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之文化,在多杀戮暴虐的另外一面,更多坦荡豪放,自然不会去想什么“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所以昔里吉部这么一做,顿时在一众部落中名声大噪,就是海都也对昔里吉部另眼相看。苍生天赐给人家这上好的气运,正是看准了人家这不记恩怨之心!

更何况当时众多小部落在没有了八剌这个外敌之后,立刻变为了一盘散沙,稍微有点儿见识的小部落酋长自然都明白这样下去迟早会被海都将各个部落吞并消化,所以纷纷开始寻找有能够带领这些小部落、代表这些小部落发出自己声音的人。

此时此刻,一跃而出的昔里吉自然而然就成了最佳人选,而且对于前来拜访的其余部落耄耋名宿,昔里吉在犹豫半天之后终于还是答应下来。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当海都走到这些小部落酋长面前的时候,当先迎面的是昔里吉。

对于昔里吉,海都的印象还是颇深,尤其是这一战之后,更是对昔里吉颇有好感,毕竟昔里吉是降将出身,所求的不过是在这乱世之中的一线活路,他想要上位要比别人困难很多,而且以昔里吉之前畏首畏脑的性格以及这一次与其是说是慷慨大方倒不如说是胆量小不敢独吞的表现,海都对于他并没有多大的敌意,而且如果善加利用的话,说不定这昔里吉还能成为海都麾下可以依赖的大将,至少要比八剌这个貌合神离的人来的要好。

“参见大汗!”昔里吉毕恭毕敬行礼。

海都点了点头:“你们几个部落出兵进攻,死伤颇多,有本汗的责任在其中,本汗对战死之勇士表示歉意。”

后面跟上来的小部落首领们都有些吃惊,原本他们还以为海都是来兴师问罪的,现在亲眼看到海都脸上浮现的虔诚之意,方才明白自己刚才没有听错,看向昔里吉的目光也有所改变,选择昔里吉作为他们的带头人看来没有错。

而海都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不想在八剌还活蹦乱跳、大明还死守星星峡的情况下就和这些小部落闹出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二来也是相信这些小部落以昔里吉为领袖,只会自保争取一些基本的权益,不会真的前来挑战自己盟主和大汗的位置。

所以该用大棒的时候用大棒,该喂萝卜的时候就要喂萝卜。

“为苍生天和海都汗战斗,是蒙古勇士的荣幸。”昔里吉有些受宠若惊的说道,不过话锋微转,“但是请尊贵的海都汗谅解,这几个部落的勇士舍生忘死的进攻,损失惨重,如果继续的话恐怕各个首领会统帅不住下面的将士们,所以还请海都汗给予几天时间休息。”

海都点了点头:“大军征讨疲惫,直接上阵进攻,是本汗失策。大军现在整顿两天,两天之后另谋战事!”

“谨遵号令!”几名首领喜形于色,急忙拱手说道。

————————

昔里吉一手掀开营帐走进去,营帐帷幕放下之后他才长舒了一口气。

蒙古包挡住了戈壁直射的热辣阳光,只剩下温暖舒适的柔光从缝隙之中照进来,让整个蒙古包依旧亮堂堂的。一直等到随从送上来上好的马奶酒,昔里吉方才回过神来,一屁股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后背已经湿透,端起来马奶酒酒杯的手也在微微颤抖。

显然刚才独自站出来面对海都,让昔里吉耗费了不少精神。

“首领刚才表现之风范,已经有王者气概。”一名浑身裹在长袍中的人缓缓走出蒙古包支柱下的阴影,冲着昔里吉一拱手。

昔里吉显然还没有从刚才的惊吓中回过神来,突兀的听到这声音,径直打了一个哆嗦,手中的马奶酒洒出来不少,当下里手忙脚乱的拂拭,折腾了好一会儿方才勉强挤出来一丝笑容:“原来是军师,某还倒是何人,军师为何站着,还快快请坐。”

“首领能够凭借一己之力,一步步走到现在,已经是上佳能耐了,我这个做军师的,以后恐怕帮不到首领了。”这灰袍人虽然没有露出面孔,但是声音雄浑之中带着一丝刚劲,应当为年轻男子。

昔里吉急忙站起来,伸出手说道:“军师何出此言,如果没有军师的指导和帮助,某也不可能走到今日,军师这样说,莫非是想要抛下某和昔里吉部?”

灰袍人没有多说,微微抬头看向昔里吉,沉默了良久方才轻笑一声:“某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该做的都做了,现在在那些小部落之中,昔里吉首领的威望实际上已经不亚于海都汗,而在海都的心中,你是一个诚实厚道的首领,所以你想要做什么,已经是唾手可得······”

昔里吉怔了一下,没有回答。

灰袍人显然早就预料到了什么,转过身一边向外走去,一边说道:“按照当初的约定,某已经做到了某应该做的,剩下的就看昔里吉首领,哦,不对,未来的昔里吉大汗怎么做了。”

话音未落,灰袍人已经掀开帷幕,很快消失在昔里吉的视野中。

昔里吉并没有在意灰袍人的离开,而是缓缓的坐在椅子上,一句话都不说。他的亲卫头领有些诧异的掀开帷幕走进来:“首领,军师都和您说什么了,怎么一言不发的就向马厩走,怕是要离开的样子?”

苦笑一声,昔里吉看向自己最信赖的手下,实际上也是自家小舅子:“他做了他该做的,自然就要离开了。某这一亩三分地,又如何容得下这一尊大神,他不过是执行自己的任务来帮着昔里吉部振作起来罢了。”

亲卫统领怔了一下,看着自家首领,虽然什么都没说,心中却是打了一个寒战。

而在蒙古包外面,灰袍人伸手掀开帽子,露出一张年轻的脸庞,正是在八剌东征之后已经良久没有音讯的大明使者马廷佑,只不过经过几个月的风沙洗礼,此时的马廷佑看上去更加成熟稳重,翻覆手之间仿佛便能将这天地倒转。

“章诚这个臭小子,都给老子安排的什么高难度活计!”周围没有人,马廷佑不由得低低咒骂一声,“害的老子几个月都回不了家。”

话音未落,有人扯了扯他的衣袖,马廷佑吃了一惊,方才发现是一个小孩,也难怪刚才没有看到。这孩子马廷佑也认识,蹲下来捏了捏他的脸蛋。孩子咬着手指有些疑惑的说道:“军师大哥哥,你要走了么?”

“是啊,我要走了。”马廷佑爽快的回答。

“那你还会回来么?还会带那种甜甜的好吃的么?”孩子急忙问道。

沉默了良久,马廷佑看着孩子瞪大的眼睛,郑重的点了点头:“放心好了,某还会回来的。”

当下里揉了揉孩子的脑袋让他离开,马廷佑一边牵过来自己的马,一边侧头看向昔里吉的营帐,眼睛微微眯起来。

昔里吉,某能够做的都做了,你虽然性格软弱,但是也不是那种不守承诺的人,接下来就看你怎么做了。如果做对了,咱们一切都可以从长计议;如果做错了或者不做的话,大明从来都不吝惜它的怒火。

无论是对你,还是对整个昔里吉部落。

第五百五十二章不到长城非好汉(上)

石弹落在水面上,掀起丈许高的水柱。

河上如箭飞梭向前的几艘小船剧烈晃动一下,并没有停下步伐,反而距离对岸越来越近。而岸边的明军火炮也发现了躲在土垒后面的蒙古投石机,炮弹如雨下,别说一台投石机,整个土垒都被直接抹去,看不出来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大批蒙古弓弩手呐喊着从草丛中、坑洼里跳出来,箭矢呼啸着横扫河面,几艘小船的速度也一下子慢了下来,等到小船顺着波浪冲上岸边,船上已经没有能够站立的人,几名明军士卒的尸体静静躺在船中,垂在外面的半具尸体还在流淌鲜血,将河水染红。

大凌河畔,激战正酣!

“蒙古鞑子的投石机暴露的差不多了,没有想到这蒙古鞑子好大的能耐,不但能在咱们眼皮子底下藏得住足足两三台投石机,还能把这么多弓弩手藏到草丛和坑洼中。”王大用放下千里眼轻轻叹息一声,“如果不是咱们谨慎小心的话,恐怕这第一次渡河,就要死伤不少啊。”

“就算这样,还是牺牲了这么多将士,”王虎臣摇了摇头,“不过没有他们的牺牲,我们也不知道这对岸竟然还有这么多玄机。让第二批准备吧,蒙古鞑子能够拿出来的已经差不多了。”

明军的火炮还在进行覆盖射击,而百虎齐奔箭也在向船上推。毕竟明军的火箭虽然已经一步跨越实现了二级火箭,但是在性能上还有很多不稳定性,再加上产量不足,所以在远距离上很难做到精确的定点打击清除,所以为了确保能够更有效和及时的掩护明军上岸,王虎臣和王大用商量之后还是冒险将百虎齐奔箭搬上船。

对岸的蒙古军队在明军劈头盖脸的炮击之中四下逃窜,大多数人都能冲入原本藏身的地方,不过还是有上百人像无头苍蝇一般在河滩上乱闯,很快就被炮弹撕成碎片,他们这幅样子自然是引来对岸明军哈哈大笑。

“渡河!”王虎臣沉声下令,第二批准备好的明军士卒飞快登上船。

蒙古在这之前就把大小凌河两岸的船只销毁的差不多了,自然不可能给明军留下这么多可以挥霍的船只,这些船只都是镇海军从北洋舰队那里抢过来的。知道镇海军的难处,北洋舰队也没有多说什么,将船队中的舢板全都拿了出来,凑齐了这上百艘船只,总算是不用面对之前两淮军强渡白沟河时候无船可用的尴尬局面。

当炮击引起的弥漫烟尘渐渐平息的时候,对岸的蒙古士卒已经看不到踪影,不是被炮火撕裂就是藏身在坑洼之中。王虎臣和王大用并不知道,在明军火炮的压力下,实际上蒙古人这种利用天然的坑洼再加上自己挖掘的一些坑道进行防守,已经有了另一个时空中近现代堑壕战的雏形。

和近现代战争所用的坑道不一样,古代虽然也存在坑道作战,但是主要是将坑道修于地下,其目的自然是作为一个堡垒和藏兵的地方,逼迫对方不得不和自己在己方了如指掌的坑道之中作战,从而占据绝对的上风。现在在河北一带还能找到的宋辽时期宋军修建的地下坑道,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这种坑道的修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时的宋军缺少足够的地理优势能够拿来阻挡辽军骑兵,一旦白沟河冰封,整个中原都是辽军放马之地,所以不得不采取之中转入地下类似于地道战的方式来和辽军骑兵纠缠。这样的坑道更多的是地道性质,自然算不上真正的堑壕。

而蒙古人所挖掘的这些坑道,其目的则是为了防止明军炮击对士卒造成大量杀伤,与此同时还能在明军上岸的时候及时通过弓弩进行拦截,这样的打法确实已经有了堑壕战的雏形,至少其目的和思想与堑壕战类似。

王虎臣和王大用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意之间实际上已经推动了整个时代军事思想的进步,当然这也要归功于叶应武对于火器的重视以及兵部和工部对于火器的不断发展和改革。

不过现在毕竟火炮问世算起来也没有多久,这些火炮还没有真的能够起到毁天灭地、“战争之神”的作用,所以蒙古人的这些坑道。主要还是利用原本的天然条件,并没有真的达到纵横交错,沟通内外的作用。

“弟兄们,跟我上!”不等船靠岸,带队的明军都头就已经率先冲下船,后面的士卒也是争先恐后的跳下来向前冲。

如果和之前的军队相比,恐怕明军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基层将领的带头冲锋,这些经历过战火的老卒,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喊的不是“给我上”而是“跟我上”,且不论这两个字的更改后面代表着多少深意,只是简简单单在气势上士卒们也自然更喜欢后者。也正因为,大明的基层将领是损失最多的,但是大明军队的基础力量和基层战斗力并没有因此而削弱,反而依旧有很多将士挤破了脑袋想要当上空出来的都头和十将位置,哪怕他们很清楚在下一场战役中他们很有可能因为身先士卒而第一个倒下。

这种大明基层将士的精神,一来得益于叶应武当初组建天武军的时候,就是本着只要精锐、只要不怕死之徒的宗旨,再加上几次大战的胜利,彻底凝聚了这一支军队的魂魄,使得逢敌争先成为了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军队作战,其主要依据就是将士是否齐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所有的将士都为了胜利而奋斗,那么自然会距离胜利越来越近。

一支军队获得团结力量的方式有很多种,在中国历朝历代,实际上都是通过私军或者乡军的方式,来自同一片土地上或者有着相同出身的人们,自然更能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到时候只要有一个合格的统帅即可所向披靡,但是相应的,如果统帅不合格,这一支军队虽然也能齐心协力,但是这齐心协力是齐心协力的逃跑。

对于当时组建天武军的叶应武来说,以各地的屯驻大军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