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皇帝李治-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婉儿,你才多大,真心爱过一个男子吗?”
    “那武姐爱贺兰安石喽”上官婉儿柔声道。
    “所以啊,姐姐现在就一寡妇,凄凉不?”媚妇武顺娇艳如花的自嘲道,“袁天罡私下给姐姐算过命,说姐姐我今生只能嫁一次人,要不然,克夫。”武顺低头浅笑,突然轻轻咳了咳,妩媚无双。
    “王八羔子袁天罡,你这回完了,陛下回头不抽死你才怪。”上官婉儿心中暗暗偷笑。
    ※※※※※※※※可爱的分界线※※※※※※※※
    “朕在宴会前,先为大家介绍介绍此次南征的两位功臣,阿史那咥运、归海一刀。”语点稍落,阿史那咥运和归海一刀就已经上台了,但只是走到一半的台阶上就单膝跪倒,李治的声音不大但整个广场都能听到,“这两位一位是前西突厥王子,一位是朕的御前带刀侍卫统领,朕今夜为他们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子威武,归海大统领威武。”一阵山呼海啸声如约而来。
    这一刻,两人即使跪倒,腰也是挺得直直的。
    待两人退下后,首先照例是一通废话,但这废话还不得不说。
    “诸位爱卿还有赴宴的各位士子名媛,其中必有随军参加此次南征的将军,朕相信你们每一个都忘不了一个月前那个激战的夜晚那晚,浴血奋战,七十万人鏖战大非川,尸横遍野,战马长嘶,血浪滚滚,那是多么艰苦的战斗,朕午夜梦回都会禁不住颤抖,以前朕喜欢听、读、作那些金戈铁马的诗歌,但如今朕却喜欢看一些风花雪月的,但朕从没想过退却,因为朕知道,为了大唐,为了苍生百姓,朕和各位将军一样愿意付出所有,哪怕是生命,朕也在所不惜。那夜,也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所有人都一天一夜没合眼,血战之后,敌人撤退,许多人竟躺在树林的血泊中,尸山中,枕着尸体睡着了,至今想来犹在眼前不能忘却……”
    李治的慷慨陈词,瞬间赢得在场听众一阵阵掌声,让那些崇拜英雄的长安名媛千金们,看李治的眼神都属狼的。
    作为国家领导人,李治经常要演讲,还要打动别人心灵,看似豪迈,但也会疲也会累,但中国人就讲究这个,一次盛大的宴会作为皇帝要是什么也不说,注定令人诟病,就连刘邦那流氓奸雄在衣锦还乡时还喊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言壮志,作为皇帝漏*点澎湃的演讲,是万万不能少的。
    所幸李治长居高位,已没有初始时那么稚嫩了,大唐在不断强大,李治这个皇帝也在不断成长,接下来李治演讲就平静、朴实多了,像是读文章时的抑扬顿挫,只不过对于演讲来说,往往先扬后抑,比先抑后扬的效果更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听李治接着说道:“爱卿们,朕刚才说得很漏*点四射,但事实上战争是残酷的,是血腥的,若非必要,谁又想无止尽的大战呢,汗马功劳也是建立在万千枯骨之上的。朕记得当时手下有一名亲兵,连番大战,百战余生的,一直让朕钦佩。还记得有一次,朕在树林里睡着时,他就站在朕的身旁守护着朕。当时暴雨过后狂风骤起,树林都被刮得一边倒,他提着刀在风中瑟瑟发抖,但是,朕当时心很烦,却力求不要让他发出声响,一个亲卫为了大唐累成这样,他容易吗?
    那个时刻,他想到的已不是再为大唐报效什么,因为,他能做的就是准备着用他的胸膛为朕挡住随时会射来的冷箭。他是一名亲卫,誓死要保护朕的安全……各位爱卿,珍惜现在,大唐的和平和强盛,靠的就是这些边疆的战士们,就是我们平时最不起眼的粗汉们用他们血换过来的。他们是最伟大的人。”
    李治最后一声突然高亢了起来,久久不绝,也给这才奢华的皇家宴会染上了一丝血色。
    李治真切、感人的演讲,唤起一阵阵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较之初始更加激烈,若说刚才李治所说的,可谓思想崇高,感情充沛,让人听后顿感其形象之高大,然而这自我标榜式的呐喊,粗放概括式的交代,终归让人感觉这一形象太“模糊”了,而接下来的却是叙事平实,感情真切,把李治一个亲卫只想着为“保护皇帝安危”而尽职尽责尽所能的样子刻在了众人的脑海中。
    “提着刀在风中瑟瑟发抖,时刻准备着挡住射向皇帝陛下的冷箭。”多么生动震撼人心的细节,看似“描述”了亲卫的举动,实则反****“大非川战役”的众人的劳苦功高,尤其是李治,没看见那人是李治的亲卫,李治又烦心的睡到在冰冷的树林里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看着因为李治的一段短短的演讲而迅速引起共鸣的大唐权贵们,武媚娘暗暗感慨,动人心者犹以“无我”为最。
    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高尚与否,关键不是看他为自己标榜着什么,而是看他为别人付出了什么。
    只有“以人为镜”,才能使人清晰地看到你自己的影像,并进行评判。
    武媚娘暗暗赞叹不已,李治如今的演讲开始打“感情牌”了,最关键的是首选对象已经不仅仅是自己,而是“他人”了,陛下越来越得“行知病虎,立如眠鹰”之语三味了。
    智慧的人总是比聪明和精明的人要聪明和精明的。
第十一章盛世大唐,一舞动四方,秦王破阵乐
    第十一章盛世大唐,一舞动四方,秦王破阵乐
    “上菜起乐”
    在李治一番无可奈何的演讲过后,接到李治示意的小桂子立马扬起脖子,尖锐的声音直透云霄。
    片刻之间,丝竹之声顿时响起,一名名旗袍宫中女侍从广场附近鱼贯流水般进场,星海般汇聚成一道带着滚滚热气的热流,这是一群体态婀娜的旗袍仕女,人人面如春桃,肤似白雪,甩着长长的水袖,在场中魅惑地悠悠行来,看来武媚娘确实废了不少心思,各色珍馐佳肴也被端上席位。众人的精神这才放松下来,渐渐地,有欢笑声慢慢响起,逐渐扩大。
    丝竹编钟齐鸣,一时间刚才还略显清静的广场,瞬间热了起来,那些已经站起来的长安权贵们也在互相恭维中入坐,正襟的很,一起一坐,倒也显得个人气质,武官们利利索索的,哪怕站起来也像是一干弹起的标枪,文官就显得慢腾腾了,文雅是够了就是令人急的慌,但真的坐下去,大人老爷的风度较之武官大将们还要十足,颇为伟岸
    武顺、武丽娘、上官婉儿三个大小狐狸依然相依的坐在一席之上,也不知什么时候上官婉儿和儿女竟是如此亲昵的,桌上倒也有些青年才俊偶尔也向武顺敬杯酒,但武顺倒是一直面色冷淡,不过倒也没给他人难堪,上官婉儿则是一概不喝,理由是还小,武碧娘见上官婉儿不喝,本来还想尝尝的也消了心思。
    坐在高台上的李治和武媚娘看着台下觥筹交错的众人,待李治看到武顺那张冷静淡然中又透露着熟悉的倔强脸孔,面无表情的转向他处,武顺感觉李治移向他处的眼神,募得竟是心里突然间变得冰冷,有种情绪在胸腔里升腾起来,如画的柳眉悄然皱在一起,微微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了口气。
    上官婉儿其实不是不喝酒,只不过是不喝敬酒,她只是一人独酌,尽管上官婉儿年纪还小,却有着很多成年人也没有的坚持,此时四下里声乐嘈杂,人声鼎沸,上官婉儿幼小的身子显得不起眼,轻轻抬起头来,向着面南朝北做的李治,那里,灯火通明,光线是场上最为充足的,刺眼得让上官婉儿几乎有些无法正视。
    上官婉儿媚眼微睁,望向那个在光线环绕中的李治,太多的光芒将李治掩盖住了,金碧辉煌的灯火映照下,李治的脸都有些模糊不清的,只能看到那一身鲜红的衮服龙袍,像是锐利的钢刃,撕裂一切看过去心怀叵测的眼神,告诉他们,想穿这套血色龙袍,你准备流的血够了吗?
    “《秦王破阵乐》,起”
    小桂子一声叫声响起,顿时在无数人的期待中,想起了轰隆隆滚滚的马蹄声,未见其人便有人轰然叫好。
    远处的宫门轰然打开,柔柔的夜风似乎也顷刻间凌厉了起来,陡然冲进广场,只见宏大的宫门外,尽是密密麻麻的熊熊火把,从空中望去,那些火把伴随着清脆急促的马蹄声似一条长龙游进大明宫广场。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上百骑彪悍的马由远处疾步奔来,速度惊人,迅猛绝伦。就在众人吃惊之时,那些本来戒备在四周谁也没注意的一百名红色飞鱼服锦衣卫猛地从四野如风似火般箭一般窜出,原地高高一个弹跳,竟是跃起丈高,凌空跳上仍旧在疾驰的马背,动作整齐划一,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更不曾有一人落马。
    宴席上的王公贵族们顿时爆出一阵雷鸣般的叫好声。
    只见那支百人轻骑驶到场中,轻骑队的左面呈圆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战车,后面摆着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作成打仗的态势。
    每个锦衣卫都是左手持刀右手持盾,双脚站在马上,不断地摆出各种花式和姿势来,动作如行云流水,整齐美观,又兼有战斗的实用性。
    策马俯身的龙骑军都是一些中年汉子,龙骑军中实实在在的精锐,大都都已是校尉,甚至将军,此刻头戴玄铁头盔,也看不清脸孔,但每人胯下的战马都像是《西游记》中刚从海里窜出来的小白龙,身姿挺拔,潇洒英武的令场中不少大唐豪放女们目眩神迷。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两百多人同时仰天长喝,啸声盖过了丝竹钟声,就在这时,但见所有兵士同时收刀,将盾牌放置马后,然后拿出腰间弓弩,弯弓搭箭,借脚力勾住马镫,翻身倒垂,于马肚之下松开手臂。在一些大臣惴惴不安中,只听嗖的一阵破空锐响,一百支劲箭同时向着远处刚刚被宫中中官搬出来的两只巨型箭靶而去,嘭的一声,数百斤的厚重箭靶竟被巨大的箭矢力量轰然炸碎,却并没有掉落,而是竖直而飞,呼啸中射出老远才作罢。
    箭靶的红心处密密麻麻插着数百支利箭,很多利箭都是连续穿透了别的箭尾,四五只箭层层叠叠堆积在一起,看得出这帮平时不着调的龙骑军兵油子们,一旦认真起来,个个都能令在场每个人人震撼一把的
    而马背上的锦衣卫更是让所有人震惊了,像是一百多个李寻欢一样,无数飞刀在月光下被投掷了出去,带着反射的点点寒光汇聚成一道月白色的银河直直的将另一只巨型箭靶轰穿,在看台上的李治得意的将一杯三勒江一饮而尽,太他娘的玄幻了,个个都是小马哥零零七级别的啊。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就在此时,另一支千人队踏着整齐的脚步从宫门外一步轰然一响的冲进了大明宫,这支千人队每人一身重甲,持着丈二长的陌刀,面带森冷寒光烁烁的铁罩,看不清容颜,杀气腾腾的直冲向广场,那当先的骑兵队像是从中间劈开一般,让出空间,分侍两旁。
    当千人陌刀队离开宫门处时,令所有人在此傻了,在月光下,一个怀抱琵琶的红fen佳人,领着百名轻纱飘飘的梨园戏子从宫门处缓步而来,在月光下这一幕,像是百名红fen踏月光而来,看的许多大臣都傻了,不少的眼尖的人更是借月光看的仔细,惊叫出声:“是长安第一美女,竺寒萱姑娘。”
    月色映染,竺寒萱穿了一身淡金色的衣衫,她就这么盈盈走来,怀抱琵琶半遮面的如同走在数九寒冰上,当真胜如谪仙下凡的凌波仙子,突然间无声无息的破开银河窜入人间,带着一身灵气,令旁观众人,无不惊异。
    当竺寒萱像从梦境中的深邃幽谷来出现于远处空旷无人的广场上时,众人眼前整个广场之内,不论男女,目光都不能从这颠倒众生的女子稍稍离开。
    远处洞开的城门和黯然失色的百名舞姬歌女,陌刀铁卫似乎都在忖托这个本不应该出现在人间的女子,她令高高在上的李治同时想到武媚娘、上官青衣和萧淑然、金喜善,眼神略显痴迷,李治心中一叹,终究还是不忍心啊。
    队伍停下脚步,竺寒萱独自迈步走出队伍,这一刻清雅如仙的令所有人心醉,无数人清明的眼神开始迷迷蒙蒙起来,头上白玉簪子飘落的紫色流苏被晚风一吹,斜斜的微微遮住眼角,在月光、星光下朦胧的如同一个精灵。
    武媚娘看着身旁低头只是饮酒的李治,稍感松心的又看向场中一下夺走了无数人眼光的女子,复杂的轻叹起来:“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媚娘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最使人倾倒的除了她那修长匀称的身段,仪态万千的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