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一十八章苏婳的失望
一进了府,苏婳就慌不迭地红着脸逃进了自己的卧房去。孔晟爽朗的笑声在院中久久地回荡着,苏婳羞恼地在房中跺了跺脚,侍女压抑着笑意恭谨地躬身下去。
夜幕低垂。
苏婳独自趺坐在窗前,犹自凝望着摆在案几上的那颗严庄赠予的流光溢彩的珍贵明珠,其实心思飘渺,早就飘荡出了房间,不知往何处去了。
突然,院中一段低沉的对话声清晰地传进她的耳朵。
“大人,末将以为,不宜单独为西奚人上疏请功。”这个声音比较嘶哑成熟略带磁性,是乌解的声音。
“为何?为西奚人请功,这是本官对西奚的承诺,也是西奚立下战功的必然。”孔晟淡淡笑道。
乌解摇摇头道:“大人,西奚兵马随军西征,但以战功而言,并不占据我军首位。大人已经整体上疏奏报,没有回避西奚,将来朝廷自有封赏,其实就不必再专程为西奚上表了。”
听到这里,苏婳霍然起身,屏住了呼吸,脸色有些复杂。
其实她也明白,乌解也不是故意针对西奚人。话糙理不糙,实际上,在孔晟这次西征中,西奚兵马并未充当主要的作战力量,而非但如此,在汴州还因为苏婳的指挥失误导致差点全军覆没,以至于孔晟耗费全军之力冒着被叛军埋伏的危险实施救援。
所以,即便孔晟此番不为西奚请功,苏婳和西奚人也没有半点怨言。何况孔晟已经在整体奏表中提到了西奚的功劳。
院中,孔晟笑了笑:“乌解,我之所以专程为西奚上疏请功,并不是厚此薄彼,偏看西奚人一眼。而是西奚曾经举族从贼。若不为其再三请功,我担心朝廷中有些人会对西奚人落井下石。再者说了,西奚人需要的不是朝廷的褒奖封赏。而是日后的安置。”
乌解沉默了一阵,这才又低低道:“大人。末将也不是不懂。只是末将觉得,如果大人专程为西奚请功,未必是一件好事。末将担心,西奚人会因此居功自傲,再有朝廷的封赏,必会趁势脱离我军队伍,从今往后,大人要再想掌控他们。就难了。”
乌解站在夏邑军的立场上,这话并没有错,也不是杞人忧天。
有孔晟上疏为西奚请功,朝廷肯定会重视起来。一旦苏婳和苏鲁得到朝廷的认可封赏,西奚人极有可能跟夏邑军分庭抗礼,不再愿意接受孔晟的节制。
“虽然苏婳公主与大人……但是末将还是觉得,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西奚毕竟非我族类,大人不能不防备他们反水……”乌解压低声音又道。
孔晟笑了起来:“乌解。其实西奚人迟早会脱离我军返回故地。一旦平叛结束,天下清宁,朝廷必然会昭命西奚返回河东故土。在我看来。只要西奚人不再助纣为虐,就足够了。至于接受还是不接受孔某的节制指挥,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
“乌解,即便是夏邑军马,将来还是不是孔某所属,都还很难说了,何况是西奚兵马了。好了,你不要担心这么多了,赶紧派人连夜赶去凤翔。向朝廷和陛下传书。”孔晟缓缓抬头望向了浩瀚的星空,声音微微变得有些沉凝起来:“我担心迟早有变。”
乌解轻叹一声。躬身一礼,然后转身而去。
实际上乌解还是有些不以为然。乌解心性沉稳。不像其兄乌显那么张扬外放,但他的有些看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乌解看来,对于西奚人,孔晟过于礼遇了。其实对于这样的小族,不如直接吞并驯化了他们,什么西奚,彻底汉化就是了。
但孔晟怎么可能这么做。
西奚人数虽少,但却终归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和民俗以及历史传承的民族,这种小族虽然最终难以避免消亡的命运,但现在存在就是道理,孔晟不会逆历史潮流而动。况且,驯化西奚,对于孔晟来说,得不偿失,代价太大,迟早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孔晟向苏婳的卧房方向投过意味深长的一瞥,然后就转身走去。但没走两步,门吱呀一声开了,苏婳飘然而出,站在门口轻轻道:“孔晟,西奚人绝不是忘恩负义之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忘记你今日的恩德。若是将来我们西奚人能安居河东,你永远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
孔晟笑着迎了上去:“我不是西奚的客人,我是西奚人的女婿,难道不是吗?”
苏婳面红耳赤,垂下头去,啐了一口:“不要脸!”
孔晟大笑:“有你这等如花美眷,我还要脸做什么?”
“你……”苏婳张了张嘴,霞飞双颊,心道这小贼无耻贫嘴的毛病又犯了……但苏婳还没有来得及想太多,就被孔晟拦腰抱起,任凭她怎么挣扎和捶打,都无济于事。
苏婳的侍女羞不可抑地掩面逃了出来。
孔晟抱着苏婳大步走向软榻。他将苏婳横放在榻上,但接下来却没有苏婳想象和畏惧中的狂风暴雨,而是他安安静静地坐在榻边,目光清澈地望着她。
苏婳怔了怔,蜷缩起身子来,孔晟顺手为她扯过毯子,覆盖在她的身上。
“苏婳,安庆绪大势已去,苟延残喘不了几天了。待安贼平定,陛下还朝长安,我想,到那时一定会给予你们西奚人应得的封赏——至少,你们举族返回河东故土是没有问题的。”
孔晟探手过去紧握着苏婳冰凉的小手。
苏婳没有挣扎,而是柔声道:“我明白。”
孔晟点点头:“当日在济阴郡,你还认定安贼能成大事,但结果如何?才短短数月,天下的大势就已经逆转。当初若不是我费尽心机推动西奚归唐,你们今日所面临的就是灭族之祸。”
苏婳面色涨红,垂下头去。
“事实证明,你的眼光不如苏鲁。苏鲁固然文弱,但却审时度势,颇有王者之风。”孔晟又笑着道。
苏婳柳眉轻皱:“我兄长自有所长,这不需要你说,我也明白。”
“我要跟你说的是,率兵打仗苏鲁不如你,但治理全族,你比苏鲁差得远。我的话,你明白吗?”孔晟一字一顿慢条斯理。
苏婳脸色一变,被孔晟紧握着的小手不经意地挣扎了一下:“你的意思是说,你向大唐皇帝奏报的是我兄长苏鲁,而不是我……对吗?”
“没错。”孔晟似笑非笑:“如果不出意外,陛下会册封苏鲁为西奚王。至于你,仍然会是西奚公主,不过,你今后的身份只能是我孔晟的女人,而不是西奚人的统帅。”
苏婳突然莫名地愤怒起来,心底那些刚刚滋生的满腔柔情,瞬间化为泡影,她动作激烈地从孔晟手里抽出手来,神色激动,紧盯着孔晟,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
孔晟叹息一声,只是用清澈平静的目光回望着苏婳。
苏婳是一个颇有权力*的女人,见孔晟竟然以这种方式要剥夺她的统兵权,将西奚大权全部交给她的兄长苏鲁,她心里的失望、愤怒、不安兼而有之,各种负面情绪喷涌而出。
她怒视着孔晟,肩头都在轻颤。
“你不要怪我。朝廷不会允许西奚存在一个女王,我也同样不希望你变成西奚人高高在上的女王。”孔晟起身飘然而去,在临出门前又撂下一句话:“元音大师让我转告你,苏樱择日就会剃发出家,今后不再与你为仇。”(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封赏之争(1)
孔晟没有夸大其词。
自武则天之后,李唐朝廷和皇室对女人掌权怀有深深的忌惮和忧虑,纵然孔晟将苏婳列为上奏对象,恐怕皇帝李亨也不会加封苏婳,而只能还是加封王子苏鲁。
孔晟没有往深里解释。他相信苏婳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一定能想明白这一点。
而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自己的女人痴迷于权力,而苏婳对于权力的执迷已经引起了他的高度警惕。在这件事上,没有商量的余地。
孔晟同时突然宣布,大军就此在洛阳练兵驻守,等待朝廷进一步的昭命,放弃进攻长安的既定战略行动。
诸将大为不解,现在正是夏邑军挥师西进,光复长安迎皇帝还朝建立不朽功业的最佳时机,作为统帅,孔晟却出人意料的宣布放弃进攻长安,这让所有人都感觉很意外也很突然。
但孔晟却也没有过多解释。
大概只有南勇,略略猜出了孔晟的用意。无非是韬光隐晦,避免锋芒过盛,引起朝中很多人的忌惮和猜忌。
而事实上,正如司马承祯的提醒和暗示,孔晟战功显赫,文武双全的江南少年郎横空出世,以一种别样的姿态崛起,已经触发了一些军中宿将的不满。
当前,郭子仪在凤翔。李光弼的军马也离开太原府,南下进攻长安。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两路大军像两支箭头一般直插长安。一路之上,势如破竹。叛军纷纷溃逃,“解放”长安是迟早的事。
但若是孔晟适时出兵,三日之内定然是孔晟的夏邑军率先进驻长安,建立盖世功勋,郭子仪也好,李光弼也罢。都统统只能望而兴叹。
孔晟心里明白。这两人倒也罢了,作为历史名将,这点风度和气魄还是有的,但两人不是个体,而是一个战斗和利益集团,郭子仪或许不在乎孔晟抢占功勋,但他手底下的部将呢?他们会不会有怨气呢?答案是必然的。
郭子仪通观全局自知难以争过孔晟的直捣黄龙,本已放弃进攻长安,而是准备绕行汉中。为李唐朝廷扫清长安外围的叛军据点,为皇帝还朝做好铺垫。作为历史名臣,郭子仪心系天下,大局观和胸怀不是常人所能及。他尽管心里有些不太舒服,但还是接受了现实。
反正在郭子仪看来,无论是谁、是哪一方面率先拿下长安,结果都是一样的,同样是官军的胜利。
李光弼的心态也大抵如是。
可两人麾下的战将士卒却是怨气丛生,眼看胜利就在眼前,辉煌功业指日可待。却不料半路里杀出一个程咬金来,要夺了己方的功勋,这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洛阳的夏邑军却迟迟没有动静,更没有挥师西进奔袭长安的迹象。郭子仪和李光弼意外之余,大抵也暗自判断出了孔晟的意图,两人心里暗暗对孔晟高看一眼,当即下令从两路直逼长安。
数十万官军声势浩荡两路进攻长安,驻守长安的数万叛军闻风丧胆,早就变成了惊弓之鸟。前面有李光弼和郭子仪,背后还有洛阳的孔晟,三路大军即将合围,他们哪里还有心思恋战?
长安叛军弃城而逃,经商洛溃逃向蜀中。
九月底,郭子仪和李光弼两路在长安城外汇合。因为孔晟的“礼让”,两人也默默达成了某种默契,谁也不抢先进占长安,而是两军汇合后合兵一起进入,分享光复长安的功勋。
十月初,数路八百里加急的报捷探报飞速抵达凤翔。
其时,李亨正在与文武群臣议事。当光复长安的捷报传递到大殿之上,李亨兴奋地霍然起身,意气风发地环视群臣,开怀大笑起来。
文武群臣齐齐拜伏在地,齐声高呼:“恭喜吾皇,贺喜吾皇,长安、洛阳光复,叛军溃不成军,叛乱平息、再创盛世指日可待!”
李亨大笑着挥了挥手:“众卿起身,朕与众卿同喜!来人,设宴,朕今日与群臣不醉不归!”
吏部侍郎杜鸿渐出班躬身奏道:“陛下,目前当务之急的是,封赏有功将士,尔后吾皇当率文武群臣还朝长安,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一直以白衣身份参赞军机的谋士李泌也微笑着附和道:“陛下,李泌认为杜大人所言甚是。广平王殿下统率郭子仪和李光弼两路大军平叛并光复长安,立下盖世功勋,理应予以褒奖。同时,陛下应立即昭告天下,还朝长安!”
李亨此刻心情舒畅,自然对杜鸿渐和李泌的建议无有不从。
李亨大笑着下旨道:“两位爱卿所言有理。传召:加封广平王李俶为楚王,昭命为天下兵马行军大总管;加封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司徒、封代国公;李光弼进司空、封魏国公。两军麾下战将,按功行赏,加官进爵。”
“吾皇英明!”众臣又是一番山呼万岁之声。
杜鸿渐见皇帝加封了长子李俶和郭子仪李光弼等两人,对收复洛阳的孔晟没有一点表示,心里微微有些不满。但杜鸿渐此人心机深沉,心里不满也不会表现出来,更不会为了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孔晟去得罪皇帝。
李泌张了张嘴,正要提一提洛阳的孔晟,却瞬间被群臣的万岁声淹没了过去,他轻轻一叹,摇了摇头,低下头去。
李泌心性淡泊,他之所以至今还留在朝廷之上,无非是为了家国天下,而一旦李唐朝廷平息叛乱,天下清宁安定,他就会飘然而去,不再参与朝中这些纷争是非。
李泌心里很清楚。洛阳孔晟的功绩,皇帝李亨或许是疏忽了,但下面的这些文武大臣却不可能遗漏,只是都在故作糊涂罢了。
有的人嫉妒孔晟,而大多数的人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毕竟,孔晟在朝中无根无萍,谁能为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