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蒙古鞑子也就再也没有壮丁能够拿出手来了。”

看着桌子上一字排开的棋子,文天祥的眼眸中闪过一道光彩。而叶应武沉声说道:“某清楚某手上有什么让蒙古鞑子感到后怕,而蒙古鞑子身临其境,更是明白,所以就算明知道某这一次是在拖延时间,可是蒙古鞑子还是不得不要来和谈。”

“既然按照殿下所说蒙古鞑子想要和谈是真,那为什么还要派尤宣抚前来,这不是明摆着······”文天祥诧异的说道,不过旋即明白过来,回答自己的疑问,“因为蒙古鞑子也并没有打算真的和谈,他们想要的是拖延时间,拖延时间所需要的不是对我大明亲善的人,而是真正了解大明的人,一直在江南呆了这么多年的尤宣抚,确实是唯一的选择。”

叶应武站起来:“忽必烈这一次做的没有错,甚至可以说他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但是即使是这样某也得在他身上刮几两肉下来。宋瑞兄,这一次和谈就由你和姊夫出面,既然那尤宣抚想要拖延时间,那就跟他托,咱们现在这边这么大的一个摊子,也确实需要收拾一下。”

“定不辱命。”文天祥郑重的一拱手。

叶应武点了点头:“师兄,某相信你,也相信姊夫,所以你们放手去做就是,某此次前来,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同时更重要的还是想要看一看这南阳和淮西百姓的境况。”

“殿下还请放心,”文天祥脸上和煦的笑容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严肃的神情,“不过殿下以后还是少离开南京为妙,毕竟殿下是天下之主,自当坐镇南京总揽大局。”

叶应武负手看着门外的天地,沉声说道:“宋瑞兄,你知道么,某想做的不是一个被锁在深宫中的君王,包括某的后代,某也不想看着他们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导致性格阴狠毒辣而或软弱无能,成为国家之祸害、权臣之把柄,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具是亡于此,可是某又应该如何做?”

“殿下······”文天祥顿时怔住了。

“好了,这些不说了。”叶应武摆了摆手,径直向着门外走去。

而文天祥缓缓站直,看着叶应武远去的背影,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殿下到底还是年轻,此生之中怕是还有很多南征北战的机会,到时候想要阻拦都阻拦不住,这些早在文天祥的预料之中,真正让文天祥感到心中震颤的是叶应武刚才那些话。

自汉唐以来,每一个王朝的覆灭,多数都是因为常年长在深宫的帝王,已经难以驾驭在红尘中摸爬滚打,已经历练成老狐狸的文武百官,最后导致奸臣擅权,包括北宋有蔡京,南宋有贾似道,皆是如此。这和皇帝软弱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数百年前开国皇帝那尚武的风气传到这个时候已经丧失殆尽,整个王朝也到了灭亡的时候。

不能长于深宫妇人之手,这位一手缔造了崭新时代的明王殿下,又会怎么避免这个问题?

文天祥很清楚叶应武刚才绝对不是无意间和自己说起这件事情,十有八九是他的心中已经开始盘算,并且还拿不定主意,这算是上门求助来了。轻轻捻住衣袖,方正平和带着书卷气息的脸庞浮现出凝重神色,文天祥站在门槛旁静静的看向天空。

远烈,这还真是一个难题呢。

不过某相信,不管有没有某的帮助,你最后会拿出来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只不过就看到时候,怎么去施行了,毕竟这种做法必然会损伤到很多人的切实利益。

————————————————————

“看,快看啊,雪山,是雪山!”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声,整个山路上原本蜿蜒前进的队列缓缓停下来。疲惫不堪的将士们下意识的抬起头来,向着天与地的尽头看去。

无尽的山峦在眼前展开,带着浓郁的苍翠,而就在远处那一座山峰的顶端,虽然有白云环绕,不过依然可以清楚的看见皑皑白雪。此时已经快要入夏,能够在这大理看见如此雄浑壮丽的景象,看到夏日之雪,无疑让这些多数来自于江南温暖水乡的将士感到惊讶。

缓缓策马上前,看着那负雪的山峦,包括李芾和杨霆脸上都不由得流露出诧异神色。而马塈指着前面连绵的山峰:“大理有四美,风花雪月是也。眼前所见的便是苍山雪。”

“苍山负雪,美极人间。”李芾忍不住轻轻感慨道,“谁曾料到几个月前咱们还是在江南烟雨之中,现在就已经在这大理,即使是夏日炎炎,依旧能够看到冬日之雪。”

杨霆握紧刀柄,微笑着说道:“难怪千百年来中原王朝一直都想要征服这一片土地,这等美丽恐怕走到其他地方都难以寻觅。老天爷对大理可真是不薄。”

李芾点了点头:“不过这大理,现在要是我们的了。”

嘴角边掠过一丝笑容,马老将军轻轻抚摸着自己白须:“大理就在苍山脚下,已经见到苍山,说明大理也不远了。传令各部,兵分两路,从洱海南北两侧包围大理!”

山路上的大军再一次开始向前挺近,而转过这一座山,曾经看上去遥不可及的雪山,已经完完整整的呈现在眼前,一排山峦高低起伏,向着天的尽头延伸,而就在山下,如同明镜一般的湖泊仿佛让整个世界都为之宁静。而在湖泊旁边,一座看上去远远没有中原城池大的城镇,就这么孤零零的伫立着,城头上一面面黑色的旗帜飘扬。

“看来蒙古鞑子已经有所防备。”李芾沉声说道。

娄勇从前面飞快前来:“两位将军,蒙古鞑子在洱海东西两侧都有重兵布防,目前已经哨探清楚,其主力应该集中在大理城以及城外苍山的两处营寨上,另外在洱海东侧的大理太庙一带布下两座营寨,互为犄角之势,显然是想要防备我军从洱海东侧绕到大理城后。”

马塈顿时皱了皱眉头,旋即沉声说道:“大理城是蒙古鞑子重兵云集所在,倒也不出意外,可是蒙古鞑子也应该清楚,凭借着这么一座小小的大理城,想要阻挡我等,未免痴心妄想。”

“老将军,你是说?”李芾顿时明白了什么,抄起杨霆递过来的舆图,“大理城实际上处于洱海和苍山之间,城外地势也算得上是开阔,实在说不上是易守难攻,如果蒙古鞑子死守此城,却是未免痴傻。”

伸手在舆图上一指,马塈压低声音缓缓说道:“老夫估计蒙古鞑子也不会这么傻,而且既然能够被咱们这么简单就探明其兵力布置,未免有些做作和故意于其中。所以老夫怀疑蒙古鞑子在这大理城和太庙布下的只是疑兵,真正的主力应该已经撤出城了,毕竟想要防备飞雷炮,在城外荒野中要比城内好多了。”

“老将军怀疑蒙古鞑子在龙首关(今大理上关)设下埋伏?”李芾抬头看向前方寂静的有些诡异的大理城,“龙首关位于大理城北,是山海之间的险要所在,对于蒙古鞑子来说,确实是进可攻,退可守。”

“这正是老夫担心之处。”马塈沉声说道,“当初蒙古鞑子征伐大理的时候,就曾经一度被阻遏在龙首关下,一旦城中上万蒙古鞑子云集龙首关,并且和苍山上的营寨相互呼应,到时候可就棘手了、”

吸了一口凉气,李芾看了一眼高耸入云的苍山山峦:“确实如此,苍山之高,非是江南山丘所能够比拟,甚至某估计飞雷炮也很难起到作用,一旦难以将炸药包打上去,反而会伤及自身。所以对于大理,不可强攻,只能智取。”

伸手在舆图上标注了一下,马塈指着一处说道:“川蜀军南下已经挺进会川(今会理),马上就要逼近大理北侧,是不是让川蜀军径直南下入大理,这样两路······”

“川蜀军能够到会川,就已经竭尽全力了。”李芾皱眉打断马塈,“毕竟他们在东川还有刘整这样的对手,绝对不敢抽调更多的兵员。咱们现在能够依赖的也就只有自身了。”

“在这大理粮草转运艰难,现在每个人只不过携带了五天的口粮,也就是说,如果两天之内拿不下大理,恐怕就要退回到善阐府了。”杨霆缓缓攥紧自己手中的长枪,“给咱们的时辰,只有两天。”

伸手拍了拍杨霆的肩膀,李芾淡淡说道:“两天,两天已经足够了。”

对视一眼,李芾和马塈都是会心一笑,而杨霆和娄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传某命令,各部径直沿洱海东侧挺近。”李芾攥紧马缰,“宣武军左厢代替前厢作为前锋,右厢和后厢作为两翼,迅速突破大理太庙。邕州军、静江军在太庙被突破之后向前挺近,清扫沿途蒙古鞑子!”

而马塈看了杨霆和娄勇一眼,微笑着说道:“蒙古鞑子不是想要等咱们攻克了大理然后以逸待劳么,那咱们就不如直接集中全部兵力,抄了他的后路。倒要看看有飞雷炮开路,这龙首关又能够坚持多久!”

“这么说,两位将军是不打算进攻大理?”杨霆下意识的看向舆图。

“若是龙首关一破,那么大理还算得上什么。”李芾微微一笑,“老杨,蒙古鞑子在洱海东侧不会布置有太多的人手,某相信你能够在几个时辰之内将他们尽数扫清。”

杨霆郑重一点头:“这个叔章你放心便是!”(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章千里江山寸许长(中)

PS:新的一个月,为表诚意,先来两更!依旧18点,感谢书友悼武华夏的月票支持!

提起笔在善阐府上轻轻点了一下,看着巨大的舆图上半边江山已经标注了红色,叶应武忍不住轻轻呼了一口气。善阐府攻破了,不过只是打开了大理的东大门。

前世叶应武虽然是坐着飞机上的昆明,但是到大理这一段路也是在车上煎熬度过的,这条路有多么艰难,以及大理周围是怎么样的地势,叶应武心知肚明,李芾和马塈他们想要轻松突破大理,又岂是那么容易。更主要的是,在大理之后,蒙古鞑子并不是无路可退,一旦让他们的大队退入了三赕,那这一场战,就真的有热闹看了。

毕竟宣武军主要还是江南士卒,叶应武对于他们的体质很清楚,经过自己一手制定的训练之后,在平原上长驱作战或许没有什么难处,但是要在大理、三赕这样的地方,就真的到了考验和历练人的时候了,毕竟比这里高了三四千米的海拔,即使是李芾他们在冲上大理之前肯定进行了训练,能够起到的作用肯定也不会太大。

默默看着大理,叶应武心中喃喃自语,李叔章,你可千万不要把这给老子搞砸了,某不求你能够为某保住多少儿郎,某想要的就是这个大理,就是北伐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屏风后面突然传来脚步声,叶应武一怔,缓缓的站起来,一动也不动。而站在他身边的小阳子下意识按住了佩剑。

“殿下,尤宣抚来了。”江铁小心翼翼的从屏风前面转过来。

叶应武点了点头,重新坐下,并且摆了摆手让小阳子他们这几个护卫不用这么紧张,同时指了指自己的耳朵,意思是只用耳朵听就是了。做完这些,叶应武又重新抬头看向舆图,仿佛屏风后面来的并不是蒙古鞑子和谈的使者,而是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人。

“尤先生还请坐,来人,给有先生看茶。”文天祥微微笑道。

虽然听不见尤宣抚的声音,不过叶应武也能够猜测到三分。果然很快便听见张世杰冰冷的声音:“贵使放心便是,来者是客,我大明有日月光耀天下之雄心,自然不会行此卑劣无耻之事。”

尤宣抚沉声说道:“卑劣无耻之事,恐怕大明最为擅长吧。甚至就连这江山社稷都是从煌煌炎宋手中窃取而来,你们的明王殿下原来更是大宋的臣子,几位也是前宋重臣,这个时候全都自称大明之臣子,难道就不感觉脸上有愧疚之感?”

同时把手按在了佩剑上,江铁和小阳子几乎想要冲出去,不过叶应武狠狠瞪了他们两个一眼,看来自己当时把吴楚材留在外面,让这两个家伙进来还真是明智的选择,否则恐怕这个时候早就忍不住拔刀砍人了。

只听得文天祥笑着说道:“前宋三百年国祚,传承二十代,至临安城破之日,国运已然告罄,然上苍难忍令我华夏衣冠与万里江山沉沦蒙古鞑子异族之手,故明王殿下受命于天,得万民拥戴,缔造巍巍大明,于情于理,没有任何不妥,尤先生可要清楚。”

张世杰紧接着淡淡说道:“由宋至明,我华夏之正统未亡,数千年自炎黄以降,虽几次偏安,然终究未曾断绝,而我大宋之文武,皆为胸怀壮志之人,自当共攘华夏之存续,难以比拟北面人士类如尤先生者,短短百年便已忘却汉家衣冠,为鞑子异族而拼命,不知是谁荒谬可笑。”

尤宣抚只是冷冷一笑:“人各为其主,张将军有何必说的义正言辞。都是战场上刀兵相见的,某这一次前来也不想和两位过多寒暄,咱们还是直接说正事的好。”

文天祥不可置否,点了点头:“尤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