不敷出的境地。”

“毕爱卿不必担心,北五省修路,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一两年之后,道路修筑完毕,自然不用这么花银子。”朱由检也想到了中五省、南五省一样要修路,但那时朝廷的赋税,必然要增加,“爱卿只要审视每一笔支出是否合理,严格控制开支就是。”

“是,陛下,臣明白了,臣一定会严格控制开支!”

朱由检见朝会上再无声息,“诸位爱卿,你们还有何本奏?”

众臣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是默不作声,他们显然都没什么话要说了。

“众爱卿都无本可奏,朕倒是有些事情,要与爱卿们说说。”朱由检先看看黄立极:“黄爱卿,朕上次说的国旗的事,现在有着落吗?”

“回陛下,臣已经着人设计了一款,是青天白日,但无论如何,都加不上月亮,因为没有最后定型,故没有向陛下汇报。”黄立极低着头,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完成国旗,他觉得有些羞愧。

“青天白日?”朱由检沉思片刻,“不错,青天白日是对大明百官的告诫,头上着白日,行为要像青天,等朝会结束,拿给朕看看!”

“是,陛下!”黄立极躬身,退回群臣的最前面。

“诸位爱卿。”朱由检的目光扫过群臣,“朕自登基以来,一直未有内阁,朕常觉得,没有内阁的辅佐,朕处理政务,屡有不顺,所以,朕打算恢复内阁。”

“内阁?”大臣们眼里都是一亮,不知道谁能有幸进入内阁,内阁的品级虽然不高,不如各部尚书,但他们的实权却是极大。

“不过,朕的内阁,与以往的内阁略有不同,因为专职处理政务,所以这新的内阁,叫做政务院,原来的首辅现在叫总理,总理一切政务,所有各部,都直接受总理领导,对政务院负责,而政务院总理,只须对朕负责。”

“内阁总理?”这是新名词,黄立极也不太懂,但他觉得,内阁与六部,本来是相互制约的,现在六部怎么成了受内阁领导?“陛下,这政务院总理,怎么有些像是宰相?”

王永光也是有疑问:“陛下,六部受政务院统辖,那除了陛下,政务院有何人可以制约?”

“两位爱卿不用着急,这政务院,自然有人制约,朕在后面会有所说明。”朱由检打算先将政务院的事情说清楚,“至于六部,由于大明新政的需要,朕打算扩充为十部,这十个部,都是受政务院领导。”

“十部?陛下,是哪十部?”李春烨不知道朱由检又要弄出什么新花样。

“为配合新政,朕将原来的六部,以及朝廷设计的其它机构,整合成十个部。”朱由检又扫视群臣,将众人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来,“撤销吏部,设立人事部。”

“人事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就是原来的吏部,负责考核、升迁官员,包括各省的省长,十部的除部长、副部长之外的官员。”

这和以前吏部的职责差不多,只不过换了名称而已,众臣也没什么反对意见,他们倒是关心新的人事部长是谁。

“部长王永光!”

朱由检的话,也没什么意外的地方,王永光本来就是吏部尚书,大臣们都是向王永光贺喜。

“对于户部,朕打算一分为二,财政部负责支出,税务部负责征收各地的赋税。”

这是将赋税征收独立出来,与朱由检开征工商税、扩大征收农业税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财政部长毕自严,税务部长黄士俊。”

大家又是恭贺,毕自严倒没什么,他本来就是户部尚书,现在户部分出一个税务部,他的职权范围变小了,不过,与支出相比,赋税征收更加吃力不讨好,他到落得清闲一些。

而黄士俊原来是吏部右侍郎,现在做了部长,算是升了半级。

“改工部为交通部,部长李长庚。”

这又是一个不升不降的变动,现在朱由检大肆修路,交通部的职权更加突出。

“另外,增设一个水利部,部长刘荣嗣。”

增设水利部,刘荣嗣是不二的人选,他是治理河道方面的专家,在山东的时候,他就是以治理黄河、运河闻名。

刘荣嗣从户部侍郎升为水泥部长,也是升了半级。

“撤销礼部、鸿胪寺,改设外交部,部长方逢年,副部长黄晓福。”

“陛下,这外交部是做什么的?”

从名称上看,大臣们都是一团雾水,他们从来没听说过“外交”这个名词。

“外交部,顾名思义,就是与外邦打交道的,不管是大明的藩属国,还是西夷,大明都要与他们接触,了解他们,学习他们的语言、长处。”

“奥!”

职责明确了,大臣们却感到奇怪,方逢年原来是礼部左侍郎,他升任外交部长,那原来的礼部尚书黄立极呢?他原来可是内阁首辅,也没到致仕的境地。

朱由检也不理会大臣们的疑问,他依照自己的思路,继续下去,“撤销国子监、翰林院,改设教育部,部长孔贞运。”

这又不是意外的决定,孔贞运是孔圣人的嫡系子孙,原来的国子监祭酒,不过,朱由检现在在北五省推行义务教育,这孔贞运,也许要重用了。

众人又是拱手作贺。

“撤销都察院、大理寺,改设监察部,部长商周祚。”

既然监察部就是原来的都察院,大臣们自然知道监察部的职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