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什么事情?说来听听”关绪清疑惑的看着孙世雄说道
第二百零三章 汉中之乱
“草民早年曾留学西洋,深知富国必先强兵的道理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羡慕那些效命沙场,为国杀敌的英雄可惜,我屡次申请不是被父亲从中阻拦就是部队嫌我没有受过军校教育,就是不愿收下我今日草民斗胆提出希望皇上能让我加入大清陆军,成为一个普通的士兵,我就心满意足了”孙英杰诚恳的说道
“放肆”孙世雄立刻大骂道,但是即刻意识到什么转身对关绪清轻声的说道:“皇上,犬子年幼无知,竟不懂学以致用,整天想着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然荒废了在西洋的三年所学,还望皇上明察”
孙英杰听后,虽没有出声反驳但不满的情绪却在其脸庞中表露无疑关绪清看着年少轻狂,却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的孙英杰,心中对其大加赞赏
“你在西洋三年都学了些什么啊?”关绪清没有理会孙世雄,对仍然跪倒在地的孙英杰问道
“尽是些无用的机械原理及空气动力,这些技术我大清在购入了德国的器械之后早以掌握何况,我本对其没有兴趣,父亲强迫我学,我也不能领悟其精髓啊”孙英杰嘟着嘴说道
关绪清听完忍不住大笑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朕正在秘密组建一支部队,性质嘛暂时还跟你们说不清楚,但是正需要对机械精通的人来*作将来,你要成为我大清的雄鹰,在空中展翅高飞”
孙家父子二人听完皆楞在原地,根本无法理解皇上所说的是什么部队但是孙英杰听皇上的意思是已然同意自己加入部队了,当下像怕关绪清后悔似的急忙答道:“谢皇上隆恩”
“起来,赶紧去收拾收拾明天朕就派人护送你去京城”关绪清高兴的说着
“皇上,犬子未受过军校教育,恐怕……”孙世雄不无担忧的说道
还没有等他说完,关绪清便打断道:“这有什么关系?中法之战前,朕的部队中受过军校教育的有几个人?不是照样把法国鬼子打跑了吗?再说,这支部队的组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去了京城先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可以去黑龙江军官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嘛”
“喳”孙世雄再无异议
此时的孙英杰不再像是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像是一个三岁的顽童高兴的拍起手来,甚至已经开始想象自己穿上真正军装后的样子了
“谢皇上,谢皇上皇上万岁……皇上万岁……”孙英杰手舞足蹈道
本想再力阻自己儿子从军的孙世雄在此时也彻底放弃了,虽然心中对自己儿子一百万个不放心,但是见到他现在如此的高兴,也跟着笑了起来
是啊,为人父母的自己的孩子高兴自己也就满足了,孩子的路还得由他自己去走在当时社会发展迅的时期,两代人的代沟开始逐渐产生了这就是社会的发展当然社会如此高的发展,大清才能快的强大起来
虽然莱特兄弟在疆的飞机研制工作才开了个头,谈不上什么组建大清空军但是关绪清此时已经在着手收纳、观察有天赋的飞行员了
好在飞机还没有研制成功,还有时间可以让这个刚刚从国外回来的孩子受点军事教育简单的说,也就是给这个家伙洗洗脑,手里掌握着军权的人都得保证百分之百的对自己忠心,只有这样大权才不至于旁落历史上伟大的**就曾今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嘛
可是在离杭州几千里外的古城陕西省汉中府,汉中镇驻防的西北集团军第十六师师长江朝宗今年刚好三十五岁,这天正是他三十五岁的生日以三十五岁这样的年纪做到少将师长,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就算是如今西北集团军大将军聂士诚在发迹前也不过是太原镇总兵调任的直隶提督,但是聂士诚在担任提督之时也已过了知天命之年,而他在三十四岁上便因随刘铭传抗法有功,而后又在对俄反击战中屡立军功,在兵制改革时被提拔成少将师长坦白说,以他这样的资历之后封侯拜将也不是不可指望的
但是这些天,他脸上却从来没有断过一个愁字,眉头深锁,使得原本身材就不算魁梧的他看上去有些萎靡不振,全然不像一个少年得志的将军
今天他这个生日,他是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坐席上俨然坐着前些年调任陕西布政使的张月年、陕西按察使李友荣、驻防西安、铜川、运城、安康、宝鸡等地的第二十八师、第三十九师,旅以上级军官可以说,除了陕西巡抚陆泰之外,整个陕西的军政官员都齐聚一堂
“江师长,您少年得志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来来来,老夫敬你一杯”
说话的是去年调任的陕西布政使张月年,此人拍马奉承可谓一绝在光绪登基前是慈禧的心腹大臣,曾经已经荣任云南巡抚可是在慈禧倒台之后,关绪清着手准备在越南与法国人大战,把这个云南巡抚撤换了而张月年却一直以为自己是慈禧的人,皇上心狠手辣的雷霆手段自己是见识过的,便连忙上奏以祖母去世为由,回家丁尤等看清朝廷形势之后,又通过醇亲王的关系,得以付出担任河南盐道,去年才调任了陕西布政使
“唉,张大人汉中府辖下的洋县如今正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禾苗大多枯死,全县几近颗粒无收,得赶紧向朝廷报灾啊不然拖的久的恐怕有乱啊”江朝宗焦急的说道
“呵呵,这正是我等前来的原因如今皇上正巡幸江南,向朝廷报灾恐怕会惊扰到皇上,扫了他老人家的雅兴,我等就是死罪啊”张月年淡定的说道
此时李友荣说道:“张大人不愧老臣谋国啊,所虑周详依我看来,如今最重要的是出动军队防止百姓乘乱造反另外,把灾情一定要掩饰好了等皇上回京之后再报朝廷”
“不可,皇上何时回京?你们可知道?皇上一天不回,我等一天就不报吗?这样的话,这一县百姓就全完了”江朝宗跳了起来
此时洋县知县站了起来说道:“江大人此言差矣,此时大旱还不至于造成百姓大量饿死,只是日子过的困难点而已只要不死人,咱们能拖一天是一天,等皇上回京之后便可上报朝廷,如此,你、我大家都是大功一件啊”
这个叫王成的知县是进士出生外放知县,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办起民政来却是眼高手低,眼见灾民们已经聚集情愿,不知疏散反而来到这里请江师长调兵弹压,捕拿为首着杖责收监
“我算是明白了,你们今天来是来问我拿兵权的?”江朝宗此时算是明白了
“哈哈,部队是你江师长的吗?放肆是朝廷的,是皇上的皇上一句话就可以把你的部队收回去,我等同是为朝廷效力,为皇上尽忠谈的上谁收谁的兵权吗?”张月年板着脸说道
“我要是不交呢?”江朝宗此时终于明白了,他们只是以弹压乱民为借口来抢自己的兵权,他们难道真的不怕死吗?如今皇上施行仁政,天下太平,军容鼎盛别说是他们手上的几个师,就算英国人来打,也未必就能战胜大清的百万雄狮和几十万吨的巨轮
“呵呵,陕西境内不是只有你一个师的”任的第三十九师师长倪聪强压着怒气说道
“倪将军不要动怒,我再来劝劝江师长”张月年假惺惺的做起好人来了,“江师长,咱们同朝为官有什么时不好商量呢,不妨坦白告诉你,如今疆、青海、甘肃、陕西等几个省都已经在我等手中,只要咱们主子一声令下大清西北半壁江山便可传檄而定”
“张大人,如今天下太平你们想干嘛?”江朝宗把手中的酒杯扔在了地上,愤怒的说道虽然他隐约感觉最近一年自己的管辖内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人事、军事调动,自己的几个亲信旅长被莫名其妙的调走就连预备兵都换了好几批
“哼,你看看我们这个皇上整个东南地区的都吃好的,穿好的咱们西北呢?到处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咱们是为民请愿,你懂吗?江师长,你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倪聪也是百战余生之人,脾气火爆的很
“这……”江朝宗一时无语
第二百零四章 痛苦的抉择
虽然江朝宗知道,这只是某些有封疆裂土野心的政客找的借口而已如果正如张月年所说,那么整个西北集团军都已经落入他们手中了?那么老帅聂士诚就是他们所说的主子?
不对,不对如果他是这次行动的主使人,那么完全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把自己调防还个亲近的手下来镇守汉中便可,何必找这么多人,又是威*,又是利诱呢?
可是,如果不是他那又会是谁呢?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可以节制一个集团军?坦率的说,虽然军队重整编之后聂将军的西北集团军有了许多的部队加入但是老帅的威信和手中那数十万嫡系部队还是震得住那些兵蛋子的
还没有等江朝宗想明白,张月年那阴阳怪调的声音再次在他的耳边响起
“呵呵,江师长您所镇守的汉中乃是军事要地,如果咱们主子一声令下您的部队可是首当其冲会遇到朝廷部队的攻击,所以相当重要倪师长和林师长是咱们主子特意调过来协同防守的”
江朝宗一愣,急忙询问道:“张大人所说的主子到底是谁?我江某人总得知道自己是在为谁卖命?另外,当下皇上正在南巡期间,兵部严令各地部队不得随意调动咱们汉中两个师这么大动作的调防,不是在告诉朝廷我们这里有问题嘛”
张月年得意的说道:“哈哈哈,江师长果然是百战余生之人啊所虑周详,张某佩服可是,江师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刚刚张某已经说过了,大清整个西北半壁江山已经在我们主子手上了何况,皇上如今在杭州已经落入了咱们……”
还没有等张月年把话说完,一直没有吭声的陕西巡抚朱尹涛突然打断道:“够了,江师长既然对我们心存芥蒂不防就交出兵权,本府给你点银子天涯海角享受去不要卷入这乱世之中”
“朱大人误会江某了,江某只是想知道何人已经牢牢的掌握了这半壁江山如果此人真的爱民如子,可以带给我们西北人民幸福生活的我江某愿意追随左右,肝脑涂地永不背叛”江朝宗斩钉截铁的说道
张月年高兴的点了点头,说道:“江师长果然快人快语,咱们主子宽厚仁慈,比起光绪来是强上十倍而且,并非满族异类乃我汉族真龙天子”
“此人是谁?”江朝宗瞪大了眼睛继续问道
“江师长不用再问了,到时候了自然就会知晓如果江师长愿意追随,以您的军事才能,定能成为开国将军另外,咱们主子并不想因为动乱造成战争导致百姓生灵涂炭只是想把西北的江山自立为国,脱离大清反正大清也没有真正在乎过咱们西北的百姓,您看看东南沿海的百姓跟咱们西北的百姓能比吗?凭什么他们丰衣足食,而我们就只能饿肚子”朱尹涛不耐烦的说道
“……好,你们要我怎么做?”江朝宗不得不低下头,妥协的说道
“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皇上南巡的具体地点已经知晓光绪跟他祖宗一样,是个贪婪的家伙哪怕把西北土地搁置着不用,也绝对不会允许分割出去的所以,他一天不死,咱们西北一天不能独立如果光绪不死,那么将会有无休止的战争所以他一定得死首先………………”朱尹涛在江朝宗的耳边如此这般的轻声说了起来
很显然,对于刚刚加入的江朝宗他们还不是非常的信任只是简单的告诉他准备刺杀光绪,并且在刺杀成功的那天便宣布西北五省独立成立的大秦帝国,一方面跟大清帝国读音相近、另一方面陕西在战国时期本就是属于秦国的土地
江朝宗虽然只有三十五岁,但是从军多年当然对形势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听他们说完之后,也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表面上看,朱尹涛所说的确实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大清东南沿海乃富饶之地,西北穷乡僻壤、交通不便倒不是朝廷不管西北,实在是受交通之累
如果真的西北五省反叛成功,就算没有光绪朝廷中的那些将军如冯相华、董梁、刘铭传、陆毅伟等也不会看着整个西北就这样分割出去
但是如果战争一旦开打,西北那险峻的地势虽然可以成为天然的屏障,也会造成自己补给线运输严重的影响另外,西北虽然民风彪悍但是却没钱、没粮枪炮弹药都成问题,这仗还怎么打啊?
国内大多的枪炮局都集中在东南、西南、湖北等地西北实在没有像样的枪炮局,就算有国外势力的支持也抵不住那漫长的消耗战啊
最重要的是,自己就算跟着反叛成功也是背着卖主求荣的骂名,但是一旦扫平叛逆,那就是盖世奇功一件啊既然如此,那就……
考虑清楚之后,江朝宗清了清喉咙道:“各位大人,既然天命所向我只能顺从天意,江某人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