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焙颍道匆睬桑谡馓跏奔湎呱希哺蘸么泳D纤目す槔础傲廖缜氨愕萌氤牵筅宋和酰谝悦魅眨蚀讼壤窗葳讼壬!
是勋说你回来得正好,快坐,快坐,我正有事情要找你商量。孔明稽首后,便与关、逄二人一起落座,笑吟吟地对是勋说:“荆州初定矣。”
是勋瞧这小年轻挺兴奋,大概憋了一肚子的话,特意想来老师面前显摆。所以他强自按捺心中的疑惑和惶恐,先不提段瑕上奏事,反请孔明“可备悉言之也”。
南部荆州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虽说户口不繁,更多异族,终究地方广袤,连通益、扬,在战略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原本四郡虽然名义上归属于刘表,其实真正说了算的是长沙太守张羡,而等到张羡去世,其子张怿为刘表所攻杀,这才算勉强落入刘景升手中。
只可惜刘表得四郡的时间并不够长,还没来得及加以消化和吸收,曹操便率北军南下了——理论上来说,若刘表能够彻底并吞四郡,则军事实力必将陵驾于江东之上,曹操想打他就没那么容易啦。
四郡对于刘表来说,属于半独立的依附势力,问题他们之间也各自独立,自张羡死后便缺乏统一领导,故此以兵临之,或联合抵御,以使檄之,投降起来也很干脆——况且曹操还占着汉室的大义名分呢。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操夺占襄阳,遣使南下,四郡传檄而定,所以后来刘备光靠着傀儡刘琦的影响力都不成,得再派兵去打过一遍。
在这条时间线上,情况也差不太多,诸葛孔明所经之处,各郡太守莫不恭迎天使,上表以示臣服。不过诸葛亮说了,此非长久之计也,必须花一两年时间,逐步地在不引发地方动荡的前提下,更其守相,才能把四郡之地牢牢地掌控在朝廷,或者说曹家手中。
是勋闻言点头。在原本的历史上,武陵郡记不清了,长沙太守韩玄,一说降刘,一说战败被杀,总之当年太守就换了廖立,桂阳太守赵范当年就换了赵云,零陵太守刘度,不出三年,更为郝普(其实只有两年,建安十四年刘度降,十六年郝普继任)。所以说换人、换血,那是理所当然之事,刘备是这么干的,这回曹操也该如此做。
顺便就问诸葛亮:“卿观四守,皆何如人也?”
诸葛亮掰着手指头,侃侃而谈:“长沙韩妙理(韩玄),贤守也,民皆戴之……”韩玄本是刘表的部属,张羡父子死后,刘表先任张机为守,做了一个过度,随即便替换上了韩玄——“然于琦、琮间尚自犹豫,幸先生曾与亮言及功曹桓伯绪(桓阶),乃请伯绪以通,终降。须急易之,然若置之他郡,可无患矣。”
韩玄是位不错的地方官,但他的政治倾向并不明确,必须尽快把他从长沙转移走,换去别郡为守。
“武陵太守金元机(金旋),世为汉臣,又刘始宗之故吏也,闻亮至则欣然出迎,可使暂留。”这时候的武陵太守,已经不是是勋当年见到过的刘叡啦,而换上了金旋,乃“刘始宗”的故吏。刘始宗就是刘先,刘表麾下重臣,曾经劝说刘表依附曹操,为此一度被打入另册。曹操占据江陵以后,即召刘先北上,赴许都担任尚书,这人在刘表和朝廷之间,是站在朝廷一方的,在汉室与曹操之间,虽然暂时骑墙,但亦略略偏向曹家。诸葛亮说金旋的政治倾向跟刘先很接近,可以让他在武陵太守位置上再多呆一段时间,等地方彻底稳定了再换人不迟。
最后——“零陵刘度、桂阳赵范,皆庸才也,即变更之,亦不足为患。”
是勋说你这些情报都很重要,记得明日魏王召见,一定要毫无所隐地向魏王和盘托出,请他千万关注一下四郡的人事问题。诸葛亮连声称喏,完了又说:“弟子前在零陵,闻刘表使郡人赖文谦(赖恭)为交州刺史,然为苍梧太守吴巨所逐。本欲与文谦共赴交州,以平吴巨而服士氏也,惜乎魏王所召,不得深入南下。”
是勋摆摆手:“荆南初定,扬南尚有波乱,非可以定交州者也,先不必急。”咱们这不是才刚收服旧荆州南部的地方势力吗?而东吴虽灭,旧扬州的南方,就连孙家当初也没能彻底平定,如今鲁子敬他们更是才刚着手经营——鞭长莫及,现在还谈不上收交州的问题哪。
正说着话呢,突然门外鱼他高声禀报:“曹公来访。”是勋闻言就是一愣啊,心说他来干嘛?哦,不用问,必然是为了今日朝上段瑕所言而来的。不敢怠慢,急忙吩咐:“待吾亲迎。”
话音才落,就听门口响起一个粗豪的声音:“宏辅不必见外,吾这便进来也。”(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沽名钓誉
鱼他所报的“曹公”,当然不是指曹操,对曹操这时候必得敬称“魏王”啦。除曹操而外,对于是勋来说,这年月曹姓而能称“公”者只有三人,那就是曹操之弟曹德,以及是勋的老丈人曹宏、曹豹兄弟。
曹德见在许都,曹宏归隐徐州,那在安邑的“曹公”,自然便是魏国宗正曹豹了。
是府跟曹府就隔着一堵墙,两家走动非常频繁。同为魏氏重臣,即便翁婿之亲,平常也是不大方便经常从大门进进出出的,但把围墙打通,私下往来,别人就不清楚啦,清楚也没什么闲话可说。曹豹只有曹淼一个女儿,虽说后来又在曹操的安排下,过继了一个同族小孩儿当养子,但养父子之间并不算亲近,还是见天儿往女婿家里跑,是勋也早已习以为常啦。
其实是勋本人倒是跟那个新来的便宜小舅子关系不错,原因就在于——这小子虽然目前年岁还不大,才刚及冠,未来的前途却无可限量啊。想当初曹豹跟是勋提起此事的时候,是勋就问啦:“曹氏诸子,吾未尽熟,未知何支何名耶?”曹豹说是曹操介绍的,乃从我曾祖父辈就岔出去的分支,曹邵之子,名唤:曹真。
啊呦,是勋心说竟然是曹子丹!要说曹家第二代,除去曹操几个儿子之外,最有能为的便是曹真曹子丹,后来身为大将军,总统关西军事,诸葛亮一出、二出祁山,就全是他给挡回去的。演义中为了神化诸葛亮和突显司马懿。把曹真描写得挺平庸。其实若论军事才能。他并不在司马仲达之下啊。
曹豹征求是勋的意见,说这个养子我是收呢还是不收呢?是勋乃一力撺掇:收啊,一定得收!其后他就跟曹真见过几面,知道这小子喜欢打仗,乃投其所好,纵论军事,果然很轻松就拉近了外兄弟之间的关系。不过后来是勋也琢磨啊,曹子丹原本比曹操小一辈儿。跟曹丕、曹植等同辈,如此一来,竟然变成跟曹操同辈了……这怎么话儿说的,历史改变得还真是面目全非……
拉回来说,既然曹豹通过墙上小门,便可随意进出是府,所以他一直跑到是勋议事的屋门口,鱼他方才禀报,那也并不为奇——老丈人来见女婿,难道还必须杵在院门口。先等传报吗?
而且是勋才说要亲自往迎,曹豹就主动推门闯进来了。随即朝屋中众人颔首致意——因为常来常往,所以关靖、逄纪他都熟啊,就光问了一句:“孔明何时返都来者?”
众人急忙稽首见礼,是勋把曹豹让到上首落座。曹豹摆摆手:“关门,关门。”然后转向是勋:“今日朝上之事,宏辅何所见耶?”他知道关、逄都是是勋的心腹,诸葛亮乃是勋最心爱的弟子,所以也不避讳他们,直接就发问啦。
是勋微微苦笑道:“吾正待与士起、元图等言之。”曹豹道我来说吧,便将段瑕声称天意示警,逼迫宰相辞职一事,详详细细地叙述了一遍,完了便问:“卿等且为吾婿计,此陈长文之所谋耶?”
关靖摇一摇头:“却不似也。”他的理由跟是勋相同,陈群就算觊觎宰相之位,也有更为稳妥的办法可以上升,犯不上派出个段瑕来一棍子搂一大片,得罪太多的人。
是勋问关靖:“空穴来风,不为无因,卿等前无所闻耶?”你们事先就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过吗?逄纪也摇头,说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不象有人指使,而象是那个段瑕临时起意,要为自己博取直名——
“吾闻此人好辩,居部中常与同僚口角,自命清直,而实不通人情世故者也。”那就是个大喷子,逮谁喷谁,所以今天撒开了欢狂喷一国之群相,那也不奇怪啊。
众人反复揣摩,却都不得要领。是勋发现诸葛亮一直低垂着头,手捻并不浓密的胡须,半晌不语,于是特意点名:“孔明得无所思耶?”
诸葛亮这才抬起头来,先朝是勋浅浅一揖,然后环视在座众人:“亮始从外州归来,朝中事安得与闻?便段思阙其人,亦从无往来,其中委曲,实难测算也。然……”略微顿一顿,随即说道:“亮之所思,非其根由,而在其所波及者也。”
是勋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其所波及者也”,你是认为这事儿还没有完,尚有后话吗?诸葛亮点一点头:“适才曹公言,魏王自归其咎,止诸公辞,然果不得辞耶?先生试思,荀公达、毛孝先、凉伯方归府后,将如何做?”
魏国六相,按序排列分别为:中书令是勋、尚书令荀攸、御史大夫毛玠、中书左仆射刘晔、尚书左仆射凉茂和御史中丞王郎。其中诸葛亮光提了三个人的名字,问是勋,说您根据他们的性情、为人处事,估摸一下,他们今日返回府中,因应朝上之事,会做何举措呢?
是勋闻言,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毛玠、凉茂素来耿介,也并不贪恋名位,倘若不跟刘晔似的,先去找人商量,结果被人给拦了,说不定就会写就辞职的奏疏,明儿一大早递入王府。还有荀攸,他也不是很热衷于那个尚书令的位子,而且严苛点儿来评价,荀攸之主尚书,比他叔叔荀彧要差得很远,所以荀公达就曾经向是勋私下透露过,说自己愿为张良,不愿为萧何、陈平也。
汉初功臣萧、张、陈这三个人有何区别?那就是张良纯任参谋,以智计为刘邦筹划,等到天下底定,便即辞去;而萧何、陈平,那可在太平年月都做过丞相,统领过百官啊。故此荀攸的意思很明确,他本人合适当总参谋长,不合适当国务总理。
所以说荀攸也不会恋栈,说不定返回家中。同样也写下请辞的上奏。虽说曹操已经挽留过了。但这时候的官场惯例。是要反复做表面文章,比方说“三拜三让”,或者“三辞三留”的——想前一阵子是勋装模作样地请辞,跟家里连呆了三天,曹操就先后下过两道慰留的旨意,那才把他给“留住”啊。
由此观之,既然本无恋栈之意,那么荀、毛、凉这三个人就很可能把戏文作足喽。反复上奏请辞。终究今日朝堂之上,群臣请辞也好,曹操温言抚慰也罢,全都是口头文章,若不落于纸笔,深恐士林异言也。
想到这里,是勋不禁苦笑,问诸葛亮:“吾亦当上奏请辞乎?”
诸葛亮说当然啦,要是谁都不辞,您也可以不辞。倘若别人奏辞,您这儿却毫无举动。或者比他们慢上一拍,那么士林之中又会如何看待于你?诸葛亮跟是勋在性格方面有一点非常接近,那就是极重名声——当然啦,是勋是以名立身,近乎于沽名钓誉了,孔明可是打骨子里以纯臣自居的——所以才能一言便点中是勋要害之处。
是勋不禁长叹一声:“如此沽名,亦何益也!”这种表面文章做起来真是让人郁闷啊,可是又不得不做。
谁料诸葛亮不但不加以附和,反而提醒是勋:“先生此何言耶?以为亮请先生虚奏以要名乎?非也,请先生真辞其位可也。”
众人闻言都吓了一大跳,是勋还没有反应过来,曹豹先开口问了:“孔明此何言欤?岂可真辞?!”
诸葛亮淡淡一笑,注目是勋:“亮初归,即闻关、逄二先生言及先生之厄难也,今日请辞,乃可脱此厄难,不亦宜乎?”
曹豹迷糊了,问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啥“厄难”?是勋不禁摇头苦笑,逄纪倒是赶紧接过话去,把相关孔融之事向曹豹和盘托出。
随即诸葛亮就说了,想要躲过曹操杀孔融,最佳方法就是离开安邑,到别处去,因为通讯手段的不发达,您不可能及时得到消息,那么无以为谏,也就顺理成章,不会遭人怀疑和诽谤了。问题您身为中书令,为魏之首相,不是想闪人就闪人的呀——此前想要出马以平壶口胡工之乱,不是就被曹操打了回票了吗?这种事儿可一而不可再,要是反复计议闪人,必将引发曹操或者他人的疑忌。
如今借着段瑕逼迫宰相们引咎辞职的东风,就此去职,这不是一个挺好的机会吗?您此前受曾二狗的牵累,就已经辞过一回职了,如今即便其他宰相不肯请辞,您也得必须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