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杠,二论现在的建筑面积,不但半。而是一大半是守儿佛钱买下的。又动用了国库,重新建设。还好,在王画约束下,没有穷奢极欲,花费并不大。加上朝堂风云变幻,王画又为国家贴补了许多钱。所以连清流大臣,对此事都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只是现在王家算是王府还是公主的府邸。很让人犯难。
    韦氏说:“裹儿不得胡闹。王卿,今天孤前来,是听说了那个孽障。居然带兵冲到你家。想劫持裹儿,所以孤感到很担心,前来看一下。”
    似乎也在情理当中,无论李显或者韦氏。对李裹儿的宠爱。朝野上下皆知的。但王画不是很相信。李重俊被自己吓退的消息,应当她也听说了。现在乱后事情还有很多,明知道李裹儿安然无事,还放下手中的事务,刻意前来。这条理由不成立。
    王画没有点破,连说了两声:“侥幸,侥幸。
    当时如果皇太子真敢犯难,微臣因为腿伤没有好,还真有点危险。”
    “孤听说了,但我并来还有其他的事。要问一下王卿。裹儿,你先退下。”
    李裹儿不知什么事,退了下去,王画也让下人退了下去,宽大的客厅只剩下他导韦氏两人坐在这里。但王画心里犯疑。自己现在只是一个昭文馆的学士,手里也没有兵权,在朝中威望更不足与老魏等人相比。她刻意找自己,不知有什么事。
    韦氏说道:“这一次孽障谋反,王卿。你有何见解?”
    王画想了一下答道:“我也担心皇上与皇后的安危,在皇太子谋反时。派了下人出去打听了消息。虽然皇太子用了清君侧的名义,但他是谋反。这是无用置疑的。”
    听王画这样说,韦氏略略有些满意。
    王画又说道:“但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皇后,微臣知道皇上与皇后任用德静王,自有道理。但不知皇上与皇后,有没有想过一点。德静王与许敬宗李义府他们不同,他是武家的栋粱,而且也一度是与陛下皇太子有力的争夺者。德静王现在遭遇不幸。人死了,微臣不去评价他的是是非非。但皇上与皇后对德静王信任有加,这几件大案连在一起。可是德静王安然无事。于是朝中许多大臣成为他的附羽。就是德静王没有野心。但谁能保证德静王的手下没有野心。况且这些大臣本来就是莠大于良。如果放任他发展下去。皇上与皇后能不能将他掌控呢?国家之本,犹如育树,干粗叶茂,树木才能高大挺直。如果枝大于干。这棵树会成什么样子?就象大江上游,都认为氓江是大江主流。其实有几个人知道氓江全长才一千六百里,而物牛河与沪水金沙江上游和下游全长几达近五千里,这才是大江的真正主流。为什么呢?因为眠江比沪水宽阔啊。这一次皇太子兵变。杀害了德静王。对与错,臣不知,但只知道他为皇上与皇后剪去了这一根变形的权枝。”
    如果是武则天,因为惧于她的才智,王画说话十分小心。但对韦氏。王画应付得很从容。
    他口口声声挂上了皇上。虽然李显不在这里。但话外之间。一旦武三思纵任发展下去,就是你同样也掌控不了口
    韦氏听后,只是笑笑,没有作任何表示。她笑完后,却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到王画面前说道:“王卿,这里有一封信,相信你看了会感到兴趣。”
    王画看了看信面,上面写着几个大字。重大机密,转交皇后亲启。什么重大机密?王画将信打开,信上的字小得多了,可与信面上的字一样。写得歪歪扭扭的,很不中看,但也勉强让人能认出来。但王画看了信后,心中却掀起了诣天巨浪。
    信上字并不是很多,行文更是粗劣,但说了,今天皇太子兵变。正是王画在幕后推动的。从王画请求李重俊到滑州共同赈灾,就有意挑动李重俊与武三思反目成仇。而后回到洛阳。故意让手下人将他射伤。嫁祸给武三思,让五王弹劾武三思,而王画自己却做起好人。转移视线。接着又放出谶言的事,让五王与武三思开始真正决裂。最后逼武三思做下榜文的事。击垮五王。但王画再次翻出榜文案,使武三思声名狼籍。接着又将兵器埋藏在武崇刮的府上。暗中派人通知李重俊的幕僚,翻出兵器案。再制作了除夕之夜的空中人像。一步步将李重俊引到谋反的道路上。王画所做的这一切用意。只是借李重俊将武三思除去,好迎娶公主。
    虽然过程没有说,可前因后果就象是这个写信的人亲眼所见一般。
    这是谁写的?王画心中的第一个想法。真正清楚自己安排的人。只有一个人,沐放李。就是李雪君都不能完全清楚,至少除夕之夜的那个热气球,让她到现在还在困惑。
    但沐孜李是不可能写下这封信的。如果她想要反水的话,现在韦氏不是将这封信拿给他看了,而是带着重军。将自己家中抄家灭族了。
    况且自己没有好的下场,对沐放李有什么好处?她毕竟出身于教坊。谁能给她更好的地个?也许别人会犯这个傻,但沐救李不会犯这叮。傻。还有。沐救李没有一个真正的嫡系亲人。可以让敌人要胁。
    韦氏等他将信看完,重新拿了回来,将它叠起来,塞进怀里。脸上也没有愤怒,也没有高兴。还带着微笑说道:“以前,孤在皇宫中,听到你繁畴一战,羊肠岭一战,孤觉得十分不可思议,有时候常想,就是太宗手下战神李卫国公李靖在世,也不过如此。但还是疏忽了你的智谋。你的机心。难怪上皇在位时。对你器重有加。看到孤真的轻用了你。轻视了你。好机心,好谋略,好手段!”
    就是王画都听不出来她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   

第四十一章 太子
”一!王画点儿也不紧张,系少表情卜看不出来任何紧粥    不知是谁授意人写下这封信的,这个人的才智令人难以想像,仅凭一些蛛丝马迹,判断离真相到了十分吻合的程度。(зZcn)
    王画又想到了那个闲居在家的相王殿下。
    也只有这个人,才有这份智力与资源。光有才智不行,整个唐朝聪明的人不知凡几,所以得有力量,得到各种消息,再通过这些普通人看不到的内幕消息判断,才能猜出事情的真相。
    这两者结合起来,也只有李旦一个人。韦氏同样不行,不是她力量不行,而是她的智谋跟不上去。
    李旦啊李旦,你何苦相逼太急!
    王画心中暗叹了一声,徐徐说道:“皇后,难道你当真以为这信上写的是真的?首先说兵器案,如果想潜进皇宫,微臣没有这份能力但潜进驸马府中,不但微臣,微臣家中最少有四五个护卫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进去。可这不是谋杀,而是在地面上挖下一个大坑。将兵器埋进去。如果闹出这么大动静,驸王府上的下人还不知道的话,皇后。你会相信么?”
    “王卿,勿要狡辨,当时夫臣都犯了糊涂,事后德静王家中的幕僚发现,是有人挖出地下道,进入驸马府上的,然后将兵器埋藏进去,嫁祸给驸马的。”
    王画微微一失神,看来武三思府上也有能人,这么快就看到破绽。他还是不惊慌,又说道:“就算有人挖地道嫁祸的,但微臣从哪儿得到这么多兵器。如果是弓箭,皇后,你也可能知道一点,因为海外风险巨大,我家的船队上都配了一些弓箭,可是数量有限,仅用来船队自保。这几咋,月来,为了收集粮食,都感到武器缺乏。就算臣不顾下人安危,将弓箭带到洛阳。可那两百来把陌刀呢?”唐朝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武器就是陌刀,重达五十多斤隋唐每斤汹克,也就是说相当于现在二十多斤。别以为这不沉重,至少还没有王画的二柄铁锤重。但它的长度达到三米,这也正是它让人恐怖的地方。当敌人骑马奔来时。步兵将它举起,形成一个刀墙,什么马腿碰到刀尖上也受伤了。因此这小小的三米,成了敌人骑兵的死亡地带。
    可唐初还比较流行,后来渐渐消失,也有它的原因。二十多斤不算太重,但士兵不是将它抱在怀里,只握着这么长距离的后面一点尾端,这需要多大的力气,是可以想像的?因此比王画提起那对大铁锤并不轻松到哪儿去。后来士兵战斗力下降了,陌刀也成了一个摆设。还有因为以对付敌的精骑,所以需要好铁,到了宋朝时就淘汰了。
    这也是唐朝管制最严的武器,王画也只是在繁特时命人铸造过它,还向武则天做了禀报。但在守城时,确实发挥了作用,只要力量够大,这一刀横扫下去,就象一个特大号电锯一样。后来血字营以骑兵为主,这个武器也消失了。而且一般军队也很少使用这个悍器没有战斗力与体力,陌刀再凶捍,只是一个摆设,得不偿失。
    因此,王画凭借摆在明面上的力量,是没有本事得到这么多陌刀的。
    “王卿,如果孤知道了你是如何得到这些陌刀的。孤都不会赞赏你睿智了。
    你这是夸我,还是想陷害我?王画心中不由地诽谤。
    “皇后,微臣对皇上与皇后忠心耿耿,不能向臣来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王卿,你不用紧张,孤并不生气,相反,你越有智谋,孤反而越会欣赏。况且你与裹儿的关系,孤安当与你多加亲近。”
    亲近?虽然韦氏长相美艳,不承认不行,四十好几的人,但也只象一朵鲜花,正开到最鲜艳的时候,一点儿也没有看出象是到了快要凋落的年龄。但王画想到她的品性,也浑身起了鸡皮疙瘩。不但是她,就是老武想要与他亲近,他也不会乐意的。而且也不能小视了,她不会生气,如果自己真的听了她的话袒诚下来试试看!
    但王画对这个女人,始终不感到压迫感。他继续从容的辨解道:“好,就算微臣有本来得到陌刀。但这封信上说微臣是刻意让手下刺伤自己,嫁祸给德静王的。皇后是天之贵体,对兵戈之事也许不怎么精通,但可以问一下宫中将士。如果是短刃相接,虽然有风险,还可以避过。但是使了弓箭,还是十箭齐发,当时微臣也没有防备,只穿了一身布衣,甚至身上都没有佩带一件象样的武器,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如果皇后认为微臣为了诬陷德静王,居然连这样的风险都敢冒。那么微臣也无话可说了。还有除夕之夜的事,同样微臣还是那句话,微臣学识粗浅,没有办法解释,更没有能力制造出那么一出风波。”
    “那你认为那真是天兆?。
    “皇后,微臣不知。但猜测不是,如果是天兆,德静王没有这么快就会被一”杀何道理,我府卜的李雪君,师从卫清道门…腆局些道法。可这几天也在困惑不解。但学海无涯,那么多的学问,微臣幼年几乎以自学为主,不知道的地方有很多,这并不奇怪。而且这段时间,我闭门不出,就是想置身事外,不想参与朝争当中。与德静王的恩怨,也是德静王欲借宋氏兄弟,对我下手。微臣不得不展开反击。”
    “是啊,你是闭门不出,可孤却想到了另一个人,好象也开始在家中闭门不出。”
    她指的是李旦,王画只好说:“皇后,微臣还是那句话。只想为国家为朝廷多办一点实事,不想为了权利参加那些丑陋的争执当中。微臣不明白皇后指的另一个人是谁。但微臣永远只是微臣,出身寒微,势力单薄。如果不是微臣孟浪,行事不知轻重,让一些人忌惮,微臣早死了不知多少回了。现在皇上侥幸对微臣还算很器重。又得到公主垂青,一家人团聚,微臣感到很满足。”
    别拿我与李旦相比,性质不同,力量不同,地个不同。
    “但陛下忠厚,不知某个人的阴险狡猾。此人不除,恐怕才是朝廷大患。也许这封信就是他写下的。不知王卿可愿助孤与陛下一臂之力?”
    她与王画想到一起,但王画还是不大明白,如果是李旦授意人写下的。李旦这样做有什么用意?毕竟自己是清流,以他的智慧,应当能猜出来,自己不会主动附从韦氏,至少不会做韦氏的爪牙的。没有必要对付自己。对于韦氏的要求,王画更不会主动答应。就是自己到了非对付李旦不可的时候,也可不能去做韦氏的恶狗,得到好处韦氏落下了。出了事,自己可没有武三思与她那种密切关系,会立即将责任往自己头上一推。
    自己傻了不成?
    他立即答道:“皇后,臣还是那句话,臣愿意做陛下与皇后的孤臣,可争斗臣不想参与。”
    “孤不会逼你。但某个人会不会放过你?你自己慢慢想吧。不过孤听你说想为陛下与孤做些实事。眼下倒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做。既然德静王被孽障杀害,说明谶言与天兆是人刻意为之。因此,陛下与孤想还德静王一个清白,这两件大案孤会让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