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一队队骑兵在营地周围飞驰,来往巡逻,他们身上都是清一色的蒙古人衣甲。而在营地之中,飘扬的也是蒙古人的黑色旗帜。如果从远处看的话,恐怕谁都不会怀疑这是一个蒙古人的营地。当然在营地周围打斗的痕迹都没有消除干净,使得营地看上去颇为狼藉。
“蒙古鞑子骑兵,距离此处不足十里地!”一名哨骑快马飞驰而来,打破了营地中有些压抑的寂静。所有的骑兵几乎同时拽住缰绳,抬头看向营地之中,一面黑色将旗已经竖起来,而领队的都头和十将们也没有丝毫犹豫,大声吼道:
“集结,快集结!”
“列阵,他娘的,都给老子跟上去,李二狗,你的人又慢了,如果下一次还这样,老子非得扒了你的皮!”
“快,快,都跟着老子去营寨门口!”
命令声此起彼伏,明军骑兵快速的集结列阵,只不过他们身上的衣甲和旗帜都是蒙古人的样式。
坐在马背上微微闭着眼睛听着麾下儿郎的呼喊怒骂声,王大用嘴角边甚至露出一抹笑容,似乎很享受这种意味着血战即将开始的场面。陈炤策马走到他身边,轻笑一声:“还真是有辱斯文啊。”
王大用忍不住笑了一声,似乎并没有将那一支即将赶到的蒙古骑兵放在心上,只是一副护犊子的架势:“他们虽然平时学习认得字也不少了,不过说到底还是杀人枭首、刀头舔血的大老粗,临阵杀敌,要是让他们和蒙古鞑子说什么之乎者也,恐怕蒙古鞑子也听不懂吧。”
“某也就是替学士院邓大学士他们这些负责军中教学的同僚们感慨叹息一声,”陈炤哈哈笑道,“他娘的,骂人的话谁不会说,蒙古鞑子茹毛饮血,如何听得懂咱们的之乎者也,只有这他娘的能够让他们舒坦!而且咱们说的人也舒坦!”
“哨骑报告,这一队蒙古鞑子有四五千人,人数和我们差不多,想要一口吞下可没有这么容易啊。”王大用沉声说道,“而且哨骑描述,这一队人马之中应该有很多小部落,所以打出来的旗帜都各不相同。”
陈炤的手在刀柄上打转:“这是好处,也是坏处啊。”
蒙古鞑子这一支骑兵虽然人数众多,但是鱼龙混杂,很有可能是从草原东北侧甚至辽东向和林撤退的队伍,拖家带口不说,那些外围护卫的军队十有八九也都是留守的老弱,战力有限,所以对于磨刀霍霍的明军来说,他们人数多,却也是送到嘴边的肥肉。
但是一旦明军动手,很有可能看守不住,让蒙古人逃出包围,到时候草原上有蒙古人打扮的明军这一消息恐怕就要传遍了,而和林更会在第一时间获得这个消息,明军自然就没有办法利用这个计策突入和林。
所以对不对这一支队伍下手,又或者如何才能安然骗过他们,可就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陈炤微微侧头,看向身后不远处的一名明军小将:“吴群,你有没有信心。”
坐在马背上的吴群一身蒙古人打扮,脸上已经晒出了蒙古人常有的黑红色,如果不是他一开口是标准的汉语,恐怕谁都会以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蒙古人:“还请将军放心,属下从小跟着父辈在草原和中原之间来回行商,有幸加入锦衣卫之后更是专门学习蒙古人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只要不是朝夕相处,那么应付一下场面还是可以的。”
陈炤点了点头,他和王大用那一口半吊子蒙古话还是不要拿来丢人现眼了,所以只能让吴群这个年轻小伙子顶上去。不过好在吴群久在草原上奔波,风吹日晒,所以看上去远远没有实际年龄那么年轻,更何况本来这个部落中主管的那两个百夫长年龄也不大。
“告诉弟兄们,都放松一点儿,不要忘了我们现在是蒙古人。”王大用突然意识到什么,低声吩咐一句,几名亲卫急忙下去吩咐。
而陈炤这个时候也发现,这些杀胚们显然早就忘了自己的身份,这不用吩咐就摆出来的阵型,分明是要决战的架势。陈炤和王大用下意识对视一眼,都不由得苦笑一声。
明军将士从襄阳之战开始,逢战必胜,早就养成了骨子中的骄傲和斗志,如果让他们选择的话,他们肯定更喜欢和蒙古鞑子拼命,而不是让自己穿上蒙古人的衣服。
“会不会出事?”王大用皱了皱眉。
“把所有都头都叫过来,”陈炤冷声下令,“某再给他们强调一遍。”
王大用伸手一指,有些无奈的说道:“来不及了,你看那边,蒙古鞑子在外围护卫的骑兵应该已经看到我们了。估计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直接向这边靠拢。”
“这蒙古鞑子来的还真是快,”陈炤轻轻吸了一口凉气,显然蒙古人也在拼命的赶路,并且着重于收拢沿途的其余部落,“那现在也没有办法了,如果骗不过去,就直接动手。吴群!”
“末将在!”吴群打了一个激灵,上前一步。
“按照咱们的计划,告诉他们我部是奉命运送重要物品前往和林,事关重大,请他们不要随意靠近,迅速离开······不,和我部保持距离,并且掩护我部侧翼!”陈炤沉声下令,“否则后果自负!”
王大用缓缓抽出一点儿马刀,刀光雪亮:“这样可以么?”
“总比直接动手来得好,最好能够尽快摆脱这些蒙古鞑子,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毕竟对于咱们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力保全实力和体力,”陈炤喃喃说道,“否则也不会想出冒充蒙古鞑子这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办法。不过如果蒙古鞑子看穿了,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动手。”
王大用的目光之中闪过一丝杀意:“好!”
而此时几名锦衣卫的人已经策马上前。
无论是陈炤和王大用等明军将士,还是吴群等负责此时的锦衣卫人手,更或者那些营寨中刚刚重获自由的汉家子民,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只有风的声音,亘古不变的在每一个人的耳畔回响。
第六百三十八章一腔热血勤珍重(上)
阴云从北向南逐渐笼罩整个南京城,狂风呼啸着横扫街道,城中和城外山上的树木都在哗哗作响,甚至一些新栽种的树苗已经在风中微微弯曲。而在这异于平时舒爽江风的北地朔风中,南京城街道上的人也少了很多。当然知道些内幕的人都清楚,这人少不只是因为天气日益寒冷,更因为南京城正在涌动的暗流已经越来越快,即将形成风潮。
而一些人已经多少可以推测出来,刑部对于京城中几个闹事世家的审判结果出来的时候,就是这暗流达到顶峰的时候,无论到时候是形成滚滚风潮还是就此销声匿迹,都要看朝廷和刑部的动作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着皇宫中那位的意思。
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甚至还把蒙古人的天空直接捅出来一个大窟窿的主儿,可从来都不会临阵退缩。这几天将军山那边每天都能够听见隐隐约约的炮声,在百姓们看来,大明肯定又有什么新式火器出来了,而在那些还在观望的骑墙派以及随时准备和朝廷摊牌的世家们眼中,那就是一种赤果果的示威。
当然这还只是示威的一部分,这几天镇江府水师和东海舰队在大江口进行大规模操练,甚至就连禁卫军都参与其中,明面上是在操演陆师借助海军和水师战船进行抢滩登陆,甚至是溯流而上直接进攻河流沿岸城镇,但是谁都知道这分明就是在表示大明的皇权和威严不可侵犯。
而且这只是南京城这边的动作,在整个天下,还有更大的动作,都昌江氏的江万里和江万顷联名写了一封奏章,联名支持朝廷对蒙古开战,等于都昌江氏旗帜鲜明的站在了朝廷这一边。而江南不少士族都主动派人前往都昌与江氏联络,在南京城风云未定、暗流涌动的时候,这些士族当然不愿意轻易卷入其中,所以前去都昌就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以江万里为首的都昌江氏就是执士林牛耳者,此时都昌江氏站出来代表朝廷,既能够表示表面上对于世家没有什么进一步明显动作的朝廷,终于在世家的沉默观望之中又走了一步,也能表明就算是这些士族内部也不是一个整体,甚至都昌江氏这天下有名的士族都站在陛下这一边,所以大家应该如何权衡也就更容易了,而且找都昌江氏表态,还能够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不用把事情都做得太绝了。
要说见风使舵和投资,就算是叶应武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传承已久、经验丰富的士族甚至做的比商人还要好,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像陈宜中的温州陈氏能够在商贸之中也如鱼得水,因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世家对于人的投资和商贾对于货物的投资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明其余地方的世家、官府相互提防、不知对方是敌是友的时候,南京城中也是一般无二的山雨欲来。
风吹动御书房的窗户,发出清脆的响声,如果不是桌子上的纸张全都用镇纸压着,恐怕早就飞的满地都是了,不过叶应武下令打开的窗户,就算是那些婢女们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去关上。
“胡闹!”
奏章被狠狠的摔在地上,纸张被风吹的哗哗作响。
叶应武冷冷的说完,抬头看向候在下面的苏刘义:“马塈上了年纪,怎么还像年轻人们一样胡闹,他知不知道这样打的话,意味着我们要承受多大的风险?如果南洋出了事怎么办?!”
兵部尚书刘师勇上前一步,沉声说道:“启禀陛下,这个策略不一定是马老将军提出来的。马老将军是一个敢于担当的人,或许是因为其余将领或者官员提出来这个建议并且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之后,马老将军也不得不同意的,而因为预料到陛下有可能不同意,反而责罚其余人,所以才署上自己的名字。”
“马塈敢于担当是不假,可是进攻大理、讨平安南和真腊,这么多年下来,这个老头子的胆子可从来都没小过!”叶应武负手来回踱步,声音之中带着难以言表的担忧,“朕怀疑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毕竟马老将军从前宋开始就坐镇西南,后来又作为大军主帅之一进兵南洋,可以说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如果如此进兵,甚至可以说就算不成功,也能够保证大军。但是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我们打得起这样的仗么?”
苏刘义和刘师勇下意识的对视一眼,他们主管军事,自然明白叶应武的意思。现在大明各个主力战军都被牵制在北方,即使是最先返回的神卫军也得有一两个月才能完成战损补充,赶到江南地区,想要投入南洋作战的话,又得一两个月,这样加起来就是小半年了。而如果马塈率领军队进攻伊尔汗国不成,军队在海上来往漂泊,差不多也得这么长时间,以现在大明在南洋留守的军队,真的可以在伊尔汗国的大军面前支撑半年么?
“现在大明军队在北方以骑兵深入草原,本来就已经是奇兵突出,胜负难分,而如果在南洋也动用奇兵的话,就等于在南北两线都没有胜算,”叶应武一边踱步,一边说道,“这也就说南北线都有可能面临失败,现在的大明承受的起两边的失败么?”
苏刘义轻轻吸了一口凉气,顿时明白叶应武话里有话。对于大明来说,深入草原是深入蒙古人的地盘打击蒙古人,而南洋保卫战也是保卫南洋这大明新得到的土地,就算是在这两线上真的遇挫其实单单从军事上来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这改变不了大明占据优势的格局,甚至大明从此次失败中汲取经验,还能够更好的训练军队和为下一次进攻做准备。
毕竟对于大明来说,失败的经验现在也很重要,大明军队已经有很久没有经受过失败了,一点儿挫折对于明军并非什么坏事。
但是这只是从军事上来说,对于此时此刻的大明朝廷,可不只有军事。苏刘义和刘师勇身为朝廷重臣,自然对于京城以及下面州府朝廷和士族之间奔涌的暗流心知肚明,只不过他们代表的是军队,当然不想轻易卷入这旋涡之中,朝廷有命令他们绝对不会违背,但是如果朝廷和陛下没有动用他们的意思,他们当然也不想自找麻烦。
现在明显朝廷占据优势,原本煽动民意、颇有声势的士族们已经渐渐销声匿迹,不过苏刘义他们两个也没有天真的以为这些士族已经认命。要知道在历史上世家士族不是一次受到打压,但是每一次他们都可以死灰复燃,并且给予对手沉重一击。
显然如今这些士族们就是在等,他们需要朝廷自己走错,需要一个合适的拿来攻击朝廷的理由,而朝廷战事失利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借口。
因此如果大明在南北线任意一个方向上受挫,都很有可能导致虎视眈眈的士族反扑。甚至还有可能导致百姓们也跟着闹事起哄,要知道叶应武现在只是通过宣扬岳飞等人的事迹暂时将百姓的舆论压制了下去,但是并不代表着百姓真的会一直对朝廷没有一点儿意见,一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