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长江岸边,宋军登船完毕,只要李隽一声令下,就可以万舟齐发,直去江北,开始北伐,光复故土。 光复在即,将士们非常振奋,人人都是热情高涨。
李隽站在岸边,看着急欲渡河的将士们,也是兴奋起来。 回想起一年前初来这个世界时,南宋面临地局面是何等的凄凉,时间仅仅才相隔一年,局面完全不同了,百万大军云集,准备光复中原了,其间的变化是何等的巨大,巨大得让李隽都有些难以相信了。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高达红光满面,好象年青了二十岁,道:“皇上,快下令吧。 ”
“好啊,我这就下令。 ”李隽的话给一声远远传来的声音打断了,这声音急切地道:“皇上,臣有十万火急之事。 ”李隽回头一看,是中书省侍郎冠占文,他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飞马赶来。 后面跟着几个骑马的兵卒,也是人人气喘不已。
中书侍郎一般不会出现在这里,他如此急切地赶来,肯定有十万火里的事情,李隽感到事情不妙,问道:“你有什么事?”
“皇上,臣奉文丞相之命给皇上送来十万火急的奏章。 ”冠占文勒住缰绳,连行礼都忘了,喘着粗气道,取出一道加了火漆的奏章递给李隽。
文天祥递奏章居然要侍郎亲自跑一趟,这事情肯定是重大得不能再重大了,李隽一下接过来,去掉火漆,把奏章看完,只觉天旋地转,原本绚丽多彩的美好世界突然之间变成了灰色,这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灰色的,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晕了过去,仰面便倒。
解晋忙把李隽扶住。 高达惊叫一声“皇上”,从马上跳下来,捡起奏章看了一遍,难以置信地道:“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手一轻,奏章掉在地上。
(第一卷 危局篇 完)
第二卷 巴蜀篇 序
第二卷 巴蜀篇 序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两次大迂回战略行动,一次是一九四九年三大战役结束后,解放军渡江作战进军南中国的军事行动。 伟大领袖考虑到不能让更多的国民党残部逃到国外,给剿匪带来更大的困难,决定采取大迂回战略,先切断西南边境退路,以防其逃蹿。 为了执行这一战略计划,陈赓率领的第四兵团到达广州,再从广州北上云南,行程达八千里之多。
另一次大迂回战略行动就是忽必烈的兄长蒙哥推行的灭宋计划,在当时南宋拥有强大的水军,长江防线很是稳固,蒙古水军非常弱小,可以说根本就不是南宋水军的对手,再加上蒙古军队在荆襄、四川、江淮等地遭到宋军的顽抗抵抗,无法取得进展,蒙哥最终采纳了忽必烈的建议,决定迂回当时的大理,为南北夹击南宋创造有利条件。
于是,蒙古军队从四川西部进入大理作战,灭了大理,准备从贵州调头东进南下,与从川襄一带顺江而下的蒙古大军南北夹击南宋。 要是这一计划实现的话,无异于在南宋的背后插上一刀。 幸运的是,蒙哥在进攻四川时战死于钓鱼山,这一计划遭搁浅。
忽必烈继位后采纳郭侃的建议,决定攻打襄阳,实行中央突破,大迂回战略才彻底放弃。
然而,大迂回战略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云南贵州相继落入蒙古人的控制中,选成西南地区不稳,无异于在南宋的背后狠狠捅了一刀。 为了打造一个稳固的战略后方,李隽必须要消除这一影响,审时度势,决定改变战略进攻方向,以巴蜀为中心,稳定西南形势,进而攻占关中之地,再稳定淮西淮东的形势,为进攻汴京创造更加有利的战略态势。
在江南大战中,南宋的财力极大地消耗,李隽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危机,他将如何解决财政危机?他将如何在因谢道清之死而引发的政治风暴中化险为夷?他又将取得哪些好处?李隽本人和全皇后都卷入了这场政治危机中,他们的感情将向哪个方向发展?是不是会结出美丽的爱情花朵?李隽将如何对南宋内部进行改革?这些问题都将在本卷中解决。
当然,本卷还要解决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后究竟发生的一些什么事情,文天祥等人为什么对他的变化一点也不怀疑,很是信任他?
请朋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一章 政治黑手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一章 政治黑手
PS:第二卷的序是个免费章节,由于上传的时候没有找到管理员,我就把原本一千多字的《序》压缩成八百多字,不收费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黑手,黑手,无耻的黑手。 ”李隽骑在马上飞驰,表面上看来一点变化也没有,一如平时,心里实是已极怒极,恨不得把捅出谢道清死讯的罪罪魁祸首碎尸万段,在心里愤恨不平地想道:“不论是谁,我一定不能饶了他,就是血流成河也居不所惜了。 ”
解晋率领两万骑兵簇拥着李隽一道进京,骑着高头大马跟在李隽身边。 赵佥也率领玄甲骑兵走在头里,为李隽开道。
李隽本是个大度的人,一般事哪里会惹得他生气,这事也实在是太难以让人忍受了,竟然是在即将北伐的关键时刻捅出来,可见此人的心机有多深,此人的眼光很老练,显然是蓄谋已久的事情,是故意在这节骨眼上捅出来,目的就是败坏这次北伐行动。
不用说,李隽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使南宋的形势发生了好转,形势一天比一天好,先是打败了临安城下的军队,现在又把入侵江南的郭侃军队全歼了,他已经在群臣、在南宋老百姓心中建立起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还不是神一般的存在,原先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与妃子嬉戏的无能皇帝形象已经不复不存在了。 代之而起的是一个精明强干、圣明过人地圣圣君,老百姓一提起他都会以尊敬地口吻叫声皇上。
要是李隽率军北伐成功。 汴京光复的话,他在群臣、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就是神一样的存在,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自然是妒忌他,不允许他成功,才在这关键时刻把谢道清之死捅出来,以此大做文章,其目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就是要逼李隽退位。
皇位始终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在蒙古大军席卷江南之时。 皇位又成了一个烫手山芋,虽然有人很想,就是自忖没有那个能耐打得败蒙古军队,只好忍痛割爱,抛给李隽了。 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把李隽逼得退位,自己坐上去。 岂不美哉?要是再趁形势大好地机会率军渡河北伐,光复汴京,自己岂不成了中兴明君圣主?名垂史册?
这是多少代宋朝皇帝追求过而未果的美事,唾手可得地情况下,那些只要有一点点企图的人还有不以谢道清之死做文章的?李隽这个明眼人一眼就看穿了,由不得他不怒。
李隽并不贪恋皇位,当不当这个皇帝,对于李隽来说都无谓。 以李隽的设想。 把谢道清的死讯瞒一段时间,等渡过长江北伐成功之后再把这件事情公布出来,所有的罪过自己一力承担,自己引咎退位就是了。
到那时,北伐之后,形势大好。 无论是谁接任皇帝,光复燕云之地,收复燕云这个自古就是中原北方门户的重地也就成了顺理成章地事情。 光复了燕云之地,也就进一步改善了南宋的战略态势,中原有了屏障,也就可以不会再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了。
李隽相信,只要再给他一到两年时间,他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再提拔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再发现一批行政才干杰出的优秀人才了。 有了这些人才。 就算他不在位,南宋也会发展得很好。
即使继位者不如人意。 李隽还可以耍一个小小的花招,那就是以太上皇的名义,也就是现在说地顾问之类的名义干预政事,以他在朝中、在军中、在老百姓中的威望,只言片语都有很大的作用,要推动南宋向好的方向发展,自然是没有问题。
李隽这样设想的目地是为了不把全皇后牵涉进去,全皇后这个一心与皇帝嬉戏的皇后能够在他的指点下做到现在这样,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李隽万万不想把责任推给她这个柔弱的女人,才如是设想。 李隽是个负责任的人,要全皇后代她顶罪自然是做不到。
谢道清的死,说来也真是奇怪,就那么一个头磕下去居然翘了,也许这就是佛祖对她这个虔诚的佛门弟子的特别关照的缘故吧。
自古以来就没有她那样奇特死法的事情,这死法也太奇特了。 这且不说,她死地时机还非常不好,正在李隽集中南宋所有地军队和郭侃大军打得如火如荼的关键时刻,要是她地死讯一下子泄露出去,危害相当的大,即使李隽可以通过巧妙的手段把这事的危害化解到最小,其中的困难也是不小。
全皇后虽然没有处理军国大事的才干,对于谢道清之死可能会带来的危害还不会不知道,并没有声张,而是命人把轿子抬来,把所有下人遣开,一个人把谢道清抱上轿子,再命人抬回宫里,安排在小佛堂里。 再给李隽写信,请示如何处理。
李隽接到全皇后的信后把前前后后盘算一通后,决定先把她的尸体保存起来,等形势允可之后再发丧。
可是,让李隽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事居然这么早就给人捅出来了,还是在渡江的关键时刻,由不得他不怒。
趁蒙古大败之际,稳定淮东淮西的形势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李隽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匆匆安排了二十万大军渡河去稳定淮东淮西形势后,马上跳上马背赶往临安,去迎接新的挑战。 李隽这次的火发得很大,特地要解晋这个忠诚的前侍卫队长带领两万名精锐的骑兵跟着他一道回临安,李隽打算应付最坏的情况,那就是用阴谋者的鲜血来洗刷临安的城墙。
怕情况太坏,解晋一个人应付不来。 特地要忠诚地赵佥带领玄甲骑兵跟着。 还命令许光汉率领部分特种部队赶回临安听用。 特种部队搞长暗中活动,有了他们相助,李隽相信这起阴谋不用多久就会给他粉碎。
张世杰,李庭芝,廖胜功,高达,赵良淳。 柳河子,黄汉。 郑静和这些将领自然是要赶回临安出席谢道清的葬礼,把部队安排好,随后赶来。
对于李隽来说,全皇后这个人实在是让他难以自处,是他最不愿见到的人,现在却是他最想见到的人,一切一切的都要等见到她之后弄清了情况才能做出决定。
文天祥的奏章里只是说谢道清突然殡天。 给临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宗室中地王爷公主们整天就在皇宫里哭闹,要求给谢道清发丧不说,还信誓旦旦地要求严惩亵渎谢道清尸身的凶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李隽在赵佥和解晋地族拥下,刚到皇宫就听到一片喊冤声,正是那些王爷公主驸马们的喊声,一口一个冤,为谢道清叫屈。 好象谢道清是他们的老祖宗似的,也好象谢道清生前有大功于国,让他们忘不了似的。
谢道清生前给南宋平添了无数的混乱,她对南宋唯一的“贡献”就是重用贡似道,听信贾似道地谗言,疏远文天祥这些重臣名相。 使得南宋的境况每况愈下。 真没想到,她这样的人生后居然还有这样的“人缘”,受宗室中人如此“爱戴”,李隽这个明达之士真还有点跌眼镜了,要是他戴的有的话。
那些喊冤的王爷公主附马们的前面站着好几排侍卫,正是他们用身体阻挡住了他们地道路,要不是这些侍卫的话,瞧他们那副模样,他们肯定是冲进皇宫去了。
李隽仔细一瞧,那些侍卫真的是受够了罪。 人人身上带伤。 不是脸肿了,就是鼻子青了。 或者身上东一个包,西一块乌青,不用说自然是给这些宗室中人打了的。 这些宗室中人平日里就不把侍卫当人看,在他们眼里,这些侍卫仅仅是奴才,供他们呼来唤去的工具而已,侍卫阻挡了他们的路,在他们手里自然是要吃亏。
在侍卫后面也有一道人墙,正是文天祥带领朝中大臣站在侍卫后面。 李隽一瞧他们地架势,就知道他们是想用他们的身体阻挡这些宗室中人冲击皇宫,而这些侍卫自然是来保护他们的。
文天祥他们的眼睛红通通的,好象兔子眼,很明显他们和这么宗室中人耗的时间也不短了,没有好好休息所致。
再瞧这些宗室中人,嗓门放得老大,为谢道清喊冤不止,就是脸上没有一点悲戚之色,可能心里巴不得谢道清早点死,最好是死一次不够,死一万次才叫好,他们好趁机大做文章。
赵睿红着双眼,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眼睛上擦了生姜片,才这么红,正和一个侍卫拉扯,他抓住侍卫的胸口,啪啪给了侍卫两个耳光,骂道:“你这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