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嘉宝对林先生道:“先生,你这事我知道了,我回去查一查,下回再来看你,若是愿意,你到时便跟我走。”
林先生有些惊讶,道:“你要接我出去?”
崔嘉宝得意一笑,道:“做弟子的总不能让先生隐姓埋名、青灯古佛吧?先生大仇未报、六根不净,强留在佛祖身边佛祖是要生气的。”
林先生心中一暖,知道她是见着她刚刚的自苦模样,想让她心中有点指望,不用再通过折磨自己的方式来求得心中短暂的安宁。
“那我便等你下回来看我。”
崔嘉宝抱了抱她,在她愣神的功夫拉着薛明泽的袖子走了。
林先生看着两人袖手相连的身影,才有些回过味来,暗道,这两人从前便喜欢待在一块儿,没想到现在还是如此,只怕以后多半仍是这样。
想到这里,她竟是笑了,是被救起来后难得开怀的片刻。
离了林先生,崔嘉宝才对薛明泽道:“薛哥哥,你若是有功夫,便查查先生提的那个人吧?”
薛明泽点头,道:“上次忘记与你们说,姐姐中的毒可能是景王提供的。”
崔嘉宝微微一惊,薛明泽便将书肆的事娓娓道来。崔嘉宝便明白薛明泽为何怀疑是景王,这书肆珍品颇多,书肆主人的身份虽然没有问题,却不是什么位高权重之人,若是背后没有可靠的靠山,怎么可能守得住这些书籍?而薛明泽在那里见到了景王。
不是景王出现的地方都是景王的地方,可若是能让景王放心与人会谈的地方,必定是景王一派的地方。那日景王先下了楼,随后又出来了个眼熟的人,景王以为薛明泽没看到,却没想到他只是面上故作不见,回去后便将人查了一遍。那人去那书肆也就那两三天的事,先前也没见他去过其他类似的场所,多半是和人有约。
而种种巧合叠加在一起,便让薛明泽怀疑起景王来,只是他不知道景王做这件事用意为何。
崔嘉宝道:“你曾与我说觉得陈泰伯行事太过实心眼,不像是知晓这件事的?”
薛明泽点头。
崔嘉宝信任他的判断,联系一下便懂了,道:“只怕是陈泰伯府里的人想了这个法子,寻药的时候被景王发现了,景王便借机插了一手,若不是要害死薛姐姐另插一门姻亲给陈泰伯来控制拉拢陈泰伯;便是要让这件事成为把柄,一个可以拿捏陈泰伯,迫使陈泰伯为他做事的把柄。
陈泰伯这种性格,前者未必能成功,用慢性□□的成本也太大,有太多变动。若是后者的话,你说是谁,才能成功要挟到陈泰伯,在那人害死了他的妻子的情况下?”
薛明泽攥紧了拳头,虽然知道这只是一种假设,却也为可能发生的情景感到愤怒。
崔嘉宝叹气,道:“正是伯府的老夫人。”
那是陈泰伯的亲娘,就算景王告知了这件事,陈全再恨,难道能真的将亲娘弃之不顾?让她为千夫所指?
第72章 心念
崔嘉宝拉了拉薛明泽袖子,道:“这不过是我的推断; 你也未必全信; 你有你的路子,我有我的路子; 我这路子未必正确; 你不妨用你的法子再行查证。若是真的……你问问薛姐姐的意思。要我来说,薛姐姐没事; 景王这把柄的效果便打了七分折扣。而陈泰伯若真是看起来那么刚正不阿的,语气让景王拿这个去威胁他,不如薛姐姐亲自与他说开; 看看他会如何处理。便是那结果不称心; 这不还有我们呢?”
薛明泽见她指尖捻着他玄色的袍脚; 更显得玉指青葱; 心里蓦地一软; 那股郁气才算是消散一些; 便默默点头。
崔嘉宝转而提起林先生的事,道:“林先生现在这样,在市井里太危险了; 若说有什么外面那些三教九流的人见不到的地方,便是庭院深深里。”
“你想将林先生带回府里……你想让林先生进伯府?”
薛明泽不知怎么灵光一闪,对上了崔嘉宝的思路。
崔嘉宝道:“先生现在回不了抚州了,甚至连出京都多有不变,要在京城里藏人,有什么比后宅更安全的地方呢?而薛姐姐身边正缺可靠的人手; 林先生虽不用心机,却不是不会用心机之人,有她在薛姐姐身边,伯府也稳当些。”
“先生是可用之人吗?”
薛明泽不是对林先生有什么偏见,只是刀枪火海里走过的人,到底谨慎些。
崔嘉宝转了转眼,看着他笑,正要说话,却见薛明泽先一步弯起唇角,道:“你有你的路子,我有我的路子,是不是?”
崔嘉宝愣愣地点头,心想,本还以为他多年不见,又变成木头一根,没想到还是会笑的。那笑意也不怎么夸张,就是无端顺眼。
崔嘉宝怕他看出端倪,继续道:“用林先生,我其实还有其他考量。景王这个人从前不显,瑞王一死便逐渐冒头,看起来所图颇大。瑞王起事实在太过突然,我当时便怀疑有人在其中推波助澜,只这股势力隐藏得太好,一时没有怀疑的对象,现在想想,景王倒是可疑的很。”
薛明泽沉吟道:“你想对付景王?”
崔嘉宝苦笑,她没事去对付这些龙子凤孙做什么?她又不是要篡位。只是瑞王突然起兵这件事到底给她留下些影响,虽然不想过分卷入夺嫡之事,可本就是局中人,又能走多远呢?有些时候,还是要未雨绸缪为上。
“不是我想对付景王,只是观此人心性,倒像个无所不用其极的。圣上年老体衰,太子殿下这位置近年来又有些风雨飘摇,到时候矛盾一起,我们这些人,我们的家族,终归是要做出选择的。你愿意站到他身后吗?”
薛明泽看着她澄澈的眼睛,摇了摇头。
崔嘉宝咬唇笑了,道:“我也不愿意。”
而景王会不会大大方方地放过他们这些不愿意呢?崔嘉宝才不愿将赌注放在一个上位者的宽容心上。
两人绕了一大圈,消磨了整个午间时光,才回去将睡得正酣的三人叫起。
***
崔嘉宝在别庄上到底不能多呆,住了快一月已是极限,在入秋的时候便回了侯府。主人不在了,薛迎曼说什么也不好意思多留,她如今断了那药,又有邢大夫从旁调理,身体在慢慢好转,倒是不惧回府之事。
除了来时带来的人外,还带上了林先生。
邢大夫也给林先生调理了一番,只林先生本就体寒,又被用了烈得很的□□,虽说侥幸活了下来,内里却被败坏得差不多了。邢大夫虽说医术精湛,到底不是能起死人、肉白骨的圣手,林先生只怕寿元不久。
崔嘉宝听了心中难过,却又知道这兹事体大,不能隐而不告。林先生倒是很淡定,大概她从那腹如刀绞的疼痛中挨下来时,便预见了这结局。她本是那书院里的先生,现在却要依附她人为奴为婢,虽说薛迎曼不是真要她签了卖身契,只是假借这身份将她藏于府中,也请她帮着扶持一把。若让旁人看来,到底是折辱了。林先生自己是浑不在意的,这是一个机会,崔嘉宝向来体贴人,既然大大方方地提出了,便是知道她能想明白。想到这里,林先生心里也畅快,她还不需要别人看作废人,小心翼翼地照顾情绪。
薛迎曼回府时,带了林先生,只说是庄子上的人,伺候得好,崔嘉宝便送给了她,她用的趁手,便填了小杏的缺。
按理来说,小杏是一等丫鬟,林先生却是梳了妇人头的,算是年轻点的媳妇子,用这个名额填这丫鬟的缺多少有些不伦不类的。可薛迎曼这些日子强硬得很,陈泰伯对这些俗物不甚上心,自然不会出言置喙,其他人又怎么好提出?
而薛明泽则是盯着那书肆。
先前伯府没少打发人送东西给薛迎曼,那毒藏得仔细,邢大夫来回查了几遍才找到,真是心都用到这些恶毒的地方去了。薛迎曼不在府上那人尚且如此,薛迎曼回到了府上又怎么会放过呢?
果然是被薛明泽抓住了人。
薛明泽拎着人去见了陈全,要他给一个交代。
这期间的弯弯绕绕便是家事了,崔嘉宝若是问起,薛明泽和薛迎曼只怕不会隐瞒,但她到底守着分寸,没有再过问。只知道陈泰伯府的老夫人身体愈发差了,时常梦到老伯爷,突然就闹着要回远在潮州的祖宅。陈泰伯劝了几次都没用,又不放心老夫人一个人回去,左右为难的时候,还是那位表姑娘站了出来,要陪姨母回乡。
老夫人离京那天,陈泰伯连同陈泰伯夫人一直将人送到了城门口,这才恋恋不舍的回了府,脸上怎么都是放心不下的神情。
几家相熟的知道了这事,尤其是一些年纪也大了的老夫人,心里难免有些不得劲。有些便想起年轻时的日子,倒动了离京的心思,只这一大家子,也不是说丢就能丢的,到底按捺住这份心思。心里还羡慕起陈泰伯府的老夫人来,儿子媳妇孝顺不说,她也是个丢得开手的,年纪大了便回那清净地去享福,不用为儿孙操碎心肠。
老夫人和表姑娘走了,伯府里还剩下不少旧人,却都不算难事,有林先生在身边,薛迎曼连脑子都不怎么费,倒是可以安安心心地养病。
而崔嘉宝回了侯府,最开心的自然是崔嘉惠和小周氏了,两人这些天忙的脚不离地,更是想念起崔嘉宝来。
崔嘉宝一回来便被抓了差,但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姐姐,虽是无奈,到底还是老老实实地做起了事。
她想来爱寻思问题,薛迎曼这事虽说解决的七七八八了,崔嘉宝难免去想一下其中根源。镇国公府当年的事她已经听说过,薛迎曼对她也没什么隐瞒,倒补充了些细枝末节给她。当年陈全是陈泰伯世子,薛迎曼是镇国公嫡子的长女,两家也算门当户对,父亲又是好友,便定了娃娃亲。
后来薛家出了事,父亲来往的那些人里,雪中送炭的少,锦上添花的难。薛博彦打定主意要用外祖家的人脉到边关去,却对女儿的前程犹豫不决。
老陈泰伯却是个信义之辈,主动找到了薛博彦,再次确认了这门婚事。有了陈泰伯这句话,薛博彦便将薛迎曼留在了京中另一户信得过的人家中,只待及笄后再嫁入伯府。
崔嘉宝有时会想,若是老陈泰伯还在的话,事情或许不会闹到这个地步。难得这对父子仁义,偏偏陈泰伯府的老夫人是个精于计较的,薛迎曼若只是个落魄的小户人家,她再耿耿于怀也不至于如此。
偏偏薛家人远在边关,京城里得不到几分消息,而本是同根同源的镇国公世子却高高在上。薛博彦和镇国公的不和人人皆知,陈全性子耿直,仕途颇为不顺,老夫人要么便是担心镇国公府因着薛迎曼的关系打压伯府,要么便是已经这么认为,才动了除去薛迎曼的心思。虽说她还没有丧心病狂到对薛迎曼所出的一双子女下手,薛迎曼仍是不可能原谅她。
崔嘉宝想到这里,愈发觉得难熬,嫁人这事终归充满太多不确定性,她若要嫁,也只嫁放在心上的那一个。
日子便在忙忙碌碌的备婚中度过,周宁的来信算是难得的惊喜。
她竟是要进京了。
上回崔嘉宝写信告诉她崔嘉惠和温瑜之定婚之事,虽说有盼她来的意思,却没料到真的会实现。
周宁确实是因着崔嘉惠要成婚这件事动了归京的念头,几人毕竟长在一块,这一年多不见已是想的很了,若是错过了对方的婚事,心中难免遗憾,这便去央了王氏。王氏考量的又是另一层,崔家的几个女儿只怕都要在京中定下婚事,自家的女儿哪里都不差,怎么能在抚州这小地方寻了夫家?虽说周锦只怕这几年都无法调回京中,但她可以带着女儿先回周府,寻个好儿郎定下婚事。
第73章 试探
婚事准备的大头总算过去,接下来便是陆陆续续地往里添些东西; 总算不要人忙得团团转。难得空了这么一会儿出来; 小周氏主动提出要带崔嘉宝去周府赴宴。
崔嘉惠是待嫁之身,自然是不要随处走动; 待在府上为好; 崔崇安还有杂务要做,不能赴宴也是正常; 这么一算,竟是只有崔嘉宝能跟着小周氏去,崔嘉宝只好应下。
回京以后; 崔嘉宝偶尔也会来周府走动; 外祖母何氏向来心疼她和崔嘉惠两个不说; 大舅母邱氏虽说是个板正严厉的人; 但怎么也板正不到两个崔府的姑娘身上; 反倒让人觉得行事有度。比起拎不清的王氏; 崔嘉宝倒更喜欢和邱氏相处。
周宁虽说要回京,到底还在路途中,也不能一下就到; 府里只有大舅舅周吉一家。崔嘉宝往常来的时候,是见不到周清、周浦两个兄弟的,一来是她有意避讳,二来只怕是周浦两人有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