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驾到!”随着内侍监高尧那尖细的嗓音响了起来,身着明皇服饰的大唐天子李世民大步从后宫转了出来,面色肃穆地径直走到了龙椅前,一撩下袍,端坐了下来,紧随其后的太子李承乾也拖着瘸腿,走到前墀下的太子之位上坐定。有见于此,众朝臣立马全都跪倒在地,三呼万岁不止。
    “众爱卿平生。”李世民虚抬了下手,示意满殿文武各归原位,笑了一下道:“今儿个是新年第一朝,新年自当有新气象,诸位爱卿有何本章要奏,尽自上本好了。”
    哈,咱就等您老这句话了!李贞一听老爷子叫大家伙上本,立马从武将队列中闪了出来,一头跪倒在殿前,将手中的奏章高举过头顶,朗声道:“启禀父皇,儿臣有本章上奏:兵圣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儿臣自领军出征便有所察——我大唐兵锋虽盛,将帅虽勇,然,后继却乏力,非无人也,实不得出耳,儿臣以为当有选拔贤才之良策方可永保我大唐之千秋基业,四哥亦深以为然,故此,儿臣等恳请父皇开武举之科考,为我大唐之选将,此儿臣之浅见耳,望父皇明察。”
    李贞话音刚落,魏王李泰立刻站了出来,高声附和道:“父皇明鉴,儿臣以为八弟所言实乃谋国之道也,儿臣恳请父皇周全此事,也好为天下贤才多一道出身之路。”
    李世民既没想到第一个上本的会是李贞,也没想到李贞上本竟然会拉上了李泰,一时间有些子没反应过来,沉默了一下,才挥着手道:“递上来。”侍候在李世民身侧的高尧忙一路小跑地冲下前墀,接过李贞手中的奏章,脚不沾地转身跑了回去,将折子递给了李世民。
    李贞的奏章写得极有条理性,不但列举了武举的必要性,连同相关的选拔方法都一一载明,各种选拔的规章制度一应俱全,便是如何授官,该授何等官也都说了清楚明白,文采出众不说,便是那一笔楷书就令人赏心悦目,瞧得李世民开心不已,不过此事重大,李世民也不敢轻易拍板,沉思了好一阵子,拿眼看了看跪倒在下头的两个儿子,沉着声道:“诸位爱卿对武举之事有何见解,都说说好了,朕想听听诸爱卿的看法。”
    这时节的科举并无后世那般神奇,就算是进士出身,在朝中也不见得能有出头之日,别的不说,这十六年来一共有进士四十余人,可真儿个够资格上殿议事的却一个都没有,满朝重臣全都是当初大唐打天下的那帮子人马,要不就是功臣之后,那些个进士、明经之类科举出身的官吏只能是在下头部、司打打下手,或是到地方为官,故此,科举不科举的,满朝文武其实压根儿就不在意,再者,这折子可是两位当红亲王提出来的,除非是真打算跟这两位亲王别别苗头,否则谁敢上前说个“不”字,可要大家伙上前说好,却也不可能,无他,这会儿圣意未明,谁也不清楚李世民究竟会不会同意此折,万一拍马屁拍到马脚上,那岂不是冤哉枉也,大殿里一时间静了下来,人人都不吭气儿。
    李恪扫了眼跪在前头的李贞、李泰,心中一动,大体上猜到了这哥俩个之间必定是早就串通好了,虽有心想出来反对一下,可问题是他压根儿就不怎么通军事,如何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出此折的纰漏所在,正自心急之际,突地瞅见太子正猛朝站在武将前列的侯君集使眼色,不安的心立时定了下来,对着太子笑了笑,顺便点了个头。
    太子看了李恪一眼,也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其中的意味那就只有他们两人才清楚了……   

第八十四章新年第一朝(下)
    “皇上,臣以为越王殿下此议虽是不错,然,实属无必要之举措,一者,我大唐惶惶军威,所向披靡,四海咸服,二来军中将帅辈出,岂有无才可用一说,故此,臣以为越王殿下此议稍欠考虑。”一片寂静之中,尚乘奉御、襄阳郡公杜荷站了出来,高声反对道。
    杜荷,名臣杜如晦之子,娶唐太宗第十六女城阳公主,为驸马都尉,乃是有名的太子党,他这一出列,便如同一个信号一般,呼啦啦站出了十数名中级官员,个个都口陈李贞之议欠妥,更有甚者,还说李贞此议是哗众取宠,有损于军中将领正常升迁云云,这里头虽无甚重臣,可一者人多势众,二来全都是太子一系的人物,七嘴八舌之下,倒也热闹非凡,大家伙一见太子跟李泰、李贞哥俩个闹上了,都来了精神,个个都等着看好戏了。
    狗日的老大,终于还是忍不住跳出来了,妈的,也好,趁这个机会削削你的面子也不错。李贞虽跪在殿前,耳听着那些个反对的声音愈来愈大噪杂,可并没有就此出言反驳,只是静静地跪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李贞能忍,李泰可就有些子忍不住了,耳听着那些噪呱的屁话,立时憋不住劲了,头一抬,亢声道:“父皇莫听那些狂悖之言,此等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文不精、武不通,何曾有过见识,啰噪罢了,父皇,儿臣以为八弟深通军略,又经战事,所言必然无虚,父皇请看,今日殿上之武官除八弟外,何曾有五旬以下之人,长此以往,我大唐情何以堪!望父皇明鉴!”
    李泰话音刚落,芩文本立刻出列道:“陛下,老臣以为魏王所言极是,此乃关我大唐千秋大业之事断轻忽不得,望圣上明察!”
    得,这回好了,芩文本一发话,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黄门侍郎杜楚客等三十余名朝臣立马站了出来,全都是为李泰摇旗呐喊之辈,呵,这回有意思了,太子跟李泰算是正面对上了,正主儿的李贞反倒成了看客。
    看客就看客,李贞却是满不在乎的,无他,管太子与李泰谁赢谁输,李贞才不在乎呢,就连这本折子能不能通过朝议李贞都不放在心上,只要太子跟李泰闹起来,李贞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只要有李泰在边上牵扯着,太子势必无法全力封杀李贞,如此一来,李贞这个兵部侍郎的位置就算是暂时无忧了,就算有些小风浪,李贞也不会太在意了罢。
    李泰一边人多势众不说,还有芩文本这个刑部尚书在,无论是气势还是官位都远远压过了太子一系的人马。眼瞅着要败阵,太子是真的急了——他原本只是想打压一下李贞的,却没想到会将李泰给惹了出来,一时间急红了眼,在位置上坐立不安,有心想亲自出马,只不过李承乾还算是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个儿压根儿就不通军事,哪可能说出啥道道来,没奈何,只好可着劲地向吴王李恪使眼神,却不曾想头前还跟他眉来眼去的李恪这会儿竟然装起了木头人,别说笑容,便是表情都不给一个,气得李承乾直咬牙,在心里头狠骂了李恪一通,无奈之下,也只好将手势变换来变换去地给侯君集打暗号。
    侯君集如何不知道太子着了急,可他却不以为此事如此简单,在他看来,这会儿若是贸然跟李泰起冲突,只能是白白便宜了始作茧者的李贞,有心不露面嘛,却又不耐太子的催逼,无奈之下,也只好站了出来道:“陛下,老臣以为自古以来只有沙场出将帅,何来科举出武将,况且我大唐人才辈出,又怎可言无将可用,岂不见朔州已战之后,涌现出的青年将领自不在少数,故此,臣以为越王所献之策实乃纸上谈兵耳,当不得真。”
    侯君集虽说如今已是闲散之武将,可其战功在朝廷诸将中也算是排得上号的,他这么一说,满大殿顿时静了下来,芩文本等人一者大多是文官,谈起军事来自然是不如侯君集的话有说服力,再者,一听侯君集话里头死咬着李贞,却绝口不提李泰,顿时会了意,也就不再出头,满大殿顿时静了下来,大家伙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李贞身上,都想听听李贞是如何辩解的。
    他妈的老侯,老子欠你的啊,每回都是你个龟孙子出来搅事!李贞一听侯君集的话就知道事情要起变化了,顿时又气又恨,可在这等朝堂之上,李贞还真拿侯君集没办法,本打算继续装傻,可惜这会儿老爷子也起了兴致,想听听李贞如何说叨的,这不,李贞还在暗骂着侯君集,老爷子发话了:“贞儿,尔且说说看,沙场出将帅与科举出将才何如啊?”
    嘿,看样子装傻是装不成了,娘的,咱不露上一手,还真当老子没本事呢!李贞心里头早就有了底,头前为了整这份折子,该考虑过的早就都琢磨透了,这会儿一听老爷子发了话,李贞不慌不忙地跪直了身子,恭敬地答道:“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侯大人所言固然是实,然却不全面,沙场固然出将帅,可若是承平日久,这将帅又该从何而出?总不能等到出了乱子再四下抓瞎罢,故此,儿臣以为沙场上能出将帅不假,可科举却能出人才,但凡能通过科举出身之人,总是有些才干的,若是再到军伍中稍加磨砺,或能成才,若如此,则即便是承平之日,朝廷也能有个人才储备,总好过有了战事时胡乱点将来得强。此儿臣之浅见耳,望父皇明断。”
    李贞一番话下来逻辑清晰,不单是朝臣们点头不已,便是李世民也听得面露微笑,说实话,李世民乃一代雄主,并不是没意识到将才出现年龄断层这个问题,也明白现如今大唐的军制恐有些问题,也想着着手去解决,只是一时半会还没顾得上罢了,李贞提出的武举之策其实极为合李世民的心意,之所以要朝议一番,除了是慎重其事的缘故之外,还想看看李贞会如何应对朝中重臣们的不同意见,此时见李贞说得头头是道,李世民满意地笑着说道:“好,这折子朕准了,尔既是兵部侍郎,这事儿就交由尔去承办好了,回头朕会给你旨意。”
    晕,这事儿咋落到咱头上了,该死,这回有的忙了!李贞一听李世民将科举的事情压到了自个儿的头上,心里头顿时有些子发苦——原本按李贞的想法,这科举之事乃是礼部的活计,兵部只是配合罢了,再说了,兵部里还有苏老爷子在,这事情怎么算也跟自个儿没多大的关系,可老爷子都已经开了金口,想拒绝是不可能的事儿,没奈何,李贞只好磕了个头道:“儿臣谢父皇宏恩。”
    老爷子已经表了态,事情也就算是告了一个段落,即便有些个朝臣心中尚有不服,此时也没胆子立马站出来说“不”字,只可怜太子心中气恨交加,一双憋得通红的眼来回在李贞与李泰之间描来扫去,脸色阴沉得可怕,恨不得冲上前去一刀劈了这两狗屁弟弟的。
    一场朝会被这出戏一闹,满朝文武都有些子无心议事了,草草地又议了一阵子小事,时间便已近午时,坐了一晌午的李世民见再无甚大事,便起了身,在高尧一声“退朝”的话音中转身走入了后宫,贞观十六年的第一次朝会到此就算是了结了罢,一起子朝臣们各自三五成群地退出了太极殿。
    “八弟,哥哥今儿个爽气得紧,走,到万花楼喝酒去,哥哥做东了。”才刚散了朝,心情大好的李泰,笑呵呵地走到李贞身旁,很是亲热地打着招呼,浑然不理会此时太子正愤怒地看向李贞这边。
    “怎么,四弟要做东?那敢情好,三哥的酒瘾也起了,同去可成?”李贞还没答话呢,老三李恪就满脸子笑容地凑了过来,笑呵呵地说道。
    “哈哈哈……,好,同去,走喽。”李泰也没管李贞是否答应了,很是爽利地挥着手大笑了起来,笑得本就气得脸发青的李承乾更是难耐,恨恨地一挥大袖,咒骂了声:“一群小人!”瘸着腿在一起子太监的簇拥下也转入了后宫去了。
    李承乾临去时那声咒骂声音不小,尽自周围一片噪杂,可围在一起的兄弟三人却还是听得一清二楚,可反应却大不相同——李贞是无所谓,反正他如今跟太子早就闹僵了,被骂不被骂的李贞压根儿就不放在心上;老三心机深沉,装作没听见,只是眼中却闪过一丝怒气;李泰却不干了,额头上青筋暴起,怒视着太子离去的方向,咬着牙发着恨,只是顾忌到此地乃是朝堂,这才没有破口大骂起来,脸色青白了好一阵子之后,突地挥了下手道:“走,喝个痛快,也好去去秽气!”话音一落,自顾自地便往殿外行去……   

第八十五章新官上任
    兄弟三人三条心,压根儿就不是一路的货,虽说在扳倒太子上有些子共通点,可毕竟少得可怜,再说了,三人都是心计深沉之辈,这酒喝起来自然就不怎么爽快——尽管表面上看起来热闹得很,可大家伙心里头却都相互提防着呢,大体上虚与委蛇的多,真性情的少,不过嘛为了表示一下兄弟情深的样子,这场酒愣是从午时喝到了天擦黑时分,这才各自打道回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