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人意兴阑珊的道; “世交家的姑娘们; 无非那么几个; 看来看去; 也不过如此。偶有一两个我瞧着好的; 人家心高; 还未必能瞧得上咱们庭儿,有什么意思?”
邱衍夫妻顿时沉默。
这情况他们也是心知肚明; 当年邱庭波刚刚考中进士的时候,媒婆几乎要将邱家门槛踩破,那时邱庭波年纪还小; 性子不定,加上有老太太护着,婚事上自然不必着急,就拖延下来了。哪知拖了几年,他始终留在翰林院里,渐渐的媒人便不再上门了。这时候邱家倒是想做亲,但那些原本有意的人家,早纷纷将女儿嫁出去,分明是看不上邱庭波的意思。一来二去,就蹉跎下来了。
说起来,这情况跟赵瑾之还真有几分相似。都是年少成名,看似前途一片光明,人人夸赞;又都中途沉寂,莫说功名,就连婚事也一并耽搁了。
世交家中的姑娘,他们之前也不是没相看过。既然之前没成,没道理现在又忽然成了。
所以邱大夫人沉默片刻,又道,“那再多发些帖子,广邀官眷们上门做客如何?”
老夫人叹气,“做得这样明显,谁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到时候若都来了也就罢了,若都借故推辞,庭儿可就成了笑话了。我们邱家,想来还不至于到这地步!”
邱大夫人也知道这不是个好办法,但眼看着京中闺秀纷纷出嫁,好姑娘越挑越少,由不得她不着急!
不过她转念一琢磨,就发现老夫人这态度有些微妙,不由笑问,“母亲一贯睿智,我这个俗人再猜不到的。您心里若是有了打算,何妨说出来,也让我们做晚辈的稍稍放心些。”
“我这里倒是有个人选。”邱老夫人道,“只怕你们不肯同意。”
邱大夫人心头咯噔一声,不由生出不妙的预感,顿时闭口不言。邱衍在一旁道,“母亲的眼光一贯是极好的,不知是哪一家的闺秀?”
“就是昨日庭儿带回来的那位赵姑娘。”邱老夫人道,“不是官家千金,但论人品、才貌、能力、手段,样样不输世家子!我也不是说门楣不重要,只是如今这情形,与其给庭儿挑个貌合神离的世家女,倒不如选个他喜欢的贤内助。不过这也只是我老太婆的一点想头,你们是嫡亲的父母,他的婚事,自然该你们来做主。”
说着摆摆手,示意自己乏了,让他们退下。
夫妻两个从老夫人院子里出来,邱衍问,“夫人方才怎么不开口,莫非那位赵姑娘有什么不好?”
“好,怎么会不好?”邱大夫人笑道,“那位赵姑娘又聪明又有手段,母亲的眼光自不必说。赵姑娘从前是在宫里伺候过太后娘娘的,今年才出宫。老爷每日在皇城当差,想必也听过胭脂卤肉的名声,就是这位赵姑娘的生意。才几个月的时间,已是京城里无人不知了。”
邱衍不由微微皱眉。听自家夫人这样说,他也觉得此事有些蹊跷,老夫人是何等样的眼光,只见过一面,便对那位赵姑娘赞不绝口,不是她真的好到天上有地下无,就是这姑娘处心积虑讨好卖乖,博得了老夫人的喜爱。
到邱衍这个年纪,自然不信能有什么人好到完美无缺,自然而然的倾向于后一种可能。而且,清薇出宫之后选择的是自己做生意,而且做得这么大,显然也不是个会安心待在内宅相夫教子的性子。于是邱衍心里对清薇的观感也就糟糕了许多。若真是这般心机深沉,就是再好,邱家也要不起这样的媳妇。
于是他点头道,“女子以贞静贤淑为要,庭儿那个性子,还是要找个温柔贤良的媳妇,让他定下心来才好。”
邱大夫人见丈夫与自己想的一样,便含笑点头,“我省得的。只是母亲喜欢,却有些难办。”
“这有什么?”邱衍道,“依你说,那姑娘既然这般出色,想必该懂的道理都懂,让她自己知难而退便是。”
“老爷说得是。”邱大夫人点头应了。
邱衍想了想,又问,“庭儿今日在做什么?”
“说是一大早起来,就领着人在自己的院子里伐竹呢!”邱大夫人笑道,“也是他一片孝心,但母亲胃口小,能用得了多少竹子?他平日里再心疼那片竹林不过,如今倒舍得了。”
邱衍闻言,脸色不由沉了下来。他自然不信儿子是为了孝顺才去伐竹子的,想了想,转身去了邱庭波的院子。
邱大夫人没有跟来,说是还有许多事情等着处理,便先去忙了。
邱衍走到院子门口,就听见里头热闹喧天。进去一看,邱庭波正挽着袖子,亲自动手料理地上的竹子,他的脸倏然一沉,“孽障,你这又是在折腾什么?”
邱庭波没想到父亲这时候会过来,连忙站起来,整理好了衣裳,过来行礼问好。邱衍哼了一声,看着满地狼藉问,“你这又是发什么疯?平日里这些竹子爱惜得什么似的,这会儿倒舍得伐了?”
邱庭波道,“往日我总想着竹乃君子之器,心向往之,自然爱护非常。其实却是我想差了,若不能成为有用之身,何谈君子之德?因此叫人伐了这些竹子下来,预备亲自动手,为尊长们做几样器物。使它们能各有所用,胜过在我这里良多矣!”
“歪理邪说!”邱衍道,“你在翰林院待了那么多年,难不成就学了这些东西?”但旋即又缓和了脸色,“你有这份孝心固然很好,只是这等微末琐事,吩咐下头的人去做便了,又何必亲自动手,耗费时光?”
不过儿子大了,他也没有多说,只道,“今日你母亲又提起你的婚事,也该定下来了。往后成亲生子,当家做主,总该稳重些才像样子。”
邱庭波闻言心头一跳,忙问,“母亲可有了人选?”
邱衍一看他的脸色,便知有异,遂道,“尚无。倒是方才去给你祖母请安,她老人家提了个人选。说是你昨日带回来的那位赵姑娘就很好。”
“当真?”邱庭波闻言,不由又惊又喜。
惊的是祖母竟然会那么喜欢赵姑娘,喜的是这样一来清薇交代的事情就更容易完成了。
这一番表现情真意切,邱衍看在眼中,不由心下一沉。他原本还担心是妻子多想,如今看邱庭波的反应,怕是八九不离十了。
“只是我与你母亲都觉得不太合适。”邱衍道,“你自己的意思呢?”
来了。
邱庭波下意识的站直了身体,“父亲,儿子也觉得赵姑娘堪为良配。”
昨日送走清薇之后,他自己也琢磨过这件事。清薇只说让他向父母表明想要娶她为妻,至于之后事情如何走向,却半个字都没有提过。这绝不是清薇没有想到,不是后面无论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她的打算,就是她早就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
不管怎么说,他只要说出了这句话,就算是完成了二人之间的约定。
虽说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后续的麻烦,但也还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所以说完了这句话之后,邱庭波也松了一口气。
因为早有准备,邱衍对儿子这番表态并不惊讶。他原本想直接反对,但在心里思量了片刻,却又转了念头,道,“不过这只是咱们这边的打算,那位赵姑娘那里是什么意思,你可能拿得准?”
邱庭波沉默。
这也在邱衍的预料之中,他听妻子之言,早猜到儿子是拿不住那位赵姑娘的,这会儿不由捋了捋胡须,含笑道,“我看那位赵姑娘是个有心人,虽然我们邱家的门楣并不辱没她,但你如今在翰林院,官微职小,拿什么娶她?”
虽然不算是良配,但若能因此鼓舞起儿子的上进之心,邱衍倒觉得那位赵姑娘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虽然他知道儿子一直留在翰林院是为了什么,但眼看过了这么多年,一直没能等到这个机会,如今也该到求变之时了。
这下邱庭波更惊讶了。他本以为父亲会极力反对,毕竟一直以来,家中透露出的意思,都是要挑一位门当户对的闺秀。他心里虽然不怎么感兴趣,但也没想过忤逆。
难不成又是赵姑娘在背后做了什么?可祖母那里也就罢了,她若是连父亲也能影响,又何须自己来做此事?
想不明白,邱庭波也就暂且收敛起了思绪,道,“婚姻之事也不必太急,今上刚刚登基,正是大展宏图之时,也许转机就在顷刻之间,也未可知。还请父亲大人稍安勿躁。”
……
邱庭波发誓,自己那句“转机就在顷刻之间”只是随口胡言,用来搪塞父亲的。
实则他自己也知道机会渺茫,只是始终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而已。毕竟他自己也很清楚,他自己的才能就在案牍方寸之间,口舌三寸之上,在做实事这上面并无任何建树,也绝不可能比大多数干才做得更好。
所以他一直在等。
当然,这种等也不可能完全是无望,否则就不是坚持而是犯傻了。
事实上,邱庭波在翰林院这么多年,当然不可能真的什么事情都没做成过,否则也不可能被翰林院里的那些老前辈们这般看重了。然而无奈的是,不管他做了多少事,不管上司如何提携,他都始终在原本的位置上一动不动,仿佛这个人彻底被遗忘了一般。一开始大家还会惊诧,时间长了习惯了,只以为是邱庭波什么地方不合上意,也就不再强求了。
当然,他们都可惜这个年轻人。但官场上,像邱庭波这样命名有才能却被埋没的年轻人太多了,能够出头的人始终是少数。就说这翰林院里,能进来的几乎都是一时之选,每一科殿试的前三名,但青云直上名传天下的又有几人呢?
这也是邱庭波即便每天点卯之后就跑出来吃东西混时间也没人管的原因,反正就是这样了,还不如让他过得自在高兴些。
但只有邱庭波自己知道,他不是在被打压。
当年殿试的时候,陛下亲自将他名列第三位,还曾笑着称赞他,“文章翰墨皆是上选,此邱家麒麟儿也,将来必为朝廷砥柱之材!”
试问这位君王又怎么可能突然不满意,要打压他呢?在众人都放弃了他时,邱庭波自己却始终坚信,先帝这样做是有原因的。至于这原因——邱家父子曾经私下里揣测过一次,而那一次的对话,被父子二人共同当做最大的机密,始终不曾外泄过一个字,甚至多年来,也没有再讨论过这个问题。
有的时候,年事已高的皇帝,看到才华能力具足的年轻人时,并不会忙着去任用他,而是会反复的“磨砺”,然后将这些人才留给自己的继承人。之所以不提拔,是为了给新帝施恩的机会,好让这些臣子能够忠于新帝,帮助他尽快的稳定朝政。
有句老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便是父子相继,这种情况也还是在所难免。毕竟每一位帝王都有自己的偏爱和喜好,也不太喜欢在自己的朝堂上留下太多前任皇帝的痕迹。而且有时候臣子们也会仗着老资格,跟新帝对着干。而新帝则很难收服这些老臣。
尤其是当今皇帝是先帝的孙子,所以如今朝堂上的大臣,都是宦海沉浮数十年,年纪和资格都极老的那些,他们能服气新帝一个毛头小子压在他们头上,把持朝堂吗?尤其是如今文官的权利空前膨胀,几乎能与帝权分庭抗礼。
所以先帝未雨绸缪,为新帝留下一部分人才,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邱庭波推断,自己也是先帝看重的人才之一,所以才始终没办法往上升。
虽然只是自己的一个猜测,但邱庭波也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只要老皇帝还在位一日,他就不可能出头。既然如此,也就不需要急着到处钻营,谋求机会了。索性继续留在翰林院里。
只是他也没有想到,这一等,竟然就是十多年。
如今新帝登基,邱庭波不知道自己等的机会是否来了。因为按理说,先帝既然要将人才留给新君,自然会对此有所交代。尤其是这种皇位平稳过渡的情况下,更该如此。可是新帝那里却是什么动静都没有,仿佛根本没有这回事。
这一年时间,若说邱庭波心里不激动不担忧,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无论如何,表面上却还需要端得住,别提多辛苦了。
所以他对父亲说的那句话,与其说是安慰对方,不如说是自我安慰。
哪知这话才说了没几日,这日他来到翰林院,便被方老大人叫过去,说是明日的经筵,陛下点了他为侍读!
经筵每十日一次,是由翰林院学士为皇帝讲解经史,意在为皇帝增广见闻,扩充知识,以及借鉴史实,形成完整的政治理念。虽然朝廷以儒治天下,但内部还分为种种学派,而为皇帝讲课,也是向他宣传自身理论的好机会。这也是翰林院地位特殊,被称为“通天之路”的原因之一。毕竟只要能够让皇帝采纳自己的理论,青云直上便指日可待。
不过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但经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