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备欢迎李隽的人只好散去,沈毕汇报起来:“皇上,三天前,我们已经放了一炉铁水,炼出了差不多一万斤生铁……”他的话给黄永善的尖叫声打断了:“一万斤?这么多,我的老天爷,你真能吹吧。”
    宋代的生铁产量低,哪里比得上现代练铁工艺。虽然李隽限于当时的产业水平采用的是小钢厂的炼钢方法,依然不是他们能够想象得到的,黄永善这个技术专家不相信也很正常。
    沈毕括清说:“老黄,我可不是说笑,这是真的。我们把生铁按照皇上的要求放进了炼钢炉,已经生出了波光,应该是炼好了,只等着皇上来放钢了。皇上,我们把炉子清理完成后,又投入铁矿和焦炭开始炼铁了,照这样的速度,我们四天就可以炼出上万斤精钢。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皇上,你真了不起!”
    “不是我了不起,是你这沈大场长了不起,只用了十来天时间就把炉子砌好。要不是你组织得好,肯定是完不成的。”李隽心想就十来天时间就把炉子砌好,开始炼铁,不要说在宋代,就是在现代社会,也是个奇迹。这正好说明了一个结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民族。
    沈毕忙逊道:“皇上过奖了。这都是在旧有炉子上改造的,要是新起炉子的话,没有两三个月是不可能完成的。耐火砖都是现成的,各种材料都是以前库存的,没什么好说的。要不是皇上的图纸好,切合实际,无论如何完不成。”
    “这也很了不起了。要不是你平日里积存这些原材料,就算我的图纸再好,一时间也不可能如此顺利,这功劳都是你的。黄永善制钢弩有功,获得了一根金带,你也有一根。”李隽边走边和沈毕说话,心里感叹无已:“我当初到钢场来了解情况,发现他库存了很多材料,省了我不少事。历史上的南宋之所以灭亡,并非没有人才,而是不会用人。别的不说,就说黄永善和沈毕他们,都是很有造诣的科学家,要是在我来的那个时代,早就是名满天下的科学院院士了。朝庭不重视,一直倍受冷遇,才能无法施展,还时不时地给斥为奇巧淫技。我只是稍加点拨,他们干得比我预想的还要好得多。我只要发现人才,用好人才,不愁打不赢这场战争。”
    李隽来巡视时,发现沈毕库存了不少耐火砖材料不说,还带领人砌炉子,更难得的是他克服没有经费、没有人重视、没有人支持的困难组织老百姓从城外抢运铁矿石、燃料等。在他的努力之下,原物料一堆堆的,堆得象小山。
    李隽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临安是大宋朝的根本,无论如何要保住,要保住大宋朝,就要用很多的钢铁,臣这是想在蒙古人围城之前多积聚点原物料。”
    李隽对他的远见赞叹不已,抚慰有加,责令文天祥配合,满足他的要求,要人给人,要银子给银子,一定要在蒙古人围城之前尽可能多地贮存原物料。
    “谢皇上。之所以能够进展得如此地顺利,都是皇上设计的新式机械帮的忙,要不是有起吊车帮忙,无论如何是完不成的。”沈毕钦佩无已地说。
    他说的新式机械不过是滑轮组。李隽巡视时看见民夫光着膀子搬运材料,累得象老黄牛,不仅人累,而且效率极低,马上就想到了省力的动滑轮组,再配上改变力的方向的定滑轮,装在支架上,可供起吊。李隽画出图纸,问沈毕能不能造出来,沈毕看了一下想也不想地说:“能,肯定能,这东西不难造。皇上,这东西有什么用?”
    南宋时期的产业水平相当的高,要造滑轮还不是难事,李隽也有信心,笑着说:“你先造出来,我再教你运用之法。”古人并不知道滑轮组的妙用,要解说的话真的有点难以说清楚,要是根据实物来解释就容易多了。
    在制造滑轮组的事情上再一次展现了沈毕的高效率,才过了一天他就兴冲冲去见李隽,告诉李隽滑轮组造好了。李隽指着滑轮给他上课,教会他使用之法。按照李隽的说法,应该很神奇,沈毕兴奋地命人使用,第一次就吊起了好几百斤的重量,要往哪里放就往哪里放,好用得很。这一来不仅沈毕给唬住了,就是那些民夫也给唬住了,吓得嘴巴老半天合不拢。
    李隽心想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在他来的那个时空谁也不会用这种费力的土玩艺,用的是吊车、吊臂这些现代化的机械,一次性可以吊起几千斤甚至更多,象滑轮组这样费力又费事的机械根本就见不着,只有在物理教科书里才会提到,他们居然当成了惊世之作。
    李隽哪里想得到,他为了应急设计的滑轮组给黄永善和沈毕加以改进,制造出了多种型号,更加方便适用,应用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修路、建桥、筑城这些方面的使用,为即将到来的全国大开发、大建设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按: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动滑轮组和定滑轮,我就不再多说了。李隽设计的滑轮组由于没有动力,还得使用人力来操作,按照现在眼光来说很费时费力,很土的方法,但在南宋却是了不起的成就。)
第十六章 三千壮士(中)
    说话间,走到近前,只见两个十人高下的椭圆形竖炉矗立在地上,粗嘛大概有十二三人粗细,两根高高耸立的烟囱正冒着滚滚浓烟。在竖炉旁边还有两个睡炉,炉子旁边有几架风车,七八头驴子在工人的驱赶之下不停地打着转转,空气不停地向炉子里鼓动,炉子里不断传来呼呼的火焰欢笑声。
    李隽拾级而上,顺着扶梯向竖炉上走去,沈毕他们忙跟在后面。先到炼铁炉看了看,道:“火候快到了。”
    “皇上圣明!”沈毕带着几分兴奋说道:“只等把钢水放掉,就可以放铁水了。皇上要是再不来,我就要去请皇上了。”
    “哦,这么说来,你们迟迟不放,是我的过错喽。”李隽笑着说。
    沈毕忙解释说:“不是那个意思,不是那个意思。皇上千万不要误会,千万不要误会。”
    沈毕的话音刚落,高达的声音就响起来了,道:“我看你是故意的。”沈毕吓得不轻,忙求饶道:“高将军,你可别乱说,我哪有那意思。”高达右手按在沈毕肩上,道:“要我不乱说也行,你给说说这炼钢什么的是怎么一回事。”
    沈毕望着高达摆出的你不给我说法楚,我要你好看的模样,心头咔噔一下,只得打白旗,道:“高将军,这竖炉里装的是焦炭和铁矿石,分层装的。焦炭是我们过去炼铁没有用到过的秘料,皇上要我们用无烟煤来烧制,这是个很好的办法,炼出来的生铁既多,品质又好。这睡炉是蓄热用的,里面的热量可以循环使用,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量。”
    高达哪里明白这些技术上的问题,摸着脑壳,道:“什么睡炉竖炉的,循环又是什么东西?听不懂,我糊涂了。我脑子本来是清醒的,给你这么一说,变成一团浆糊了。”
    黄永善听得兴奋不已,点头道:“妙妙妙,妙不可言。”
    沈毕又称又赞的,李隽听在耳里,笑在心头,心想这在现代来说平常得紧的事情,他们当成了不起的创造发明,要是他们知道在现代社会一炉可以产出上万吨的钢铁,不知道他们又会怎么说?说不定会把眼珠掉在地上。
    李隽一边想着,一边来到钢炉边,从观察孔望里一望,只见里面波光闪闪,道:“火候到了,可以放了。”
    沈毕还没有说话,高达倒先说话了:“瞧你那副模样,你肯定会说就等着皇上下令了,是吧?”还真给他说准了,沈毕道:“高将军说得是。”
    高达冲沈毕威胁起来:“我们先说好了,要是你弄出问题,不能给我造成好武器,我可不会饶过你。”鼓了鼓大肌,显示他是一个肌肉男。
    李隽为沈毕解围,道:“高将军,这你就放心好了,不会有问题的。叫他们放吧。”李隽心里想的是,在他来的那个时空,这种技术早就成型了,用过了无数回,哪里会有问题。
    “皇上说了的,当然不会有问题,不会有问题啦。呵呵,马上就有好武器喽。”高达叨唠过不休,好象个老小孩。让李隽他们忍不住莞尔。
    沈毕安排下去,随着一声出炉的喊声,铁水滚滚而出,登时火光烛天,红星闪动。黄永善这个技术专家,文天祥,高达,赵佥他们哪里见过,一个个惊得呆了,嘴巴张得老大,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
    “你们也是这样惊奇,跟我第一次见到时一个模样。”沈毕里想着,指挥人放水。两排冷水放出,嗤嗤声响个不停,白烟大冒,让人的眼睛都看不清东西。
    烟雾散去,只见一块块钢锭静静地躺在铸槽里,足足上万斤。
    在古代,钢铁是从生铁煅打而来,靠的是铁匠一锤一锤地敲出来的,要得到一块好钢,要锤打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一个成语“百炼成钢”的由来。
    在场的人除了李隽外,谁也没有见过如此之多的精钢,心情那个激动已经不是笔墨能够形容的了。许久以后,李隽还能清楚地记是当时的情景:他们的反应实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并没有我意想中的欢呼声、赞叹声,开始是安静,静悄悄的。突然之间,安静不再,传来一片痛哭声,人们相拥着哭泣,就是高达、文天祥他们也是忍不住哭起来了。高达一边哭,一边喃喃自语:“大宋有救了,大宋有救了。”在场的人听到他的自语,无一不是点头称是。我也给他们哭得鼻子发酸,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
    清醒过来的人们拥上去搬运钢锭,文天祥,赵佥,黄永善,沈毕都亲自上阵了。高达最是积极,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好象沉重的钢锭很轻似的,瞧他脸上的神情,仿佛年轻了二十岁,边搬边呵呵地傻笑。
    黄永善抚着钢锭,爱不释手地喃喃自语,道:“这下好了,有了这么多的精钢,我要打造多少武器,就打造多少。先造钢弩,再造火铳,让鞑子好好尝尝我的武器的厉害。”
    李隽拍着他的肩头说:“钢弩是要造的,并且要放在第一位。其次是马刀,长枪,铠甲,最后才是火统。”
    黄永善有点不甘心地问道:“皇上,这是为什么?”
    “火统的性能不太好,没有钢弩好使,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就不用造了,等有条件的话,再造也不迟。”李隽安慰着他,心里想的是:你没见过那种*,不会知道他的缺点。
    李隽扳着指头说:“钢弩造完了,要造三万把马刀,三万支长枪,三万副锁子甲,十万副板甲和十万把步兵用的钢刀,十万个盾牌,要用铁皮镶边的,别外还要三万副马掌,这要多少钢?”
    黄永善和沈毕吓得嘴皮直哆嗦,道:“皇上,要这么多啊?我还以为就几千把就够了。”
    文天祥,赵佥和高达一听李隽之言好象是上帝的福音,高兴得很。高达最是高兴了,拍着黄沈两人的肩头,道:“怎么了?你们想偷懒?”
    “高将军,你轻点,骨头都给你拍散了。”黄永善嘀咕着逃开了。沈毕当然是步他的后尘,远远地躲着高达。
    李隽接下来的说话不仅使黄沈两人差点昏倒,就是高达、文天祥和赵佥都差点摔倒了,李隽说的是:“这不算多。这数字应该再增加十倍。”
第十六章 三千壮士(下)(1)
    高达脱口而出,道:“皇上,要那么多干什么?这不是太多了吗?”刚才他还嫌少,现在又嫌多,变化真够快的。
    还是文天祥的脑子灵光,率先明白过来,道:“皇上的意思是说要把我大宋军队的装备全部更换掉。以精钢装备起来的大宋军队,将是一支雄师劲旅。皇上的计划实现的话,我大宋军队的单兵作战能力当会高许多,到那时,就是打yezhan也不会输给鞑子。”
    (按:有历史学家计算后认为,在秦汉时期,一个中国兵可以抵得上三个外国兵。到了宋代,这一数字却发生了逆转,变成二十个中国兵才能抵得上一个外国兵。到了近代更加不堪,竟然要四十个中国兵才能抵得上一个外国兵。姑且不论这一数字是否正确,但说明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深思。民族还是同样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无数的民族,到了近代竟是如此的贫穷,实令热血志士无颜见秦皇汉武这些大有为先贤于地下。诚可痛也!!!!)
    李隽此言无异于整军经武的宣言,高达他们方始明白过来,齐声道:“皇上圣明。”要是李隽的计划实现,打败蒙古兵自是不在话下,甚至可以收复汴京,完成百年夙愿,进而可以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数百年华夏儿女的志向,那可是一副美好的蓝图,高达、赵佥、文天祥等人忍不住热血如沸。
    李隽很是明白,蒙古人的势力非常强大,要是不打这一仗,无异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