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员都不知道德国派来了一个内阁大臣来突击考察飞艇的制造进度
在马车进入了京城西郊之后,海因策从车窗外看到一个奇怪的景象一群留着辫子的清国人围着两个外国人不知道在讨论着什么,而他们身后停放着一个庞然大物,这个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东西非常像天上飞翔的老鹰,并且跟时下非常流行的自行车一样有着三个轮子,中间还有一个可以容纳一个人坐的位置
“停下来,他们在干嘛?”海因策高声的呼唤道
“是阁下”车夫熟练的控制着马车稳当的停了下来
还没有等马车停稳,海因策已经迫不及待的跳了下来可是还没有等靠近他们,就有两个身着藏青色军装的清**人把海因策栏了下来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一名士兵举着大清自制的汉阳造步枪对着海因策说道
海因策举着双手,无奈的用德语说道:“哦,别……别这样,我只是路过的,我想进去看看他们在干嘛?”
两个士兵并不懂德语,相互看了一下,继续大声警告道:“赶快离开,军事重地,闲人莫进”
此时,驾车的车夫兼翻译匆匆跑来拦在了海因策跟两个士兵中间,用标准的汉语说道:“别误会,这位是从德国来的商人,海因策先生他正好路过这里,对停放在那里的机器大鸟非常感兴趣,只是想了解一下”
一名士兵看到来了个会说中文的洋人,又听到对方是德国人,立刻把举着的步枪放了下来在这个时候,大清跟德国是非常坚固的盟友,所以士兵的口气一下子客气了起来
“告诉这位海因策先生,这里是军事重地,不能让任何人进去请立刻离开”
当翻译把这些告诉了海因策之后,他深深的皱起了眉头,想再辩解些什么但是始终没有说话
过了许久,对车夫说道:“问问他们,那两个外国人是谁?”
“海因策先生问,那两个人也是德国人吗?能跟他们聊两句吗?”车夫对士兵说道
一名士兵笑着说道:“不,是美国人你们没有共同语言赶快离开,不然让我们统领看到了就不好办了”
“好,我们走”海因策在得到车夫的翻译之后冷冷的说着,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美国人?回到马车上的海因策回忆着清国士兵的话清国人什么时候请了美国的技术人员来到京城?他们在那里研制什么?难道清国把我们德国的飞艇技术卖给了美国?还是美国人提供了什么技术支持给清国研制什么式武器?
一系列的问题都无法解释,这让海因策已经没有了继续游览这个古老的东方之都
“直接去飞艇制造厂”海因策对着车夫说道
“好的,阁下”车夫赶着马车答道
没过多久,海因策已经到了中德联合开设的飞艇制造厂
在参观之后,海因策不得不感叹大清丰富的人力资源在清国劳动力实在是太多了,一个飞艇制造厂内有一万多名清国工人他们虽然每月只领取十个银元的工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了
要知道,仅仅在十年前大清人均年收入只有一两银子,也就是如今的十个银元而如今,一名普通的工人每月都能领取十个银元
按照当时的食物价格,一斤大米只需要二分钱一吊钱可以买五斤大米,一个银元可以买五十斤大米,十个银元可以买五百斤大米
而猪肉价格也只有两吊钱一斤,一个银元可以买五斤猪肉,十个银元可以买无十斤猪肉
所以在当时,东南沿海及京城许多拥有重工业制造工厂的城市百姓的生活水平在这十多年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无忧不会再出现什么饥荒等情况
仅仅在西北的几个穷省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充沛的人力资源则保证了大清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在资金、技术都得到保障的同时,生产力几乎是德国的三倍
从建立飞艇制造厂到现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已经制造出了将近一百多艘飞艇而此时清国大量的飞艇准驾驶员都还没有通过培训飞艇只是整齐的停放在空旷的基地内,没有进行过任何的试飞但是从外观上一看就知道,这些飞艇的质量是有非常高的保障的
“海因策先生?太意外了,您怎么来了?能在这里见到您实在是太奇妙了”飞艇制造厂技术总监德国人曼哈密兴奋的给海因策来了个拥抱
“哈哈,是的我受陛下的指示来这里看看飞艇制造的进度”海因策眨了眨眼睛继续说道:“我这次来并没有知会清国,所以还请您为我的身份保密陛下并不想让清国人知道我来到这里”
“哦,我明白了但是陛下还是多虑了,您都看到了,这里的清国人干活实在非常勤奋而且跟我们德国人比一点都不逊色,学习能力非常强”曼哈密高兴的说道
“阁下,您知道京城的西郊有个跟这里一样的大型研究基地他们在研究一种型的武器,并且跟这里一样有大量的士兵把手、有两个美国的技术人员带领着一群清国人你可知道这件事?”海因策皱着眉头说道
“我见到过,但是不知道是美国人我也不知道他们在研究什么东西,但是跟我们的飞艇好像没有太大的关系”曼哈密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在乎
海因策对曼哈密的反应有点生气,并冷冷的说道:“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盟友多一点了解,不能等到他们制造出了类似与手榴弹和迫击炮之类的先进武器再向他们购买”
“阁下过虑了,清国人只有在轻武器上有点技术能力而已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您说的对,既然有两个美国技术人员在帮清国研制,那么我相信美国政府一定知道这件事,我们可以向美国政府施压,共同参与研制”曼哈密提议道
海因策听完后,眼前一亮,心中暗道:是啊,可以通过给美国施压让德国也参与研制啊这可比去跟清国提议来的直接多了
他们都坚信清国没有能力也没有技术去研制大型的攻击性武器,一定是美国在背后搞鬼
当天晚上,海因策就把他在清国首都看到的一切发电告诉了远在柏林的威廉二世他可能不会想到,美国政府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技术人员来到了清国,不知道跟清国在研制什么武器
德美之间的关系,可能就会因为莱特兄弟在清国所做的一切而发生微妙的变化……
第一百九十八章 南下苏杭
冥冥之中关绪清似乎一种奇怪的感觉,感觉在京城这样明目张胆的研究、制造飞机是否会被德国人发觉毕竟德国人如今在京城的飞艇公司内有许多技术方面的人才,人家一看就会明白莱特兄弟在那里搞什么东西事实上,他并不知道京城所发生的一切,他正在想着是否可以找其他什么借口掩饰或者索性把研制工作放到偏僻的乡村……
“皇上,康大人京城急电”王商递着电报打断了关绪清的思考
关绪清重把思绪拉了回来,问道:“嗯,是郑州知府招供了?”
王商小心翼翼的说道:“好像是京城洋人大使来询问什么的”
关绪清疑惑的接过电报,仔细的看了看
果然,他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原来德国并没有直接与朝廷联系,而是谴责美国私下给大清提供技术支持,违反两国签订的合作计划
而美国人直接向清国询问那两名美国人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大清的,提供了什么技术支持,并要大清提供近期研制的内容
“哼,欺人太甚朕用什么人研制什么内容,还需要跟洋人报告吗?”关绪清把电报扔在一旁怒骂道
王商急忙跪倒在地,以头磕地,战战兢兢道:“皇上息怒”
关绪清对着王商说道:“传朕的旨意,让康有为回复美国大使,就说他们所说的两个洋人并非美国人而是德国人,在大清只是协助大清研制飞艇而已,具体的内容可以让他们去询问德国大使另外,让康有为立刻将莱特兄弟转移至疆找个地势平坦且少有人烟的地方进行研制,让聂士诚派一个团警戒,之前参与设计、制造的所有清华大学学子也统统前往”
“喳”
虽然从表面上看,大清不管是跟德国还是跟美国签订的所有同盟协议都是平等协议并没有历史上那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但是实际上列强们仍然只是把大清当作一个刚刚成长起来的国家而已,都没有把大清真正意义上放在跟自己一样高度的平等地位上比如说,大清在研制什么东西,有什么武器,列强都需要了解的清清楚楚,而自己在研制什么东西,都不需要让大清知道,只有自己在研制出来之后,可以从大清身上获得大量的订单和白银
之前大清发明的手榴弹和迫击炮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他们不会再让同样的事情发生,或者说,他们希望大清所有研制出来的式武器都会有自己参与只有那样才可以继续在与大清合作的时候拥有多的主动权,大清才会对自己有大的依赖威廉二世如今想达到的效果就是大清一旦离开德国就无法获得多先进的武器资源,就等于失去了部队的战斗力在大清无法离开德国,过于以来德国的时候,德国跟大清的同盟才能是牢不可破的而在合作的同时,德国还能拥有多的主动权
处理完了河南的事情之后,关绪清连夜继续南下难得一次出巡,他可不想在开封呆太长时间再说,关绪清也已经得知那些临时开设的粥场都是开封知府自掏腰包的目的只是想要分流难民,为皇上的安全考虑每天花出去的银子如流水一般,要是再多呆上一个月,估计那知府就要倾家荡产了自己一走,他肯定要通过其他办法把这些银子从百姓身上在盘剥过来所以关绪清还是决定马上南下
“启啊,朕一走,这些难民的生计又成问题啦你拟个章程,朝廷拨点银子尽快把大堤修好,给他们重建家园另外还是那句话,愿意去缅甸、越南种地的,朝廷给土地尽可能的分流掉一部分难民”关绪清嘱咐道
“喳,臣这就去办”梁启转身离开
关绪清继续对着身后的王商说道:“告诉冯相华、罗明,咱们连夜出发,去杭州”
“喳”王商匆匆的跑了出去
关绪清一行连夜离开开封,本来关绪清还想再去下山东那里的决堤肯定也存在许多官员贪污的情况,但是如果一下子罢免这么多官员,先不说上任的官员不一定就是个清官,就算都是,也一下子找不出这么多人来弥补这么多官员的空缺啊,到时候地方正常的管理可能都会出现问题所以,关绪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直接南下去了杭州,希望河南巡抚和郑州知府的事情能给各地官员敲响警钟
一路上,陆陆续续接到了许多朝廷的电报
美国政府由于本身根本没有给大清提供过什么技术的支持,所以加相信大清的话,而对于德国所说的两个美国人到目前也没有任何人见到过倒是德国和大清联合开设的飞艇制造厂让美国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
海因策虽然把他在京城看到的一切都汇报给了威廉二世,但是仅仅一天之后,那个地方已经人去楼空又恢复了一片空旷的无人区
另外,郑州知府赵广生在行部也终于全盘托出了朝廷下发的修缮河堤银两跟河南巡抚蔡康全部分瓜干净了至于难民闹事则一无所知,无论康有为如何威*利诱都无法从他口中再多了解半分
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了,赵广生背叛腰斩所有家产充公,但是家人却没有遭受连累,全部迁移去了缅甸,朝廷给土地在那里做了农民
经过了半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杭州,在这一路颠簸的路途中也坚定了关绪清建造铁路的决心
由于此次是属于微服私访,所以关绪清一行人的到来并没有惊动当地的官员,一行人只在当地的客栈中歇脚而早已化妆成百姓的警卫团是将整个客栈里里外外的围了三圈,为了保护皇上的安全罗明甚至把警卫团的催事班都带到了客栈里,所有关绪清及皇后的饮食都是由催事班负责
来到了杭州之后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置身与杭州城内,关绪清整个人都融入了这个城市的氛围中由于杭州本身的地理位置,在东南地区重工业非常兴旺的时代,杭州的造船业、枪炮局也非常热火,另外丝绸、瓷器、茶叶等物是特产关绪清在那里品尝了正宗的龙井,比起宫里的还要醇香
第一百九十九章 断桥邂逅
自从来到杭州之后,关绪清才感受到杭州知府那奏折上经常吹嘘的繁荣景象这次既没有通知他圣驾已经来到杭州,也没有特意选择过节、过年等日子前来但是杭州那繁荣、热闹的景象却仍然让关绪清有些吃惊
这天进过早膳,关绪清就带着罗明、冯相华、梁启出了客栈当然有着大批侍卫或明或暗的对关绪清进行周全的护驾,而素有皇宫十大高手之称的如黄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