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霸-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中山曾在回忆该段历史时感慨,正是因为惠州起义,国人才开始渐渐了解革命、同情革命,知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征兆啊。

其实,也有人将惠州起义看成是辛亥革命的前奏,其势头猛,影响大,提振了孙中山和其他革命者的信心,为最终推翻满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了,这些东西,都是历史课本写的,都是正面的东西,至于事实如何,或者说,历史后面还隐藏了写什么,或许别人是难以知晓了,不过岳维华却是有幸能够参与到这件历史事件中来。

行走在广州城的大街小巷,看着那些长辫子飞舞,穿着长袍马褂的旗人、汉人们,还有各种肤色的老外混在其中,岳维华不由感慨道:“来到这个世界,直至今天才感觉到自己像是穿越了。”

没办法,之前,岳维华一直在战斗中度过,而且都是在山沟沟里面,尽管说也去过齐哈尔这种省会城市,但是多半也是在市郊,而且大都是晚上才会展开行动,而像现在这般,纯粹以一个穿越客的眼光观看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完全不一样。

广州,别称羊城、花城,古称器城、楚庭、番禹。

从秦朝开始,广州就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

两千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

广州从3世纪三十年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华夏第一大港,明清两代,广州更是成为华夏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华夏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最重要的港口。

有“千年商都”之称,再加上广州洋人繁多,故而,也被成为“第三世界首都”,其繁华程度,在这个时间点上,在华夏境内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应该说,广州是南方的典型代表,同北方的差异,真的是显而易见,这种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风俗,风气,亦或是,城市的风貌,当然,现在对岳维华来说,最大的差异是语言。

“算了,还是去找苗安吧。”

小逛了个把小时后,岳维华看看时间发现已经临近中午,原本想着进家酒楼吃点东西,可是走了数家酒楼后,岳维华都无奈的走了出来,语言不通啊,连点餐都难,当然,更重要的是,岳维华真不想吃广东菜,但是这年头的川菜馆、湘菜馆和东北餐馆,想要在广州城找到一家,恐怕也不是易事啊。

苗安,现任黑龙军驻广州情报站站长,原狼牙特战队出身,加入黑龙军之前,家里是二站小镇的老百姓,父母是苏麻家的佃户,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当然,这些苗安的家眷,现在已经迁到了三姓总部,能够出任黑龙军各地情报站的负责人,自然都是忠心可靠之人。

穿过几条弄堂,进入一条拥挤的小巷,到处都是脏水污物,很显然,这里是一处平民窟,这里的住户住的都是破烂简陋的棚户,拥挤不堪,人流密度也极大,苗安将情报站设在这里,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老大,您总算是来了。”

岳维华刚刚出现在小巷口,苗安就窜了出来,很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恭候多时了,因为岳维华从萧山渔村离开的时候,岳维云就给苗安发电报了,并且告知了岳维华的大概抵达时间,让苗安务必做好安全接待工作等等。

谁想到,岳维华居然来了兴致,在大街小巷中一逛就是一个多小时,急的苗安那是团团转啊,总司令的安危,他苗安这小胳膊小腿哪里担待的起啊。

“进去说吧。”岳维华笑着拍了拍苗安的肩膀道。

“是,老大先请。”

很快,岳维华便在苗安的带领下来到了小巷的深处,这里有一个独门独院,在这个平民窟中,显得颇为鹤立鸡群,进入小院里面后,岳维华发现这个小院,外面看着小,里面居然还别有洞天,占地能够有数百平米之大。

“总司令。”

“总司令好。”

“恩,你们辛苦了。”

进入内堂后,还有两个也是从狼域出来的情报员也跟了进来,关上内堂门之后,三人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激动神色,一个个都站的笔直,给岳维华敬起了军礼。

一阵寒暄之后,苗安令人端上了丰盛的东北大餐,然后一起边吃边聊,当然,这时候聊的都是些琐碎事情,听苗安诉诉苦,比如说,来的时候语言不通,别说开展工作了,若非手里有钱,恐怕活下去都难。

闲聊中,岳维华也问到了怎么会住到平民窟中,而且既然住到平民窟,为什么又要住到这座鹤立鸡群的小院子中来,因为这样做,不是更加容易引人注目吗?

说到这个问题,苗安几人也都是双眼微红,因为这座院子,他们死了两个从狼域一道来的战友,当初岳维华将情报全面铺开,总共成立了十几个情报组,每个情报组都由两位特战队员带队,另外再选八位普通战士,总计十人。

广州情报组同样是十个人,但是因为惠州起义的问题,很早就被岳维华惦记上了,故而广州情报部被分成了两个小组,一组就是在组长苗安的带领下,在广州活动,而另一组则在副组长帅宏的带领下前往了惠州。

俩人各自带着四位手下,从华夏的最北面来到最南面开战情报工作,十个人没有一个人会说粤语,这个工作想要开展是何等之难啊,即便他们手上经费充足,身手也都不错,手上枪支也不少,但是在帮会盛行,排外厉害的广州,仍然寸步难行。

苗安这边,经过几番纠结和思索,最终选择来到这座平民窟发展,因为这座平民窟离住着不少北方人,而且还成立了一个由北方人组成的帮会—北佬会,起初苗安他们也是住在几个小棚户里面,总算是安定了下来。

但是没过几天,北佬会的几位帮会成员,便有意无意中发现了苗安他们居然身怀巨富,并且藏有大量枪支(都是从狼域带出来的盒子炮,一共是五十支),这下苗安他们几个就被惦记上了。

偶然中,苗安得知北佬会的主要当家人在算计自己,于是苗安选择了先下手为强,五个人在在一夜之间将北佬会的主要帮会成员给铲除了,不过苗安为此也付出了两位兄弟的代价。

听到苗安所说,岳维华也是唏嘘不已,其实这事,苗安当时就上报了情报部,但是这事算是情报部内部事务,也不算什么大事,所以情报部长刘立仁也就没有向岳维华禀报,自然,岳维华也就不太清楚了。

“现在你们取代了北佬会的地位?”岳维华询问道。

“恩,虽然同初来时的想法有些不一样,但是有了现在这个身份,做起情报工作倒也相对容易许多。”苗安有些无奈道。

本来前来广州发展黑龙军的情报工作,那是想隐藏在幕后,暗中发展的,没想到现在明面上却走上了发展帮会之路,当然,北佬会规模很小,所掌管的这处平民窟也比较偏僻,规模也不大,故而也不算引人注目,对于暗中发展情报工作反而有些助益。

“呵呵,你倒是走上了同秦海基在上沪一样的路。”岳维华笑笑道:“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这也可以叫做大隐隐于市,当然,若是你想在****上(其实帮会势力,只是****的兄弟让自己更加合法化而已。)有所发展,那么你就必须将情报站从帮会中割裂出去,不然很难兼顾,若仅仅是以帮会为幌子,发展情报工作的话,那么你这个北佬会的规模就要控制好一个度。”

“这个,我还真没仔细考虑过。”苗安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说从狼域出来已经有两个多月,但是路上就耗掉了一个半月时间,才辗转来到广州,来到广州后也不太顺利,直至站稳脚跟,真正掌控北佬会至今也不过十来天时间,北佬会的事情和情报站的事情,都才刚刚理出一个头绪来,哪里考虑的那么远?

“恩,这个不急,你慢慢考虑就好。”

“我会的。”

岳维华点点头,开始步入正题道:“如今广州局势如何?”

岳维华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惠州起义,原本只是辅助战场,而原本此次起义,实际上广州方面才是正军,在历史上,之所以,广州没能够在这次发动起义,主要是因为队伍倒是拉起来了,但是军械和粮饷没能准备好,所以,最终只能够放弃,准备择期再行举事,而惠州起义之所以能够打响第一枪,主要原因是因为泄密,风闻清军已经对这些起义军进行了围攻,所以,起义军才会在郑士良的带领下匆忙发动。

“广州局势还比较平稳,当然,清军现在正在大力缉捕那些革命党人,不过应该没什么成效,至于那些原本准备参与举事的会党成员,大部分也都暂时藏起来,等风声一过,他们还是他们,不会有什么区别。”苗安直言道。

苗安所言,同岳维华预料的也差不多,革命党人的确是朝廷的重犯,朝廷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捕,但是对那些会党成员,朝廷真没那么多力气去管,因为说得难听点,会党成员其实大部分都是流氓地痞而已,对朝廷也没什么威胁。

“恩,让你找寻此次广州方面起义的革命党负责人,找到了没有,是不是叫史坚如?”岳维华询问道。

史坚如此人,才是岳维华此次先走一趟广州的重点,在历史上,史坚如被孙中山称为“为共和殉难之第二健将”,“浩气长存,足以为后死者之楷模”,并且在民国成立后被追封为上将军,应该算得上个人物,而这样一个人物,却英年早逝,所以,岳维华想要看看有没有可能改变其命运。

“人暂时还没有找到,不过消息倒是打听到了一些,此番在广州亲自联络东、西、北三江绿林会党组织起事的人,的确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名字也叫史坚如,若是没错的话,他应该是总司令要找的人。”苗安直言道。

“那就没错了。”岳维华点点头,随即道:“最近你将主要精力就放在这方面吧,不管用什么手段,哪怕多付出些金钱,我也希望你能够在28号之前,找到史坚如,并且交好于他,有可能的话,将他吸纳到我们当中来,当然,这种事情强求不得,顺其自然就好。”

“总司令,这个人现在很危险,整个广州都在通缉他,若是接近他,很有可能会引火上身,一旦让清廷误以为我们也是革命党,那对于我们今后在广州的发展,恐怕会非常不利,所以,我想稍微提醒一下总司令,这个史坚如,值不值我们这么冒险去做?”苗安询问道。

“值得吗?”

岳维华也陷入了思索之中,历史毕竟是历史,但事实如何,恐怕还需要去验证一下,苗安也说的很对,让好不容建立起来的情报站去冒险,的确要先看看值不值,沉吟半晌后,才吩咐道:“这样吧,先找到来,别急着接触,找到后告诉我,我会找机会接触一下的。”

“总司令,这不合适吧?”苗安郁闷道,早知道还不如不说呢。

“服从命令吧。”岳维华瞪了一眼苗安,随即道:“别自作主张,听见没,我等你消息,我先去一趟惠州,见见帅宏再说。”

“是。”

苗安笑的比哭的还难看,不过心中却打定主意,自己即便亲自上阵,也要先接触一下再说。

第292章郑士良

惠州府,惠阳县,镇隆镇。

镇隆镇,地处惠阳西南面,北连陈江,西临东莞,北距惠州府城只有二十余里,东南面距惠阳县则有四十余里,镇隆镇历来盛产优质荔枝,素有“荔枝之乡”之美誉。

1900年9月14日,中午。

一支队伍正向着镇隆镇方向挺近,这支队伍高擎的旗帜上面,写着斗大的“郑”字和“孙”字,还有“保洋灭满”的口号,除此之外,在队伍中还有一面青天白日旗,这面旗是刚刚被送至义军队伍之中,也是青天白日旗首次在华夏大地飘扬。

不难猜出,这支队伍,正是由郑士良率领的惠州起义的义军,此刻的义军,可谓士气如虹,因为他们连战连捷,从8号三洲田发动起义时候的六百人规模,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三千多人。

义军司令郑士良同样行走在队伍中,看着周围事情高昂的将士,脸上始终带着微笑,然而在他的心中,则是充满了忧虑。

郑士良,号弼臣,广东惠州归善人,近代民主革命者,对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十分折服,是孙中山的坚定支持者,若说陆皓东是孙中山的第一门徒,那么郑士良也可以称之为第二门徒。

郑士良,少有大志,颇有侠名,曾跟随乡中父老练习拳技,广交洪门中人,加入三合会等,1881年在广州就读于油拦门德国教会所设的礼贤学校,受洗礼入基督教。1886年毕业后入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属学堂读书,与孙中山同学,自此追随孙中山共图革命大业。

1895年的广州起义,郑士良也是主要负责人,然未曾发动便因泄密而失败,郑士良幸运遁走香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