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他爹早就告诫过他,他姑也没少私下告诉过他,都让他要看紧了杨潮,可不能让这些大头兵占了便宜去。

很快黄凤府就进入大营了,直接被人带到了赵康这里。

黄凤府立刻清点,发现装金银的大小箱子,足足有六箱,装首饰和珠宝的也有一个小箱子,至于剩下的布匹、绸缎等物,黄凤府就不太在乎了。

也没法一一细数,直接招呼人,搬上盾车,然后有在虏兵大营中搜刮了一番,发现除了营房外,还有几十匹没上战场的战马,一些牛羊牲口,还有粮食等物。

拉走钱财,牵走战马。牛羊等,然后一把火将虏兵大营烧了个干净。

往回撤的时候,没见过虏兵的影子。战场上王璞等人已经将包围的虏兵斩杀干净,正在打扫战场。

一辆辆车驶入。杨潮让人看着这些财物,也不入库,就光明正大的摆在外面,这年头当兵有拿赏的习惯,杨潮决定将这个惯例制度化,而且要明晰化,让大家清清楚楚才没有怨言,以后打仗才能奋勇向前。

等所有人都回营了。杨潮让黄凤府带人打开箱子,一一清点。

允许士兵去围观,而士兵们也乐得围观,这么多钱,看着就开心,看着别人数也感到幸福。

黄凤府将金银都倒在地上,先将金银分开,用不着数了,在库房中找到了一个称盐的大称,直接上称。

称完的才放进箱子里。

最后总共清算了。十五万两银子,一万两黄金,珍珠一百两。绸缎、布匹等物数十担。

于此同时,杨潮制定的赏罚原则,也已经列出来,通知各个军官,让军官给士兵传达。

从今以后,所有缴获,取出三成平分给每一个人。

然后论功行赏,按照以前的算法,分配下去的人头一个一百两。也是立刻照付。

赏格颁发下去后,人人欢喜。因为哪怕是小兵都感觉到自己可能领一大笔钱,金银等物算起来都有二十五万两了。三成也有八万多两,而杨潮大军一共才六百多个人,光是这笔均分赏银就超过了一百两。

在算军功,这些天前前后后,斩杀的敌人超过了两百多,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三个人分一个,这又是三十两银子,当然军功不可能平分,但是这次全军都奋勇杀敌了,少也少不到哪里去,因此每个人至少又是十两银子的进账,算下来一个人能分一百五十两左右,这可是一笔巨款了,回家就能盖房子娶媳妇。

黄凤府清点的时候,杨潮又让赵康带人去清扫战场,他可是知道了,虏兵都有私藏金银的习惯,搜出来也是一笔收入。

但是杨潮没想到这笔收入竟然出人意料的惊人,私藏的虏兵金银几乎能占到缴获的一半多,搜出了一万两黄金,三万两白银。

显然虏兵更喜欢私藏黄金。

这笔钱,杨潮依然放到了缴获之中,顿时就让总缴获接近三十万两,一个士兵轻轻松松就能分到两百两银子,就连史可法派来的船夫都有十两银子拿,炮手更是得到了三十两赏银,杨潮不由感慨,还是打仗来钱快!

“要记账,还是现银?”

分金银了,黄凤府拿着账本一一过问。

结果上前来领赏银的士兵,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现银,不是他们信不过杨潮,而是怀揣着大锭金银的感觉谁都不想放过。

倒是白瞎了杨潮的好心,他还想着这么多钱带在身上不方便,一块运回去在给他们呢。

很快所有人都分到了钱,但是仍然剩下了接近二十万两,封存起来。

至于论功,这个就需要花时间了,但都有详细的章程,慢慢来就是,反正发了财的士兵们,已经不太在意那点军功奖赏了,只有军官还在乎军功,这关乎升迁。

接下来杨潮要准备的,就是回家了。

本来士气有些低落,想家的士兵,得到了这么多钱后,士气也没有那么低沉了,让杨潮直感叹还是钱的力量大。

但是回程依然需要准备,虏兵杀的差不多了,逃走的不过五十来个人,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海州,基本上都没什么威胁了。

接着杨潮就让一批船夫先行准备,要他们带杨潮军中的伤病和战死士兵的遗体,还有一些俘虏,先行回淮安复命。

这些刚刚领了赏银的船夫,对杨潮充满感激,行动非常积极,立刻忙碌着搬运物资,修理漕船。

急着送这些人先走,是因为船上的遗体也好,伤员也好,还是越快送回去越好,相信在淮安他们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俘虏和人头也越早交给史可法越好,朝廷的赏钱杨潮无所谓,但是军功还是很重要的,越早报上去,自己越早能升官。

杨潮已经在计划,自己这次的功劳,应该足够升到副将去了,活动一番将余承武挤走,以后新江口水军大营就成了自己的基地了,想想能有这么一个南京江口的基地,杨潮就觉得能发挥的余地太大了,朝自己的目标有前进了一大步。

其他人倒是还需要在等两天,因为太累了,杨潮至少要休整三天,三天后才能出发。(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节壮士盗马

打完这仗后,卞让老头又希望来劳军,可是这次他底气都弱了很多,因为看到杨潮公开大称分金银后,他自己劳军那点金子就有点拿不出手了。

卞老头还没走,海州城也派人来了,此时天已经黑了,海州来人险些就被值夜的士兵当场斩杀。

来人是海州知州的家丁,带来了海州知州的问候,海州知州表示,可以提供一些给养给杨潮,但是要杨潮的人自己去城下拿,海州的四门已经封住了,根本就出不来。

对于海州知州的人品,杨潮虽然不太看的上,但是这样的文官是大明朝文官的绝大多数,胆小懦弱不说,反而看不上勇敢的人,哪怕偶尔遇到一个敢战的武将请战,他们立刻就批评说是匹夫之勇。

勇气都是匹夫之勇,因此勇气就没有可取之处了,因此文官的懦弱就成了大局为重,容忍敌人一次又一次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劫掠走自己的子民,也就成了忍一时之辱的大局观了。

杨潮知道海州知州的意思,杨潮在海州城下打了这么大一个仗,对海州知州来说,那也是一份不小的功劳,但要捞到这份功劳,首先就得杨潮配合。

对于文武来说,功劳计算是不一样的,武官基本上靠杀敌,靠人头来计算军功,而文臣负责守城,负责指挥,因此这场胜利的守城之功和运筹幄之功,海州知州完全可以揽入怀中。

只要杨潮配合,海州知州可以写一篇华丽的报功文书,然后就可以等着升官了,细想一下,虏兵大兵压境,不但没有奈何自己坐镇的海州城分毫。反而遗尸百具,这样的战绩,海州知州不认为还有其他人碰的上。自己能碰上,完全是好运气碰到了杨潮这么个来救援的二愣子。

至于杨潮愿不愿意配合。海州知州倒是不太担心,反正自己也不打算贪墨杨潮自己的功劳,那么给他在给养上提供点方便,不按照惯例克扣就是了,心想这种匹夫应该感激涕零的拜倒在自己膝下,感念自己的大恩大德了。

如果杨潮不配合,海州知州也有办法治他,大不了始终不提供粮草。让杨潮和他的人喝西北风,看这群莽夫能饿几天!

不知道是在士兵哪里受惊了,还是海州知州的交代,这个家丁十分倨傲,一副施舍给杨潮给养,一副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还明目张胆的管杨潮要辛苦费,语气中透露出一副他是冒着生命危险来的,而且还被杨潮的士兵惊扰,这压惊费少了都不行。

“滚!”

杨潮冷哼一声。家丁愣住了,连自己的手下都愣住了。

他们显然没有感觉到家丁倨傲的态度有什么不对,也不认为家丁索要好处的行为有什么错。

“你你!”

家丁愣了下。才反应过来,伸手指着杨潮,怒气勃发。

杨潮冷哼一声:“大胆!是不是想吃板子?”

家丁冷哼:“好好好,你给老子等着!”

家丁刚说完,杨潮已经站起来了,命令左右拿下。

“打十大板!扔出去。”

手下虽然不理解,但依然将家丁叉了出去,很快就传来鬼哭狼嚎的叫声。

知州家丁被打出去后,很快姜阳就来告辞。说他想回海州城探望一下家人。

杨潮告诉姜阳,他是海州的百户。不归自己节制,随时都可以走。

夜里黄凤府不解的来求见杨潮。

“你不觉得我是犯傻吗?”

面对一副请教口气的黄凤府。杨潮笑着反问道。

自己将海州知州的家丁打出去,显然得罪了海州知州,其他人都以为杨潮是一时气愤,但是黄凤府却不这样认为。

黄凤府道:“大人所作所为必有计较,只是小人猜不透。”

杨潮笑道:“我们都要走了。虏兵杀的差不多了,相信剩下的虏兵也不会对海州城造成威胁。这时候该回去复命了,留在海州的话,以海州知州这段时间给我的印象,恐怕就算本官拼命迎合他,也未必能够得到什么善待。反倒不如趁机离开,回淮安重归史可法麾下,可比在这里受气强啊。”

黄凤府点头道:“可是大人也大可不必得罪海州知州啊。”

杨潮笑道:“不得罪他我怎么走?这次出兵,军中没有监军,到了海州我就应该受海州知州辖制,他不同意,我走了就是私自调兵,他万一告我一个临阵怯战,那这段时间咱们立下的功劳可就瞎了。反不如跟他撕破脸,到时候大可以被说成是负气而走,反正我们都是莽夫吗,相信朝廷是能理解的。”

杨潮要的不过是一个离开海州的理由而已,至于会不会得罪海州知州这样一个文官,杨潮根本就不在意。至于他走后,虏兵还会不会再来进犯,杨潮倒不是太担心,因为就被自己杀剩下那几十个虏兵,就是有胆子也没能力,至于虏兵会不会派援兵,杨潮更不相信。

其实原本的历史上,海州也就是虏兵兵锋的底线,海州城也没有受到什么攻击,只出现了零星抢掠的小部队罢了,虽然不知道这个历史,杨潮凭借自己的经验也判断出,山东才是虏兵的主要目的,海州他们并不感兴趣,兵锋也难以抵达这里。

黄凤府还是担心道:“若是海州知州依然弹劾大人呢?”

杨潮笑道:“那就让他弹劾吧。”

黄凤府依然一副忧心忡忡。

杨潮知道这是文人的弱点,总是患得患失,但是有些事情总是有得有失,不能两全的。

杨潮根本不怕海州知州弹劾自己,自己手里有一百多颗人头,那就是铁打的军功,哪怕提前跑了,只要海州城没有因此被虏兵攻破,杨潮救援海州的功劳就有数。

更重要的是,杨潮根本不想待在海州,他更愿意跟史可法工事,他相信面对军功问题的时候,史可法更能够秉公处理,而且杨潮隐隐有一种期待,自己带着跟海州知州的冲突回到淮安,不知道史可法会不会站在自己一边,毕竟于情于礼杨潮都站在对的一方。

海州发现东虏进犯,是杨潮主动请缨来救援的,并且在海州城下众目睽睽之中,斩杀了上百人,而海州知州却始终没有放杨潮入城,逼迫杨潮跟虏兵野战,而史可法还给他写了信,希望他放杨潮入城,显然这一切都证明,杨潮在海州城下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就看史可法是念情理,还是徇私法。

因此这次跟海州知州闹翻,也是杨潮的一次试探,看看史可法这样的名留青史的人物会不会保留做人的底线。

如果史可法昧着良心,官官相护,站在海州知州一边,那么杨潮以后就再也不会相信文官集团,会将这个集团视为一个已经堕落到底的**集团,完全没有合作的必要了。

刚刚彻底打败了虏兵后,本来以为没事了,夜里只安排了少量士兵值夜,没想到竟然出事了。

夜里一匹马突然从矮墙后面一层层递增的盐袋上踩踏了上去,接着跳下了盐袋,一个人骑着战马飞奔向南。

很快就有士兵来报,卞老头的家丁抢了一匹马,从南边跑了。

那个一直嚷嚷着要劳军的卞老头,他的勇敢的家丁抢马跑了?

这件事让杨潮有些好奇,找来卞老头一问,老头却三缄其口,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一直到第二天大早,卞家家丁才回来,走的时候是骑着战马,回来的时候,却套上了马车。

马车上拉了一车酒。

卞老头非常激动的表示,他非要劳军不可,这些酒就是他劳军用的。

杨潮对此还真的没有了办法,惩治不行,不惩治害怕别人效仿,要是都来自己这里抢马,还不乱套了。

只有严令士兵,一定要看好马,上次的事情如果在有发生,以渎职罪论处,渎职责打八十军棍。

同时下令如果是上次那种情况,士兵应该毫不犹豫的攻击,因为根本无从分辨卞家家丁的目的,在军队中抢马,怎么看都是歹意,因此军队有权力立刻反击。

同时晓谕仓库中的百姓,不得滋扰士兵,否则严惩不贷。

说回卞家的家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