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锋-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督师,快来看看,这是朝鲜那边送来的表章!”
    邱民仰四十多岁,留着几缕长髯,面容清矍,人也很瘦,厚厚的棉衣挂在身上依然显得有些宽松。不过,大老远地赶过来,这位巡抚大人依然显得十分精神。看到洪承畴从楼上下来,冻得通红地双脸上立即就挂起了笑容。
    “朝鲜?”
    洪承畴一惊,紧走两步,从邱民仰手里接过那份文书便翻看起来。邱民仰也不管他,就那么在一边看着。
    “邱大人,你相信这表章上所说的吗?”良久,洪承畴的目光从表章上收了回来,嘘了一口气,又向邱民仰问道。
    “督师,您看呢?”邱民仰反问道。
    这份来自朝鲜表章上的内容并不复杂,也说地非常直白。表章是由两个人共同书写的,其中一个就是先前的朝鲜国王李。在表章上,这位被楚钟南软禁在汉城的国王殿下非常谦卑地示,在自己的统治下,朝鲜百姓生活困苦,国内更是屡屡发生内乱,更有为数众多的官员士绅,为了保住自己地荣华富贵,不惜裹胁民意,逼迫他带着朝鲜投降女真人。这简直是身为国王的耻辱!如今,好不容易,满清被打退了,又重新退还了辽东辽西,朝鲜也不必于在对方地淫威下过活,可是,他这个国王却非常的不称职,也没脸再继续向大明朝廷效忠,更加没有资格继续担当大明地藩属,所以,他希望能够让出朝鲜国王的位子,请大明皇帝允准。而除了李所写地那份内容之外,还有一份则是出自小北荒之主楚钟南。在表章上,楚钟南以大明东北军总兵的身份先向祟祯皇帝问了个好,又接着向樂祯请功,表示自己在这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总算不付皇上重托,为大明驱赶侵略者立下了汗王功劳,而朝鲜却屡次投降后金,实在是不忠之极,所以,楚氏取代李氏是理所应当,他也绝对有资格担任朝鲜国王一职。并且,楚钟南还表示,如果祟祯皇帝像当初太祖皇帝朱元璋同意李成桂建立朝鲜一样,准许他在朝鲜立国,那么,他也将像李氏王朝一样,忠心耿耿地履行藩属国的职责。
    而在求取国王之位的同时,楚钟南还用非常低劣的表达方法,“委婉”地表示了自己对撤向北面的满清势力的担心。他认为,皇太极绝对不会就此退却,那人只不过是想用这一招让大明疏于防范,然后率八旗军主力,将大明精锐一举消灭于辽东辽西,那时候,精锐尽丧的大明,将再也无法阻挡八旗虎狼的窥视,所以,在这个危险的时候,大明“最好”答应他的请求。因为,他楚钟南虽然是东北军总兵,能带领小北荒帮大明牵制满清。可是,他此时毕竟是身在朝鲜,名不正言不顺的,实在是不方便调兵遣将,所以,国王之位实在是不可或缺,樂祯最好答应他,还有李的“请求”!总之,通篇上下,楚钟南深刻的表现了一名粗鲁不文,得志猖狂的小人兼武夫的面孔。
    “楚钟南此人不可信!”洪承畴将表章递还给邱民仰,又冷笑道。
    “确实不可信。”邱民仰点了点头,“可是,此人势力庞大,又手握朝鲜。尤其是先前用了一招‘土地改革’,更是收拢了九成朝鲜百姓的心,如果不予他国王之位,我们与满清交手之时,他若是心存不满,在后面拖后腿,将大大不利于我军啊。”
    “可如果就这么答应了,朝廷威严何在?日后又如何管理周边藩属各国?”洪承畴叹道。
    “督师,此事还是你来拿个主意,然后以你我之名向上呈朝廷。”邱民仰知道洪承畴想听的其实就是自己的这句话,可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表示对楚钟南的意见。此人不好惹,心怀不轨,偏偏又确实有功于朝廷,头上也还顶着一个东北军总兵的帽子。虽说非常可恨地占了朝鲜,可当时的朝鲜也确实投降了后金,还派兵助后金打进了关内。再者,人家也没来抢辽东的土地,一副乖宝宝的模样……于情于理,他们都没有理由与其动手翻脸。而且,邱民仰也认为,如果真的能用一个朝鲜换取了小北荒的友谊,还有一方的安定,也未尝不可。
    “也好。此事就交给我了。”洪承畴点了点头,又向邱民仰问道:“大人刚才不是说有喜事吗?喜从何来?”
    “哦,其实也没什么。楚钟南派来的人送来了一些东西。”
    “东西?”
    “对。有火炮,火枪,刀枪剑戟,还有足足够我军用上两个月的粮草。”
    “这么多?”洪承畴惊讶道。十几万大军两个月的粮草,这可不是小数目,即便是大明朝廷也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一次性送出这么多东西,难道,楚钟南真的是有意投向朝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 洪承畴伐清
     更新时间:2009…10…20 23:32:56 本章字数:3731

    明朝廷已经烂成了什么样,纵然远隔千万里,楚钟南不能再清楚。让他投靠过去,那还不如直接就投降满清呢。至少,皇太极比那樂祯绝对要强的多。而且,以他楚某人现如今的势力,真要是投降了满清,管他皇太极和多尔衮手段再强,也绝对阻止不了他进一步壮大。当然,这也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皇太极和多尔'这些家伙会以大局为重,不记仇。不过,这很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小北荒明明有了可以打败满清的实力,又凭什么投降过去?自己当老大不好么,非要去自甘堕落地去当个汉奸?
    所以,楚钟南提供洪承畴粮草兵器,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就是:催促!
    催促明军与满清尽早地开战。
    洪承畴背靠大明,但他如今已经纠集了九大边镇十数万兵马,骑兵也有四万余人。
    虽说实力确实强大,但是,楚钟南所知道的历史上,洪承畴最后还是因为种种的原因而被皇太极打败了,连其自身也当了俘虏,并最终背叛了国家,转而为皇太极尽忠去了。据闻,洪承畴最后奉命经略大清七省,堪称当时第一封疆大吏,军中翘楚。连后世赫赫威风的吴三桂也远远比不上。并且,他还多次献计,为清王朝完善了其国家机器,使其成功地由一个武装强盗集团向正规的国家政权转变付出了诸多努力。可是,这位洪老兄死后,却又被康熙乾隆等人列入了《贰臣传》,不仅自己,子孙后代也受尽了屈辱。
    不过,不管怎么样,洪承畴本身的能力是无可置疑的。历史上的松山之败,有很大的原因是洪承畴本人并没有能像在关内指挥镇压农民军一样,对麾下各军如臂指使。同时,还有来自后方的瞎指挥,又要面对这个时代堪称是最精锐的八旗铁骑,自然难免失败。
    而现在却有了楚钟南,洪承畴又直接带兵进驻了辽东,那么,他与皇太极之间对决的结果会不会改变呢?
    楚钟南真的很想知道结果。所以,他要在旁边使劲催促一下。而且,洪承畴所率领的这十几万人已经是大明最后地精锐,也可以说是大明在北方最后地一道防线,不管洪承畴与皇太极的对决最终会是谁嬴,楚钟南都不希望这支部队还可以回到原来的驻地。因为,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做那个“渔翁”了!
    ……
    祟祯十三年二月,大明京师一带已经流言满天飞,老百姓,还有仕绅之间都纷纷传言,皇太极与洪承畴各自派人秘密会面。至于会面的内容,有人猜测是皇太极自感力弱,要求投降大明;有人猜测是洪承畴生怕步上袁樂焕的后尘,打算仗着手上的大军造反,而约见皇太极,则是为了在自己出兵之时避免自己后方遭劫,所以约定皇太极共同出兵,瓜分天下……而除了这直接“诽谤”洪大督师地流言之外,朝廷上的官员之间还流传着另外一些消息,比如:皇太极让出辽西,又从辽东撤兵,目的是为了诱使小北荒和大明共同进兵,继而交战,好使满清从中渔利,可如今小北荒之主楚钟南忠于大明,先占据了辽东,之后遇到官兵又主动退却,将辽东交给了大明,所以,皇太极恼羞成怒,麾下八旗军已经跟洪承畴所率大军交战数次,明军战败,洪承畴为了免受责罚,故而隐瞒不报。另外还有:洪承畴率领大明十数万精锐,野心膨胀,正在沈阳等地落力拉拢诸多边军将帅,打算来一次辽东版的“陈桥兵变”,学赵匡胤演一出“黄袍加身”……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大明朝廷在得知这些“消息”之后。依旧人心惶惶。祟祯皇帝这回倒是坐地住。只是下旨询问了一下洪承畴和邱民仰两人辽东地情形。洪邱二人自然如实相报。说明如今地辽东虽然有些形势紧张。但总体还算平静。皇太极那边也比较安宁。并没有什么战事发生。而且。洪承畴还向祟祯建议。认为大明虽然兵多将广。但分驻各地。不能统一行动。分则力弱。所以。对付皇太极必须持重。主张慢慢进兵。不可再犯先前地错误。樂祯将他地表章在朝堂上展示。并深以为然。
    可是。虽然一时获得了樂祯地信任。可朝廷对于统兵大将不信任是历来就有地传统。虽然祟祯极力装出了镇定地模样。最后却还是不得不按照朝中官员地提议。将与洪承畴齐名地另一员大将卢象升提调京师。而与此同时。大明皇宫里也开始流传了另一则谣言:满清皇太极其实早就为先前地举动感到后悔了。只是。因为洪承畴地实力其实已经超过了八旗军。所以才不敢妄动。故而只是拼命地派人向蒙古等地纠集人马。打算先整备人马。待到实力足够了。再重新南下与明军交战;而洪承畴也早就看出了对方地心思。也有意趁对方实力未济之时出兵。可是
    督师大人却担心自己灭掉皇太极和八旗军之后。功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所以。为了保命。才迟迟不出兵。有意养贼自重!
    一拨一拨接一拨……
    必须承认。在许多时候。谣言地力量是巨大地。
    尤其是当昏聩者占据了重要位置的时候,谣言地力量更是非同小可。祟祯虽然对大明的局势无能为力,也不能算是昏聩者,不过,他的手下却有许多昏聩兼混帐的官员,而且,樂祯自己也是一个耳根子软的家伙。
    所以,在谣言流传了一个多月之后,樂祯十三年四月,兵部尚书陈新甲在说服了祟祯之后,提出速战速决地方针,坚持要求洪承畴立即起兵攻打满清,并提出分四道夹攻的建议。洪承畴不愿,这位陈尚书又派遣张若麒前往辽东游说,同时亲自写信催促洪承畴出兵。但是,洪承畴此时却也探知了一条消息,原来,皇太极强行将辽东辽西百姓迁往北方,虽然提供了粮食,但满清本就在闹粮荒,粮食自然不足。所以,被强行迁走地一百多万汉人百姓已经有些不稳的迹象,有许多人开始南逃,甚至反抗。如今,皇太极正拼命地稳定局势,但因为他还要分出大批兵力提防明军,所以,已经隐隐地有镇压不住地迹象。于是,洪承畴决定再等一段时间,等到满清内部真的乱起来之后,再乘机进兵。所以,他拒绝了陈新甲地建议。
    然而,事情总是那样的让人难以预料。
    去年,张献忠受熊文灿招抚,降于谷城。可是,张献忠在谷城表面上“跪拜有礼节”,实际上却训卒治甲杖,不放兵、不应调、不入见制府,“骄不奉法”。张献忠在谷城征粮、征税、扩兵,向熊文灿“要抰无厌”。谷城知县阮之钿觉得张献忠必然再反,并将自己的预测告诉了熊文灿。但熊文灿不相信。阮之钿无奈,又奏闻朝廷,也没有获得回复。然而,熊文灿,还有朝廷地那些大臣们却没有想到,阮之钿地测居然成真了。祟祯十三年五月,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农民军杀谷城知县阮之,火焚官署,挥军攻房县。而张献忠再次起兵之后不久,率起义军九营兵马受降于房县的“曹操”罗汝才也紧接着复起,两人合兵攻克房县,杀县令景春,又连下西、保康等地。不久,均州等地原本降明的农民军也相继再反,农民军声势再次大振。
    大明朝廷得知消息,大为惊恐,急命平贼将军左良玉率军追击张献忠。然而,左良玉进入房县之后没多久,便被张献忠设伏围困。左军远道奔袭,粮草不足,前锋罗被俘,左良玉大败而逃,军符印信尽失,士卒死伤逾万。
    祟祯得知左良玉兵败的消息,大怒,下令首辅杨嗣昌督兵再战。杨嗣昌初到军中,便将原先主张招抚的熊文灿逮捕,不久,熊文灿被斩!杨嗣昌率兵进剿张献忠,张献忠屡战屡败,但总能迅速恢复元气。不过,看到前有大军阻隔,张献忠也只有转道进川。一路上,张献忠的势力愈发强大,进入四川之后,连续攻下大昌、开县,北攻剑州,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