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杨挺徐宁甚至高慕侠等人每日都来征询,盼望着种师道能够出兵涿州,生怕郭药师变卦,会对苏牧不利。
然而种师道仍旧是无动于衷,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而童贯没有了蒙古部族这样的盟友,也不敢再跟种师道叫板,起码在短时间之内,他是不敢再这样叫板了。
而更让他惊诧的是,几日之后,他收到了一条更加惊人的密信,密信上声称,蒙古部族之所以会溃败,是因为帖木勃哥的儿子并没有被送回到蒙古部族,而是以辽人俘虏的身份,出现在了中京的战场之上!
正是因为哈纳木的出现,使得帖木勃哥心神大乱,而萧干和耶律大石及时赶到,才扭转了战局!
当初曹顾将哈纳木送抵汴京,是官家亲自下令,派人护送哈纳木前往蒙古部族的,倒是是谁这么大的胆子,中途对哈纳木下手?
亦或者说哈纳木仅仅只是中途被辽人截获,背后并没有更多更深沉的阴谋?
对于童贯这样的人而言,想让他相信这背后没有阴谋,实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无论如何,蒙古部族是别想指望了,眼下他只能与种师道精诚协作,否则这场北伐怕是重蹈覆辙也说不定了。
而种师道按兵不动的同时,涿州那边的郭药师也终于做出了自己的最终选择,苏牧到底将面临怎样的境地,他又该如何去应对?
第四百六十七章 林牙大石和萧干
三月里本该温暖怡人,可北地仍旧寒风肆虐,北风又干又烈,像一根根无形的魔爪,撕扯着脸庞和手脚的肌肤。
涿州以北居庸关以南的一片平原上,风沙漫天,一支望不到头的大军正在轰隆隆行军之中,那马蹄声与脚步声撼动着大地的脉搏,掀起的尘头在北风的吹袭之下不断壮大,仿佛一片巨大的魔影,笼罩着这支大军。
在风尘之中行进的大军便如同从黑暗世界之中释放出来的恶魔大军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这支军队以马军骑兵为主,骑兵们都带着驮马,驮马的背上除了他们的甲包和长枪硬弓之外,还有他们三天的军粮。
这就是被辽人奉若神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林牙大石的亲军!
耶律大石算是皇族的成员,他的这支亲军乃是辽国皇帝亲自交给他的翰鲁朵骑军!
所谓翰鲁朵,有点像大焱的皇城司,即皇帝陛下的亲军,用来保卫皇账,乃是皇帝陛下亲兵之中的亲兵。
辽国每一任皇帝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控制这支翰鲁朵军,并将自己的亲信部队融入到翰鲁朵军之中。
而翰鲁朵也成为老皇帝最大的一份遗产,随着皇位交给新任的皇帝,辽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国祚,随着每一任皇帝的不断扩充,翰鲁朵已经成为了最恐怖的军队之一。
这样的军队体制,能够有效地捍卫皇族,当然了,辽国人并没有大焱的文官体系,无法有效地进行分权,以致于翰鲁朵不断坐大,这样的军队若失去了忠心,便是皇帝和皇位的最大威胁。
或许辽国皇帝也认识到了类似翰鲁朵这样的制度漏洞,所以让汉人来掌管南院,引进汉人的礼教制度和官僚制度,限制和削弱军队大佬的权柄,加强中央集权,用充满了汉人智慧的朝堂官职,层层削弱,使得皇帝陛下能够不受掣肘和威胁。
辽国是唐朝之后比较典型的草原民族,在没有引入汉人官僚制度之前,他们的部族军队拥有着极大的权力,那些军队的统领几乎拥有一地诸侯的地位和能量,许多时候都让皇帝感到非常的不安。
耶律大石能够得到翰鲁朵骑军,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说明天祚帝对他的信赖程度了。
从居庸关南下之后,耶律大石便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往涿州方向前进,途经幽州而不过,直奔涿州而去。
之所以没有入驻幽州,是因为萧干已经带着兵马进驻了幽州,虽然他们都是辽国眼下最炙手可热的骁将,但颇有一种王不见王的隐晦抵触。
说起萧干,林牙大石对其也是既敬佩又防备,萧干并非契丹族人,而是奚族人,本名,奚夔离不,又叫奚翰,因发音相近,是故契丹名取为萧干。
萧干文武双全,乃一代人杰,年轻时曾经给辽道宗担任过亲卫,而后出任契丹铁骑铁鹞子军的详稳。
契丹的铁鹞子军与西夏的铁鹞子军差不多,都是精锐骑兵,乃契丹王朝最主要的军种之一,在远栏子没有声名鹊起之时,铁鹞子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斥候骑兵团。
铁鹞子军的骑兵们身披铁甲而驰突轻,行动迅速,可在平原上驰骋冲锋,战斗力极强,最适合用于奔袭冲击。
萧干屡立战功,早在天祚帝继位之前,就已经是奚六部的大王,而后又担任本部大王,兼任契丹行宫都部署,到了天祚帝继位之后,他又当上了东京统军,而后“诸藩入寇,悉破之”,打下了战无不胜的威名。
到了如今,萧干已经累迁至奚六部大王,又称为奚铁骊王,兼总知东北路兵马事,可谓手握军中大权,足以与耶律大石并称为一时瑜亮了。
萧干对本就是东北路兵马的统领,对幽州有着极大的掌控力,眼下入驻幽州,保证大后方无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即便耶律大石心中颇为不安,也无法与之竞争。
到了这一步,耶律大石也只能率领翰鲁朵大军,直奔涿州而来了。
当初怨军叛乱之时,耶律大石和萧干一同平叛,虽然郭药师斩杀了结义兄弟,带领着怨军投靠了辽人,可耶律大石觉着郭药师连兄弟都能杀,绝对不可信,便要杀掉郭药师,灭了怨军。
可萧干却留下了郭药师,并将怨军打散,只留下两千人,分为四个营,由郭药师、刘舜仁,甄五臣等四人统领。
只是萧干也没有想到,郭药师竟然能够占据四州之地,更是将兵马扩张到了二万余人!
不过腹诽归腹诽,耶律大石收到军报之后,便带领大军赶了过来,虽然大焱北伐军已经占领了莫州和雄州,但只要郭药师能够死守涿州,待得他耶律大石抵达涿州,便绝不会让南朝的人迈过白沟河半步!
然而他心里也有着担忧,郭药师短短时间内就招募了二万余人,显然并非要做小富即安之人,他是个野心勃勃的枭雄,能否死守涿州,还是两说之数。
大军在北风和龙尘之中缓缓行进,耶律大石却如同每一次出征一般,似乎看到不远的前方,有着一场又一场的血战,在等待着自己的马枪和弯刀!
涿州方面的斥候早已看到了远处黑压压的尘头与兵马,他们飞速地赶回了涿州,将这一消息禀告了都管大人。
“嘭!”
郭药师将军报狠狠地砸在案面之上,面色阴沉铁青,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不明白童贯为何没有派大军入驻涿州,他也不想知道原因,他只看结果。
如今结果就是,他果断斩杀了张昌林麾下的那些护军,与辽人彻底决裂,投靠到大焱这一边。
可童贯却眼睁睁将苏牧丢在了涿州,既没有派大军接管涿州城防,甚至连白沟河畔,都未曾见过半个大焱的军士!
童贯的大军不来,他郭药师只能独力面对耶律大石的大军,彻彻底底给大焱人当了一回孙子,被大焱耍得团团转!
若前来涿州的是萧干,或许郭药师还有可能朝秦暮楚,撕毁刚刚许下的盟约,再度投回辽人的怀抱,因为萧干跟他郭药师应该说是同一类人,从不讲究什么气节之类的无聊道理,只讲利益。
对于萧干或者辽国而言,现在的郭药师仍旧有着不小的利用价值,所以若是萧干这等利益至上的务实之辈前来,郭药师再次被辽国接纳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
可这次来的是耶律大石,虽然他的皇族血统有些远,但辽国皇室人才凋零,这些年也就出了耶律大石这么个英雄人物,自然需要他来捍卫皇族的尊严。
所以耶律大石绝不可能接受郭药师这样的小人,而且他从未一败,即便大焱北伐军号称三十万,声势空前浩大,他也不会退缩一步,更不消说郭药师这样的反复小人。
没有了再度投靠辽国的可能性,郭药师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他甚至没办法对苏牧生气,因为他还需要苏牧联络大焱那边的消息。
苏牧此时也是有苦难言,他已经收到了蒙古部族大败的情报,如此一想,便很清楚童贯为何没有来涿州了。
因为如今童贯已经没有了最大的底气,不敢再乱作主张,该轮到种师道话事做主的时候了。
而种师道起先是反对招降郭药师的,至于反对的原因,无外乎信不过郭药师的为人,担心郭药师会给整个北伐大计埋下隐患,更担心无法掌控郭药师的常胜军,不能让常胜军为大焱所用。
如今轮到他话事,以苏牧的推断,种师道并不是不出兵,而是不会这么早出兵。
站在种师道的角度来考虑,眼下的局势对于种师道而言,绝对是最好的时机,也是他最愿意看到的一种局面!
郭药师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死守涿州,只不过这一次,他不是为了辽人而死守,而是为大焱死守涿州,将面对北面的辽人大军!
种师道只需要让郭药师死守涿州一段时间,不仅能够消耗辽人大军的兵力,同样能够让常胜军损失惨重!
在他看来,郭药师即便招降了,常胜军也不可能真正成为大焱的军队,无法真正招降,便以敌人的身份来论处。
所以他最想看到的就是郭药师与耶律大石的大军自相残杀,他坐山观虎斗,只等时机差不多了,就渡过白沟河,来个渔翁得利,将郭药师和耶律大石都一锅端掉,这才是老将军的谋略!
或许有人担心种师道的大军想要渡过白沟河会有些困难,或许还未渡河,耶律大石的军队就已经灭了常胜军,占据了涿州。
这一点其实种师道并不会担心,因为郭药师已经走投无路,巴不得早早就搭建好浮桥,一旦势头不对,他肯定会放弃涿州,带着有生力量,从白沟河退回到雄州来。
如今白沟河的南岸早已没有了常胜军在驻守,他们的重心都放在了北面,开始筹备抵御耶律大石的城防工作。
而先前为了修建防御工事而搭建的秘密浮桥,正好成为了他郭药师和常胜军的后路,也成为了种师道抓住时机,空降涿州的最好通道,也是现成的通道!
想通了这一点,苏牧也不由轻叹,姜果然还是老的辣,虽然童贯也老了,但他还不如种师道辣,或许因为种师道有卵蛋,而童贯没有,他终究还是没能狠辣果决到种师道这样的程度。
虽然已经洞彻了种师道的意图,也想明白了北伐军为何迟迟没有出现的原因,但苏牧身为使者,又怎么可能对郭药师据实以告?
难道他要跟郭药师说,喂喂喂,大焱的种老公相嫌弃你是反骨仔,想让你跟耶律大石打生打死,他再来收拾残局,你赶紧让弟兄们洗干净脖子上去送死吧?
所以苏牧只能向郭药师保证,北伐大军一定会来,并让郭药师命令涿州的民夫和辅兵,在白沟河搭建了数条可通车马的巨型浮桥,等待北伐军的到来。
郭药师确实在想着后路,实在不行,他也只能放弃涿州,往南边逃走,所以在搭建浮桥的计划上,并没有反对,而与此同时,耶律大石的大军,终究还是来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谋士与备战
耶律大石此次领兵三万八千余人,出了一万翰鲁朵精锐骑兵之外,还有来自南院的一万多步卒。
若在其他战场,翰鲁朵骑兵绝对是他取胜的不二之选,作为契丹皇族,带领骑兵冲锋陷阵,才足够展现他的霸王之气。
然而常胜的将领,往往拥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善于学习,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并不适用于瞬息万变的战场。
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地学习,而对手和敌人,就是最主要的学习对象。
在不断的征战之中,耶律大石自然也发现了骑军的缺陷和致命的弱点。
骑兵的犀利在平原冲杀和大战场上撕开阵型,非常的简单粗暴而有效,可面对深厚坚壁的城池,骑兵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统兵之人都不是傻子,不可能明知道你的骑兵无可抵挡,还傻乎乎地在平原上跟你决战。
双方交战之时,能够主动选择战场的那一方,往往能够率先握住胜利女神的双手。
所以耶律大石也给自己配备了步卒以及攻城部队,为此他还向南院的那些武将学习攻城器械以及各种战术和战技。
而且他还顶住了朝堂上的压力,将很大一部分南院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